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瑞、貝達、華潤三九、四環生物一季度業績大比拼

2019年第一季度即將迎來終點,各家制藥企業也相繼發佈自己的業績狀況。尤其是進入4月份以來,國內諸如恆瑞醫藥、貝達藥業、華潤三九、四環生物等知名藥企陸續發佈第一季度報告(預告)。

盤點本文四家企業可以發現,在經過2018年年末的帶量採購震盪之後,各家企業都在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有的開闢新的市場,如四環生物把觸手伸向了生態農林行業;有的繼續保持創新的勢頭,這裡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國內龍頭藥企恆瑞醫藥,其首款PD-1產品抗體卡瑞利珠單抗已經獲得NMPA的審批。

雖然各有不同,但顯而易見,每家企業的敏感神經都在新的環境新的時間裡默默關注著新的風向和新的機會,畢竟目前已經到了中國醫藥產業發展的後半段,誰也沒有想過在最緊張的時候掉下隊伍。

恆瑞、貝達、華潤三九、四環生物一季度業績大比拼

恆瑞醫藥:闖入PD-1戰場

國內“千億市值俱樂部”成員恆瑞醫藥於4月17日發佈2019年第一季度報告。公告顯示,報告期內實現營收49.67億元,同比增長28.7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93億元,同比增長25.61%。

作為國內創新藥龍頭企業,恆瑞的研發投入持續加大,公告顯示一季度研發費用為6.62億元,同比增長56.67%,佔營收比例為13.3%。

研發的高投入確保了恆瑞醫藥新藥的快速推進。4月10日,恆瑞醫藥連發兩個公告,宣佈其PD-1產品卡瑞利珠單抗三期臨床試驗在中美兩地同時獲得關鍵臨床進展。卡瑞利珠單抗是可用於血液惡性腫瘤和實體瘤的治療。

其中《關於獲得臨床試驗通知書的公告》顯示,恆瑞醫藥自主研發的人源化抗PD-1抗體卡瑞利珠單抗向國家藥監局遞交的臨床試驗申請獲受理。

另一則公告顯示,目前美國FDA已完成卡瑞利珠單抗聯合甲磺酸阿帕替尼一線治療肝細胞癌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研究的安全性審查,同意即將開展的III期臨床試驗,並在無進展生存期期中分析結果達到預設的統計學標準時,提前申報生產。

而這意味著,如果此次申請最終通過,恆瑞的PD-1產品將在美國獲得加速審評。不過即便如此,恆瑞的PD-1產品已落後君實和信達,未來即使能夠得到國家藥監局的審批,其剩餘市場空間還有幾何仍有待商榷。

恆瑞、貝達、華潤三九、四環生物一季度業績大比拼

華潤三九:開啟重要轉型

據公告顯示,華潤三九預計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盈利10.3億到11.8億元,同比增長143.55%到179.02%。

實際上,對於華潤三九來說2019年的開年似乎來的不太好,新年剛過,制定國家版輔助用藥目錄的消息就正式被公佈,而華潤三九本身亦有不少中藥注射劑的當家品種,而且華潤三九在去年半年報中也提到,近年來在輔助用藥目錄政策和招標降價等壓力下,中藥注射劑等非臨床一線用藥品種的銷售和推廣面臨困難,將繼續調整產品結構,逐漸向健康養生、康復保健的兩端延伸。

華潤三九在中藥注射劑方面有參附註射液、參麥注射液和華蟾素注射劑等多款產品,而且這幾款產品也都被納入了各地的輔助用藥或重點監控。

根據2018年年報顯示,華潤三九原在處方藥業務中佔比較大的中藥注射劑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已逐漸下降,降至約7%。

可以說,對於華潤三九而言,2019年將是其重要轉型的一年,在其本身開始佈局處方藥市場的情況下,華潤三九必須拿出一份漂亮的答卷來告訴投資者們國家版輔助用藥目錄的制定對自己的影響並不大。

恆瑞、貝達、華潤三九、四環生物一季度業績大比拼

貝達藥業:新產品商業化時間不明

4月10日,貝達藥業發佈了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根據其發佈的預告顯示,貝達2019年第一季度盈利在4920萬元至5348萬元之間,淨利潤同比去年同期15%到25%。

根據貝達公告,在今年第一季度,貝達的主要產品埃克替尼銷量同比增長34.63%。貝達藥業曾在上市前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也曾提到,目前貝達藥業有超過98%營收由埃克替尼這一款產品貢獻。但近幾年,貝達藥業為擺脫產品單一困境,在新藥研發方面下了頗多工夫,相關資金投入也進一步增加。

事實上,貝達藥業的多項藥品臨床試驗申請已獲得國家藥監管理局受理。例如,MRX2843用於晚期實體瘤的藥品臨床試驗;BPI-17509和BPI-17509片用於腫瘤治療的藥品臨床試驗。

此外,貝達藥業申報的鹽酸恩莎替尼(X-396)用於此前接受過克唑替尼治療後進展的或者對克唑替尼不耐受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藥品註冊申請,在2018年12月已獲得國家藥監局受理。

不過貝達的這些產品皆處於前期,距離進一步商業化還需較長時間,未來貝達很長一段時間內或將繼續忍受產品單一困境帶來的業績風險。

四環生物:禍不單行

4月11日,四環生物發佈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1-3月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虧損1500萬至1000萬,同比變動-520.71%至-380.47%,生物製品行業平均淨利潤增長率為4.49%。四環生物在預告中將業績虧損歸結為公司子公司北京四環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及廣西洲際林業投資有限公司業績同比下降所致。

由此,四環生物也成為少數在今年第一季度就出現虧損的企業,實際上這也有跡可循,四環生物的主要產品有德路生(注射用重組人白介素-2);新德路生(重組人白介素-2注射液);欣粒生(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環爾博(重組人促紅素注射液)。

不過上述產品在2018年的銷量並沒有起色,例如根據四環生物發佈的去年年報顯示,德路生去年共銷售359.4萬瓶,比2017年同期減少13.41%。

另外禍不單行,今年1月7日晚間,四環生物公告稱,收到證監會送達的《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而四環生物或將成為A股2019年第一例因涉嫌信披違法違規而被股民索賠的上市公司。

所以基於以上,四環生物似乎目前在謀求新的轉型,四環生物於2015年設立江蘇晨薇生態園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四環生物收購了廣西洲際林業投資有限公司,可以說,兩次收購案表明四環生物有向生態農林行業轉型的趨勢。在醫藥產業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這也不失為一種多元化的佈局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