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丨你和你的家人术前应该知道的

随着人年龄的增大,由于瓣膜长时间不停的开启关闭开启关闭,就会出现疲劳,再加上身体的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血脂增高,血糖升高,还有其他方面面的因素,一般到了六、七十岁以后瓣膜会慢慢的走向衰老,衰老以后的瓣膜就开始有沉积脂质,并且有钙化,当钙化出现以后瓣膜就打不开了,即使血流冲击瓣膜也不能打开,表现为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一旦出现狭窄之后,就会严重威胁到生命。

主动脉瓣狭窄有一个特点,在一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比如说三、四年甚至五、六年的时间,它没有任何症状,因为他有代偿。但是一旦出现症状,比如说出现心绞痛,出现晕厥,或者出现心衰,那么患者的生命剩下的时间已经很少了,大概平均只有两年的时间,大部分出现心衰的病人,在一年之内就会死亡,半年到一年的时间,50%到70%的病人会死亡。

针对上述病人,一旦出现心绞痛、心衰或晕厥等症状,应立即进行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的话,很可能生存的机会就没有。

对于老年主动脉瓣狭窄的诊断,医生用听诊器就能诊断出来,而且知道患者已经发生主动脉瓣狭窄了,但是确诊需要通过超声、影、胸片以及心电图等检测手段可以提示主动脉瓣狭窄,通常超声是最重要的方法。

目前CT也能够诊断主动脉瓣狭窄,可以对主动脉瓣狭窄做一个定量分析,主动脉瓣狭窄一旦出现以后,有以下几种方法解决: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R)丨你和你的家人术前应该知道的


第一就是我们常规说的开胸换瓣,大部分主动脉瓣狭窄病人是老年人,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比较差,高龄老人肺功能不好,肾脏功能不好,肝脏功能不好,心脏功能不好,身体不能承受常规麻醉,即使开胸换瓣以后病人的死亡率会更高。大概有三分之一老年患者,尽管手术时机很成熟,但是因为病人本身条件限制,不能接受手术。另外三分之二病人是可以手术,但是手术风险特别高,医生如果想将破损的瓣膜换掉,得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以上两种病人是目前临床上比较苦难的病人。

现在有一种不开刀经过导管的方法就是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经心尖、经股动脉或经升主动脉来换瓣,手术过程不需要进行全麻,同时换瓣过程不需要进行体外循环,因为体外循环对一些病人肾脏功能、脑血管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通过导管的方法换瓣对病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另外,老年人开胸术后恢复又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以下病人适合行主动脉瓣置换手术

  1. 年龄特别大,80岁以上,开刀风险大;
  2. 病人既往已经做过开胸手术,比如搭桥或者开胸肺部手术,或者过去因为肿瘤胸部有照射这种历史,这些病人是不能再次开刀,如果一旦开刀之后是关不上了,这些病人对于经导管一类的方法是最适用的;
  3. 病人升主动脉钙化一塌糊涂,如果要成功开胸的话,这个升主动脉是不能打开的,一打开就缝不上。另外还有一部分病人身体特别虚弱,比如高龄老太太又瘦小又虚弱,对于手术很难承受,那么这些病人可能经导管就会更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