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在客棧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從不問多少錢,店小二也從不數銀子的多少呢?

lotea


因為寫書的都是現代人,是按著現代人的想法去掰的,為的是顯示豪氣。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缺白銀,白銀是管控物資,不能隨便流通的,只能作為保價物來兌換使用,有點類似於現代大面額鈔票。當時的銀兩最低起價是十兩一枚,所以呢,店小二很好判斷,客戶扔一枚銀子就是10兩,自己飯菜多少錢自己就有個逼數,只要是價格10兩以內的肯定就不需要數了。

但是呢,得考慮到一個問題,當時的十兩銀子大約是現在的7兩左右,吃一頓飯就揣去了7兩,兩頓就是1斤4,100兩銀子就是七斤重。褲兜裡揣個7斤重,那麼褲子會掉到姥姥家裡去的。

銀子這玩意兒大多是用在大宗交易上面,碎銀兩正常來說是不會用來作為民間結算貨幣的,因為有浮價差,一般來說,官面上的紋銀大多是50兩起鑄,必須由官方自己鑄造,並打上哪裡庫銀的字號,一兩官銀可以兌換1000個銅錢;民間則普遍使用10兩一枚的紋銀,由各銀號自己鑄造發行,並且打上各自的銀號稱呼。但是如果打碎了使用的話,一兩碎銀就只能兌換800個銅錢,之間的價值相差比例高達20%,這也就是所謂的火耗費,既銀子重新熔鍊的花費,這使得用碎銀結賬對於店家來說很吃虧,20%的虧損利潤都沒有那麼多。也就是說,銀子整塊拿出去買是值錢的,但是撕碎了則不值錢了。


優己


首先,電視裡東西不要將他當做一個歷史事實來看待。

其次,中國歷史幾千年,古人指哪個時期的古人呢?

所以,這個問題語焉不詳,隱含前設有問題。但是,不等於沒有討論價值。

因為就我看到的歷史資料顯示,明清時代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對銀子的重量、成色的估算,確實特別在行。

這應該這是長時間使用銀子訓練出來的。

就跟今天一個雜貨店老闆,辨認人民幣的真假,絕對不遜色於銀行工作人員。

超市收銀員女孩,收錢、找零、辨認真假的速度,應該又快又準吧?

說明一般人經過訓練,可以達到收銀員的水平。


所以,我對題主的問題中的「古人」,設定為明清時代。先假設問題的隱含前提成立。


----------------------------------------------------------

第一,我國古代以白銀作為主要的流通貨幣,是從元代開始的,而且標準單位是「兩」。


那種像船一樣的「元寶」,就是所謂「元代的寶貨」。元朝的元寶銀錠以兩為單位,有「50」、「20」、「12、5」三種規格。

元蒙沒有入主中原以前,受西亞國家的影響,曾經鑄造過銀幣。

也受漢文化影響,也鑄造過外圓內方的「大朝通寶」。

入主中原以後,主要貨幣就是「元寶」。

從元、明、清開始,白銀成為主要貨幣,銅錢退居次要位置,即便是鈔票等信用貨幣,其【標的物】也是白銀,而不是銅錢。



引自:注1


所以,元、明、清三代,大部分時期銀子都是以「兩」做主要單位計算的。

到清末民國才有「銀元」這種標準統一貨幣,「元」就成了貨幣單位,直到今天。


第二,在元明清三代,一兩銀子購買力是非常強的,一般的普通消費,一兩銀子絕對是要割開使用的。


我們知道,白銀本身就是貴金屬,是非常保值的貨幣。


(中國在古代就是最大的貿易順差國,當時的絲綢、瓷器、茶葉貿易,使得西方在美洲殖民掠奪來的白銀,大約三分之一都流入了中國。明代隆化以後,白銀開始貶值,但即便是這樣,白銀的購買力依然很強。這就是另一個問題了,在此不討論。)


我看了一些學者估算的材料,如:明代嘉靖、萬曆時期一兩銀子可以買大米兩石,大致相當於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幣。


