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器者,底層邏輯比才幹更重要!

成大器者,底層邏輯比才幹更重要!

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別,表面上看是能力的不同,實際上卻是底層邏輯不一樣,它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高度。並且底層邏輯很頑固,一旦形成,想要去改變它就非常困難。所以,那些不願改變底層邏輯的人,要麼平庸,要麼失敗,難成大器。


可以說,動物是本能的產物,而人是底層邏輯的產物。

一個人的底層邏輯有多強大,那麼,他的能力就有多強,成就就有多大。

有些人寧願失敗,也不願意改善底層邏輯


我的一個熟人,一直想借自媒體打開一條賺大錢的新路。但他沒有牛逼的原創技能,只能靠轉載那些無名的網絡老文章混日子。


我勸了他好幾次,讓他轉型,多轉載些原創文章。因為這樣做需要做一個交換,需要註明原創作者姓名和原創媒體網址,還要顯示與鏈接原創文章的來源。他怕粉絲因此去關注別人家的媒體,怕吃虧,他不願意付出與成就別人,便寧願內容缺乏吸引力也一百個不願意轉型。


在去年,這位熟人因為粉絲量和閱讀量不但沒有上去,還持續下降,便徹底失去了信心,因此放棄了他的公眾號。


這個人的價值觀存在自私問題,因此害了他。


格局與價值觀的高低影響著事業的成敗!因為“利他心”的價值觀可以打開人們通往正知、正見、正行的大門,而自私的價值觀則會關閉這扇門,使人走向死路。


價值觀是一個人底層邏輯的核心。底層邏輯很頑固,一旦形成就難以改變。所以,一些人寧願失敗也不願改善底層邏輯。


比如說,在職場上跳槽的人,各有各的理由。


而其中有一類人,從心底的價值觀層次裡不認同工作是人生的目的,不認同工作是一種自我價值實現,只把工作當成謀生手段。他們沒有在一家公司設計或實施過腳踏實地與全力以赴的職業發展規劃,沒有過為事業廢寢忘食的奮鬥與不言放棄的堅持,他們也沒有不可替代的真本事。


但他們經常跳槽,總在抱怨:沒有碰到喜歡的工作,沒有碰到待遇好的公司,沒有碰到有伯樂慧眼的好老闆。


他們寧願不斷跳槽、不斷清零、不斷地從頭再來,也不願改變自己與改變自己的底層邏輯。


從“單層思維”向“雙層思維”轉型

我在商界這麼多年,參加過不少商務談判。我發現不少談判者都難免犯同樣一個錯誤。他們往往由於衝動或情境壓力或想展示自己的決斷力,急於在現場作出決策;而事後又感到決策存在缺陷,考慮不周全,因此而後悔。


人為什麼會犯思維錯誤呢?


這與大腦思維方式有關。大腦思維分為“潛思維”與“顯思維”。


這是底層邏輯的基礎運行架構。


“潛思維”是本能性思維活動,基本上不受人的控制。它依賴情感、記憶和經驗迅速作出判斷,使我們能夠迅速對眼前的情況作出反應,即經驗性、直覺性判斷為主。


而“顯思維”是受我們人為控制的運作,是一種更趨於理性化的思維方式,由於它要進行信息的收集與加工,所以其動作速度比“潛思維”要慢。


幾乎人人都存在以下這個問題:由於我們的“顯思維”缺乏足夠學習與足夠修煉,它就懶於思考複雜問題,經常走捷徑,容易受“潛思維”的影響,其結果是:思維簡單膚淺,不具科學性,容易產生偏見認識和錯誤認知。


前面提到的那些談判者現場拍板而事後後悔,就屬於這種問題。


如果能夠按照以下幾個方法,充分調動“顯思維”和“潛思維”雙層思維的分工合作,將會使我們的思維變得非常高效,避免偏執,達到均衡周全的思維水平。


(1)使顯思維得到最大可能的開發、學習與訓練,達到深度思考。如前面談到的二種思維改善與轉型就屬於這個範圍。

(2)在從事創意活動和重大決策時,給顯思維以足夠的、安靜認真的個人思考時間,不要受到干擾,不要急於做決定。

(3)保持持續專注的思考。

(4)釆取聘請諮詢顧問,徵求良師益友意見,成立可行性研究小組與不可行研究小組等多種方式。讓別人幫助你避免與破解偏執。

(5)加大激活與充分利用潛思維,釋放潛能。如古代名詩人李白,善於借酒引智,有“李白斗酒詩百篇”之稱。

(6)讓顯思維與潛思維相互應證。


被雷軍奉為榜樣的喬布斯,年輕時便不遠萬里到印度學習宗教,尋求高級心智模式與人生的終極價值。通過他自己的獨立思考 , 由此形成了他在現世中,在現代商業社會中指導自己的人生哲學與思維方式,類似於我前面提到的幾種思維。


他在領導美國蘋果公司期間,每臨大亊,都要把自己一個人關在辦公室裡安坐。


此刻,讓心靜下來,避免物質私慾的短視與外部喧囂的干擾,使“潛思維”與“顯思維”都進入深層與廣闊的境界並交融,聆聽最高智慧的聲音,從中獲得正確的指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