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賞析唐朝詩人韓翃做的詞《章臺柳》?

盛漢將軍


唐朝詩人韓翃的這首《章臺柳》是他在安史之亂中寫給自己的愛人柳氏的一首詞曲。詞中的"章臺"喻指長安,"柳"字一語雙關,既借柳樹渲染離別傷感的情緒,又可暗喻柳氏。這

亂世之中的愛情,經歷了太多的坎坷曲折。讓我們一起來揭開背後的故事,更好的理解與賞析這首詞。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1、 有志之士,幸得君王識

韓翃,字君平,南陽人,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他年輕時便挺有才華與名氣的,但仕途之路卻並不是很坦蕩。天寶十三載考中進士,卻逢安史之亂、流落青州,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回朝之後閒居長安十年。這一段時間他深感仕途無望。但幸運也降臨在了他的身上,在德宗建中年間,他因一首《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而受到唐德宗的賞識,一路被提拔成了中書舍人,晚景還算不錯。總的來說,比起大多數終生落魄的文人書生,他的仕途之路還算是可以的。

二、佳人初見、結成良偶

自古佳人配才子,文人墨客總多情。韓翃之所以被世人廣知,不僅是因為他的文學成就,還有他身上那一段傳奇的愛情故事,孟棨的《本事詩》以及收入《太平廣記》的傳奇小說《柳氏傳》中都有記載。

在天寶年間,韓翃為了求取功名,滯留長安,他雖為一介寒士,卻喜交朋友,其中有一個富家子弟李生與他交情不錯。李生將韓翃邀請到家中做客,每日與他高談闊論。李生有一個愛姬柳氏,"豔絕一時,喜談謔,善謳詠",她見到韓翃之後,對他起了好奇之心,整日從牆縫中偷看他,越看越覺得他非同尋常。有一天,她同李生說:"韓秀才雖然現在落魄,但絕不會久居人下。"古代君子愛素有成人之美之心,李生一聽此話,便知柳氏對韓翃有意,決定成全這對才子佳人。於是,他專門置辦了一場酒宴,在酒酣耳熱之際對韓翃說:"秀才當今名士,柳氏當今名色,以名色配名士,不亦樂乎?"之後解囊相助,玉成了二人婚事。

三、情路坎坷,終成眷屬

在與柳氏結成佳偶的第二年,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天寶十三年,韓翃便考中了進士,真是好事連連,柳氏果然沒有看走眼。可不料就在中進士之後,韓翃回鄉省親,柳氏在長安等待。這個時候,爆發了安史之亂。於是,一對佳人在亂世之中失散了。

為了免遭兵禍,柳氏剪掉了頭髮,躲在法靈寺裡。流落在外的韓翃被淄州節度使侯希逸任命為幕府書記,到了山東。就這樣過了三年,局勢漸漸穩定下來了。在肅宗收復長安後,韓翃就派人到京城到處尋找柳氏,並帶去一袋碎金和自己所題的一首詞《章臺柳》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氏一看,當即明白了丈夫的深意,當即回了一首《楊柳枝》贈答:

