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电商业务退出中国,它能够吸取失败的教训吗?

几天之前,就有传言讲:亚马逊将在这个星期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只保留Kindle和跨境贸易两块业务。

4月18日上午,亚马逊中国区召集各部门员工开会,并正式宣布了公司将进行业务调整和裁员的消息。

当天中午,亚马逊官方又发布公告,一方面否认亚马逊退出中国,表示将继续投入对海外购、全球开店、Kindle和云业务等重点业务在中国的发展。

亚马逊电商业务退出中国,它能够吸取失败的教训吗?

尽管并非所有业务退出中国,但曾经的“主营业务”电商正式退出,说“亚马逊退出中国”,也并不夸张。

想想自己在他家这些年一直买书,而且电子书的售后也始终态度不错。听到这消息自然惋惜,可是细究原因,好似还是贝老板曾经亲口说过的那句话——

2007年9月,贝索斯来到中国,在谈到易趣、ebay、雅虎等美国互联网巨头在中国为何表现乏力时曾说:“那是因为美国公司来到中国后,不是让中国的顾客满意,而是让他们的美国老板满意,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做让中国顾客满意,而不是让美国老板满意的电商平台——尽管贝索斯早就有如此认知,但在实践中,亚马逊却并没有做到让中国顾客满意。

遥想2004年,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收购了雷军的卓越网,成为亚马逊的第七大本地化网站,仅次于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和英国。

当时,中国电商市场刚刚兴起,淘宝、京东等都未成气候,它的唯一对手是同样以图书起家的当当网。此后2007年,卓越网与亚马逊完成系统对接,更名为“卓越亚马逊”。2011年,卓越亚马逊升级为“亚马逊中国”。

收购卓越网后的三年里,亚马逊对卓越网进行了全面而彻底的改版,版面风格和业务逻辑完全效仿亚马逊在全球的统一模式,促销也十几年如一日的延续了“美国式”的优惠券、优惠码方式。促销方式比之热闹红火的淘宝、京东,和傻瓜式的满减折扣,亚马逊异常美国化的模式并不吃香。

“亚马逊在中国比较难,相较于天猫和京东,其促销少,不具备明显的价格优势和服务优势,在中国本地业务比较难做。”独立电商分析师李成东曾表示。

更为业内所关注的是硅谷公司在华的通病——缺乏独立决策权

2011年,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曾公开表示,“如果中国区负责人都不能决定一件事,谈什么执行,你可以问问汉华,他可以说他想做的一切事情都能成功吗?我可以做到。”

刘强东口中的“汉华”正是时任亚马逊CEO的王汉华,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以后亚马逊中国在全球市场将扮演运营中心,而非决策中心。

不能独立做决定,好比士兵打仗的时候,每打一枪都要向将军汇报,又如何能打好仗?

经过近15年“发展”,亚马逊中国的B2C市场份额从巅峰时期的20%萎缩到如今的不足1%。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京东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去年占据了中国市场81.9%的份额。另据Analysys易观去年发布的数据,亚马逊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滑落至0.6%。

当然,亚马逊海外购业务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有一定的份量,据易观发布的《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季度监测报告2018年第4季度》显示,2018年第4季度,中国跨境进口零售电商市场规模为1145.6亿元,环比上涨36.0%。天猫国际以31.7%的份额排名第一,亚马逊海外购以6.0%的份额排在第五。

虽然海外购业务6%的份额很低,但是勉强还可以一战。而电商业务0.6%的份额,已经不值得继续维系,及时砍掉,聚焦海外购业务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亚马逊电商业务退出中国,它能够吸取失败的教训吗?

相比之下,Kindle电纸书算是亚马逊销量最好现象级产品了,不过,近来一直在朋友圈甚至各个群里,看到朋友们分享微信读书、网易云阅读的各色裂变信息,不知道这样的挑战,Kindle能坚持多久。

监制:王俊稷

“第一财经广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