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在大山里的潜艇工厂,船舶下水像坐过山车一样

相关背景故事

上世纪60年代中期在面对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我国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强战备,逐步把我国生产力布局由东向西转移,进行战略大调整。把国防、科技、工业等企事业单位建设到“大后方”,建设的重点在西南、西北等三线地区,俗称“三线建设”。

建在大山里的潜艇工厂,船舶下水像坐过山车一样

艰苦的三线建设

“三线建设”具体是:自1964年至1980年,贯穿三个五年计划的16年中,国家在属于三线地区的13个省和自治区的中西部投入了占同期全国基本建设总投资的40%多的2052.68亿元巨资;400万工人、干部、知识分子、解放军官兵和成千万人次的民工,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号召下,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来到祖国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峡谷、大漠荒野,风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艰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

建在大山里的潜艇工厂,船舶下水像坐过山车一样

某三线厂的厂房

建在“大山”里的潜艇工厂

在此背景下,我国的潜艇生产也做出了重大调整,在我国长江沿线规划了多个建造潜艇的船厂。而其中,离海最远,战略纵深最深的当属国营432厂。为达到隐蔽备战的战略目的,这座由江南造船厂援建的船厂,选址在了重庆涪陵地区,长江边的“大山”里。于1966年11月开工建设,1976年10月基本建成投产。自1976年投产到1985年近十年的时间里,432厂为我国海军总装和交付了三艘033型潜艇。

建在大山里的潜艇工厂,船舶下水像坐过山车一样

432厂生产现场

事实上,432厂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它的下水方式。因为船厂是建在长江边的山坡上,有高达30多米的落差,且当时水流湍急(未建三峡大坝前),所以当时如何把造好的潜艇下到水里,再沿长江而下,交付海军使用成了挡在432厂人面前的拦路虎。为此,当时的海军和432厂一起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为033型潜艇量身定制一艘专用的槽型驳船。当潜艇要下水时,先把潜艇移动到槽型驳船上,再由驳船托举着潜艇“乘坐”纵向斜船架滑道滑入江中,再由拖轮拖带驳船一起顺江而下,交付海军。

建在大山里的潜艇工厂,船舶下水像坐过山车一样

033型潜艇下水现场,此时还未进入槽型驳船

这种“过山车”式的下水方式确实让人震惊,笔者没去过432厂,所以一直对它产生了好奇。直到后来遇到了一个川东船厂出来的工程师,和他聊起了此事。他看我感兴趣,就详细的给我讲解了具体下水过程,还给我看了相关照片。说实话,看着确实震撼,也由衷的佩服老一辈建设者们,不畏艰辛,敢于挑战的精神。

建在大山里的潜艇工厂,船舶下水像坐过山车一样

川东船厂化学品船下水

不过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蓄水后,水位上涨了,巨大的下水落差也就不复存在了,而水流湍急的问题也改善了。而432厂在1985年交付第三艘033型潜艇后,也就没有了潜艇的建造任务,而是转产民品。现在的432厂更名为重庆川东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川东船舶重工)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北船,CSIC),是西南地区最强最大修造船和钢结构生产企业。能自行设计、制造10000吨以下各类船舶。其主打产品是3000吨-10000吨级不锈钢化学品船,在国内外处于领先地位。

建在大山里的潜艇工厂,船舶下水像坐过山车一样

现在的川东船厂

作者:小船人的梦想 2019年4月20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