一組老照片帶你瀏覽中國女性審美的進化史


這一百年裡,中國女性從旗裝、小腳到自信踏步的摩登女郎,從舊社會大門不出到頂起“半邊天”,不僅是審美的進化,更是地位與命運的轉變。清末滿族女性的“旗裝”,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

被“三寸金蓮”限制了活動,身子都是病態的瘦弱體型

秋瑾:“我對男裝有興趣。……在中國,通行著男子強女子弱的觀念來壓迫婦女,我實在想具有男子那樣堅強意志,為此,我想首先把外形扮作男子,然後直到心靈變成男子。”秋瑾的女裝

秋瑾的男裝

新文化運動將“文明新裝”帶入學堂。女孩們上穿高領衫,下穿無繡文的黑色長裙。

白衣和黑裙不再是喪服和寡婦的代表

“五·四”運動使社會風氣更加清朗開放,女性地位也比舊時代更高了。



20世紀20、30年代,旗袍日益盛行。著旗袍的阮玲玉

紅極一時的歌星周旋

旗袍外的時尚大衣

林徽因、呂碧城、陶斯詠

穿旗袍的摩登女郎



民國第一美女影星胡蝶

但旗袍不適宜進行工作勞動,進入新中國,前蘇聯的“布拉吉”開始流入中國

“布拉吉”其實就是今天的連衣裙

新中國建設時期,中國女性也和男性一樣成為建設國家的力量。很多女性喜歡剪成披肩短髮,這樣工作比較方便。





由於物質相對匱乏和女性審美的樸素趨向,50~70年代的女性著裝都較為簡單統一。

改革開放後,大波浪、喇叭褲、墨鏡、緊身衣……多樣化的潮流改變了中國女性的著裝,為女性增添了新的風姿。原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韓月喬







個性張揚的劉曉慶是那個時代第一個叉著腰講“我漂亮”的女人

90年代至今,人們的審美標準“百花齊放,各有風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