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MEDTREND

醫趨勢說

近日,Wind發佈最新“中國上市企業市值500強”榜單,據榜單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共計43家醫藥相關企業入圍500強,總市值25822億元,去年同期總市值為21315億元,同比+21.14%。

儘管相較去年整體有所增長,但依然可以明顯看出醫藥行業市場正在發生劇烈重構。

尤其是在"4+7"集採後,短短几天,整個股市就蒸發近3000億。其中以康美藥業跌幅最大,市值“攔腰截斷”,由1118億下降至520億,從90名跌至230名。

千億醫健股企業嚴重縮水,榜單上只剩下恆瑞醫藥(2894億)、邁瑞醫療(1633億)、藥明康德(1083億)。

三家企業分別以製藥、器械、CRO等新藥研發服務為核心業務。

恆瑞醫藥:以174.18億營收遙遙領先其他兩家,增長率也是最高。作為千億醫健股市值的常客,恆瑞以2894億市值位居榜首,同期增加429億元,即將突破3千億隘口。作為國內最大的抗腫瘤藥、手術用藥和造影劑的研究和生產基地之一,營收連續5年保持20%+的增幅。

邁瑞醫療:營收137.53億元,以醫健股市值1633億位居醫療器械榜首,醫療器械領域第二。其主營產品三足鼎立,生命信息與支持、醫學影像與IVD均為細分市場龍頭。

*目前只公佈了2018年營收快報。

藥明康德:營收96.14億元,淨利潤增長最高,達到84.22%。2018年,藥明康德通過全球27個營運基地和分支機構,為來自全球30多個國家的超過3500家客戶提供服務。

*由於公司大部分業務收入來自海外並以美元計價,如以去年同期平均匯率測算,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23.8%。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中國醫健股Top3財報

備註:三家公司中,邁瑞醫療只公佈了2018年收入快報與前三季度財報,這裡只分析2018年快報財報,後面根據前三季度財報再具體分析。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恆瑞醫藥

整體營收

由於企業壟斷原料生產與銷售,原輔料價格快速增長,以及新增創新藥與推廣力度的增大。

恆瑞醫藥2018年營收達到了174.18億元,同比+25.89%;扣非淨利潤2018年達到38億元,同比+22.6%;淨利潤為40.66,同比+26.39%。

*整體淨利潤的增速略低於營業收入增幅,主要是研發費用大幅增長所致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恆瑞近三年營收

業務營收分析

2018年,恆瑞將產品業務進行重新規劃,由以往的六大業務(抗腫瘤藥、手術麻醉類用藥、造影劑、心血管藥、消炎藥、其他),劃分為四大經營分部 —— 抗腫瘤藥、手術麻醉類用藥、造影劑、其他。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恆瑞聚焦前產品業務板塊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恆瑞聚焦後產品業務板塊

抗腫瘤藥:營收73.95億元,貢獻總營收43.1%,同比+29.23%。腫瘤藥品仍然為恆瑞貢獻了接近一半的收入,其核心產品創新藥阿帕替尼貢獻較大,2018年銷售額在19億元左右,銷售量同比+68.37%。

手術麻醉類用藥:營收46.53億元,貢獻總營收26.2%,同比+29.25%。核心產品右美託咪定增長迅速,銷售額在19億左右,銷售量同比+32.18%,阿曲庫銨銷售額在13億左右;

造影劑:營收23.24億元,貢獻總營收13.34%,同比+22.67%。新品種碘克沙醇增長較快,銷售額在13億左右,銷售量同比+57.36%;

其他:營收30.3億元,貢獻總營收17.36%,同比+16.23%。其中艾瑞昔布、非布司他等品種增長較快。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恆瑞近三年來各大產品業務板塊營收

在抗腫瘤、手術麻醉和造影劑這三個領域,恆瑞醫藥市場佔用率排名靠前:

  • 抗腫瘤排名第二;
  • 手術麻醉排名第一;
  • 造影劑排名第一。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近年來,恆瑞一直在改善腫瘤的業務一家獨大模式,打造以腫瘤、造影劑、手術麻醉劑、等為特色的龐大而豐富的產品管線。此次心血管藥與消炎藥產品業務的調整,就是一個大風向。

區域分析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海內外營收佔比

中國市場:是恆瑞第一大市場,佔比96%,營收167.67億元。恆瑞作為PD-1單抗第一梯隊,領跑腫瘤免疫治療時代。

海外市場:2018年恆瑞加大了國際化戰略的實施力度,積極擴展海外市場,實現海外銷售收入6.51億元。

  • 仿製藥國際化方面,恆瑞在美國獲批12個仿製及改劑型申請(ANDA)藥物。2018年,恆瑞分別向美國FDA遞交了2個注射劑、1個原料藥,向日本遞交1個原料藥的註冊申請;
  • 創新藥國際化方面,SHR0302片、INS068注射液、 SHR0410注射液3個產品獲准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恆瑞在美國獲批12個ANDA藥物

