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津城教師隊伍建設改革路線圖出爐

“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提高教師工資福利待遇,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近日,天津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針對“全市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這也是我市首次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改革意見。

根據《實施意見》,到2022年,天津市將進一步完善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提升教師待遇和素質能力,培養和聚集400名左右國家級人才、1500名左右省部級人才、2000名以上中青年創新人才、200支左右教學科研團隊,形成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培養造就數以萬計的骨幹教師、數以千計的卓越教師、數以百計的教育家型教師。教師待遇和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教師的幸福感、成就感、榮譽感顯著增強,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教師隊伍六項重大改革舉措

師德建設

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設立高等學校黨委教師工作部,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加強對教師的理想信念教育。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

高等教育

加大高層次人才引育力度,落實“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實施特聘教授制度、傑出津門學者計劃等系列人才計劃。提升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實施高等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工程、青年教師培養工程、高等學校教師國際交流支持計劃。深化高等學校教師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實行高等學校人員總量管理,由高等學校自主設置教師、科研、教學輔助、綜合管理等人員崗位。

基礎教育

完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制度。將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崗位設置、職稱比例等核定到區,由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區教育實際統籌調配,建立編制市級支持機制,支持編制緊缺區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同時,完善教師准入和招聘制度。優化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實行義務教育教師“區管校聘”,推行教師聘任制、校長任期制管理。加大中小學教師培訓力度,實施系列教師校長培養培訓項目。完善校長、教師考核評價制度,提高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推進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

師範教育

加大師範院校支持力度,提高師範生生均撥款標準。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開展教師教育,培養高素質複合型教師。

職業教育

啟動職業院校名師名校長評選認定工作,遴選100名校長開展“領航校長”專項培訓,遴選1000名骨幹教師開展“工匠英才”專項培養。發揮海外“魯班工坊”作用,建立職業院校教師海外培訓基地,採取多種形式開展職業院校教學和管理骨幹海外培訓。深化職業院校教師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中等職業學校人員配備規範。

地位待遇

提高教師工資福利待遇,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將特殊教育補貼費標準提高到按本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30%發放。加強鄉村教師週轉宿舍建設,加快高等學校教師公寓建設。完善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機制。全面提升教師社會地位,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加大教師表彰力度。

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全面

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實施意見

(2018年12月17日)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我市教師隊伍建設改革,造就黨和人民滿意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奠定堅實基礎,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全國教育大會有關部署要求,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為元為綱,緊緊圍繞紮實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在天津的實施,主動適應新時代新使命新要求,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重大政治任務和根本性民生工程,把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擺在首要位置,把教師管理體制改革與機制創新作為重要突破口,分類施策,穩步推進。到2022年,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基本形成,教師職業發展通道更加通暢,事權人權財權相統一的教師管理體制更加健全,教師待遇提升保障機制更加完善,教師職業吸引力顯著增強,培養和聚集400名左右國家級人才、1500名左右省部級人才、2000名以上中青年創新人才、200支左右教學科研團隊,打造一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有效滿足各級各類教育發展需要。到2035年,教師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培養造就數以萬計的骨幹教師、數以千計的卓越教師、數以百計的教育家型教師。教師管理體制機制科學高效,實現教師隊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變革,積極有效開展教育教學。教師待遇和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教師的幸福感、成就感、榮譽感顯著增強,教師成為讓人羨慕的職業。

二、主要任務

(一)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

1.加強教師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將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每個教師黨支部和教師黨員,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充分發揮教師黨支部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和宣傳引導凝聚師生的戰鬥堡壘作用,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模範作用。加強黨員教師管理監督,注重選拔黨性強、業務精、有威信、肯奉獻的優秀黨員教師擔任教師黨支部書記,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推進教師黨支部書記與系(所、室、中心、學科、年級組等)負責人“一肩挑”。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教師黨支部書記校級集中輪訓,開展教師黨支部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把開展黨務工作計入教師黨支部書記工作量。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深化“維護核心、鑄就忠誠、擔當作為、抓實支部”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黨員教師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落實“兩個維護”,自覺愛黨護黨為黨,聽黨話,跟黨走,自覺敬業修德,奉獻社會,爭做“四有”好教師的示範標杆。深化“五好黨支部”創建工作,嚴格落實“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制度,規範黨員組織關係管理、黨費按時足額繳納等常態化管理監督機制,探索試行“黨務秘書輪值”制度。嚴格執行黨支部換屆選舉制度,完善黨務公開制度,實行年度發展教師黨員計劃單列,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注重在優秀青年教師、海外留學歸國教師中發展黨員。完善“雙培養”機制,由學校各級黨組織書記和黨員行政負責人、黨員學科帶頭人聯繫優秀教師,實行“一人一策”,開展經常性思想工作,把骨幹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科研、管理骨幹。高等學校黨委設立教師工作部,配齊建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和黨務工作隊伍,完善選拔、培養、激勵機制,形成一支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的工作力量。健全專兼職輔導員激勵監督機制,加大輔導員教育培訓力度,把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計入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兼職教師的工作量,作為評優晉級的重要依據,激發進一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

