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逼宫成功之后,李渊确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生活漫谈君


李世民逼宫成功后,李渊确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逍遥自在地只顾生孩子吗?

当然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是真,但是自己的一个儿子杀了另外两个儿子和十个孙子,他还有心情逍遥自在?况且当了太上皇的李渊也就生了一个孩子滕王李元婴,那里就只顾生孩子啦!


其实,李渊生活最惬意,生育孩子最多的时候是在他当了皇帝以后。618年,李渊篡隋称帝,定国号为唐,把这一年定为武德元年。称帝后的李渊,有三个能力出众的大儿子帮他处理国事,后宫有一众年轻嫔妃围绕,并帮他生了30个孩子(其中17个儿子13个女儿),此时的李渊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达到了人生巅峰(唯一的不如意就是长子李建成和次子李世民之间的争斗,这也为以后的变故埋下了隐患)。

李渊这种志得意满的惬意生活维持了九年便戛然而止。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太极宫的玄武门附近发动政变,射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即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玄武门之变”。



政变发生时,李渊正在宫内的海池上划船,突然见到尉迟恭身披铠甲、手握长矛上到了船上。此时的李渊心里一咯噔,心想肯定出事啦!

便问尉迟恭:“今日做乱的人是谁,你又为什么会在这?”

尉迟恭说:“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诛杀了他们。秦王怕惊扰了陛下,派我来做警卫。”

李渊问同在船上的裴寂、萧瑀等人应该怎么办,裴寂他们说:“建成和元吉本来就没有参与谋划举义军反抗隋朝,又没有为天下立下功劳。他们嫉妒秦王功劳大、威望高,便使用奸计陷害秦王。现在秦王诛杀了他们是顺应天意,使得天下归心,如果立秦王为太子,就不会再生事端了。”

李渊说:“好,这正是我素来的心愿。”

李渊在听到儿子们互相残杀,两个儿子已经死了的时候,不是伤心难过,也不是愤怒辱骂,而是很平静地和大臣交谈接下来该怎么办,此时的他已经是在忍受和服软了!如果他不接受这个已成的事实,可能连小命都不保了!而且后面还有一系列的服软举动:

待到事情结束后,李渊召见李世民时就说:“这些日子以来,我几乎产生了投杼的疑惑。”意思是我差点就信了别人对你的诬陷,潜台词是我一直都是信任你的。

当天,李渊就颁布诏书赦天下,叛逆的罪名只加给李建成和李元吉,其余党羽一概不追究。国家各项事务,都由秦王处置。

三天以后(626年7月5日)就立李世民为太子,统管国家各项事务。

八天以后(626年7月10日)大封政变中的功臣,还特别嘉奖了射杀了他四子齐王李元吉的尉迟恭,把齐王国司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给了他。

两个月后(626年9月3日)传位给李世民,自称太上皇。

李渊这一系列的举动是在向自己的儿子服软,而且是被满朝文武和天下百姓看在眼里,这在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古代李渊要忍受多大的心理煎熬,再加上丧子之痛,李渊的晚年应该是难过又无奈,空虚又压抑的。既便有嫔妃相伴左右,但由开国皇帝到无所事事的老头这个落差,怕是谁也填不平的。

李渊退位后,刚开始还是住在皇宫的正殿太极殿,几年后又搬到了大安宫。在这期间他也确实两耳不闻窗外事,过自己的日子,与儿子李世民的关系也是不咸不淡。后来在出席李世民举办的宴会时,看到国家兴旺、外邦朝贺,心想李世民确实是位明君,对这个儿子也就释然了很多,父子俩的关系得到了缓和。因为大安宫夏季过于燥热,贞观八年(634年),李世民还决定建造大明宫给他避暑。可惜大明宫还没造好,李渊就在贞观九年(635年)逝世了。




总的来说,玄武门之变之后的李渊是在内心备受煎熬中浑浑噩噩的度过自己的晚年的。


孔六十三


简单来说,是李渊只能两耳不闻窗外事。

唐高祖李渊心里那个苦啊,皇帝当的好好的,忽然有一天,皇宫喊杀声大作,不一会全副武装的尉迟敬德进来告诉他:陛下,你两个儿子造反死了,现在咋办?