詳見換算過程就不討論了,見【注:2、3、4】


在元、明、清三代,國家髮型的銀錠,最小的單位是「十兩」。

「十兩銀子」在明清也能過幾個月的日子。在唐宋時代是一筆鉅款。

平時生活購物,銀錠就要分割開來用,以「兩」、「錢」做單位,或者再以銅錢作為輔助。

就跟今天「元」以下有「角、分」單位,作為輔助一樣。


第三,明清時代的大媽、店小二。。。等市井小民,都是分割銀子和識別成色、估算重量的高手。


銀子跟金子一樣很軟,牙齒都可以咬出印記,所以,用鐵器很輕鬆的就可以割開。

因此,久而久之,市場上購物流行的銀子,都是「碎銀子」。

十兩、五十兩一個的元寶銀錠,用於大額支付、官方、銀行結算等場合。

碎銀子的形狀是不規則,也很容易參假,那麼做生意的小商人,飯店老闆,平時買菜買米的大媽,經過生活經驗的「千錘百煉」,就擁有了跟今天超市收銀員一樣的技能。

我看到過一些明清時代西方傳教士著作史料,他們發現中國當時的老百姓使用白銀的特色:


1、使用的不是標準單位的銀幣,而是形狀隨意的銀條、金條。

2、婦孺老少對準確估算銀子重量和成色的技能可謂「穩準狠」,讓「老外」十分吃驚。

法國人杜赫德編寫的《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有很詳細的描述【註解5】:

傳教士利國安神父的信中,對中國不鑄造標準金幣和銀幣,而是使用不規則的金塊、銀塊十分驚奇。


信中描述中國人善於辨別金銀的成色,銀子經常被分割小塊(頁118):

如果是大額支付,也就是以【兩】為單位的銀子,中國古人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秤。而且戶部官員隨時要校驗:

法國學者布羅代爾的《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冊1,頁538)引用西方傳教士的著作,描述了明清時代的中國人,如何使用白銀【注6】:

  • 隨身攜帶剪刀和一種叫戥(děng)子的東西

  • 估算白銀的成色、分量的技巧令人驚訝,中國小孩子都會。

  • 隨身帶著蠟塊和盒子,收集白銀的銀屑。

這就是傳教士口中的【戥子】

-----------------------------------------

綜上所述:

因為古代中國沒有標準化的白銀貨幣,吃飯、購物這種小額支付,當時的古人必須將以「兩」為單位的白銀,分割為「錢」這樣更小的單位。

久而久之,人人熟能生巧。

那麼,收銀的店小二看一眼客人付的銀子,就大概知道分量,以及銀子成色,跟今天超市收銀員一樣,並不值得稀奇。

那麼結論是:

這就是經常使用「非標準單位」的白銀貨幣訓練出來的。

-------------------------------------

  1. 溫才榮. (2006). 中國貨幣發展史. 廣東教育:頁225-226

  2. 舞起. (2007). 古代的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人民幣. 產權導刊(2), 70-70.

  3. 鍾正和. (2007). 古代銀兩價幾何. 知識窗(3), 18-18.

  4. 林泉. (2016). 我國古代的物價. 社區(2), 39-39.

  5. 杜赫德, & 鄭德弟. (2005). 耶穌會士中國書簡集. 大象出版社.頁118

  6. 布, 羅, 代, & 爾. (1992). 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第一卷,日常生活的結構: 可能和不可能. 三聯書店.頁538


小漢字見大歷史


行走江湖的個個都是爺!

扔給你幾兩散碎銀子你還敢點數?

把爺當什麼人了?

信不信我一掌(一刀、一劍、一磚頭等等)劈死你個NPC?