研發分析

恆瑞2018年最亮眼的地方在於研發投入,2018年,恆瑞研發投入26.70億元,同比+51.81%,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的比重達到15.33%。

恆瑞醫藥主要產品中,銷售過億的單品超過20個,其中8個為十億以上的重磅產品。

截至目前,恆瑞4個創新藥艾瑞昔布、阿帕替尼、硫培非格司亭和吡咯替尼上市。SHR0302片、INS068注射液、SHR0410注射液3個產品獲准在海外開展臨床試驗。

除了創新藥項目投入,恆瑞積極推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工作。財報顯示:恆瑞2018報告期內取得3個一致性評價批件,遞交18 種產品參比製劑備案材料,完成10種產品的 BE工作,完成15種產品的一致性評價申報工作。

未來發展

2019年,恆瑞計劃:

  • 銷售方面,進一步擴大銷售網絡,加強專業化和品牌銷售;
  • 研發方面,繼續提高研發效率,注重研發的質量與時效,認真執行研發註冊申報計劃;
  • 在仿製藥方面,努力做大公司藥品在歐美、日本、香港、南美等地區的銷售;
  • 在創新藥方面,推進創新藥的海外臨床。

2019年,恆瑞將一如既往的堅持“科技創新” 和“國際化” 兩大戰略,整合優勢資源,提高工作效率,重點做好銷售、研發、國際化、生產與質量以及人才建設五大方面。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邁瑞醫療

整體營收

邁瑞醫療作為中國醫療器械的巨頭,2018年其醫健股市值在醫療器械企業位居第一。

作為“A股新貴”,其自2018年10月在A股的創業板上市就一直被看好,最後也是不負眾望以市值1633億位居榜眼。

2018年,邁瑞醫療全年營收137.53億元,同比+23.09%;淨利潤37.19億元,同比+43.65%;利潤總額42.38億元,同比+44.59%。

對於業績實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邁瑞表示:

  • 一是產品競爭力持續加強、產品結構中高端銷售穩定提升;
  • 二是公司加大市場開拓力度,產品銷量和收入均實現健康穩定增長。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2018年邁瑞業績快報

業務營收分析

邁瑞醫療主營業務涉及醫療器械的研發、製造、營銷及服務。從2018年快報分析來看,其三大產品線還是,生命信息與支持、醫學影像與IVD,其中在細分市場,主營產品三足鼎立,均為細分市場龍頭。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邁瑞醫療產業業務

由於邁瑞沒有發佈2018年全年產品業務、中國與海外市場、研發等的具體數據,所以下面對邁瑞2018年前三季度進行分析。

2018年前三季度,邁瑞營收102.8億元,同比+23.19%;淨利潤28.97億元,同比+45.27%。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邁瑞醫療前三季度產業業務營收佔比

生命信息與支持:

營收39.06億元,貢獻總營收38%,同比+23.02%。生命信息與支持產品線中,主要產品為監護儀、麻醉劑、除顫儀與燈塔床等。

  • 監護儀:比重最高,約佔40%,中國市場份額佔第一,全球市場份額佔第三。公司監護儀5個系列全面覆蓋中低端市場。2018年其監護儀中高端市場規模增速13%左右,中低端增速5%左右;
  • 麻醉機:公司麻醉劑共有2個系列7種產品,其中A7為公司A系列旗艦產品;
  • 除顫儀:隨著人們急救意識的加深,除顫儀的需求持續增加,其與麻醉劑複合規模增長超過20%;
  • 燈床塔:公司高端手術床系列產品收入佔比提升及成本的持續下降使得燈床塔營收穩步上升。

醫學影像:營收34.68億元,貢獻總營收34%,同比+49.23%。影像板塊中核心產品為超聲,其毛利率最高。

IVD:營收26.73億元,貢獻總營收26%,同比-4.67%。其主要產品為血球、生化及化學發光。血球和生化為國產第一,血球媲美國際巨頭,化學發光已位列國產第三。

其他:營收26.73億元,貢獻總營收2%,同比+390.48%。

區域分析

中國市場: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45.06億元,貢獻總營收54%。以經銷為主、直銷為輔。

海外市場:2017年前三季度營收38.39億元,貢獻總營收46%。以直銷為主,經銷為輔。

邁瑞已經與美國五大集體採購組織MPG、MedAssets、Novation、Premier、Amerinet合作,覆蓋上萬家終端機構。直銷產品覆蓋各個級別的醫療機構,包括私立醫院、私人診所、私人手術室、大學醫院、政府醫院、專科醫院等。

