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里一个腌菜缸,被确认是国家一级文物,专家:多亏和尚不识货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历史当中,曾经拥有很多的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一些国宝,不过后来因为战火的原因,有很多珍贵的文物都流落到了民间,而大多数民间百姓没有什么文化,根本就辨别不出来究竟是什么东西,所以有一些国宝最终的使用途径都非常的匪夷所思。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件文物,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的国宝,但是他却被腌了300多年的咸菜,你知道这个国宝是什么吗?下面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寺庙里一个腌菜缸,被确认是国家一级文物,专家:多亏和尚不识货

这件国宝就是我国元朝时期建造的渎山大玉海,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直到今天发现的最早的玉雕,据说是忽必烈当初命令手下的人雕刻的。主要就是因为当时元朝已经非常的强盛,完全有国力可以制作这么大的大玉海,据说整个大玉海是由一块非常大的青白玉雕成的,而制作成功之后就放在宫廷里面,平时里面装满了美酒,是忽必烈用来宴请群臣的,每次盛宴,必须把大玉海里面的酒都喝光,才能够让大臣们离开。

寺庙里一个腌菜缸,被确认是国家一级文物,专家:多亏和尚不识货

而整个大玉海的高度达到了70厘米,直径也有80多厘米,由此能够猜出里面究竟能够装多少美酒,而本身大玉海的重量就非常的可观,据说能够达到一千多斤,不过后来因为战争原因流落到了民间之后,就再也找不到了。而因为机缘巧合,这个大玉海竟然沦落到了一个寺庙当中,寺里的和尚不知道这大玉海是珍贵文物,但是觉得用来腌咸菜非常的好,于是大玉海世世代代的在这个寺庙里面用来腌咸菜,整整压了300多年。

寺庙里一个腌菜缸,被确认是国家一级文物,专家:多亏和尚不识货

不过到了后来,还是有专家发现了大玉海,寺庙里的一个“腌菜缸”,竟然被确认为国家一级文物大玉海,这个消息吓到了不少人。当人们知道寻找了很多年的大玉海,竟然一直都在寺庙里面腌咸菜,让很多人都非常的震惊。国宝被用来腌咸菜,确实有点“憋屈”,不过正是因为这些和尚不识货,拿来腌咸菜,才让这个国宝一直安然无恙地保存至今。对此,有个专家很激动地说:“多亏和尚不识货,不然早被盗走了!”

寺庙里一个腌菜缸,被确认是国家一级文物,专家:多亏和尚不识货

现如今这个大玉海依旧供奉在佛寺里,但是再也不会用来腌咸菜。而大玉海的名气,连海外的外国人都曾经听闻过,据说曾经有一位传教士见识过这个大玉海,表示从来都没有见过如此精美的玉器,而且非常的晶莹剔透,因此把这个大玉海写到了自己的书里面,有很多外国人都非常向往。

寺庙里一个腌菜缸,被确认是国家一级文物,专家:多亏和尚不识货

因此很多人都觉得民间的珍宝还有很多,但是一直都等待着有眼光的人发现,网友们怎样看待这个大玉海的遭遇?寺庙里一个腌菜缸,被确认是国家一级文物,专家:多亏和尚不识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