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关羽没有守住荆州原因在于东吴吗?

用户5547788937


谁将荆州送于东吴!

隆中对,只是“少不经事”的诸葛亮早期毕业论文,后来被神话为历史趋势、至圣战略!可谓是戏说三国历史的发轫!以致于成为后世思维定势,每当谈起关羽失荆州,必然就扯到吴国!似乎关羽失荆州的大意,就在于忽视了吴国的“背盟”与偷袭!



然而,无论你怎么演义三国,怎么美化关羽,甚至神化诸葛亮,你都绕不过历史的必然,历史的逻辑!你可以说关羽失荆州是大意,但是难圆其说的是,一个人再怎么大意,也不至于大意到将自己的脑袋主动伸给无名小卒砍掉;说东吴背盟搞偷袭,那是你说的,而站在东吴立场,早有你蜀国骗钱骗地还骗色在先,有你这样的盟友,真是倒八辈子霉了。不提“吴蜀联盟”倒好,一提起,东吴举国吃不下饭!

严格来讲,关羽是战略执行者,荆州的失去,关羽责任不大;从战略角度看,关羽未守住荆州,并非东吴作梗!对于西蜀而言,与其荆州送给曹魏,还不如归于西蜀姻东吴所得!历史证明,东吴得荆州,远比曹魏得荆州,对西蜀危害要小!如果当年荆州为曹魏所得,东吴与西蜀,估计要早亡二十年!



客观上讲,荆州的丢失,无疑判了蜀国平定天下的死刑。没有荆州,从此蜀国的兵马出川北伐只能走蜀道难,后方供给跟不上,注定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枉然。假如真要为失荆州追究责任的话,那么真正失荆州的元凶,只能是刘备,无论是大意,还是有意!

1、未下益州之前,刘备表面上坚决执行“隆中对”!

刘备入川之前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一起镇守荆州,大约六七万荆州兵;自己和法正、庞统、黄忠、魏延、刘封等人带领三四万荆州兵进军益州。

此时可以看到,守荆州的人马,是多么的强壮: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糜芳、傅士仁等!兵强马壮!可以说,刘备六成以上的军事力量,均在荆州!那意思是失去荆州,占领益州价值也就不大了。跑到四川再去打算争夺天下,还不如就在荆州这块根据地星火燎原呢!那段日子,诸葛亮真风光!天下皆知隆中对!



2、刘备入川后,令诸葛亮入川,狐疑隆中对

刘备入川第三年,虽然庞统战死,但身边谋士还有法正,军事上屡屡取胜,不断壮大!此时,催促诸葛亮带领张飞、赵云等入川,还带走了三四万荆州兵!可怜的关羽,带领仅剩的三四万荆州兵,肩负着“隆中对”的残梦!

这时候,益州唾手可得!刘备已包围了成都,诸葛亮带人正好赶上这场最后的围猎!随着益州的收获,诸葛亮的工作开始由纯军师,变成了半军半政,庞大的战后重建工作,就落到了他的肩上!等收获汉中后,诸葛亮工作,以治理国家为重点,不再过问军事!

由于诸葛亮的哥哥在东吴,加之诸葛亮坚持“联吴抗魏”,这令怀抱得之不易的三分天下的刘备犯起了狐疑:诸葛亮在荆州,要是被东吴拉拢过去,我不仅失去荆州,而且益州也不保!诸葛亮要是带东吴兵攻打西蜀,那还不是一打一个准。他太熟悉西蜀了!无论如何,让诸葛亮离开荆州是对的,去他的隆中对!只是苦了二弟!



3、得到益州,收获汉中,刘备放弃隆中对

刘备是卖鞋的,打着连自己都觉得好笑的“汉室正统”幌子,出来混碗饭吃,一不小心弄出个“三分天下”,得了益州,收获汉中,喜出望外,心中早已起了就地称王的心事。起名汉中王,就暴露了他的内心,他本无逐鹿中原的坚定!汉献帝被废,他没有做做样子派兵讨伐,也没有派特种兵营救,而是直接自己称帝,乐见其成!把他那句“恢复汉室天下”变成“自任”!