“咋办?当然交给我另一个儿子李世民啊,我早就想把皇位交给他了。”李渊想都不想就说。

这一天,是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然后又派兵把侄子们全灭了,要不是李渊机灵,大唐第二天就得换主人。

李世民没有亲自去找李渊,自然是不想背负弑父弑君的骂名,所幸李渊也没活够,父子两个最终见面,抱头痛哭,然后李渊就准备退休了,从看到尉迟敬德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这个王朝不再属于他,他得腾地方了。

政变三天后,李世民成为太子,掌握了所有军政大权,成为大唐实际掌权人。八天后,屈突通镇守东都洛阳,关东稳住了。

十二天后,李渊表达了退位的想法,李世民推辞,哪能那么快啊,朝廷还没换血完毕呢。

一个月后,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等封将军,高士廉、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等任宰相,天策府的人已经完成取代朝廷。

又一个月后,李世民登基,李渊退休,迎来“美好的”退休生活。

这一年,李渊正好60周岁,正好的退休年龄,不愧是大唐开国之君,就连退休都要跟未来保持一致。

在最初的两年,李渊的生活是挺不错的,他还住在皇宫太极宫,虽然行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物质生活非常丰富,后宫也没有裁减,还不用劳心政务,日子真是美滋滋。

不过这主要是因为李世民的注意力放在朝堂上,他在树立自己威信的同时,着重清除李渊留下的痕迹,政策能推翻就推翻,能否定就否定,甚至发出“武德之际,货贿公行,纪纲紊乱”这种批判话语,要知道,李渊还好端端地坐在太极宫呢。

李世民肃清朝堂后,终于把手伸进了太极宫,他以恩赐为名将太极宫中的大部分宫女以及掖庭的部分宫女放归家中嫁人,大约有三千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伺候李渊的宫女,自此以后,太极宫就冷清多了。

冷清是愁不坏李渊的,让他发愁的是李世民此举释放出的信号,他不该再住在皇宫中了,李世民才是大唐的皇帝!

贞观三年(629年)四月,李渊主动提出搬出太极宫,李世民很慷慨地把自己的老房子给了老爹,也就是当初李渊赐给他的宏义宫。

宏义宫只是曾经秦王的居所,无论是位置还是规模都不能和太极宫相比,不过李世民不管,改了个大安宫的名字,就让老爹住进去了,史书上的记载还是“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乃徙居之,改名大安宫。”

李渊要是看到这记载,估计能砍死史官,他要是有办法,哪里会搬出太极宫,皇宫比不上亲王府吗?

搬进大安宫后,李渊跟李世民就很少见了,此时李渊的生活就大不如前了,他也识趣,李世民不叫他,他几乎不出大安宫,以免遭儿子猜疑。关键是接下来的几年李世民好像忘了自己老爹还在世,从来不请安,有什么宴会之类的也不叫上李渊。

天天窝在家的李渊还能干什么呢?只能跟为数不多的妃嫔过活,外面不得不佩服李渊老当益壮,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入住大安宫第二年,六十多岁的他还得了一个儿子,就是日后的滕王李元婴,今天南昌的滕王阁就是他建的。

就这样过了几年,到李渊六十八岁那年,李世民宴请西突厥使者,难得地邀请李渊,一干重臣大将也在旁陪坐。

从李元婴的降生来看,这位见惯风雨的开国皇帝心理素质爆表,儿子的猜疑完全没能击倒他,不过在宴会上,看着西突厥使者的唯唯诺诺,他不由得想起他当初起兵时,对东突厥那是百依百顺,可短短几年间,东突厥已成过眼云烟,被唐朝消灭,西突厥也不敢轻视唐朝,估计李渊心中也在感慨,让位给李世民才是最正确的决策吧。

心里想着,李渊还向旁边的长孙无忌等人感慨:“当今蛮夷率服,古未尝有。”

这话给李世民听到了,老爹这是在表扬我啊,我岂能没有表示,随后给李渊敬酒的时候,李世民也给李渊戴了高帽:“哪里哪里,都是老爹定的方针好!”(百姓获安,四夷咸附,皆奉遵圣旨,岂臣之力!)

