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丨你和你的家人術前應該知道的

隨著人年齡的增大,由於瓣膜長時間不停的開啟關閉開啟關閉,就會出現疲勞,再加上身體的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血脂增高,血糖升高,還有其他方面面的因素,一般到了六、七十歲以後瓣膜會慢慢的走向衰老,衰老以後的瓣膜就開始有沉積脂質,並且有鈣化,當鈣化出現以後瓣膜就打不開了,即使血流衝擊瓣膜也不能打開,表現為主動脈瓣狹窄。

主動脈瓣一旦出現狹窄之後,就會嚴重威脅到生命。

主動脈瓣狹窄有一個特點,在一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比如說三、四年甚至五、六年的時間,它沒有任何症狀,因為他有代償。但是一旦出現症狀,比如說出現心絞痛,出現暈厥,或者出現心衰,那麼患者的生命剩下的時間已經很少了,大概平均只有兩年的時間,大部分出現心衰的病人,在一年之內就會死亡,半年到一年的時間,50%到70%的病人會死亡。

針對上述病人,一旦出現心絞痛、心衰或暈厥等症狀,應立即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如果不及時進行手術的話,很可能生存的機會就沒有。

對於老年主動脈瓣狹窄的診斷,醫生用聽診器就能診斷出來,而且知道患者已經發生主動脈瓣狹窄了,但是確診需要通過超聲、影、胸片以及心電圖等檢測手段可以提示主動脈瓣狹窄,通常超聲是最重要的方法。

目前CT也能夠診斷主動脈瓣狹窄,可以對主動脈瓣狹窄做一個定量分析,主動脈瓣狹窄一旦出現以後,有以下幾種方法解決:

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丨你和你的家人術前應該知道的


第一就是我們常規說的開胸換瓣,大部分主動脈瓣狹窄病人是老年人,老年人對手術的耐受比較差,高齡老人肺功能不好,腎臟功能不好,肝臟功能不好,心臟功能不好,身體不能承受常規麻醉,即使開胸換瓣以後病人的死亡率會更高。大概有三分之一老年患者,儘管手術時機很成熟,但是因為病人本身條件限制,不能接受手術。另外三分之二病人是可以手術,但是手術風險特別高,醫生如果想將破損的瓣膜換掉,得要冒著很大的風險。以上兩種病人是目前臨床上比較苦難的病人。

現在有一種不開刀經過導管的方法就是進行主動脈瓣置換手術,經心尖、經股動脈或經升主動脈來換瓣,手術過程不需要進行全麻,同時換瓣過程不需要進行體外循環,因為體外循環對一些病人腎臟功能、腦血管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通過導管的方法換瓣對病人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另外,老年人開胸術後恢復又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


以下病人適合行主動脈瓣置換手術

  1. 年齡特別大,80歲以上,開刀風險大;
  2. 病人既往已經做過開胸手術,比如搭橋或者開胸肺部手術,或者過去因為腫瘤胸部有照射這種歷史,這些病人是不能再次開刀,如果一旦開刀之後是關不上了,這些病人對於經導管一類的方法是最適用的;
  3. 病人升主動脈鈣化一塌糊塗,如果要成功開胸的話,這個升主動脈是不能打開的,一打開就縫不上。另外還有一部分病人身體特別虛弱,比如高齡老太太又瘦小又虛弱,對於手術很難承受,那麼這些病人可能經導管就會更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