按理说,此时的刘备要是对“隆中对”心有所存,或忆起“桃园三结义”,就应该在收获汉中后,立派赵云、张飞带领十万八万兵力去荆州,驰援孤军守城七年的关羽!关羽本事再大,带着三五万荆州兵,在几十万魏吴虎狼环视下,实在是凶相环生!事实上,关羽的半壁荆州,早已就是魏吴的案板上的肥肉,关键是魏吴相互顾忌,相互提防,谁也不好下口!因为关羽是个刺头,弄不好就会被弄得遍体鳞伤,反而让第三方渔翁得利!



4、生意人刘备的“隆中对”,谁弱吃谁

这种脆弱的平衡,竟然维持了七年,不得不佩服关羽的神威!谁知道,一个五虎将排名,刺激了关羽神经,五十八岁了,竟然好战起来,请示刘备攻打襄阳!刘备此时当皇帝正酣,反正觉得荆州可有可无,随手批准任凭关羽折腾!

关羽发动襄阳大战,水淹七军,斩庞德!关羽是员虎将,只管打仗,不管战略,那是刘备的事!关羽的偷袭,造成曹操措手不及,缓兵之时,借力孙权,与之达成瓜分荆州共识!在魏吴二十万兵力的碾压下,关羽区区几万荆州兵瞬间灰飞烟灭!

如果此时诸葛亮还是军师,那么,他会在关羽发动襄阳大战前,与孙权议好,那被瓜分的将是魏国的土地!但这不符合刘备“去隆中对化”!但是,有一点刘备未想到,关羽被杀,玩失手了!

关羽死后三年,刘备准备好伐吴的准备!他觉得伐魏有点自不量力,倒是吞吴绰绰有余!诸葛亮一心“联吴抗魏”,那是碍着大哥诸葛瑾在吴营谋生的私念。刘备是做生意人,只有吞吴自壮,才可晋级与曹魏一拼!人算不如天算,刘备竟然失手被东吴无名小辈打败了!

刘备白帝城托孤,心里其实很明了!他知道刘禅的水平与诸葛亮的能力,便以恩准诸葛亮“取而代之”的宽宏,将诸葛亮如老黄牛般套在刘禅的牛车上!他知道诸葛亮“隆中对”情结,是非要北伐不可。刘备担心蜀国吃不住北伐的折腾,便给另一托孤大臣李严暗谕,尽量拖延或阻止诸葛亮的北伐!但是,李严不是诸葛亮的对手!

历史就是这样,来得太突然的幸福,是有瑕疵的!被后人寄予了无限希望的西蜀,却在事业的顶峰,还来不及向对手发力,却在一连串无以言述的自我失误中,悄然败落,走向它的覆亡。而失荆州,只是自我犯错自我毁灭的开始!


云子落


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既是鱼米之乡,又是战略要地。隆中对,诸葛亮明确提出要首先占领荆州,他认为,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

结果,刘备得到了荆州,并以此为根据地,进而得到了西川,荆州成了西川的门户。

如何守好荆州,对于刘备来说,是一个事关前途和命运的问题。但是由于攻取西川的战争受挫,特别是副军师庞统的阵亡,急需诸葛亮出马,于是刘备亲自任命关羽负责荆州的防务。

开始的时候,关羽还是比较谨慎的,但后来好话听多了,就逐渐骄傲自大了。更加上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于是自认为天下无敌了。

东吴大将吕蒙,看准了关羽的弱点,称病不出,并推荐当时不太出名的陆逊接替了自己的职务,陆逊更是写了一封称颂关羽的信,使得关羽更加飘飘然了,尽数撤掉了防守东吴方面的兵力,给了东吴可乘之机,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荆州。

当荆州失陷的消息传来时,关羽还认为那只是谣言,他说;“东吴吕蒙病重,孺子陆逊代之,不足为虑。”可见,他的思想麻木到了何种程度。

荆州之失,有多种原因造成,但主要的是关羽盲目自大,轻敌所致。人们常说“大意失荆州”,真是说中了要害。





杏林帅哥


在三国时期,荆州是个“四战之地”,是魏、蜀、吴三国必争之州。荆州也是当时天下最富庶的地方。

赤壁之战前,曹操南征刘表,刘表死,一时荆州无主。长江以北原属荆州的南阳、南郡为曹操所占领;江陵以东的江夏郡为孙权夺得大半;刘备则乘机占据了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及江夏郡部分地区。