那怪人進了客棧落座,也不抬眼看菜牌,只管高聲喚小二過來招待。

店主忙催促小二放下手中活計前去招呼。

小二提著一壺剛沏好的龍井,剛跑到桌邊。那人側身就是一個大耳刮子,只打的小二眼冒金星,茶壺摔的稀碎。

店主忙過來賠不是。

那人一掌拍在桌上,惡狠狠的道:“只管揀好酒好菜上來!”說完抬起手,棗木的桌面卻留下了一個掌印。掌印中間嵌著一塊銀餅。想來是怪人將銀錠拍扁留下的。

待怪人吃飽喝足起身走遠。店主吩咐小二去摳銀餅。

小二使了吃奶力氣刀撬錘砸也弄不出來銀餅。

旁邊一桌的幾個道士打扮的人哈哈大笑。其中一個道士走過來,拿筷子朝著銀餅一戳。銀餅竟如湯圓一般被他戳了出來。

小二伸手接過銀餅,卻又取不開筷子。只窘得滿臉通紅。那幫道士又是一陣鬨笑。

“導演,我不演了!”小二憤憤不平的道:“憑什麼每次都讓我跑龍套演店小二?我要演大俠!演道士!演店家……”話意未落,一隻拖鞋正砸在他的腦門上。🤕



難得浮生閒半日


實際上,我們一直被武俠小說和武俠影視劇誤導著。俠客吃完飯,不問飯錢多少,掏出一塊銀子放在桌子上,扭頭就走。店小二走過來拿起銀子在手中掂量掂量,喜笑顏開,拿走送到掌櫃跟前入賬。這樣的橋段完全是文藝作品中虛構出來的,古人吃完飯絕對不會出現這麼瀟灑付賬的情況。

銀子在古代可是大面值貨幣,在明、清之前,西方大量白銀還沒有流通到我國,因此,銀子在此時還不是主要貨幣,主要貨幣是銅錢。即使在明清之後,也只有一些富商出門才攜帶較多銀子,普通老百姓生活消費用銅錢支付就足夠了。

一兩銀子約等於1000個銅錢的價值,其購買力非常強悍,由於物價、生產力等方面的因素,一兩銀子在各個朝代的價值也不一樣。如果以大米作為物物交換的基準,換算下來,在唐代,銀子的價值最高,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的5000元人民幣,宋代相當於1500元左右,明代是1000元左右,清代最低,相當於500元左右,清代晚期,甚至下降到了300元左右。

在看一個俠客一頓吃多少食物?以古典小說或影視劇常常描述的情節為例。

就算是1碟小菜,2斤醬牛肉,4個饅頭,5斤花雕,這些食物放到現在也最多值200元。實際上,在古代,還要更便宜一些。

東漢文史學家班固(32年——92年)曾經撰寫了一本《漢書·食貨志》,是一本紀傳體史書,詳細記載了歷朝歷代的人口數量、國土面積、耕地面積、糧食產量,以及老百姓吃喝玩樂消費的情況。自漢代後,各個朝代都效仿《漢書·食貨志》的題材,編撰和記錄本朝的各行各業發展情況。

其中,《清史·食貨志》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一個老百姓拿1文錢去醬貨鋪買東西,店小二用小碗,跟喝茶的蓋碗大小相當,給他打了四樣東西,分別是醬、醋、油、酒各1碗,如果按照重量來計算,每碗不會少於1兩。可見,1文錢在清代還是挺值錢,抵得上現代的5毛——1元錢。

而清代1兩銀子等於800文錢。如果拿1兩銀子購買這四樣東西,要買好大約320斤。也現在的物價來計算,這幾百斤東西少說也值2000元。進一步說,清代1兩銀子的實際價值不止500元或300元。

如果一個俠客一頓吃了1碟小菜,2斤醬牛肉,4個饅頭,5斤花雕,就放下1塊銀子離去,那不是敗家子就是傻子了,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實際上,這些吃食用幾十到100個銅板完全夠支付了。

況且,古代銀子都由官方統一鑄造,每塊規格主要有50兩,20兩,10兩,5兩,2兩,如果吃那麼一點東西,扔出這麼大的錢,分明不合常情。購物時也極不方便,需要別人找出好多錢,做小生意的商人也不願意接收。

所以,人們就把銀子切割成小塊來使用,即使這樣,還是很少用到銀子。銀子只有在那些錢莊結算時才用到,或者在購買大件東西時才用到,普通人家還是用銅錢。


鴻鵠迎罡


這一幕只能在電視上能見到,古人總會在客棧吃完是,尤其是大俠,進去之後屁股一坐,巴掌一拍,“小二,來二斤牛肉,一壺酒”,然後吃的時候還可以從旁邊的人那裡聽到點消息,接著不管吃沒吃飽就說“小二,結賬!”之後丟下銀子就走了,也不問這頓飯要多少錢?讓人吃驚的是,就連小二還屁顛屁顛的跑過來,拿起銀子也不數,隨口說一句“客官慢走!”