李渊笑开了怀,父子俩和好如初。

同年,李渊又一次出席公开活动,那是一次大阅兵,阅兵后的宴会上,李渊充分见识了儿子治下的大唐国力,史载“高祖命突厥颉利可汗起舞,又遣南越酋长冯智戴咏诗”,曾经难以征服的外敌,如今都是他随意指使的臣属了,李渊由衷地感觉到欣慰,笑道:"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

李世民很适时地又来互捧:"此岂臣智力,皆由上禀圣算。"说的李渊高兴坏了,六十多的人还喝到半夜。

这一年,李世民对李渊的态度是真的扭转了,他接受了监察御史马周的建议,决定在择定龙首原建造一座浩大的新宫(即大明宫的前身),给李渊居住。

可惜,次年,李渊就辞别了大唐盛世,遗言就是一切从简,李世民听了,准备一番后,将李渊葬入献陵。


平沙趣说历史


公元626年6月,玄武门之变,立太子,8月传位于太子李世民,李渊被尊为太上皇,迁居弘义宫,改名太安宫。

李渊搬来太安宫的第1个晚上,他一夜没有合眼,地位的突然变化使他蒙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精神几乎都要到了崩溃,远处传来李世民君臣欢宴的歌舞声,悦耳的旋律传到这里,也变得凄凉了。

他发狂似的走来走去,羡慕当年的屈原能在太一庙里对着上天,高声呐喊,以抒发胸怀,而自己却不能也不敢,只有在心里大喊什么弘义,杀兄逼父,你在哪里?什么泰安,骨肉相残,安在何方!眼中含满了伤心的泪水。

61岁的人了,也没有生孩子的功能了,每天只能用看点书观赏花,下盘棋来打发时光,宫墙外的事他从来不过问,已经是心如死水了。有一天,宫女太监们谈唐太宗纳齐王李元吉媳妇,杨氏为妃嫔,又在他心中激起怒火。

李渊痛心疾首,一般人都知道朋友之妻不可欺,杀自己的弟弟,还霸占咱弟弟的媳妇,这怎么能给后世的子孙做一个良好的榜样呢?同时她也恨这个杨氏没有骨气,不守妇道,气氛的大喊: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宫墙里的故事越来越多,李渊也麻木了,他最大的奢望就是儿孙们来看望他,听天真无邪的童声,享受一下天伦之乐。但是宫廷礼仪森严,相聚一次太难了,他的另一个乐趣就是和过去的老臣谈谈天,特别是愿意谈些往事,他发现回忆也是人生的一个大享受,加深了对某些事件的认识。

这一年,老臣裴寂也死了,为此李渊几天都沉浸在痛苦之中,想回忆起他们二人在太原饮酒博弈和征战的岁月,同时还想起来已经死了的窦抗,老臣故友的相继去世,他感到更加的孤独,失去朋友和友谊也失去了最宝贵的财富。

贞观4年二月,李靖大破突厥阴山,3月,大同行军副总管张宝相,生擒可汗,押送京师,告于太庙,为了庆祝这个胜利,李渊高兴的流下了眼泪。

贞观8年,李渊到长安城西阅兵,面对威武的将士,想起当年在太原逝世的情景,兴奋的忘记了自己是69岁的人了,大声向壮士们表示慰劳。晚上在未央宫设宴招待群臣,晚会高潮的时候命突厥可汗起舞,又让越南酋长读诗,这是自古为了盛世,这是李渊一生最后的一次盛宴。

当年的秋天,李渊患了头风,虽经太医的多方治疗,但病情一天比一天恶化,感到已经走到了人生的终点。

贞观9年5月,李渊下诏说。:既殡之后,皇帝宜于别所,视军国大事,其服轻重,悉从汉制,以日易月,园陵制度,务从俭约,这是李渊最后一道诏书,当日就死了。

即便当上太上皇之后,并没有后世人所传说的,夜夜笙歌,御女无数,一个61岁高龄的老人,在无生殖能力,也没有给唐太宗李世民生下更多的弟弟,而是一个鳏寡孤独的老人。

他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已经没有管理任何事务的能力,除了抱怨,别无他言。


少华聊史


两耳不闻窗外事属实,但只顾生孩子不对,因为退位后,他只生下一个孩子。要想知道李渊的老年退休的快乐生活,得先了解下李渊为什么提前退休,他可不是为了抱孙子哦!

为什么要退居二线?都是夺嫡惹的祸!