曹操败于赤壁,南郡首先成为了孙、刘两家争夺的对象。可能孙、刘两家在战前确实是订了个口头协议也叫君子协议的,打败曹操后作为对孙权借兵的酬劳,南郡可以让孙权去夺取。当孙权费了很大代价打败曹操的南郡守军之时,却不料刘备早已乘孙、曹二人争斗之时袭取了南郡。这个真是有些不光彩了,孙权要不怀恨在心那就真是奇怪了。刘备既舍不得放弃南郡,又觉得理亏,就把先前占领的部分江夏郡的地盘给了孙权,并承诺待夺得了刘璋的西蜀之后,再把南郡让给孙权,这就是所谓“借荆州”的说法,其实只算是“借南郡”。

刘备夺得荆州的大部分地区之后,留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守荆州,自率大军去夺刘璋的地盘去了。由于出战不利,副军师庞统战死,不得已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入蜀,仅留下关羽守荆州了。

后来汉中张鲁投降曹操,曹操乘机从汉中攻打刘备,汉中争夺战开始了。刘备为了稳住孙权,派人与孙权讲和,答应把长沙、桂阳郡划归孙权,南郡、武陵归刘备。孙权向关羽讨要长沙、桂阳郡,关羽不但不许,还拒绝了孙权要与他结儿女亲家的提议,这使得孙权对关羽不得不痛下杀手了。刚好关羽为了策应刘备,大起荆州之兵攻取曹操的南阳郡,曹操在南阳的守军告急;曹操派兵救援南阳,也为关羽所败,一时威震中原,曹操甚至打算从许昌迁都了。这时有人向曹操提议,东结孙权,共伐刘备,让孙权乘荆州兵力空虚之机,夺取荆州。孙权羞恨交加之余,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真的派兵袭取了荆州;关羽在回援荆州的路上,被孙权的伏兵擒杀。至此,荆州除南阳郡外,其余大部分地区都被孙权夺取了。

以关羽之威名,本来守守荆州还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他以大局为重,东和孙权,依两国之议划荆州而治,则荆州半壁江山还在;未来若刘备出汉中伐魏,关羽出荆州以应之,则中原鹿死谁手还真的难说。可惜关羽刚愎自用,一意孤行,最终丢了荆州,等于毁掉了刘备一半的家业。


亦喻之


原因主要在关羽,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刚愎自用,丢失荆州,那是迟早的事儿。刘备、诸葛亮也有责任,在人事安排上,任人唯亲,用人不当,为什么要安排关羽守荆州?而且没有谋臣辅佐,就是有以关羽的性格,也不会听,其一也;成都,荆州相隔千里,信息不畅,咋样协调工作?之间没有联系?施政办法?没有文书信使往来行走,以至关羽遇事只能独自决策,襄樊之战乃孤军奋战,地方之间也是各自为政,缺乏协调,以至上庸刘封,孟达见死不救,其二也,其三,违背东联孙权,北拒曹操的大政方针,当时国际形势不容关羽妄动,曹孙联手,以不动为上策,动则有可能处于不利境地,也因此,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封孟达为何见死不救?可能关羽目中无人早已得罪人家了,大将不和,关键时刻,互相拆台,在这方面刘备,诸葛亮明显不如孙权会做工作。当年甘宁与凌统因杀父之仇不和,是孙权从中调和,义释前嫌,重归于好!成为了孙权手下两员得力干将,保国的忠臣,东吴将与将之间能协调一致,配合默契,这与领导有直接关系。


快乐638567


我是生活问道。

荆州失守了,总是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的。做为守城主将的关羽死了,无论是不是他的责任,他的死,多少也算是杀身成仁吧!