根據我對古裝電視劇的瞭解去推測,古人之所以吃完飯放下銀子就走,也不問多少錢主要有兩個原因。

其一:視金錢如糞土,他們明知道一頓飯要不了這麼多錢,但是還是要給,大俠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劫富濟貧是常有的事,自己的錢都是搶來的或者很多行走江湖的人都不缺錢,真正缺錢就不會出來了,所以他們對錢並不看重,更多的是結交好友,遊歷四方,因此,這點錢也不在乎。

其二:有急事,或者是劇情需要,問了多少錢也沒用,只能丟在桌子上就走,因為古代的白銀一兩能換取1000文銅錢,據說清朝普通人一個人的薪資也就二兩,這意味著一兩銀子,店裡面不可能有那麼多銅錢找給你,再者一般古人這樣做,可能有急事就走了,反正夠這頓飯錢,問多少錢也白問,最主要是大俠的話還可以強行裝酷一把。

店小二不數,是因為他們一眼就能看出這頓飯遠沒有這麼多錢,都是多給的,因為古代還有一種叫碎銀,一頓飯基本上幾個碎銀就解決了,留下一整塊銀子小二自然更加高興,還有什麼好數的。

以上都是根據電視劇情推測,接下來說點實際的。

銀子其實是明清時期才逐漸成為貨幣,一開始也是銀錠,也有面值,基本上是五兩,後來才有了碎銀,碎銀的出現就和現在的一塊五塊一樣,按照當時的物價,據統計,一兩銀子可以購買377斤大米,一畝地的價格也才八兩銀子,從這裡來看,一般人是不會帶這麼多錢出門的。

所以人們開始將銀錠敲碎,弄成碎銀,這樣就解決了銀兩面值太大,出現找零困難的問題,畢竟一些商家都是小本生意,沒有那麼多零錢,有了碎銀就不同了,可以更好的購買等值產品。

其實碎銀也是要估值的,他們會用一個小秤,專門稱一些碎銀的重量,這樣可以準確的計算出碎銀的價值,其實還有個經驗問題,很多人尤其是經商的人,碎銀只要用手一掂量就知道大概的價值,而古人即使給的碎銀,小二在看的時候往往也會用手掂量幾下,這就是經驗,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古人一般有錢的都會多給,不會少,所以小二才不會看,而真正的窮人也就不會進客棧,即使進了也都是用的銅錢結賬。


羽評郡主


氣質這種東西是藏在細節裡的,倘若一個大俠進了一個客棧吃了點牛肉喝了點酒,然後找店小二結賬,掏出來醜陋的銅錢或者一兩銀子,然後等著店小二找錢,店小二拿過銀子來仔細看了看,然後拿過剪子來在銀子上剪下一小塊來,用戥子稱一稱,多退少補,這一個過程至少需要五分鐘的時間。大俠抱著劍在旁邊冷眼旁觀,如果作為觀眾的我們看到這樣的場景,腦海中會浮現出的一個字大約只能是“俗 ”。

大俠的時間是多麼的寶貴,或者急著去劫富濟貧,或者急著和某個女孩子有約,或者和誰有一場決鬥等等,因此在這樣的時刻,還是扔下一兩銀子最為妥當,不僅姿勢帥氣,顯得豪爽大氣,又最大程度節約了時間。這是兩全其美的事,至於給的銀子是不是能夠買十桌二十桌剛才的消費,又有什麼關係呢,畢竟銀子也不是自己種地或者打工得來的,而是劫富濟貧來的,或者自己本身就是富二代,不差那點錢,還是時間最寶貴。