公元626年7月2日上午,秦王李世民埋伏在太极宫北门玄武门,将进宫朝圣的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一网打尽。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进宫呢?主要是因为李世民之前向李渊诬告他们跟后宫有染,太子、齐王原本无辜,自然里当气壮地进宫进行辟谣。谁曾想,这竟然是李世民诱敌深入的连环计。

正在泛舟游乐的李渊,看到尉迟敬德兴匆匆地朝自己走来,就知道发生了大事。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竟然是李世民杀自己最器重的太子和自己最讨厌的是齐王,加上尉迟敬德说来保护自己。他也就知道大势已去了,他是又怒又怕还心痛,却又不敢表现出来。故作冷静地问裴寂等人,他们就把太子、齐王贬损一顿,然后好好地将李世民恭维一番,还请求立李世民为太子。李渊当即表示,自己早有立李世民的意愿,并下令让东宫卫队和齐王卫队缴械投降。

随后,召见李世民,然后李世民吸吮着李渊的乳头,俯头痛哭,李渊安慰他说:朕这些日子,几乎有投杼之惑。投杼之惑是个典故,说的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多人谣传曾参杀人,起初曾母不信,后来说的人多了,曾母就将梭子扔掉,跳墙跑了。这投杼之惑是说李渊听信了太子和齐王的谣言多了,而产生难以相信却又不能不信的痛苦和忧虑。实际上,这是李渊为自己开脱,然后李世民的春天到了。

办公室超标的代价——郁闷的二线生活!

三天后,正式册封李世民为太子并监国。六十二天后,是个黄道吉日天子升级为太上皇,太子升级为天子,李世民正式继位。李渊也就退居二线了,不过李渊退的不彻底,没把办公室让给李世民。李世民的办公室虽然在皇宫,但在偏殿,规模、气势、装修差多了,李世民别提多郁闷了。老爷子似乎不明白李老二的想法,于是李老二就敲打敲打他爹,遣散了他爹3000多名宫女。老爷子顿时明白了自己的儿子的意思,这是要自己搬出去啊。于是,他“下令”说:皇帝宫殿雅致,要给皇帝换换。

退一步海阔天空——退休的快乐生活!倍儿有面子!

因为换了办公室,李渊越发受到李世民的优待了。李世民学着刘邦给太上皇敬酒的样子,给李渊敬酒。还让突厥汗王为李渊表演舞蹈,让岭南冯智戴(冼夫人的孙子)咏诗。想当年李渊起事时,父子向突厥称臣,现如今在自己老二的领导下,四海宾服,他们为自己表演节目。李渊不由得赞叹李世民,而李世民都将功劳推给自己的父亲。退休后的生活,除了没什么自由外,几乎什么都不缺。

于是过着愉快的退休生活,留恋于后宫。老爷子李渊,妻妾成群,什么妃、嫔、昭仪、婕妤、美人、才人、宝林一大堆。既然太子、齐王及其儿子被杀,自己只好多生孩子来补偿了。可以明确知道的是老爷子在630年还生下幼子李元婴。就是著名的《滕王阁序》的主角滕王,他唐太宗家老九唐高宗李治还小两岁,比太子李承乾的儿子李象大四岁。

635年,李渊抱上了重孙李象,李世民也为李渊在皇宫外建立一座大宫殿。然而李渊却无福消受了,这一年驾崩了。


小姐姐讲史


李渊二十二子,大多应该是李渊当皇帝时所生,生在在退位后的不过五、六个,那时候他已经六十多岁了。


一、李渊退位后先还是住在太极宫,后搬到大安宫,心情绝对是郁闷的,谈不上逍遥自在,但比起后来的唐玄宗被完全限制了自由,李渊还是要好些

李渊被李世民所逼,退位时已经六十多岁了,要说他对丢掉皇位有什么遗憾,以李渊重亲情的性格倒是不至于。但李渊最心痛的事儿恐怕是他的儿子们骨肉相残,而且是他正妻窦氏所生的几个年龄最大的儿子。光是李建成、李元吉的死已经对李渊打击很大,李渊曾求李世民放过李建成、李元吉的儿子们,但李世民一个都没留下,全部杀掉了。此事,恐怕成为了李渊心底更深的痛。想当初,李渊对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个儿子宠爱有加,甚至赋予了他们几乎与自己一样的权威和权力,然而,到最后,李渊只剩下李世民这一个对他充满怨恨的儿子。