2.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做好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校園工作,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堅定“四個自信”,自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充分認識中國教育輝煌成就,紮根中國大地,辦好中國教育。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深入開展“弘揚愛國奮鬥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活動,引導教師熱愛祖國、奉獻祖國。創新教師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開闢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強化教師社會實踐參與,推動教師充分了解黨情、國情、社情、民情,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統籌用好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相關經費,開展高等學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特色項目展示交流活動,打造職業院校“安教樂道”品牌。落實黨的知識分子政策,政治上充分信任教師,思想上主動引導教師,工作上真心服務教師,生活上切實關心教師,使思想政治工作接地氣、入人心。

3.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將師德教育貫穿教師教育全過程,作為師範生培養和教師培訓課程的必修模塊,引導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堅持教書和育人相統一、言傳和身教相統一、潛心問道和關注社會相統一、學術自由和學術規範相統一,引導教師迴歸本分,執著於教書育人,有熱愛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安心從教、熱心從教,肩負起關心愛護每一名學生的責任,努力成為“四有”好老師,做學生錘鍊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樹立先進典型,宣傳教育名家、名師和新時代優秀教師的模範事蹟,弘揚高尚師德,積聚傳播正能量,樹立優者從教的職業導向,形成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嚴格執行新時代高校教師、中小學教師、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加強師德師風考評監督,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堅決打擊課上不講課下講等師德失範行為,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完善誠信承諾和失信懲戒機制。在教師職務晉升、考核評優、崗位聘任等工作中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著力解決師德失範、學術不端等問題。

(二)加強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專業化發展水平

1.完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管理制度。將中小學教職工編制總量、崗位設置、職稱比例等核定到區,並實行動態調整,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本區教育實際統籌使用,具體使用情況報本級機構編制和人力社保部門備案。創新編制管理,建立區內事業編制統籌使用機制,注重向中小學教師傾斜。建立編制市級支持機制,加大在全市範圍內統籌配置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力度,通過盤活市級編制存量、跨區域調配編制等方式,支持編制緊缺地區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優先保障義務教育發展需要。落實城鄉統一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標準,鄉村小規模學校編制按照班師比與生師比相結合的方式核定。制定特殊教育學校教職工編制標準。實施中小學教職工編制專項管理,嚴禁擠佔、挪用、截留教師編制,嚴禁有編不補、長期聘用臨時教師,嚴禁管理部門佔用教職工編制。採取教師編制配備和政府購買服務相結合的方式,緩解幼兒園等師資不足問題,滿足教育快速發展需求。

2.完善教師准入和招聘制度。完善教師資格考試政策,逐步將修習教師教育課程、參加教育教學實踐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教師資格的必備條件。嚴格教師准入,提高入職標準,將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至全日制專科及以上,義務教育教師學歷提升至全日制本科及以上,普通高中教師學歷逐步提升至全日制研究生。創新教師入職培養機制,完善新入職教師規範化培訓標準,推行新任教師持教師資格證書和培訓合格證書“雙證”上崗制度。完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辦法,結合教育工作特點,在面試環節突出試講、說課等能力測試,提高面試分值比重,遴選教學基本功紮實、教學技能突出、樂教適教善教的優秀人才進入教師隊伍,擴大學校招聘教師自主權。加強和完善中小學領導人員管理,明確任職條件和資格,規範選拔任用工作,激發辦學治校活力。

3.優化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實行義務教育教師“區管校聘”,推行教師聘期制、校長任期制管理。完善區域內義務教育教師、校長交流輪崗機制,健全激勵措施,加強過程管理,引導城鎮優秀教師、校長向農村學校、薄弱學校交流輪崗。實行學區(鄉鎮)內走教制度,對交流輪崗的校長、教師(含走教教師)給予相應補貼。落實銀齡講學計劃,鼓勵和支持身體健康、樂於奉獻的退休教師到鄉村和基層學校支教講學。

4.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完善市、區、校三級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建立中小學教師培訓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實行培訓學分管理,搭建教師培訓與學歷教育有效銜接的“立交橋”。推進區級教師發展機構建設與改革,推動培訓、教研、電教、科研部門有機整合。加強現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應用培訓,培養一批智能教育引領者,創建一批“人工智能+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驗區(校)。深入實施未來教育家奠基工程、未來教育家行動計劃、學科領航教師培養工程等系列培訓項目。實施“追求卓越”幼兒師資培訓項目、鄉村幼兒師資培訓項目,鼓勵師範院校與幼兒園協同建立幼兒園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採取集中培訓與跟崗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培訓幼兒園教師。實施優質課程資源建設項目、培訓者培訓計劃,建設高素質教師培訓隊伍。在實現中小學校長全員培訓基礎上實施“優秀青年校長助推計劃”,遴選優秀青年校長進行深度培養。加大對鄉村學校的重點支持和整體幫扶力度,提升鄉村學校校長管理能力和辦學水平,推動鄉村學校校長成長與發展。支持教師、校長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模式、改進教育方法,形成教學特色和辦學風格。鼓勵教師、校長研修深造。加大教育名家宣傳推介力度,充分發揮優秀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營造教育家型教師、校長脫穎而出的良好環境。