但是把失守之责推到他身上总是有些不公平。从刘备进入荆州的那天起,注定了荆州就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我们先来看看东吴为什么一直盯着荆州不放。

《三国演义》中,东吴在荆州吃了三次亏。第一次,孙坚讨伐董卓时意外得到玉玺,袁绍讨要不得,故写信给刘表拦截。双方激战,互有胜负。自此,东吴与刘表结仇。这次虽然不分上下,但实际上是刘表占了上风。因为荆州是东吴北上的必经之路,没有荆州之便,东吴只有窝在江南一隅。


其实这一次之后,东吴就已经有了夺取荆州的念头了,只是没有找到好的机会罢了。这件事没过多久,袁术因为向刘表借粮草不得,心生怨恨,写信给孙坚挑拨东吴和荆州刘表。孙坚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看不出来袁术的用意。书中写的是孙坚想起上一次刘表拦截他的原因让他出兵攻打刘表,其实,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取荆州。

于是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孙坚起兵攻打刘表,连战连捷,并俘虏了刘表大将黄祖,却被刘表设计杀死。夺取荆州的计划不但失败,还赔上了孙坚的性命。


随着孙坚的意外身亡,东吴也进入了发展的低谷期。他的儿子孙策不得不投靠在袁术那里栖身。

第三次是在多年之后曹操夺下荆州,并准备以荆州为支点大举进攻东吴之时。此时的东吴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兴盛,再决定联刘抗曹时提出的战略规划就是以 荆州可以为我所有 为核心的。

结果,曹操被击败了,但是荆州却被刘备占据。不但占据荆州,周瑜还因为荆州的归属而枉丢了性命。

荆州虽然没有拿回来,但是东吴利用两次机会改变了荆州主权的性质。

第一次是联合破曹后鲁肃来讨要荆州,刘备和诸葛亮以刘琦(刘表的长子)健在为理由拒绝了鲁肃的要求。鲁肃这时候提出了刘琦在,荆州归刘琦,刘琦不在,荆州归东吴的要求。刘备和诸葛亮对于这个提议没有明确拒绝,只是说到时再说。

按鲁肃判断,刘琦果然不久就死了。鲁肃再次来要的时候,又被诸葛亮提出拿下西川后归还荆州。这是荆州第一次确定了归属问题。

从《三国演义》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东吴的锲而不舍,也能感觉到刘备和诸葛亮的狡诈推诿,毕竟,荆州对于双方来说都太重要了。

对于刘备和诸葛亮安排关羽为荆州的最高统帅,东吴本来也是无可奈何,因为有曹操做为威胁,因此两家一直可以恪守本分。

和平的局面因为两件事打破了平衡。

第一件事是曹操拿下汉中后,直接威胁到了西川。此时的刘备经营西川才不过一年时间,局势危急,诸葛亮又一次以荆州为条件要求东吴出兵攻击曹操的重点战略要地合肥。这一次的作战双方最终平分秋色,孙权也充分认识了自己的战斗力。

孙权按照约定帮助刘备解了西川之危,按照这次约定的条件,荆州是必须要归还东吴的。

第二件事是关羽以一己之力对抗曹操七路大军,并最终大破曹军,生擒了领兵统帅于禁,俘虏了大将庞德。


这件事给了孙权极大的震动,再加上之前不久刘备拿下了汉中并自立汉中王,俨然已有问鼎中原的趋势。如果不及早夺下荆州,一旦刘备以荆州为踏板攻击东吴,实在不知道东吴还有没有火烧赤壁时的运气了。

几种因素合在一起,促使孙权果断的发动了夺取荆州的计划,随着关羽兵败而死,荆州终于被孙权占据。

虽然孙权夺取荆州看似主动破坏了孙刘联盟,但如果仔细分析,这件事还真怪不得孙权。



一,做为乱世枭雄的几方争霸势力犬牙交错,唯利者竞逐。虽有一纸联盟,但永远是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二,刘备和诸葛亮不止一次的承认荆州的归属,尤其是最后一次是派了使者具备了契约文书的。而事后关羽霸占不还,刘备和诸葛亮尽显推诿无赖之相。对于刘备还有情可原,但对于诸葛亮没有提前预判到东吴的决心,是一次严重的战略误判。

三,刘备和诸葛亮必然怀有进取东吴的野心,霸占荆州不还也正是此目的。也是由于诸葛亮误判东吴战略决心导致的关羽身死,荆州丢失的严重后果,所以在其后刘备进攻东吴时不听从诸葛亮劝阻,导致最彻底的失败。

四,对东吴的性质没有彻底认清。曹操占据天时,刘备占据人和,这就是新与旧的碰撞,没有调和的可能。做为“地利”的东吴,则是一切以最大利益为核心,通篇三国中,除了开篇孙坚得到玉玺之外,孙氏集团在没有过完整的政治主张。因此,孙权集团的逐利性决定了他行动的必然性。