這一場景相信但凡看過古裝劇的人都有印象,一位大俠進了一個客棧,吩咐小二:“上二斤牛肉,一壺酒。”很快大俠就起身告辭,來一句“小二,結賬”,然後在桌子上留了一兩銀子輕飄飄的走了,小二一邊說“客官慢走”一邊把那銀子收起來,似乎全然沒有計算這賬目是不是正確,大俠有沒有少給。

除去這種付錢的方式,古裝劇中還有幾種別的方式,比如,住店的那種,會將每天吃飯住宿所需要的錢計算在一起,等著最後走的時候結算,反正也不會出現找零的情況。再比如還有一種是來吃霸王餐的,不會付錢也就更沒有找零的情況。

然而更多的情況是,當時在店裡吃飯的那些人,在電視劇中不曾演出來的普通人的付款,就是貼近生活的,他們會付碎銀子或者銅錢,可能大方點的會給小二一點小費,更多的人則是花多少付多少,畢竟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白撿的。這是普通人的生活,他們只是群演,在客棧裡湊人頭而已,自然沒有必要在電視劇中出現他們付款的場景,出現也沒有什麼意義。畢竟,在電視劇中,吃飯這件事都不是特別重要,更不用說是付錢找零了。

分析完了這幾種情況,我們再來看看吃完飯扔下銀子就走這種情況,為何大俠從不問飯菜多少錢呢?而店小二也從來不數呢?難道他們都是傻子嗎?自然不是的。

實際上,客棧在古裝劇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它提供的不僅僅是食和住,還有消息。古代消息閉塞,不向現在的我們,足不出戶,只要能上網,就能知道天南海北各種各樣的事情,而在古代,你想知道更多的事情就要走出去打聽,客棧就是很好的一個地方。天南海北的人都可能來到客棧吃飯,說說話,聊聊天,有些事就不知不覺傳開了。所以很多人與其說是在客棧吃飯不如說是傳遞消息和打聽消息,吃飯是順便而為,知道了自己想知道的自然願意付多出菜飯的價格。

而且這些大俠走南闖北,吃飯大部分都是在客棧解決,自然對飯菜的價格瞭如指掌,不用店小二告知就能大體知道自己花了多少錢,付的時候自然多付點。而店小二即便還沒有看到大俠付了多少錢也會讓他走,這其中有一個信譽的問題,一個大俠要想在江湖上混,必須要注重自己的名聲。倘若自己少付了錢,傳出去就丟大了,日後還怎麼在江湖上混呢?客棧這種地方傳遞消息如此迅速,說不定自己前腳少付了錢後腳自己就背上了壞名聲。明顯的得不償失啊。

所以大俠們只會多付錢,但是古裝劇中這種動不動就付一兩二兩銀子的情況是不是真是情況呢?一大半是假的,因為一般的一頓飯是不可能花掉那麼多錢的。

實際上古代用銀子付款的朝代只侷限在明清時期,在更早的朝代,很少會有銀子在普通百姓的日常消費中流通,而一直流通的多是銅錢。現在很難準確計算出古代的一兩銀子與人民幣的換算數值。因為不同的朝代甚至同一時期的不同地區之間的購買力都是不同的。因此我們只能大體上估算一下。

拿唐朝來說,貞觀年間的鬥米有時候是三四錢,有時候是五錢,永徽年間曾達到了鬥米十一錢。當然在開元年間有的達到了鬥米十五錢,而低的時候能達到鬥米二錢。

按照鬥米四錢來算,一貫錢(1000文銅錢)能買250鬥米,也就是25石,折算成現在就是2950斤,而且一兩銀子多是大於一貫錢的,所以一兩銀子能買三千多斤大米。如果再換算出人民幣的話,就只能是大概了,按照一斤大米兩元來算,一兩銀子大約是五六千塊錢。

