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黑板、劃重點,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前段時間看過一篇文章寫的非常好,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沒時間陪孩子,請讓他閱讀,書會陪他,一個人在寂寞的時候懂得去看書,就不會太孤單;

如果你不會教孩子,請教他閱讀,書會教他,只要拿起書,他就能與各路大師進行一次深度的免費對話;

如果你害怕有一天自己終將離開孩子,不再能為他出謀劃策,遮風擋雨,也請教他閱讀,未來不可知,父母不常伴,但我們仍可以培養孩子閱讀,讓孩子永遠與知識相伴。

閱讀習慣是孩子一生的財富,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掌握了這些培養孩子閱讀的技巧,你只需靜待花開,家裡自然就有了愛閱讀的孩子。


那麼,如何教孩子開始閱讀呢?


1.不要忽視親子閱讀的力量

敲黑板、劃重點,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親子閱讀,顧名思義,就是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尤其當孩子還太小,無法自主閱讀的時候,家長給孩子讀故事的過程可謂好處多多。

在父母讀故事的過程中,孩子增加了詞彙量,提升了自己語言的精細程度。比如,當大人用口語講一遍圖畫中的故事,再用書中原本的文字讀一遍,孩子就會慢慢理解口語與書面語的不同。

在孩子的眼睛裡,世間萬物一切都是新奇的。除了可以用肉眼看到的藍天、白雲、花朵、樹木,還有很多知識,我們暫時無法在真實生活中直接傳遞給孩子。

此刻,閱讀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可以從書中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比如,熱帶的孩子知道了雪,內陸的孩子知道了海洋,從而拓展了視野。不僅如此,孩子在觀察圖畫的過程中,經過自己探索發現一些小細節,還提升了視覺素養。

敲黑板、劃重點,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除了可以提升孩子本身的能力外,親子閱讀對親子關係的建立也大有好處。在孩子的世界裡,聽故事就是在父母的陪伴下展開一場有趣的冒險。

在這場冒險中,父母與孩子一同感受好奇、開心,而這是隻屬於你們的共同回憶。在為孩子讀故事的過程中,也可以儘早瞭解孩子的興趣所在,為以後的成長多了一層保障。

閱讀可以加強理解力,而理解力是孩子學習一切知識的重要基礎。如果小學之前的閱讀量能達到70萬字,那麼上小學之後,不僅語文學習不用擔心,數學學習也完全不用擔心,因為理解力被閱讀能力帶上去了。

2. 如何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敲黑板、劃重點,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如果在孩子開始會說話之前,你就持續給他讀故事,那麼到孩子2歲的時候,他就已經形成了自己特定的閱讀興趣,比如拖拉機、動物或是仙女。這個時候,講故事的內容就不是隨機選擇或者父母決定了,而應該由孩子自己選擇想要聽的故事。

如果你的孩子讓你不停地重複講某一本故事書,請不要感到驚訝或者失去耐心,這是一件值得開心的事情。

這說明孩子已經將這個故事視為自己的朋友,而且重複聽一本書還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故事的敘述方式。為2歲左右的孩子讀故事時,家長可以嘗試為故事中的角色配上不同的聲音和語調,增加趣味性。

到孩子4-5歲時,就可以給他看一些圖片減少、文字增多的書了。在一起閱讀的過程中,也可以試著穿插詢問孩子一些稍微複雜的問題。比如,你覺得故事接下來怎麼發展?你覺得為什麼主人公會做出這個決定?孩子在組織語言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擴大詞彙量,還可以鍛鍊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能力。

除了刻意閱讀,還可以讓書籍成為自己家裡景觀的一部分,或者在孩子的房間裡設置書架。讓孩子知道,書籍是觸手可及的朋友。當然,家長榜樣的力量也不容小覷。比如,家庭外出旅遊時,家長可以隨身攜帶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或者在一個固定的時間去圖書館或書店等等,讓孩子耳濡目染。孩子的第一位偶像就是父母,因此父母自己的行為對孩子閱讀習慣的養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