李渊晚年还是有一定自由的,然而要很大程度的影响国事已经不可能,更何况他也没这个心情和意愿了。做为唐朝开国宏伟事业的象征,当一些重要的礼仪活动举行时,李渊会被请出来露一露脸,向外人展现他和唐太宗李世民父子二人其乐融融的画面,而实质上父子二人已经产生了很大隔阂。私下里,李世民不愿意去参拜太上皇李渊,而李渊也无意和皇帝李世民一起出游。

二、退位的李渊是不是躲在后宫里生孩子?其实,李渊二十二个儿子里,最多只有六个是在他退位后出生的

从他儿子们出生的时间可以推断,早年的李渊其实是个比较专情的人,也印证了他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的母亲窦氏关系很好的说法。李渊早年,除了第五子李智云,建成、世民、玄霸、元吉四个儿子都是窦氏所生。太原起兵后,李建成丢下李智云逃跑,结果李智云被隋朝官吏所杀(这应该是李世民钦定的说法),李玄霸(李元霸原型)早死。于是,李渊在起兵初期,只有建成、世民、元吉三个儿子,他对这三个儿子一视同仁,都十分宠爱,为他们以后的剧烈争斗埋下隐患。

从第六子李元景开始,一直到第十六子李元庆,都可以肯定,那都是在李渊在位时所生,李渊的儿子们,以他在位时出生得最多,这当然和他当了皇帝后,后宫人数增多有很大关系。

从第十七子李元裕开始,才有可能是他退位后所生(这都不能完全肯定),他退位后所生的儿子最多也就六个。

对于李渊这些小儿子的出生,李世民倒是抱着很开放的态度,甚至向这些小弟们展示出一派友爱大哥的形象(此时的他还真是实际上的老大了,无论从帝国还是从皇家排行来说)。

三、说李渊两耳不闻窗外事这是有问题的!李渊只是不在处理国事了,李世民也不可能让他插手,但但凡需要李渊出席的场合,李渊都表现得极为得体

最典型的事例大概就是李渊归天前一两年,出席打败突厥可汗的庆功宴了。长期不去看李渊的李世民向李渊敬酒上寿,李渊欢笑大乐。他让被擒的突厥可汗当众起舞助兴,对李世民赞叹道:从古至今,能以中原扫清漠北的,让北方胡人和南方越人合为一家的,只有你做到了。李世民当着众人的面,也捧李渊的面子:儿子自幼听您老人家的慈训,做什么事儿都是听太上皇您的成算,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于是,父子二人相对起舞,其乐融融。

这就是李渊,一个活得非常清楚的人,没有这份头脑的清楚,他不可能夺得隋朝的天下。虽然他建立唐朝的功绩被李世民刻意弱化,然而深入历史你才知道,李渊的三个儿子,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个个出色,那都是李渊一手教导出来的,都有他自己的影子。李渊最无奈的,只怕是把这几个大儿子都教导得太出色了,以至于人人如虎如狼,非要吃了对方才罢休。

大概认识到了这一点,李渊后来生的小儿子们,他大多只负责生,而不亲手调教了,因为这样,反倒让唐太宗李世民能够去展现一番好哥哥的风采。


星火辰


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唐高宗李渊(566年—635年),生于长安,是北周的贵族家庭!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逼杨侑让位,自立,国号唐!



玄武门事变

建立唐朝的时候,李渊已经52岁,约莫着再过几年也就该退休了!按照古代帝王的传承制度,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是太子啊,如果真的李渊退位了,皇位自然也要传给李建成!

但是,在大唐建立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的功劳最大啊,把皇位就这么拱手让人他也舍不得,再加上手下又有一群能征善战的臣子,他们可都是拥护李世民做皇帝的!



而且朝中有两股势力,一股就是当初帮助秦王李世民打下大唐江山的秦王党,另一股就是忠于李建成和李渊的太子党!

本来建立唐朝后,随着时间的一步步推进,李建成党皇帝的几率越来越大,支持李建成的部下也越来越多,这时候李世民按耐不住了,开始准备先动手!

要知道,两股势力也算势均力敌,谁先下手谁有主动权!李世民和部下谋划了一翻,然后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单独约到玄武门来!李元吉就是李建成的小弟,俩人铁的很,所以要搞定一起搞定吧!

因此,玄武门门前,李世民一箭射杀了李建成,部下尉迟敬德补刀砍死了李建成,然后又让尉迟敬德逼宫,这李渊一看,乖乖,太子都被干掉了,我这不退位不得把我也干了,行,皇位给他吧,毕竟也是自己儿子!

