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社稷,不惜受凌辱;顯功名,猜忌誅忠臣

古往今來,符合此標題的君主,鳳毛麟角。

本文評說的這個君主,乃大名鼎鼎的越王勾踐。

此君給後世留下了"臥薪嚐膽"的故事,使自己永遠留在後人記憶裡。

為了他,一部長達四十一集的大型歷史劇橫空出世,即《臥薪嚐膽》。

東疆珠無意尋章摘句,不在故紙推裡刨根問底,本文主要以《臥薪嚐膽》劇情為藍本,評說一下越王勾踐,揭示君性、臣性、人性之謎。

通觀全劇,以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為聚焦點,諸多人物在此殫精竭慮,忠貞與叛逆、理想與野心、驕矜與落魄,水乳交融,你中有我,令人深長思之。

在眾多歷史劇裡,此劇非常貼近史實,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近乎完美地演繹了距今二千餘年的春秋吳越戲。

勾踐是這部歷史部的主角,有他在,才有臥薪嚐膽的故事。

范蠡、文種、石買、靈姑浮、雅魚、西施、諸稽郢、弋蘿、苦成等人,均對越國有再造之功,越國軍民為他們立廟祭祀,當之無愧。

反觀吳國陣營,軍民的忠誠和能耐等,並不比越國軍民遜色。像伍子胥、公孫雄、王孫駱、掩燭、黑翼等人對吳國的忠誠,亦令人動容。

客觀看待春秋諸國爭霸,可從正義與非正義方面進行考量,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檇李之戰,勾踐用死士自殺之計,分散吳軍注意力,使吳軍將士驚駭不已,越軍趁機出擊,吳軍大敗。吳王闔閭的腳趾頭被越將靈姑浮斬斷,失血而亡。從此,吳越交惡。

夫差發誓要為父王報仇,大力發展軍隊,開展大練兵活動,隨時攻打越國。勾踐錯判形勢,想先發制人,打吳軍一個冷不防,於是率先出師,討伐吳國。

哪知夫差早就為越軍布好了口袋陣,夫椒一戰,越國精銳之師,全軍覆沒。越王勾踐惶恐不已,主動求和。

這個時候,夫差和伍子胥進行了PK,議題是同意不同意勾踐求和?

夫差依仗國君身份,迫使伍子胥表面接受勾踐的求和要求。

此後勾踐入吳為奴,備受吳國君臣、軍民的凌辱。

保社稷,不惜受凌辱;顯功名,猜忌誅忠臣

昔日一國之君,搬石頭、上大料、嘗糞便、半瘋顛,令人匪夷所思。吳國除了伍子胥認為勾踐是作秀,其餘人均認為勾踐完全臣服了吳國;越國除了范蠡,在吳國為奴的越國大臣、將軍、兵士、百姓都認為勾踐已成廢物,不配為越王!不少人想殺勾踐!

勾踐的演技,已臻化境矣,連機敏過人的夫差,也沒看出端倪。

配合勾踐演好奴戲的人,首推伯嚭,此人貪財好色,和忠於吳主的伍子胥對著幹,幫著勾踐一次次審查過關。

伍子胥使出渾身解數,多次派刺客去搞勾踐,被勾踐、范蠡、伯嚭使出鐵三角護命大法所阻,伍子胥快被氣瘋了,因為夫差根本不按他的規則出牌,而是執意保全勾踐的性命,說是顯示王者風範。

終於有一天,勾踐獲釋回國,但西施卻被夫差扣留在吳國,日夜服侍夫差。西施肝腸寸斷,無可奈何,只能強顏歡笑,繼續實施范蠡的美人計。

勾踐臥薪嚐膽,雙眸射出復仇的怒火。夫妻倆親自下地勞作,與越國軍民一起努力,眾志成城,短短三年時間,國力大增。

文種祭出"滅吳七計",每一計都是掏空吳國實力的大損招,整得吳國軍民吃不飽飯,兵員銳減,百姓怨聲漸起。

可夫差依然陶醉在霸主的迷夢裡,認為勾踐已經老實聽話,越國已成為吳國可靠的藩屬國,遂大舉出兵,赴黃池爭霸,逼晉定公簽字,承認夫差是諸侯霸主,晉定公只得同意,夫差如願以償,開懷大笑。

愛凌辱,潛隱滅吳大志,勾踐做到了;共患難,與軍民戰天鬥地,勾踐也做到了。

封建時代的一個國君,在這二個方面表現突出,那是相當不容易的。遭罪的活,是世上最難乾的活之一。

苦盡甘來,勾踐終於等到滅吳雪恥的那一天!

公元前482年,對越國毫無戒心的夫差率精兵北上黃池,參加諸侯爭霸大會。隱忍多年的勾踐突然出招,發傾國之兵,突襲吳國,吳越烽煙又起。

吳國後背被越軍猛捶了幾下,身子哆嗦,折損軍民無數。夫差超級緊張,立即收兵回吳,與越軍鏖戰。

儘管戰場在吳國,吳軍拚命作戰,無奈越軍養精蓄銳已久,志在必得,雙方激戰多次,吳軍漸漸不支。

累了,打不動了,該求和了。

這一回呀,夫差厚著臉皮,態度誠懇,請勾踐手下留情,吳越議和吧。別打了,我求求你,勾弟!

勾踐竊笑,誰讓你夫差賜國相伍子胥自盡啊,誰讓你夫差中了美人計啊,誰讓你吳國把糧食賣給越國啊,誰讓你多次笑納越國貢品啊,誰讓你身邊有阿諛奉承之輩啊,誰讓你白受越國木頭大造宮室啊。

如今啊,越國經過多年悄悄練兵,全民皆兵,個個拿得出,打得響,不揍痛吳人才怪呢。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十年生聚,今天三千越甲可吞吳!

《臥薪嚐膽》電視劇到最後,夫差羞愧自殺,死前感到對不起伍子胥,只能蒙布而自裁。勾踐如願以償,回到越國都城,發現雅魚已經自盡。而范蠡和西施,飄然而去,泛舟江湖……

若干年後,勾踐逼文種自盡,成了孤家寡人。

此前范蠡遺文種書: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樂。子何不去?

文種看了范蠡的信,做了個小動作,稱病不朝,察看勾踐反應。

猜忌心日重的勾踐,擔心文種功高蓋主,起了殺心。

封建時代,伴君如伴虎啊,文種只知忠君報國,不懂護身之道,沒有及時抽身,終於釀成殺身之禍。

看完《臥薪嚐膽》電視劇,我感慨再三,故成此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