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韓翃得到了柳氏的消息十分高興,在他回長安之後立馬去寺院尋找柳氏,但天不遂人願,誰知在他回來前柳氏竟已被人給搶走了,音訊全無。韓翃當下痛心不已,卻又無可奈何,之後便一直滯留在長安。世事難料,事情又出現了轉機,有一天韓翃走在長安街上,忽然一輛豪華的牛車從身旁經過,從車中傳來熟悉的聲音:"車外可是韓員外?"這不正是柳氏的聲音嗎?柳氏掀開簾子,悲傷不已,她告訴韓翃,她被一個番將沙吒利搶走了。沙吒利因平叛有功,在京城任意橫行,不知從哪裡聽得柳氏貌美,就把她搶回了府中。柳氏就如同那秋風中的楊柳枝,沒有等到丈夫的歸來,卻被他人攀折而去。她約韓翃第二天再見。第二天韓翃如約而至,柳氏的牛車也到了,她從車裡遞出一個玉盒給韓翃,哭著說:"我已經不能脫身了,這留給你做紀念,從此就永別了。"說完便走了,留下韓翃淚流滿面。 當時正碰上侯希逸幕府諸將在酒樓聚會,韓翃雖然也到場,卻因柳氏一事仍然傷心,打不起精神來。其他人看出了他的異常,便紛紛詢問,於是韓翃將前因後果和盤托出。這之中有一個叫許俊的將領,是個仗義勇敢之人,他聽完之後十分氣憤,決定幫韓翃奪回柳氏。他立刻帶上韓翃的書信,換上胡人的衣服,騎馬來到沙吒利府外,等到沙吒利出門後,許俊直接闖了進去,大聲說:"將軍墜馬受傷了,請夫人馬上前去。"府裡侍從趕緊請出了柳氏,許俊把韓翃的信遞給柳氏,拉著她飛馳而去。回到酒席之上,眾人驚歎不已。韓翃和柳氏抱頭痛哭。但是因為當時沙吒利正受到朝廷的寵幸,韓翃、許俊怕惹出禍來,就向侯希逸求救。侯希逸也是大吃一驚,但被許俊的俠義所感動,說:"我平生想做的事,沒想到許俊做了。"他就向皇帝寫了本章,說明了情況。不久肅宗下詔,把柳氏斷歸韓翃,離散多年的兩人終於破鏡重圓。

四、詩中深意,心心相印

說完了故事,我們再回到詞中。"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時,也應攀折他人手。""章臺柳"可看作是對柳氏的呼喚,連用兩個,更加突出韓翃的思念和急切,"昔日青青今在否?"這一問句有兩個解釋,一是說歷經風雨之後,柳氏是否還如當年般年輕貌美,但這一解釋似乎不太合常理。所以,通常把這句理解為韓翃對柳氏現狀的詢問,想知道她是否還安好,生活得怎麼樣。"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這句話韓翃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和疑慮,他害怕柳氏因為貌美被人搶奪,因為自古"花開堪折直須折",沒想到他的擔心最後真的成真了。在亂世之中女子身世浮萍,沒有歸宿,而韓翃也將他的思念牽掛和憂傷焦慮藉著詞曲委婉地表達了出來。這首詞中將青青楊柳和依依柳氏融為一體,比喻巧妙,耐人尋味;語句清新委婉,含義深刻。再加上柳氏的那首回贈之詞,充分可見

"風流婉轉,語淺情深。"兩人不愧為才子佳人,心心相印。(獨木)


一往文學


在我們賞析這首唐代詩人韓翃寫的《章臺柳》之前,先摸清搞懂詩人韓翃的生平履歷,這樣,對我們認識這首詩有極大的幫助,讓我們深層次理解韓翃在這首詩裡要表達的意思。

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又要謀生又想圖愛,真真是太難了。

在戰亂中,韓翃與自己疼愛的女人走丟了,作為一個文人而言,也許對過去最好的紀念,對心愛的人最好的懷緬,或許就是寫詩作詞了吧。所以,在極其隱忍又難過的情緒下,韓翃寫下了這首詞。

這首詞打眼看上去平凡普通,實際上含義深刻,道理深刻,以章臺來對比現在物是人非的一切,以柳樹的離別情緒渲染氣氛,把自己心中悽美的愛情灌進了這首詞裡,讀完令人感動。

在詞裡,韓翃以詩詞中常見的柳條意象來暗喻心中對過去種種的懷念,他想留住那些韶華時光,留住那些溫柔又驚豔的歲月,於是,用委婉的字眼借柳樹的離情表達心裡的酸苦,詞意哀婉又沉重,悽清又孤獨。

所以,這首詞是韓翃寫給美好時光,寫給心中最愛的女人。


沈善書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韓翃、柳氏的亂世情緣

韓翃,字君平,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天寶年間考中了進士,後曾在淄青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從事。

