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綜述:淮源山水秀 綻放生態美

千年淮源太白入雲,匯南北風光,物華天寶;山城桐柏生態豐蘊,融楚風漢韻,魅力誘人。

近年來,桐柏縣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把生態文明建設貫穿到經濟發展、城市建設、生態保護等縣域發展的全過程,深入實施“生態引領、創新驅動、開放帶動”,積極探索生態文明建設的“桐柏模式”,全力打好建設“中國鹼都、中原茶鄉、生態強縣、旅遊名縣”攻堅戰,先後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河南省十大文化強縣等榮譽。

完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

桐柏縣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成立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負責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指揮部,創建內容涵蓋全縣30個建設目標單位,形成了全縣上下一盤棋,各級各部門齊抓共建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局面。

著力打造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把“建設生態強縣暨爭創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作為重大專項工作,縣委書記指導督促落實。目前,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正在收集資料編制《桐柏縣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建設規劃》,已完成相關責任單位資料收集和文本初稿編制。

嚴守生態環境保護紅線。堅持“應劃盡劃、應保盡保”原則,組織國土、規劃、環保、林業、水利等職能部門及相關鄉鎮,專題研究部署生態紅線劃定徵求意見,實現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方案與城鎮規劃、礦產資源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點項目建設等良好銜接,確保全縣生態保護紅線的科學性、合理性。目前,全縣生態保護紅線劃定面積為364.31平方公里,佔縣域國土面積的19.03%。

加強全域環境保護治理

依法行政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構建橫到邊、縱到底,縣、鄉(鎮)、村三級網格化監管,開展涉水、涉氣及建設項目專項執法檢查,2018年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24份,涉案處罰金額121.88612萬元,執行罰款17.015萬元。查封扣押1起,涉嫌環境汙染犯罪刑事拘留移送公安機關3件,刑事拘留3人,涉嫌環境違法行政拘留移送公安7件,行政拘留7人。規範處理環境信訪及汙染糾紛投訴,共受理12369環保熱線投訴70件、12369環保舉報管理系統51件、群眾來訪來信4件,上級轉件11件,河南省信訪信息系統1件,所有信訪件均按時限要求進行調查、處理、回覆,處理和結案率達100%,名列全市前列。

紮實整改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以信訪交辦件整改落實情況核查及省市反饋問題整改為重點,進行中央環保督察整改“回頭看”,全面動員各鄉鎮、各單位開展環境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同時,提高信訪案事件辦結率。全縣共接收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信訪件26批57件,全部按時間節點辦結上報。

強力實施大氣汙染治理。嚴格落實施工工地“六全”措施,加強揚塵汙染監管治理,城區機械化作業率達到95%以上,嚴厲打擊燃煤散燒行為,全面完成縣域燃煤小鍋爐拆改和“雙替代”,完成中源化學、海晶鹼業、明星化工等企業燃煤鍋爐改造。依法淘汰黃標車788輛、老舊車1838輛,積極開展重型柴油貨車、道路移動機械汙染治理。組織安裝“藍天衛士”,加強秸稈禁燒現場監管巡查,在縣域關鍵位置共安裝85個攝像頭,充分利用全縣秸稈禁燒監控及預警平臺,實現“零火點”目標。2018年全年PM10(可吸入顆粒物)平均濃度83微克/立方米(目標86微克/立方米以下),PM2.5(細微顆粒物)平均濃度36微克/立方米(目標40微克/立方米以下),縣城區大氣環境優良天數為261天,優良率79%,居全市前列。

紮實開展水汙染防治攻堅。先後完成了縣城區汙水收集管網改擴建工程、縣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化工產業集聚區汙水處理廠、臨淮溼地公園等重點環保設施建設。完成淮河、水簾河、龍潭河教師新村橋上游等城區段河岸護砌等,完成禁養區畜禽養殖場搬遷取締任務,定期對飲用水水質進行檢測、分析,保障市民飲水安全。加強對中源化學、海晶鹼業、銀洞坡金礦、桐柏銀礦、興源礦業等重點企業監管,確保汙染防治設施正常運行,達標排放。依法取締關閉“八小”企業,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為100% ,2018年全年未發生一例重大環境汙染事故和輻射事故。

統籌開展土壤汙染防治。完成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詳查、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重點項目資金申請、土壤治理修復、重點區域土壤汙染治理等。嚴格管控重點行業涉重金屬企業清潔生產審核、重金屬汙染防治。全面排查固體廢物堆存場所固廢危廢管理,穩步推進尾礦庫安全隱患排查及風險評估。

推動縣域經濟轉型升級

桐柏是我市最早提出生態立縣戰略縣,也是我市第一個省級生態縣。目前,全縣共創建省級生態村27個,市級生態村181個;國家級生態鄉鎮2個,省級生態鄉鎮14個。

深入推進生態工程建設。按照集約、節約、環保要求,提高企業准入門檻,淘汰落後設備和產能,嚴格限制高能耗、高汙染企業入駐。大力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型特色產業,成功創建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區。積極培育特色產業,新發展良種茶園1.1萬畝、艾草3.6萬畝、中藥材4000畝、林果4000畝、供港蔬菜4000畝。實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淮防林建設工程,嚴格保護森林公園、飲用水源保護區、旅遊景區等生態資源。著力抓好民俗風情、自然觀賞、林果採摘、休閒垂釣等鄉村旅遊,程灣禺峰野茶園、月河千畝油茶園被評為“全市鄉村旅遊示範園”,初步形成了全方位、立體化的生態旅遊體系。

維護良好的生態環境必須要有完善制度作保障。桐柏縣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法治建設,始終堅持以法律和規範為準繩,嚴格落實生態治理責任,切實加大懲處力度,嚴懲違法犯罪行為,做到生態保護有法可依、執法必嚴。加大宣傳,引導人們知法、懂法、尊法、守法,建立公眾參與生態保護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公眾廣泛關注、支持、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持續推進汙染防治攻堅,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完善環境准入、考核問責、生態修復等制度,全力做好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縣域生態環境治理保護,加快推進“生態強縣”建設步伐,不斷提升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為建設生態、富強、和諧桐柏提供強力保障。(南陽日報記者 黃 星 通訊員 冀俊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