其实这之前李渊应该也明白的,李建成不如李世民,同样也能看出李世民的野心,只是没有想到李世民动手的这么快!按照剧本,一般也得是李渊死后李世民才动手吧!

在多说一句,辛亏李元霸是虚构的,不然李世民还真不敢动!

李渊的后宫生活

说李渊退位之后,李世民因为玄武门事变和老爹也闹翻了,哪还在乎老爹过的怎么样!但是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吃穿用度方面绝对不能亏待李渊,不过这个人身自由嘛,就得限制一下了!

被限制了人身自由的李渊,又面临失去了两个儿子的痛苦,可谓是心力交瘁,也不想出门!

这一天天闷在家里能干啥吧,唐代也没有电脑,没法上网聊天打游戏,更没有今日头条抖音啥的娱乐软件,唯一有点乐趣的就是生孩子!

那就生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再说唐代也没有什么计划生育!就这么滴,公元627年,李渊最小的儿子“李元婴”出生了!

李渊这一辈子,一共有22个儿子,19个女儿!

22个儿子,分成两队,都能踢一场足球赛了!19个女儿抛出一个裁判去,剩下的一队还能有九个拉拉队!当然,唐朝没有足球,一般他们玩马球!

李渊,李世民和好

话归正题,李渊退位后可谓落水的凤凰不如鸡啊!在公元629年,裴寂因为一件小事被李世民免去官职,遣回故里,并且还削去了一般的事物食邑!

李渊听到消息,想替自己的老部下求求情,但是又实在拉不下这张脸,也张不开这个口!最后,还是李渊搬出了太极宫,搬到秦王府,这事才算完!

一直到李渊68岁的时候,李世民邀请李渊,一起宴请西域突厥使者!在宴会上看到原来的东突厥已经被灭了,西突厥也俯首称臣,李渊也不禁感叹,儿子还是干得好啊!就这么的,说了一句:“当今蛮夷率服,古未尝有。”



这李世民听了也高兴啊,心里美滋滋的!别管怎么滴,表扬自己的还是自己的父亲啊!便说:“百姓获安,四夷咸附,皆奉遵圣旨,岂臣之力!”

又过了一次,在大阅兵仪式上,李渊也见识到了儿子治理下的国家之强大,也就逐渐放下了原本心中的芥蒂,毕竟看到自己的儿子越来越好,自己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自己的百姓过的越来越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也就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公元635年,李渊因病驾崩,年69岁!庙号高祖,葬于献陵,结束了自己轰轰烈烈的一生!

不管怎么说,前半生的李渊南征北战也活的充实,后半生的从皇位上退下来后也过了闲云野鹤的生活。

可以说曾半生仗剑天涯,看尽人间繁华,也曾归田携酒伴花,共度夕阳西下!


瀚海说史


我们都知道,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功的弑兄逼父,最终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成为了一代帝王。


他的父亲李渊虽然因为多种因素,无奈禅位,但是作为唐朝开国皇帝的唐高祖李渊真的在退位后像历史上所记载的一样成为了两耳不闻窗外事,在后宫逍遥自在的生孩子的太上皇吗?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李渊退位的缘由: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皇宫的北宫门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他杀兄弑弟,将自己的亲兄弟也是当时的太子李建成杀了,然后再成功逼迫当时的皇帝唐高祖也就是李世民的父亲--李渊退位。

从此,唐高祖李渊便结束了自己的帝王生涯,退居后方成为了所谓的太上皇。

那么李渊在退位后的生活怎么样呢?

李渊在退位时,据说就已经交出了军国大权,几乎没有了什么实权。

很多人认为李渊虽然退位居后,但怎么说也是李世民的父亲,在朝中也有一定的威望,晚年的生活一定会过的很好,每天莺歌燕舞,山珍海味一定少不了。

除此之外,即使不是皇帝,也是太上皇,名义上可以管制皇帝,也是权力滔天的。但是其实史实并不是这样,李渊的晚年生活不仅不美好,还充满了凄凉无奈,甚至可以说堪比囚犯。



据说李渊在退位之初,依旧可以居住在富丽堂皇的太极宫内,生活条件倒是还行,但是李渊却失去自由出入的权力。除此之外,他的身边几乎都布满了李世民的眼线,一举一动都被监视着,就连正常人际交往也很困难,以往的老臣旧识也大都不能探望李渊,据说当时李渊的心腹裴寂多次违背李世民的意思,探望李渊,结果就落得个发配边疆的下场。

