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首届“优秀志愿者”陈仲强:践行公益 见证文明

志愿者,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温暖的称谓,一种文明的体现。在我市首届十佳优秀志愿者中,有一位志愿者每月拿出公司的部分利润作为善款,带领600多名志愿者多次到乡镇、农村走访慰问单亲家庭、残疾人、空巢老人等,助力当地创文工作。他就是遂溪县湛合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遂溪县善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会长陈仲强。

我市首届“优秀志愿者”陈仲强:践行公益 见证文明

陈仲强到检测线与检测工作人员交流。记者 李忠 摄

从践行人成功变身“孵化者”

陈仲强出生于一个农村教师家庭,初中毕业后选择到外地打工,1987年考取了驾照,成为我国第一批货车司机。当时学车成为很多人的梦想,有驾照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找工作更是机会多多。

在工厂开车虽然薪水不错,但喜欢挑战的他却胸怀“鸿鹄之志”。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很多人加入到经商的浪潮之中。根据跑运输的经验,他非常看好长途运输市场。1990年,他自筹资金买了一辆货车,跑起了长途运输,专门运送水果蔬菜等,几年下来,也挖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虽然当时赚钱不多,但从小受乐善好施的父母影响,他对贫困家庭关爱有加,逢年过节回来都不忘给村中的孤寡老人准备一些礼物,这一习惯已经坚持了20多年,在村中有口皆碑。

2009年,陈仲强迎来人生一个转折点。他离开了打拼多年的运输行业,“洗脚上田”开了家汽车监测站,不过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跟车打交道。对此他也打趣说:“没办法,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确实,不论是搞运输还是搞检测,他都“爱一行专一行”。其检测站以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为抓手,致力打造文明服务窗口,并建成绿道柵架300多米,悬挂有创文、励志等宣传内容字牌;同时坚持“热情服务、严格把关”的原则,使每台机动车都能“健康”、安全上路,齐力打造和谐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赢得社会各界的口碑,先后被评为遂溪县文明单位、湛江市爱心商家等。

早期做公益时,陈仲强常感到志愿者欠缺团体组织能力,很多事情做起来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把爱心行为变成公益服务常态,让公益机构融入社会的每个角落,满足社会需求,2016年4月,陈仲强把一批爱心人士组织起来,正式注册成立了遂溪县善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队员包括公务员、教师、商人等,爱心志愿帮扶服务遍及遂溪全县各个乡镇。

见证遂溪公益事业快速发展

从投身公益到为公益组织搭建发展平台,陈仲强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作为遂溪湛合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总经理,他说服公司股东拿出公司的部分利润,用以走访慰问单亲家庭、残疾人、空巢老人等。在每一次公益活动中,不管有多忙,陈仲强总是带队下基层、进乡村、入家门,去探访慰问帮扶的对象,风雨无阻。

2016年7月,善行社志愿者到遂溪界炮镇田下村走访,了解到该村困难户黄马盛家中3口人,妻子聋哑,有智障,无法务农工作。黄马盛8年前患有中风病,花光家中积蓄都无法医好,现在卧床不起,出入及生活料理都由儿子负责。其一家人居住在不到30平方米的砖瓦房里,房子陈旧,瓦顶面四处漏水。于是,陈仲强马上发动志愿者募捐,共筹集8000多元爱心款,对黄马盛的房屋进行装修,还给他家赠送了一批家用电器和家具,让困难家庭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2017年4月,遂溪遂城镇楼下村一居民楼发生火灾事故,多人重伤住院,巨额医疗费让这个家庭陷入困境。获悉这个家庭的不幸遭遇和困难后,陈仲强第一时间发动志愿者捐款,得到热烈响应。同时,遂溪各个志愿者团队都积极行动起来,捐钱献血,尽一切可能去帮助这个家庭,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此外,他个人每月都资助600元给家庭困难的刘姓两姐弟,直到他们高中毕业;同时还资助品学兼优的遂溪北坡圩孤儿曹同学等,为困难家庭孩子撑起了一片天。

3年多来,在陈仲强的带领下,善行社志愿者已发展到600多人,志愿服务数千次,帮助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孤儿等1000多人次,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约100多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其个人在公益事业方面捐款达70多万元,在当地被传为佳话,因此获评湛江市首届“优秀志愿者”等荣誉,还当选遂溪县第十六届人大代表。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目前,遂溪县在册登记志愿者团队达10多个23900多人,位列湛江各县(市、区)的前列。在众多志愿者的带动影响下,遂溪县公益活动风也是风起云涌,助人为乐更是蔚然成风,推动了遂溪“创文”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湛江日报 记者曹龙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