如果鬥米十五錢的話,一兩銀子可能就是一千五百多塊錢,而鬥米二錢的話,則一兩銀子就相當於一萬塊錢了。當然這些換算是非常不嚴格的,只能大體上得知一兩銀子是非常多的。二斤牛肉再加一壺酒無論如何是花不上一兩銀子。

那扔下銀子就走的這種情況會不會在古代有真實的存在呢?應該是有的,只是不多見,比如富二代請客就會有這種情況,呼朋喚友吃一頓,還是可能花上不少的,即便花不上,也會賞賜一些給店小二,畢竟銅錢多了帶在身邊不方便,對他們來說,帶銀子比帶銅錢方便。


蕭曉四姑娘


說個很有意思的橋段,出自金庸先生的新版《射鵰英雄傳》第七回“比武招親”(郭靖張家口初見乞丐黃蓉)。

話說郭靖來到南北通道張家口這個地方,牽著紅馬,四處張望,這裡他未曾來過。恰逢肚子飢餓,便找了一家酒店,大快朵頤起來,爽乎其爽。

這時,門外吵鬧了起來,原來店夥計在呵斥一位衣衫襤褸的瘦小子,十五六歲,郭靖見他可憐,便給了饅頭。不料,這小子不買賬。一推二就,郭靖請客,一斤牛肉,半斤羊肉。



之後又點了幾個菜,什麼果子蜜餞,什麼鴨掌,什麼鴨舌羮,什麼爆獐腿。等等,十二個菜,八樣點心。比較起之前郭靖吃的一盤牛肉下二斤麵餅,極為的奢侈。

菜是點了,店小二道:“價錢了不少嘞。”意思待會你們有能力付賬不?少年手一指,“莫非他吃不起?”店小二心裡盤算,郭靖身上著一身珍貴的黑貂,心裡嘀咕“夠抵債。”

兩人喝酒討論,快哉快哉。但郭靖這人,第一次使用銀子,絲毫不知這頓價格詳情,加上他鄉遇故知,說話也投機。應該的!

事後結賬,一共是一十九兩七錢四分,郭靖所給的是一錠黃金,讓小二去銀鋪兌銀。然後付賬。

而舊版中,總共是三百零九兩七錢四分。這次郭靖摸出的是兩錠黃金,同樣讓店小二往銀鋪裡兌,總共是五百兩。付款結賬後,掌櫃小二皆是歡喜,恭敬送人離去。



所以說,天下沒有霸王午餐,吃完放下銀子就走,說明錢夠,否則還能離開嗎?至於多餘的錢,就當小費。大俠或公子哥闊綽,不行嗎?好比吃碗牛肉,丟一百塊後順當離開。若是給五塊,能出店門?

銀子主要是元及之後明清時期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銅錢倒是其次,退居二線。平常上街買賣,借貸,皇帝的賞賜都是白銀,儘管它起起伏伏,貶值厲害。

而銀子的大小、成色都是價值的體現。問題來了,銀子怎樣進行買賣?

一般來說,對於商戶,他們隨身都會攜帶一杆秤,雙方都認為公平的秤,不大,很小,最大不超過二十五兩,銀子很軟,用一把小剪刀,一剪,便可進行交易。

碎銀子就是這樣來的,也是市面上較為流通的一種銀子形式。



事關自個利益,人都成精了,客人給的銀子價值幾何,看不出來?若面值較大,或者碰到金子,或者貨物抵押,如同前文所說,可去銀鋪兌換,再來交易。

所以,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不存在錢少的情況。

一壺濁酒喜相逢,這裡是史小二記,關係關注我!