从此,李渊身边也只能有些妻妾侍奉左右,且生活开支,人身自由被李世民严格控制,仿佛就像是一只关在了金笼里的金丝雀,没有了自由。

如果仅仅这样,李渊的晚年生活倒也还算可以,但是这样的生活也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太极宫李渊生活了三年后,李渊便被李世民强制迁出,迁进了李世民曾经的宫殿太安宫。

先不说太安宫阴冷潮湿的环境,不适合老年人居住,最主要的是太安宫的前身是秦王府,这对李渊来说就充满了侮辱意义。

李世民对李渊进行了迁居后,对李渊更加的漠不关心,就连每年出去游玩避暑,吃喝玩乐也都不带着李渊一起,仿佛将他遗忘了,没有了这个父亲一般。李渊习惯了荣华富贵,突然的艰苦生活使他十分不适应,最终生活条件艰苦,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染上疾病,直到这时候,李世民才仿佛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李渊,为了改善父亲的生活环境,也为了向天下人表现自己的孝心,他下令开始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大明宫,准备给父亲安度晚年。

如果等到大明宫建造完成,李渊或许能还有个幸福的生活,但是,常年的凄凉生活,孤独的环境,使李渊积劳成疾,在大明宫修建的第二年便去世了。一代千古帝王也从此结束了他坎坷的一生。


夏目历史君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和大家分享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唐高祖李渊退位后的生活。

一,皇帝当的好好的,李渊为啥要退休?

皇帝当的好好的,李渊为啥要退位呢?还不是因为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了兄弟,派尉迟恭去逼宫,差点把老爹都给干掉。唐高祖李渊一看,性命都有可能不保,就只好牺牲权力了,很快李世民就被封为太子,之后登基成了太宗,而李渊也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活。

二,李渊退休后的晚年生活怎么样?

那李渊的退休生活到底如何呢?他的太上皇是不是很好当呢?哎,掉毛的凤凰不如鸡,怎一个悲惨了得啊!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式唐太宗李世民。

下面我就给大家举例证明一下。

首先,因为李世民对高祖没有主动将他立为太子颇为不满,于是在即位之初就大家批判高祖的措施,并且大刀阔斧的进行改变。

比如高祖为了安抚李姓宗室,也为了使刚刚打下的天下能够暂时得到稳定,就大肆分封宗室为王,镇守四方。对此李世民发表评论,说这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并且将宗室的王直接降为县公。

再比如,将开国功臣裴寂剥夺官职,流放远方。裴寂可以称得上是高祖的心腹,起兵之初就一直跟随高祖,深得高祖的器重。当裴寂提出要辞职的时候,高祖挽留他说,你不要离开,你在朝廷里当大臣,我当太上皇,逍遥自在的过晚年,不是很好吗?可以说李世民这样对待裴寂,是狠狠打和李渊的脸。

李渊可是当年的皇帝,现在被人这样羞辱,也可以看出此时他的可怜。

其次是李渊太上皇的生活,是被软禁的生活。李渊本来住在皇帝所住的太极宫,可现在的皇帝是李世民啊,李世民可不愿意让老爹霸占了自己的位置,于是就想尽办法将高祖迁到大安宫,也就是当年的秦王府,李渊生活质量急剧下降。

高祖迁居到大安宫之后,没有大臣去朝见他,他也不能肆意与外人来往,实际上就是被李世民软禁起来了。李渊喜好四处游玩,即使是在统一天下的过程中,还是到处打猎。可是做了太上皇之后,他就只能乖乖的呆在自己的宫殿里,哪都不能去了。这哪是太上皇呀?这活脱脱是一个高级囚犯。

最后我们看看李世民对高祖的态度。李世民不仅不经常去看老爹,反而把老爹当做累赘,根本不考虑李渊的感受。比如李世民夏天出去避暑,大臣都劝他说不要忘了老爹,但李世民对此充耳不闻,只知道自己避暑,忘了老爹也很热。

高祖死后,李世民对高祖毫无思念之意。有一次,他拉着魏征登上高台将妻子长孙皇后的墓指给魏征看,魏征说我以为你在看高祖的墓呢,长孙皇后的墓,我早就看到了。这对于李世民是莫大的讽刺,也证明了李渊的凄凉晚年。