如此看来,还真的是刘备和诸葛亮断送了大好的时机。


生活问道


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关羽失荆州,主要因为关羽犯了一系列的错误。东吴的作用是第二位的。

本来,刘备取川,是留诸葛亮守荆州的。如无变化,荆州是万无一失的。但庞统突然死亡,刘备不得不调诸葛亮入川。又暗示留关羽守荆州。

留关羽守荆州,诸葛亮明显是不放心的。所以他明确地谆谆地指示关羽,要"东联孙权,北拒曹操"。

关羽也明确地表示遵从诸葛亮的指示。

可是,当孙权派人来提亲时,关羽却说“我的虎女不嫁犬子"。骂孙权是犬,这一句话就彻底破坏了孙刘联盟,也彻底否定了他对诸葛亮的承诺,激怒了孙权,为失荆州埋下了祸根。

其次,关羽北伐曹军的行动,是相当轻率的,缺乏全面的统筹和规划。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最终证明是得不偿失。

再其次,关羽不听大臣王甫的谏言,令"多忌好利"的潘浚负责守卫荆州,终误大事,被吕蒙偷袭成功。

再其次,关羽平时不知尊重爱惜人,致使刘封孟达见危而不救。又临阵责罚糜芳傅士仁,复令二人守南郡公安重地,使二人投降东吴。以致一旦有失,便将自己置于死地。

以上一系列错误,是失荆州的内因,是主要原因。

至于东吴取荆州,是必然的事。吕蒙和陆逊的计策,固然巧妙,但如果关羽不骄傲轻敌,是完全能看破而加以有效预防的。关羽是智勇双全的武将,但骄傲蒙蔽了他的双眼,堵塞了他的智慧。终于犯了令人遗憾的历史大错误一失荆州。

欢迎点评。


WM晓奇


荆州,作为刘备西进的大本营,派出关羽,诸葛亮等驻守,说明其重要性。

后来因庞统在落凤坡损失,刘备才把诸葛亮召来。荆州从此失去像诸葛亮的大师级谋士,一却军政关羽掌控。

由于失去有力的监督,比如诸葛亮,刘备。关羽在荆州产生了自大和傲慢之性;对于东吴来说,关羽没有放在心上。因为东吴能和关羽比划的,确实没有。

刘备攻取蜀地后,一心想扩大疆土,这个很正常。而关羽自己主动出击,攻打曹操,虽然是勇猛,打得曹操都赶紧跑,可是后方的荆州,却没有防备东吴要来,在关羽的内心中,东吴不可能好来偷袭荆州,所以大军都派去打曹操了。

东吴看准时机,突袭得手;关羽第一没有思想准备,第二又马上救援荆州;没有考虑当时的局势变化,一错再错,陷入绝境。

如果关羽只守不攻,就算东吴和曹操联合,也不一定能夺取整个荆州。

关二爷的傲气,如果荆州不是东吴来取;刘备不采取一些防范措施,关羽如果败,刘备有责任啊。


历史戏语


要说关羽的死因,有一个事件就不得不说了,那即是樊城之战,樊城之战曹操大军战败,很怕关羽带领大军杀过来,但是司马懿和蒋济给曹操出了个注意,那就是破坏孙曹联盟。

因为当时关羽在樊城之战以后势力很大,孙权也不舒服。但是关羽这个人很傲,孙权派人想让自己的儿子和关羽的女儿定亲,但是关羽没同意还侮辱了使者,孙权的心眼本来就不大。就联合曹操偷袭关羽,关羽战败后被杀于临沮。

关羽死时因为太傲,瞧不起人,对外人对自己的同僚都是这个样子,所以没有发兵救他。所以他的失败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自己性格的缺陷。并不是只怨东吴背盟,东吴背盟他早就应该想到的。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师哥讲史


原因不在东吴,而在荆州本身的战略地位。荆州有九郡,所谓荆襄九郡,即北面三郡南阳、襄阳、南乡,武陵、零陵、江夏、桂阳、长沙


这其中荆襄九郡,北面三郡再曹操控制一下南阳、襄阳、南乡,西南三郡在刘备控制之下武陵、零陵、南郡,东南三郡江夏在东吴控制之下、桂阳、长沙,三国之间才能形成互相牵制的鼎立局面。