在唐代詩人之中,韓翃影響不大,但在當時卻也頗有詩名。他曾因一句詩被皇帝賞識,被提拔為中書舍人。

德宗建中年間,中書省缺少一個為皇帝起草文書的舍人。宰相送上了一份候選名單,皇帝卻遲遲不作批示。宰相就再次請示,皇上說:“用韓翃吧。”宰相一想,當時有兩個韓翃,一個是詩人,一個是江淮刺史,就問是哪一個韓翃。皇上說:“就是寫‘春城無處不飛花’的韓翃。”當時韓翃正在長安閒居,宰相前來拜訪,見面就說:“恭喜你升官了。”韓翃不相信,說:“哪有此事,你弄錯了吧。”宰相說:“‘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不是你的詩嗎?”韓翃說正是,韓翃說:“那就對了,是皇上御筆親點的。”

這首《寒食》得到了唐德宗的賞識,也被後人廣泛傳誦: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詩雖然寫得不錯,但韓翃更廣為人知的,還是一段傳奇故事。孟棨的《本事詩》以及收入《太平廣記》的傳奇小說《柳氏傳》都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唐朝天寶年間,詩人韓翃(一作翊)為求取功名,滯留長安,他和富家子弟李生交好。李生有一個愛姬柳氏,“豔絕一時,喜談謔,善謳詠”,韓翃對她一見鍾情,柳氏也愛慕韓翃的才華。李生是個慷慨之人,就把柳氏送給了韓翃,並解囊相助,玉成了二人婚事。

第二年,韓翃考中了進士,回老家去省親,因為路途不便,就把柳氏留在了長安。誰知這時卻爆發了安史之亂,長安淪陷。為了免遭兵禍,柳氏剪掉了頭髮,躲在法靈寺裡。流落在外的韓翃被淄州節度使侯希逸任命為幕府書記。肅宗收復長安後,韓翃就派人到京城到處尋找柳氏,並帶去一囊碎金和自己所寫的一首詞曲——《章臺柳》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使者終於找到了柳氏,柳氏讀著丈夫的詩句,知道這裡既有深深的愛意,也有擔憂和懷疑。他既擔心她的生死安危,又擔心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候,她己被別人所劫奪佔有。感傷之下,她和了一首《楊柳枝》贈答:

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

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命運弄人,躲在寺廟的柳氏最終還是被人搶走了。原來肅宗回京時,有一個番將沙吒利因平叛有功,也來到了長安。他仗著立了大功,在京城任意橫行,不知從哪裡聽得柳氏貌美,就把她搶回了府中。柳氏就如同那秋風中的楊柳枝,沒有等到丈夫的歸來,卻被他人攀折而去。

後來韓翃跟隨侯希逸入京覲見,滿以為會夫妻團聚,卻怎麼也找不到柳氏了。這一天,他走在長安街頭,一輛裝飾華麗的牛車經過身旁,風吹動了車上的簾幔,韓翃發現,車裡的正是自己日夜尋找的那個人。車裡也傳出了聲音:“車外可是韓員外?我是柳氏。”韓翃喜不自禁。柳氏掀開簾子,悲傷不已,低聲說:“我已失身番將沙吒利,脫身不得。我明天還會從這裡經過,希望你能再來一次。”第二天韓翃如約而至,柳氏的牛車也到了,她從車裡拋出了一個紅布小包,裡面是一盒子香膏,柳氏哭著說:“從此就永別了,這留個紀念吧。”韓翃不能自已,淚流滿面。

正趕上侯希逸幕府諸將在酒樓聚會,韓翃勉強到場,卻是神色沮喪。其中有一個叫許俊的問道:“韓兄有何難處?”韓翃說出實情,許俊是個仗義勇武之人,就說:“請韓兄寫幾個字,我馬上就把她帶到這裡。”然後他帶上韓翃的書信,換上胡人的衣服,騎馬來到沙吒利府外,等到沙吒利出門後,許俊直接闖了進去,大聲說:“將軍墜馬受傷了,請夫人馬上前去。”府裡侍從趕緊請出了柳氏,許俊把韓翃的信遞給柳氏,拉著她飛馳而去。回到酒席之上,眾人驚歎不已。韓翃和柳氏抱頭痛哭。