5.完善教師職稱和考核評價制度。提高中小學、幼兒園高級教師崗位比例,暢通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完善符合中小學特點的崗位管理制度,實現職稱與崗位聘用有機銜接。將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到鄉村學校、薄弱學校任教1年以上作為申報高級教師職稱和特級教師的必要條件。完善教師職稱評價標準,建立符合中小學崗位特點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堅持德才兼備、全面考核、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加強聘後管理,細化考核辦法,規範考核程序,用好考核結果,杜絕形式主義的考核檢查。不簡單用升學率、學生考試成績等評價教師。實行教師定期註冊制度,建立教師退出機制,提升教師隊伍整體活力。推行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拓展校長職業發展空間,促進校長隊伍專業化發展。加強中小學校長考核評價,完善優勝劣汰機制。

(三)加強職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完善雙師型教師管理機制

1.實施職業院校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建立與國家現代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相匹配的職業院校教師培養培訓體系,培養一批具有精湛實踐技能的雙師型專業教師。開展職業院校名師名校長評選認定工作。加強職業院校校長和骨幹教師梯隊建設,遴選100名正副校長參加“領航校長”專項培訓,遴選1000名骨幹教師開展“工匠英才”專項培養。選聘3000名“能工巧匠”到職業院校任教。探索職業院校與合作企業“雙棲人”互聘機制。推行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升計劃,落實五年一週期的教師系統培養制度,開展專業帶頭人領軍能力研修、雙師型教師專業技能培訓、優秀青年教師跟崗訪學、中高職銜接專業教師協同研修、緊缺專業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培養、骨幹培訓專家團隊建設等專項培訓。舉辦職業院校教師技能大賽和教師信息化教學比賽,將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作為專業課教師實踐鍛鍊的重要平臺。制定職業院校專業領軍人物等人才遴選標準,面向海內外培養和聚集一批我市急需的專業領軍人物、新興產業和國際一流企業一線技術人才、國家級技能大師、職業教育教學名師,打造專兼結合的國際化教學團隊。發揮海外“魯班工坊”作用,建立職業院校教師海外培訓基地,採取多種形式開展職業院校教學和管理骨幹海外培訓。加強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建設,推動天津大學教育學院與職業院校共建職業教育類研究生培養基地。充分發揮國家中西部地區職業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國家職業教育教學資源開發與製作中心作用。建立高等學校、行業企業聯合培養高素質職業教育師資機制,與相關高等學校和企業共建一批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完善職業院校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制度,專業教師每五年到企業實踐累計不少於6個月。加強對兼職教師的教學規律和教學方法培訓,支持兼職教師參與職業教育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項目。

2.深化職業院校教師管理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中等職業學校人員配備規範。完善職業院校教師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將師德表現、教學水平、應用技術研發與社會服務等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職稱)評聘和工作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提高職業院校高級職稱結構比例。建立職業院校教師與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雙向流動制度,探索將行業企業從業經歷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專業課教師資格的必要條件。實施“能工巧匠”進校園工程,選聘創新拔尖人才充實職業院校教師隊伍,作為專業組群領軍人物。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設置流動崗位,推動固定崗和流動崗相結合的職業院校教師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吸引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家、高科技人才、高技能人才等兼職任教。完善職業院校兼職教師管理辦法,提高兼職教師隊伍績效管理水平。建立體現技能水平和專業教學能力的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考核評價制度。

(四)加強高等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構築高等教育“人才高地”

1.加大人才引育力度。落實“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完善特聘教授制度,實施青年學者項目和傑出津門學者計劃,依託國家級、市級人才項目,啟動頂尖人才支持計劃和青年拔尖人才資助計劃,面向海內外培養和聚集一批領軍人才和教學科研團隊,為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深化高等學校學科領軍人才培養項目,採取“量身定製”方式,遴選500名左右學科帶頭人開展自主培養,助推和引領高水平特色大學建設。實施青年英才支持計劃,遴選500名左右青年後備人才、800名左右中青年骨幹創新人才進行專項培養,形成人才梯隊。著力構建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體系,依託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實施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資深學者引領計劃和傑出人才計劃,每年遴選20名哲學社會科學傑出人才、每兩年遴選10名哲學社會科學資深學者,給予重點支持和培養。對聘期結束考核優秀的天津市“千人計劃”人選、天津市特聘教授等人才,繼續給予支持。充分調動和發揮二級學院和學科、學術帶頭人在引才育才方面的主動性和影響力,建立校、院兩級人才招聘工作責任制,將師資隊伍建設和人才招聘作為學校、學院績效評價和領導幹部考核的重要內容。高等學校人才遴選和培育要突出立德樹人、教書育人,讓科學家同時成為教育家。