事实上打荆州,就是打南郡,为什么这样说,南郡地理位置特殊,位于荆州中央,任何一个有远见的军事将领都会看到这一点,所以谁控制了南郡谁的主动权就大一些,而且对于荆州其他郡的争夺占据有利地位。而关羽失荆州也是失去了三郡之地,失去了刘备对于荆州其他几郡的争夺权,以及失去以后雄霸天下的一个重要战略地位。

所以关羽骄傲也好,自负也罢,那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著名的单刀赴会,关羽何其英勇,孙权欲和关羽结亲,关羽说虎女岂配犬子,是何等傲慢,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是何其风光。因为他英勇,而且占据有利的军事地位,孙权和曹操都想得到关羽的地盘从而扩大对荆州的统治权,


关羽做出许多无礼之事导致孙权心中有气,曹操心里有怨,直接导致孙权和曹操暗中勾结,发动了襄樊之战,曹操正面对抗,为战关羽派出了五子良将中的三位:于禁、徐晃、张辽,还有骁将庞德等,东吴背后偷袭,两位大都督齐上阵:吕蒙和陆逊,还有潘璋、朱然、蒋钦等,堪称是全力以赴。终结了关羽的一生

我认为关羽的死,怪不到东吴,毕竟战乱时代没有谁对谁错,只有对谁更有利,都想在乱世之中生存下去,如果真要怪就怪关羽自己性格有缺点,还有荆州本身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

我是小陈多谢关注


汉中小陈


大多数人一边倒的说荆州之失责任在于关羽狂妄自大,我不敢苟同。尤其是本文的问题问的明白,关羽守不住荆州的原因。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一篇三国演义,留下了无数的典故。三英战吕布,长坂坡,借东风,割须弃袍……每个主要人物几乎都有属于他的传说和故事,桃园结义更是被很多民间社团组织奉为忠义的典范。关于荆州的故事也有很多,借荆州,白衣渡江,失荆州,走麦城……这些故事,很多人耳熟能详。

守将关羽关云长,不只是千年忠义的代表,也是一位能征惯战的将军。有人说他太傲,也对,从他拒绝东吴各种请求来看,的确很傲。但是,首先他有傲的资本,无论兵书战策,上阵杀敌,关公都可以,是一位多面手。东吴能找出几人相抗衡的?要是东吴将领都像关二爷一样,荆州早就拿回去了。

做为镇守大本营的主将,关羽就算想软弱,又怎能轻易低头?他要是心慈面软的老好人,孙权更会加紧讨要荆州,那局面恐怕更尴尬。试想,换做你我是关二爷,每天睁开眼,打开门,面对的就是东吴来讨账的,谁心里能不烦?军国大事都处理不完,还耐烦和这些讨债鬼死缠烂打?所以强势回绝,也是一种手段,我不认为有什么过错。

关公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又先于刘备北伐,无疑给了曹魏一个沉重打击,也是一种警告,你曹丞相要想和我大哥打架,无妨,我会捅你屁屁滴。以这种高姿态牵制曹魏,可以说是上策。曹魏不敢轻易分兵,无论哪一端吃紧,都够曹丞相喝一壶。

而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东吴出现了。鲁肃维持了许久的孙刘联盟,愣是被吕蒙给打破了,偷袭荆州,斩杀关羽,直接导致刘备北伐的计划流产。

不知孙权和吕蒙之流有没有考虑过,如果刘备集团真的伐魏,关羽势必北上策应,孙吴可以坐山观虎斗,只要关羽带兵参加北伐,无论胜败,荆州空虚,都可以随时被东吴取回来。这种形势对东吴大有好处,不但荆州是囊中之物,而且有了西蜀牵制曹魏,等到魏蜀两国两败俱伤,自己也可以收一定的渔翁之利,何乐而不为?可惜东吴没有这样做,而是采取了一个让人不舒服的手段,夺了盟友的荆州,还以此沾沾自喜,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东吴高层鼠目寸光,不计后果,没有大局观。

所以说,关羽守不住荆州,东吴应承担主要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