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四次削藩胜负各半,成功背后却另有玄机

“藩”,源自于中国封建制度地方分权的概念,泛指古代分封的领地。藩分为藩王和藩镇,但无论藩王还是藩镇,他们都拥有自己的领地和军队,掌握着领地内的全部军政大权,割据地方并与中央朝廷对抗,因此,“削藩”也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然而“削藩”不是请客吃饭,搞不好削藩不成反把自己给削了。

历史上四次削藩胜负各半,成功背后却另有玄机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削藩”共有四次,其中削藩王两次,削藩镇两次,两成两败,成功率百分之五十。

藩王又称蕃王,他们都是皇室成员,在自己的藩王国中都拥有全部的军政大权,堪称是“国中之国”。藩镇也称方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一种军镇,唐玄宗为了巩固边防,共设立了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时称天宝十节度,也被统称为"藩镇"。这些藩镇的权利极大,并掌握着辖区内的全部军队,例如“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安禄山,这厮竟然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这就为他发动叛乱提供了本钱。

历史上四次削藩胜负各半,成功背后却另有玄机

一、汉景帝削藩引发的七国之乱,仅三个月便平定了叛乱七国,为后世削藩起了个好彩头。

汉景帝三年,晁错为了加强西汉中央集权的统治,便建议汉景帝削藩。晁错的"削藩策"激起了以吴王刘濞的强烈反对,他串通胶西、楚、赵、济南、淄川、胶东等六王,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举兵叛乱。在汉景帝处死晁错之后,吴王刘濞仍然拒绝接受朝廷的诏书,进而自立为"东帝"。被逼上绝路的汉景帝,被迫派太尉周亚夫率军前往平叛,结果吴王刘濞兵败被杀,历时三个月的七国之乱被平定。

历史上四次削藩胜负各半,成功背后却另有玄机

二、大唐帝国之削藩,先胜后败,结果大唐王朝反被藩镇所灭。

唐玄宗在开创了“开元盛世”之后,为了继续扩张疆土、巩固边防,先后设立了河西、卢龙、幽州、剑南、朔方、河东、安西、北庭等十大藩镇。虽然这十大藩镇的权力要小于西汉时期的藩王,但随着安史之乱,大唐帝国中央的实力越来越弱,这些藩镇的势力已经超越了西汉时期的那些藩王。十大藩镇掌握着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万、几十万的兵力,唐代宗、德宗、宪宗、穆宗等历次削藩,结果是以卵击石,大唐王朝反被藩镇所灭。

历史上四次削藩胜负各半,成功背后却另有玄机

三、建文帝削藩引发靖难之役,明成祖朱棣反客为主。

太祖朱元璋建立了大明帝国之后,他认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于是他在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洪武二十四年,三次共分封了25位(二十四子和一个从孙)藩王,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这些 藩王们都拥有自己的军队,特别是北方的几位"塞王 ",已经成为了建文帝的心腹大患。在将削藩付诸实施之后,朱棣靖难成功,建文帝下落不明,朱元璋原意是要以这些藩王,来确保他亲立的皇太孙建文帝的皇位,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他刚刚辞世不久,他亲立的皇太孙就因这些藩王而丢掉了皇位,真是莫大的讽刺。

历史上四次削藩胜负各半,成功背后却另有玄机

四、康熙削藩引发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削藩成功,过程惊心动魄。

满清在入主中原之初,由于人心不稳、边疆未定,所以,不得不分封了一些明朝降将为王。这些藩王跟之前的藩王、藩镇一样,权力越来越大,已经不满足于屈居人下,比如平西王吴三桂,于1673年11月21日举兵反清,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随之响应。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在反叛之初,一路势如破竹般的打到了长江边上,满清朝廷甚至一度要迁都,返回老家东北,虽历时八年最终平定了三藩,但难度远远超过了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历史上四次削藩胜负各半,成功背后却另有玄机

纵观历史,无论藩王还是藩镇,他们都拥有着绝对的实力,远非山贼草寇可比,因此“削藩”也就成了历朝历代最头痛的难题。

虽然藩镇已经成为中央朝廷的心腹大患而非削不可,然而削藩不是请客吃饭,一招棋错将是满盘皆输,削藩不成反把自己给削了,就如同唐王朝和建文帝。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在削藩和叛乱的过程中,都是以北方军队的获胜而告终(唐王朝属于遭到藩镇和北方异族的群殴而亡),无论是削藩的建文帝,还是搞事的吴王刘濞、吴三桂,是不是很奇怪?

历史上四次削藩胜负各半,成功背后却另有玄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