史小二記


古人、客棧、吃飯付銀子、大喝一聲:“不用找了”!店小二抓了銀子往錢屜子裡一放。這樣的一系列場景我們只有在電視劇裡看到吧。


實際上古代吃飯如果用碎銀子付賬的話會很麻煩的。古代能用碎銀的,做大生意的店家,他們會用專門的一個道具叫做戥(deng)子來稱這個銀子的重量,就是稱銀子的,老闆們為了信譽,客人給的銀子多了一定要找零的。

如果身邊沒有足夠的碎銀子,就用鋼剪刀剪下大塊的銀子找零。


而身上能帶銀子出門的也都是些豪們,因為在古代銀子也是相當值錢的。明朝一兩百銀=200元人民幣=1000文錢=1吊(貫),而1錢=0.2元。例如在清朝一兩銀子足可以買150斤高檔大米。宋朝一兩銀子買200多斤大米。《紅樓夢》裡的劉姥姥說:“二十兩銀子夠莊稼人用一年的了” ,明代一兩半銀子夠一個老百姓用一年了。

所以如果是兩個人吃飯有酒有肉的話,幾十個銅板就夠了,像有些人說的“放下銀子就走”不現實。如果再看到電視劇裡這樣的坑人鏡頭大家就可以說:這都是騙人的哈!


話說回來用碎銀子作為交易的貨幣實在太不方便,碎銀子大小不一,形狀不一,稱過來稱過去的實在浪費時間,由於銀子貴重還得精確到幾錢幾釐浪費精力,而且還有磨損損耗。另外古代人是很有智慧的,但是有的人把智慧用錯了地方就叫卑鄙! 他們有的會在銀子裡摻錫、鉛製造假銀,如果被收銀方發現,還得打官司,找專業鑑定的地方鑑定,實在讓人頭大。

另外,銀子也分好壞,好銀子叫紋銀,差的叫底銀都得需要估價,無論怎樣使用碎銀子是很麻煩的。為了達到銀子的純度一樣,就要使用鑄銀。始於漢代,盛行與明清。有小錠,中錠,銀元寶,有一定數額。一般用於置辦田產等大的交易。


古代平常人最常用的就是用銅板來付錢。清朝一兩銀子大概能換2000銅錢。清朝末年慈禧禍國殃民,大量白銀外流,一兩銀子能換到3000銅錢。要是做大生意海外貿易的就用銀票啦。


小姐姐講史


這種劇情常見於各種武俠劇,大俠們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酒足飯飽之後,大呼一聲“痛快”,然後長袍一卷,桌上擲一錠銀子,飄然無蹤。

店小二臉上堆滿笑容,目送大俠遠去,不問飯資。


其實能掏出銀子來,支付這頓飯錢是絕對綽綽有餘了,以古時的消費水平,一家人一年的消費也就五六兩銀子。

也就是說,銀子這個東西是妥妥的大額交易現金,一般人不會隨身攜帶,就是吃一頓大餐,也不過是幾十個銅板罷了。

銀子在手,店小二不虧。

既然銀子貴重,為什麼古人還要用它來支付呢?

其一,裝逼;有錢人大部分都還是比較低調的,就像是如今,出租車司機就可能在深圳有三四套房,撿破爛的人就可能有幾百萬存款。


那麼不低調呢?好說,花錢,擺闊。舉兩個例子,北宋蔡京喜歡吃兩種菜,一為鵪鶉羹,做一道這個菜就需要殺掉300只鵪鶉;一為蟹黃包子,一道蟹黃包子要花掉1300貫錢(五十戶中產階級一年生活費)。

童貫宴客,第一道菜使銀碗,第二道菜使金碗,第三道菜使玉碗,飯畢,這些個餐具直接不要了,贈與來客,來客將之變賣,立成當地首富。

蔡、童二人如果出門吃飯,扔出去的東西怕不是銀子可以相比的,畢竟身份在那兒,不能掉價。


其二,就大俠而言,扔下銀子就走比較符合他們的形象;大俠當然是豪邁不羈、不拘小節的,花錢自然也不可能扣扣索索,而且,大俠不缺錢。

我們看電視劇也好,小說也罷,就沒有幾個大俠是正經打過工的,也就是說他們夠富,不需要靠薪水活命,否則他們哪有什麼時間去行俠仗義、打怪升級?

