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業務拖了整個長虹業績的“後腿”

彩電市場進入存量期,2019年市場表現依舊不容樂觀。新增購買不足,替換需求減弱,再加上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互聯設備的迅猛發展,給彩電市場帶來不小的衝擊。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同比下降1.1%,市場價格戰更加激烈,零售額規模同比下降13.3%,中國彩電行業面臨利潤下滑的巨大壓力。

為了改變市場下滑帶來的“窘境”,在今年春季新品發佈季上各大彩電廠商都在紛紛發力中高端市場,以差異化品質型產品來切割市場,從而引領行業來“脫團”。從3月份開始,海信、創維、TCL、康佳、索尼、三星等各大主流彩電廠商都在大屏高端品質產品上都做了針對性的佈局,並逐步在市場端開始起勢。


電視業務拖了整個長虹業績的“後腿”


可是在這這股“衝高”的浪潮中,傳統老牌廠商長虹卻給行業的感覺一直在“按兵不動”,好像有一種在“觀望”的意思。而在近日長虹發佈去年業績報告中,電視業務也拖了公司整體發展的後腿。

4月17日四川長虹發佈業績報告。公告顯示,2018年,四川長虹實現營業收入833.85億元,同比增長6.68%;淨利潤3.23億元,同比下滑8.56%。長虹電視業務2018 年實現銷售收入 132.68 億元,同比下降 5.97%。長虹表示這是受行業零售均價下行、中高端產品銷量不及預期等因素影響,利潤同比有所減少。

面對業績變化,長虹電視亦承認,主要是因為傳統主要利潤源的線下基礎渠道銷量降幅較大;旨在提升營銷效能的系列舉措執行成效不及預期,整體銷售費用率較高;面板價格大跌導致終端零售均價快速下行,進而影響了產品的原定切換節奏,一方面造成產品的被動降價和認庫補差,一方面影響了新品的快速上量。


電視業務拖了整個長虹業績的“後腿”


有行業媒體向《視聽圈》分析認為,長虹近兩年來和友商相比,有幾個點相對比較“滯後”。1、前瞻性不足,對行業快速切換的市場節奏反應過慢;2、互聯網化水平較低,在同行競爭,尤其面對互聯網品牌和渠道競爭中處於弱勢,3、新品速度不及同行,可能影響長期品牌形象和價值。

從年報看,長虹自己也意識到在彩電主營業務之所以“表現萎靡”,就是因為中高端產品表現“乏力”。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長虹近兩年來在產品規劃設計上有點不夠清晰和明朗,始終沒有給行業突出他們的“聚焦點”。

例如,在人工智能電視這個維度上,本來是長虹最早開始提出,但後期卻不知為何總感覺沒有在產品力上形成持續的“落地聚焦”,反而讓創維、海信、TCL、小米等品牌“搶盡了”風頭。


電視業務拖了整個長虹業績的“後腿”


還有在激光電視上這個行業“熱點”上,長虹也是最早涉局者之一,包括是行業裡最先推廣三色激光電視的品牌。但是,無論從聲量和銷量來看,長虹幾乎沒有持續突破的聲音,以至於成了海信們的“陪忖”。出現如此情況,有行業人士認為,這反映出長虹內部機制出現了問題——彩電作為消費電子,市場變化很快,長虹則在放慢腳步。

業內專家指出,長虹急需要去“改變”寄望的節奏感,必須要拿出強有力的產品,強有力的“市場對話”,重新讓消費者認知長虹的品牌和產品“符號標籤”。如若不能實現迅速的轉變,面對彩電業的快速變革,長虹還會遇到更大的困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