但沙吒利當時正受到朝廷的寵幸,韓翃、許俊怕惹出禍來,就向侯希逸求救。侯希逸也是大吃一驚,但被許俊的俠義所感動,說:“我平生想做的事,沒想到許俊做了。”他就向皇帝寫了本章,說明了情況。不久肅宗下詔,把柳氏斷歸韓翃,離散多年的兩人終於破鏡重圓。


萬卷縱橫眼欲枯


這首詩收在了《全唐詩》,歸於古風類。也新開了詞牌名,就叫《章臺柳 | 寄柳氏》,所以也算是詞。這個從側面印證了詩詞同源,詞起源於唐的說法。

《章臺柳》的故事在詩外。全詩(詞)二十七個字,簡單直白,字面理解並沒有什麼難處。但是我們如果瞭解這些前因後果,才能更好的體會到詩人當時的心境和詩詞背後隱藏的深意。

韓翃(hong),年少便因為才情聞名遐邇,交友甚廣。天寶年間,風華正茂,入京趕考,流寓京師,與李王孫交為莫逆。這個李公子呢,家財萬貫卻愛才重道,包了個有慧根的歌妓柳氏,不想朋友幾番交往,韓翃與柳氏一見鍾情,互相愛慕,估計讓李王孫齁得慌。李王孫便將家產和柳氏相贈,自己抽身去了華山修道。這種事情在今天聽起來不可思議,在重才重義重道重修的時代,還是時有發生的。章臺,是指繁華之地,後來引申指煙花之地,所以章臺柳用來代指歌妓柳氏,外人未必知,自己人卻心領神會。

754年,韓翃中了進士,別柳氏回家省親後赴侯希夷節度使處任參軍。755年,安史之亂,長安城破。覆巢之下豈有完卵?章臺柳國色天姿,在兵荒馬亂時四處逃亡,為了躲避叛軍騷擾,削髮為尼,藏身山野破寺,留著一絲等待情人來救自己脫離苦海的希望晨鐘暮鼓。

韓翃也算情種,一直對柳氏念念不忘,757年郭子儀收復長安,韓翃立刻派人進京尋找柳氏。他準備了一口袋子沙金,白色布袋子上就寫了這首《章臺柳》:

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柳姑娘啊,柳姑娘,你還好嗎?往日的情分還在嗎?這亂世三四年,想你即便是明眸皓齒依舊,身姿綽約依然,也是有主之人了吧?

這小子也真是,愛人生死未卜,卻在詩裡面皮裡陽秋,小肚雞腸,妄加猜疑。不過愛之深,妒之切,念之雜,算是情有可原吧。

如果當時柳氏已經另有高枝,估計這袋子沙金和這首詩就是分手贈言和分手費了吧。可是這樣實在太俗氣,幸虧女主不簡單。柳氏接了這封帶錢的信,淚流滿面,不知道是心酸感動的還是氣的,提筆就按照這首詩的格律回了一封《答韓翃》: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

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所以又可以說《章臺柳》是詞,因為至少當時在這個詞牌名下就有了兩個同格律的作品了,韓翃屬於開創,柳氏這首就是填詞了。

楊柳枝在菲芬的春天,生氣勃勃,老孃我還活得好好的。“可恨年年贈別離,”霸陵折柳,是從漢朝開始的習俗了,大意是祝願遠離的人記得故鄉的美好,並希望你像柳樹一樣到哪兒都能存活。千百年來,古人一般選在春季出行,這樣才能在冬季蟄伏。所以無辜的柳樹就總是這樣被折損了。

