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概况

阳明区,隶属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位于牡丹江市区东部,中心位置北纬44°6′,东经129°63′,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区总面积1345平方公里,下辖4镇2个街道办事处;人口25.3万(2013年)

[1]

东北沦陷后,曾是牡丹江市掖河区的一部分,1942年,改为汉阳特别分区。1945年,始设阳明区。1948年,撤销阳明区。1970年初,以东风区和爱民区各一部分区域成立前进人民公社,同年10月改为阳明区。1980年,正式批准阳明区的建制。

境内著名景点有:牡丹峰国家森林公园、 八女投江纪念群雕等。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阳明区”概况

区域概况

全区面积134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下辖铁岭、桦林、磨刀石、五林四个镇,阳明、前进2个街道办事处,有59个行政村和30个社区居委会。地处哈—牡—绥东产业带前沿,201和301国道穿区而过,是牡丹江市的东部门户。1970年10月重新设立县级建制。人口25.2万人,有汉、朝鲜、满、蒙、回等13个民族。是牡丹江市的工业区、国家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行政区划

下辖铁岭、桦林、磨刀石、五林四个镇,阳明、前进2个街道办事处,有59个行政村和30个社区居委会。

人口数据

据2000年末全国 第五次 人口普查统计,全区共有52125户,163290人,其中男性82711人,女性80579人, 非农业人口112969人,农业人口50321人,城乡人口比例为100:5,住有汉、朝鲜、回、蒙、苗等11个民族。其中汉族152994人,占总人口的93.6%,少数民族10296人,占总人口的6.4%。

区域景色1

牡丹江处于哈尔滨经 俄罗斯海参崴到日本 新泻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中段,是欧亚经贸大通道的 桥头堡,为黑龙江省东南部政治、经济、文化和 交通中心(打字幕)。 出海到日本距离最短 牡丹江市处于哈尔滨经俄罗斯海参崴到日本新潟的国际大通道中段,境内有3个县(市)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221公里,与 俄罗斯远东地区有上百年的通商历史。牡丹江市与 海参崴直线距离248公里,与 纳霍德卡直线距离331公里,距黑龙江省进入 日本海和太平洋最近的出海口俄罗斯海参崴市340公里,是黑龙江省东出海参崴、南下 图们江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出海到日本比之 大连港运距要短1600公里。

区域景色2

境内有众多口岸辖区内有牡丹江 航空港、 绥芬河铁路、公路和 东宁公路4个国家一类口岸,年货运能力700万吨、客运能力200万人次,是东北亚 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一个重要的人员流动、物资集散、信息传递和交通中心。1989年9月,李鹏委员长为我市口岸欣然题词:"经济贸易的窗口中苏友谊的桥梁"。2000年中俄两国贸易额首次突破80亿美元,其中牡丹江市达12亿美元,占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总额的4/5,占中国对俄贸易总额的1/6强。2001年,牡丹江市对俄贸易额达到13.5亿美元。

重要的交通枢纽 牡丹江境内有滨绥、牡佳、牡图等6条铁路通达全国各地,其中一条干线与俄罗斯接轨;301、201两条国道和两条省道纵贯城乡,并开通了与俄罗斯 乌苏里斯克市的跨国公路货(客)运输;牡丹江至上海、广州、 大连、海参崴等10条空中航线业已开通。年铁路 货物周转量过百亿 吨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60多亿吨公里,民航货物周转量80多万吨公里;铁路 旅客周转量15.4亿人公里,公路 客运周转量8.5亿人公里,民航旅客周转量16217万人公里。

以其别具一格的湖光山色和朴素无华的自然之美著称于世,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首批44个重点 风景名胜之一。

镜泊湖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距 牡丹江市区110公里,它是大约一万年前, 第四纪的中晚期 火山爆发, 玄武岩浆形成堵塞牡丹江道而成为 火山熔岩 堰塞湖泊。全湖面积90.3平方公里,湖深平均为40米,蜿蜒曲折,呈“S“形。湖岸多港湾,湖中大小岛屿星罗棋布,而最著名的湖中八大景犹如八颗光彩照人的明珠镶嵌在这条飘绕在万绿丛中的缎带上。

----八景中,以 吊水楼瀑布最为著名,它酷似闻名世界的“ 尼亚加拉大瀑布”,后人有诗赞曰“飞落千堆雪,雷鸣万里秋;深潭 霞飞雾漫,更有露浸岸秀”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在驰名中外的 镜泊湖风景名胜区中,有一个令人瞩目的史迹区,它就是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这个中世纪赫赫有名的大都市,当年就座落在距镜泊湖不足20公里的宁安市 渤海镇的位置上,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现今可见的遗址有: 上京龙泉府遗址、古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 古墓、古桥址、 兴隆寺。主要遗物有 石灯幢、大石佛、 舍利函、大石龟、文字瓦等

牡丹江市境内江河纵横,森林茂密,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有驰名中外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景色秀丽的 牡丹峰自然保护区,历史悠久的唐代 渤海国遗址等三十多处旅游观光点,正在开辟成独具特色的 国际旅游热线。 八女投江纪念群雕 八女投江纪念群雕位于牡丹江畔的江滨公园。该群雕1988年落成,高13米,长8.8米采用花岗岩石材雕凿而成," 八女投江"四个大字由全国政协主席 邓颖超生前书写。站在这硕大的群雕前,无不使人思维翻滚,心潮澎湃,当年八女视死如归,英勇战斗的情景又呈现在人们的面前,1938年10月下旬,东北抗联四、 五军西征妇女团,在指导员冷云带领下,担负着掩护大部队转移的任务,她们英勇抗击日军 熊谷部队的袭击,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宁死不屈,最后毅然背着负伤的战友,投入 林口县境内的凶猛暴烈冰冷刺骨的乌斯 浑河,为国捐躯,谱写了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史诗。电影 《中华儿女》 、 《八女投江》都是根据她们的事迹拍摄的。1982年10月在 林口乌斯浑河畔建起了" 八女投江纪念碑",上题"八女英烈光照千秋"八个大字,它背负苍山,河水萦绕,其志铭记述了冷云、 杨贵珍、 安顺福、 胡秀芝、 郭桂琴、 黄桂清、 王惠民和李风善八位巾帼的英雄业绩。1984年被国家列为二级文物保护单位。牡丹江市江滨公园的八女投江群雕也被批准为省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牡丹峰国家级森林公园 牡丹峰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牡丹江市区东南约15公里处,地处 老爷岭山脉西北端,东与太平岭相接,西与 张广才岭毗邻,总面积四万公顷。它是一处较原始的 自然生态系统区域和巨大而丰富的植物种属基因库,是世界上少有的距城市和交通枢纽最近的原始森林式的国家级森林公园,1994年被国家列为全国20个示范森林公园之一。园内气势宏伟,风光秀丽,空气清新,环境宜人。山有山势,树有树姿,水有水容,物有物轨,具有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科研教学等多种功能,是牡丹江市得天独厚的天然绿色宝库。加之它充满原始风情,饱含天然秀色,是发展森林旅游的胜地,是人们认识大自然的教材。牡丹峰自然保护区主要景观有 牡丹峰、 龙头泉、玄武河、古城垣、牡丹塔、小桂林、 仙人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