喬峰是丐幫幫主,座下十幾萬弟子打工;張無忌是明教教主、武當第三代高層,馬仔眾多,況且,他的女人們也非常有錢;“小李飛刀”李尋歡是“一門七進士,父子三探花”,世代簪纓……
當然,不論是身為大俠,還是為了裝逼,用銀子付賬都屬於上層圈子的消費方式,財大才能氣粗,放之古今皆準。


浮沉於史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中看到這樣的場景,幾個食客,點一桌飯菜,幾兩小酒。大快朵頤之後,從身上拿出幾塊散碎銀子,然後朝店小二大喊:小二,結賬!於是小二笑嘻嘻地跑來拿起銀兩,還不忘說一句:客官慢走!<strong>

這樣的場景固然是經過加工之後的文學藝術作品,雖然有點誇張和簡略,但卻並非杜撰和虛構,是有它的歷史背景的,這基本上是可以實現的。至於詳細的原因,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白銀流入,成為主要通貨。

用散碎銀兩結賬,前提就是白銀成為主要的貨幣。我國古代白銀成為主要通貨主要是在元明清時期,可見題中所描述的場景應該主要發生在元明清年間。

首先,由於宋朝時期,海上絲綢之路就已經十分發達,從泉州港和廣州港一直到東南亞、印度的貿易來往十分發達。元朝結束了宋朝南北分裂的狀態,建立了一個大一統王朝,海上貿易規模更大,距離更遠。

從元朝一直到晚清的1865年,中國在絕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處於貿易順差狀態的。中國的瓷器、綢緞和茶葉換來了大量的白銀。因此,這一時期白銀逐漸取代以往的銅幣,成為主要的流通貨幣。

另外,明代中期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改革也大大促進了白銀的貨幣化。“一條鞭法”令人民用白銀交稅,徵銀入官,促進了白銀在市面上的流通,從此散碎白銀的使用逐漸普遍化。

二、白銀支付,切割稱重。

在元明清時期,官方發行的銀兩重量是很足的,一般是以兩作為最小的單位。當時的白銀儘管很多,但是購買力是很強的。

明代嘉慶、萬曆年間,一兩白銀的購買力大概相當於今天的500-600元人民幣;清中期,一兩銀子可以兌換約2000枚銅幣,即使在白銀大量外流的晚清,也可兌換3000枚左右的銅板。在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紅樓夢》中,劉姥姥曾說:20兩銀子足夠莊稼人用一年了!儘管可能有誇大的成分,但基本上可以看出當時白銀的購買力之強。

由於官方發行的銀錠最小的也是五兩起步,因此,普通的老百姓買賣結賬自然用不到大銀錠,這時就需要切割和稱重。元明清時期,基本上所有的小商小販都有兩樣切割白銀的工具:一是小剪刀,一是戥子(deng三聲)。

由於白銀較軟,易於切割,因此,普通的小剪刀就可以擔當切割的重任。所謂戥子就是小型桿秤,我們小時候在藥鋪抓中藥時經常見到,它所用的秤砣也是極小的,稱幾兩銀子完全夠用。有了這兩樣神器,白銀支付的便利程度就大大提升。

三、百姓有絕活、一掂知輕重。

那麼,為什麼在影視劇裡,食客和小販常常不仔細清點銀子的多少呢?俗話說:高手在民間。從元朝到清末,白銀成為主要通貨已經有了500-600年的歷史,那些經常與散碎銀兩打交道的市井小民,自然很熟悉銀兩真偽的判斷與重量的估計。

銀子質地柔軟,因此,判別真偽與成色並不難,觀察顏色,再用指甲摁一下或者用牙咬一下就可判定。而由於經常和散碎銀子打交道,市井小民和小商小販們往往輕輕一掂量就知道銀兩的輕重,輕輕一切就可以切出想要的重量。

而對於那些使用銀錠支付的達官貴人們來說,根本不差錢,多幾錢少幾兩都不在乎;若是往銀錠裡摻假,那反而丟面子,有錢人丟不起這人啊!因此,白銀支付就逐漸簡化到了這一拿一放之間!

由此可見,影視劇的場景並不完全是虛構的,沒有現實作為支撐的影視作品定然是沒有血肉的。而在欣賞影視劇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或許它們背後的歷史真相也是有趣而精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