总而言之,高祖退位之后,表面上看是不问政事,退休后又给李世民生了二三十个弟弟妹妹,但相比以前,被软禁的生活相当之悲惨。

自古太上皇,失掉了权力就等于失掉了自由,失掉了位置也就相当于失掉了生命,即使苟活下去,也只能说得上是一具行尸走肉了。(乾隆特例,他有权)


历史漫谈君


唐高祖李渊60岁的时候,发生了玄武门之变,因此退位为太上皇,远离了大唐的权力机关。

虽然失去了权力,沦为了太上皇,但是唐高祖李渊的晚年生活是非常的潇洒的。

其中最令人称奇的则是60岁以后,唐高祖太上皇李渊,竟然还给李世民生了好几个弟弟妹妹,战斗力实在是太强大了。

除了生孩子,太上皇李渊晚年时期还有什么事情要干呢?

虽然在日常用度等方面,李世民并没有亏待自己的父亲,但是在出行、特别是自由方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或者说李渊已经心灰意冷,不想外出了。

但是,实际上在李渊沦为太上皇以后,依然能够接触外面的大臣。

唐朝时期最盛大的宫廷宴会,应该就是李世民成为天可汗以后,招待外宾的盛宴。已经沦为太上皇的李渊,在成为太上皇以后,还坚持了九年,所以有幸见识到了这一辉煌时刻。

在这次规模空前,历史影响力极大的盛宴上,李渊也非常高兴的来凑热闹,并且在宴会上命令突厥可汗跳舞,命令南越酋长唱歌,真正的达到了人生巅峰。

当然,李世民、李渊父子上演了一幕父慈子孝的好戏。

唐太宗李世民不无得意地向李渊展示自己的文治武功,得意非常,太上皇李渊也非常难得的向李世民服软,并且称赞他的丰功伟绩。

亲口说出了“胡、越一家,这是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

所以太上皇李渊的自由也许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但是并没有达到“监禁”的程度,算是各位太上皇里面非常成功的。


历史公元


李渊是一个合格的创业者,也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在玄武门之变之后,李渊选择退位,当权力完全交于自己的儿子李世民,就像街里一样,他已经跑完了上一把又顺利的交接力棒交给了下一任。

有人说李渊是窝囊废,纯属胡扯,李元是开国者,开国者这个称号对于他来说就意味着有胆有识,因为窝囊废是不可能敢于揭竿而起的,而且开国者在开国过程中一定会屡经挫折,窝囊废一定会在乱世争霸之中被淘汰,同时李渊一定是一个知人善任的好领导,不然这么多人抢皇位,为何只有他成功。

大唐开国之后,李渊又将大唐帝国稳定的经营了9年,如果这样下去可能熬到他老死为止,熬到大唐帝国迎来下一任主人。但是玄武门之变突然到来,事李渊很识时务者为俊杰的选择了退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李渊在位时的追随者,既得利益者,老交情,还都在,在李世民接过接力棒,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时候,必然会损害这些人的利益。这些朝中的“老人”开始不老实了,有人进宫以陪太上皇聊天儿为由向李渊哭诉,有人开始积极运作太上皇重新出山。

或许李渊选择退位不是你情我愿的事情,或许这些前朝老臣自己的肱骨之臣找到自己哭诉冤情,大打感情牌会使李渊更加的孤独失落。那是原本属于自己的最高权力,但是现在却旁落他人的感觉。 但是李渊选择了继续沉沦,极力呵斥了这些来请他“出山”重夺皇权的老臣们。因为他清楚李世民结果接力棒之后进行的改革,对于大唐江山意味着是什么,他知道这些举措会使大唐江山更加的稳固。

一个退休了的老人选择彻底的退休,将广阔的天空完全放给了自己的儿子。这与乾隆皇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李世民彻底平定边患之时,这位老爷子兴奋到癫狂,在庆功宴上,李渊感慨:“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何复悠哉!”说完之后亲自弹起琵琶为大家助兴,而李世民见父亲如此也是心潮澎湃,随音乐起舞。

李渊是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或许在他退位之后的生活之中充满了孤独落寞,但是正是他甘于寂寞,才使得李世民可以完全放手一搏。 大唐江山之幸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