在部分擁有良好經銷商資源的地區和難以依靠直銷團隊全面覆蓋的客戶,採取經銷模式。

研發分析

2018年前三季度研發投入9.69億元,同比+28.49%,佔總營收比重的9.43%。

邁瑞每年將約10%的營收投入研發,研發投入相比同行要高很多。目前,公司已在深圳、南京、北京、西安、成都、美國硅谷、美國新澤西及美國西雅圖設有8大研發中心。

在不久前,國家發改委公佈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所在企業發明專利擁有量前50名單,邁瑞最為唯一一個上榜的醫療器械企業,目前已擁有746項專利數量。

未來發展

面對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邁瑞也表示:在3至5年內,將堅持自主研發與技術引進相結合,增強技術、資源整合實力,以自身發展為主,力爭成為全球銷售規模排名前十的醫療器械企業。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藥明康德

整體營收

藥明康德作為一家CRO,主打醫藥研發服務平臺、大健康產業平臺和醫藥投資平臺,依託這三大支柱,藥明康德迅速在全球CRO市場“走紅”。

3月23日,藥明康德發佈2018年財報。公司全年實現營收96.14億元,受益於規模效應與匯率變動,同比+23.80%。

淨利潤:22.61億元,同比+84.22%(淨利潤的快速增長與外部市場環境有關)。

毛利潤:37.77億元,同比+16.57%,創下了最近三年來該數據新低。主要受累報告期內美國實驗室毛利率同比降7.87%以及加大激勵所帶來的人工成本上升。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藥明康德近兩年營收分析

業務營收分析

2018年藥明康德業務多點開花,各環節服務能力得到強化。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藥明康德業務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2018年藥明康德個業務營收佔比

中國區實驗室業務:營收51億元,貢獻總營收53.05%,同比+24%。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計為國內藥企完成55個項目的IND申報工作,並獲得34個項目的臨床試驗批件。

CDMO/CMO服務:營收27.24億元,貢獻總營收28.33%,同比+28%。全年服務項目所涉新藥物分子超過650個,其中臨床III期階段40個、已獲批上市的16個。

美國區實驗室服務 :營收12.1億元,貢獻總營收12.59%,同比+6%。細胞和基因治療是行業增長的引擎,截至18年底,公司已經累計為30個臨床階段細胞和基因治療項目提供CDMO服務。

臨床研究及其他CRO服務:營收5.8億,貢獻總營收6.03%,同比+64%。主要得益於國內新藥臨床試驗市場的快速發展,以及公司的臨床試驗CRO和SMO服務質量、規模及能力大幅提高。

區域分析

中國市場:國內收入佔比大幅提高,2018年營收24.45億元,同比+54.8%,業務收入佔比+25.4%(2017年為20%)。

國內客戶收入中,臨床前CRO服務收入15.70億元,CDMO/CMO服務收入4.08億元、臨床及其他CRO服務收入4.54億元。

截至2018年底,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DDSU)申報55個IND,獲批34個CTA。預計2019/2020年每年申報20-30個IND,公司DDSU業務的估值約為人民幣184億元。

海外市場:2018年海外市場營收71.67億元,同比+16.07%,業務收入佔比降到74.6%(2017年為80%)。2018年公司收購美國臨床試驗CRO公司ResearchPoint Global,拓展海外臨床試驗服務能力。

研發分析

2018年藥明康德研發支出4.37億元,同比+43%,規模佔當前營業收入的4.55%。公司助力客戶完成27個小分子創新藥的IND申報工作,獲得17個項目的臨床試驗批件(CTA),協助客戶完成兩種創新藥在國內完成上市。

2018年,藥明康德與Schrödinger成立合營公司,致力提高藥物發現效率。

未來發展

2019年,藥明康德計劃:

  • 堅持“資本+外包”的模式,公司已經累計投資52家生物醫藥企業,覆蓋了創新生物技術、人工智能、變革性技術、大數據、醫療信息化等各個方面。
  • 與多家國內外知名公司建立了聯合企業,如藥明巨諾、中電藥明、Wuxi MedImmune等,主要進行大數據、創新療法的研發。

藥明康德醫藥外包業務實現了全產業鏈覆蓋,各項業務實力和規模佔據國內龍頭地位。其中臨床前CRO及CMO業務在國內排名第一、全球排名靠前,臨床CRO業務亦在積極佈局全球多中心臨床網絡。

中國千億醫健股Top3:恆瑞、邁瑞、藥明康德2018業績比拼!

股市是檢驗企業價值的高標準之一,儘管短時間可能存在拋高或走低,但是時間終會證明一切。

2019年,國家藥品集採政策推廣、高值醫用耗材可能的政府談判降或集採等政策影響,給器械、藥品銷售工作帶來的巨大壓力。

就如同2018年變化的股市一樣,2019充滿了變數。未來,醫健股三甲又將如何?讓我們拭目相待!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