“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美好的青春同美好的春光一同虛度,無法可找回來了。往日依依的章臺柳隨著秋天的到來,已不再是顏色青青了。你這個時候忽然送了錢和信來,是什麼意思?如今秋意濃濃,縱然郎君來了,當看到這種情況,也是不堪攀折的了。

這柳氏,還真是個妙人。把韓翃感動得稀里嘩啦,恨不得立刻去迎娶她。但是為官之人,特別是在那個時代,還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等到上司侯希夷入京任左僕射,韓翃再去尋柳氏。估計是京都已經安全,柳氏這個美女藏身寺廟的消息傳了出去,平叛有功的蕃將沙叱利就直接把柳氏搶走了,韓翃與柳氏再次錯過了。

不過最終兩人還是在一起了,這段風流公案甚至驚動了唐肅宗。

年輕俠客縱情飛馬,章臺舊愛豪放逃府,頂頭上司捨命護犢,重兵蕃將暴跳尋事,清明天子成全美事。後面故事還挺長,但和《章臺柳》這首詩詞沒什麼關係了。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

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國學詩詞內容日常答疑。


梧桐樹邊羽


章臺柳是唐朝詩人韓翃作的一首詞。他曾作詩《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讓很多文人墨客稱讚。韓翃的知名,不是因為他這首詩,而是因為他的這首《章臺柳》,因為他成為了傳奇小說裡的主人公,演繹了一場極盡悽美的愛情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韓翃在京城與才色雙全的柳氏相戀,後來進士及第回鄉省親,沒想到這一去正趕上安史之亂爆發,京城陷落,一對有情人從此兩地相隔,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再見。滯留京城的柳氏擔心美貌招惹禍端,便削髮為尼,躲進了法靈寺裡。等到安史之亂平定,韓翃也已經做到了淄清節度使侯希逸幕府中的書記,終於有機會請人前去尋找柳氏。

使者也經過努力終於找到了柳氏,把韓翃做的一首詞交給了她: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短短几句,有無限關心,更有說不盡的焦慮;有擔憂,更有恐懼。柳氏一介弱女子獨自在這波詭雲譎的亂世上,就像顏色青青的柳枝陷入了狂風暴雨中,當好不容易捱到風停雨住,那柳枝還能夠活下來嗎?那青青的顏色是否調謝?縱然容顏依舊,是否已經屬於別人了呢?在這亂世之中,平凡小男女的生存已經成為多麼大的奢望。



柳氏讀著這首詞也是嗚咽不止,也作了一首詞來請使者帶回給韓翃:“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整整八年的動亂,芳菲時節的柳枝已經捱到了秋天,縱使有情人終能重逢,青春也已逝去。


終於,韓翃隨著侯希逸入朝見駕,眼看著有情人歷盡劫難而終成眷屬。但命運仍嫌對他們的捉弄不夠,就在此時作為平定安史之亂的外援功臣,藩將沙吒利搶走了法靈寺裡的柳氏,青青的楊柳枝有驚無險地躲過了動亂,卻在這時候“要被他人攀折了。

這樣的一個驚天大逆轉讓韓憂憤交加卻又無計可施,就在這個時候,侯希逸部下的一名叫許俊的將領任俠仗義硬是從沙吒利的府邸裡把柳氏搶了出來,連朝廷都為之驚動。好在唐代宗既感嘆韓翃與柳氏的這段多災多難的亂世因緣,又讚賞許俊的俠義,判定給沙吒利以額外的賞賜,讓柳氏復歸韓翃。二人歷盡劫波終於破鏡重圓。



盛漢將軍


韓翃是大曆十才子之一,這首《章臺柳》承載著他和柳氏之間的深深的愛情,且來看:

全詞:

《章臺柳》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那章臺的楊柳啊,過去你婀娜多姿,不知如今你還和往日一樣嗎?

縱然那柔垂的嫩枝,飄垂如故,想必已也被他人攀折得不像樣了。



背後故事:

據《柳氏傳》中記載,韓翃年少時因多才被人看中,便將家中一歌姬柳氏贈給他。安史之亂爆發後,社會混亂,柳氏因為以色豔獨居,為避免災難便落髮為尼。不久又被蕃將沙吒利所劫,韓翃京師收復後,到長安尋柳氏,他將一口袋裝滿沙金,袋上題了此詩,柳氏看後傷心落淚。



淺析:

“章臺柳”,即暗喻長安柳氏。剛開始的疊句用於尋覓加強呼喚之急切,韻味深長,抒發了作者的無限思念之情。“顏色青青”幾個字則比喻昔日的柳氏青春妙齡,風韻之內。“今在否”,謂是否安全健在,其實也暗示當時社會動亂,邪惡猖獗,柳氏單身獨處,(因為柳氏當時是名娼妓),作者對其安頗為擔憂。

“長條似舊垂”,幾個字用來喻柳氏的身段體態婀娜多姿,與當年還是一樣的美麗,這裡同上文“顏色青青”相呼應。“攀折他人手”,則指柳氏值此社會動盪之時,恐怕被他人佔有,從而使得作者在內心推測“今在否”,從前到後,作者的複雜的矛盾心情已被描寫得入木三分。



  此文也是以物喻人,語意雙關,表面上是寫柳樹,實際上是寫對柳氏的相思與問候: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柳氏是否還在人世?是否已經嫁人?真摯的情感全部流露,讀來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一號詩巷


全詞如下:

《章臺柳·寄柳氏》

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1.柳氏:柳姓歌姬。

2.章臺:漢長安中街名,在陝西長安故城西南,見《漢書·張敞傳》,是繁華的地方,後來每借稱妓院所在。

3.依依:柔軟貌。《采薇》詩云:“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章臺的柳樹啊,曾經你是那樣嫋嫋娉婷,今日還同往昔一樣嗎?

縱使那柔和的枝條,飄垂如故,恐怕也被他人攀折得面目全非了。

我們要理解這首詞的意思,就要知道這首詞的背景,以及是寫給誰的。

題目中已經寫了“寄柳氏”,那麼我可以明白,這首詞是典型的借物喻人。

開頭的“章臺柳,章臺柳”,用重疊句式,營造一種深情的呼喚,也是一種借問,因為所寄之人也姓“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化用《采薇》之句,而采薇本身就有物事皆非之嘆。所以這裡是感昔傷今,包含著作者深刻的憂思和掛念。

第二句,上面已經講了這首詩是借物喻人,所以詩的表面是寫柳樹,其實是在寫人。因為柳氏被番將沙叱利搶去,韓翃被迫和柳氏分離,侯門如海,兩個人之間音訊全無。

所以作者擔心柳氏如同柳樹一樣,被辣手摧花,或遭受歲月無情的摧殘。表達了作者對愛人的關懷和擔憂。




關於此詞背後的故事:

韓翃少負才名,孤貞靜默,所與遊者皆當時名士。一富家李生,負氣愛才,因看重韓翃,遂將家中一歌姬柳氏贈與韓翃。安史之亂爆發,長安、洛陽兩京陷落,士女奔駭。柳氏以色豔獨居,恐不免,便落髮為尼。不久,柳氏為蕃將沙吒利所劫,寵之專房。時韓翃為緇青節度使侯希逸府中書記。京師收復後,韓翃派人到長安尋柳氏,並準備了一白口袋,袋裝沙金,袋上題了此詩。當柳氏在長安接到這個口袋後,捧詩嗚咽,並寫了《楊柳枝·答韓翃》。

其詞雲:

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

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這是個悲傷的故事,好在韓翃遇到了一位俠客,這位俠客幫他把柳氏搶了回來,兩個人最終團圓。


楚雲卿


這首詩與一首別的詩有異曲同工之妙,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崔護

這兩首詩歌都是說 ,錯過了一段美好姻緣,現如今非常悔恨當初自己不作為。


這是詩人表達自己後悔的意思。奈何時間沒有後悔藥。不能使自己原諒過去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