2.全面提升高等學校教師教學能力。實施高等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工程,全面推進高等學校教師發展中心建設,加強院系教研室等學習共同體和教學團隊建設,完善高等學校教師培訓體系,擴大國內學訪規模。實施高等學校青年教師培養工程,加強博士後師資儲備,完善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制度,發揮名師傳幫帶作用,全面提升新入職教師和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為高等學校教育培育生力軍。加強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實施高等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出國研修計劃、高等學校教師國際交流支持計劃,選派500名左右優秀中青年教師赴海外一流大學或科研機構訪學進修,引進200名左右“千人計劃”外國專家項目入選者、特聘講座教授等海外學術大家。優化高等學校教學科研人員因公出國審批程序,統籌用好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為高等學校科研人員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提供方便。支持孔子學院教師、援外教師成長髮展。

3.深化高等學校教師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實行高等學校人員總量管理,由高等學校自主設置教師、科研、教學輔助、綜合管理等人員崗位。實行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雙重考察,把思想政治素質作為教師選聘考核的基本要求,貫穿到教師管理和職業發展全過程。將新入職教師崗前培訓和教育實習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取得高等學校教師資格的必備條件。加大聘用具有其他學校學習工作和行業企業、科研機構等工作經歷的優秀人才擔任專職或兼職教師的力度。提高高等學校教師高級職稱結構比例。強化職稱評聘事中事後監管,加強聘期考核,實施教師職務準聘與長聘相結合,做到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深化高等學校教師分類評價改革,完善評價指標和量化標準,突出教育教學業績和師德考核,落實教授為本科生授課制度。、

(五)完善師範教育體系,大力振興教師教育

1.加大對師範院校支持力度和對專業教師隊伍整體培養力度。落實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推動建立以師範院校為主體、高水平非師範院校參與的中國特色師範教育體系,推進政府、高等學校、中小學“三位一體”協同育人。堅持師範院校以師範教育為主業,按照國家師範院校建設標準和師範類專業辦學標準,支持天津師範大學、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師範類專業建設。提高師範學科專業類別折算係數,提高師範生生均撥款標準,提升師範教育保障水平。採取到崗退費或公費培養、定向培養等方式,吸引優秀青年踴躍報考師範院校和師範專業。改革招生制度,鼓勵部分辦學條件好、教學質量高的院校的師範專業實行提前批次錄取或採取入校後二次選拔方式,選拔有志於從教的優秀學生進入師範專業。開展師範專業認證,確保教師培養質量。辦好高等學校學前教育類專業,培養初中畢業起點的五年制專科層次幼兒教師。優化幼兒園教師培養課程體系,突出保教融合,科學開設兒童發展、保育活動、教育活動類課程,強化實踐性課程,培養學前教育師範生綜合能力。為義務教育學校重點培養素質全面、業務見長的本科層次教師。為高中階段教育學校重點培養專業突出、底蘊深厚的研究生層次教師。增加教育碩士招生計劃,實施“本科+教育碩士”本碩一體化培養模式,加強教育博士授權點建設。遴選建設一批市級師範教育示範性實踐基地,以實踐為導向優化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強化鋼筆字、毛筆字、粉筆字、普通話和計算機應用(“三筆一話一機”)等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訓練,師範生教育實踐不少於半年。支持師範院校與人工智能骨幹企業聯合建立人工智能教育機構,協同培養高素質創新型教師。加強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加強教師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發展、國際交流、職稱晉升和崗位聘用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2.支持高水平綜合大學開展教師教育。鼓勵南開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水平綜合大學發揮專業優勢,整合優勢學科的學術力量,凝聚高水平的教學團隊,開設厚基礎、寬口徑、多樣化的教師教育課程,培養學科知識紮實、專業能力突出、教育情懷深厚的高素質複合型教師。創新教師培養形態,突出教師教育特色,重點培養教育碩士,適度培養教育博士。推動高等學校聯合開展教師培養培訓,促進師資共享、學分互認、資源共享。支持高等學校與國外高水平大學在教師教育方面加強交流合作。

(六)提高教師地位待遇,保障教師合法權益

1.提升教師社會地位。加快現代學校制度建設,突出教師主體地位,建立健全教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落實教師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推行中國特色大學章程,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充分發揮教師在辦學治校中的作用。強化教師承擔的國家使命和公共教育服務職責,確立公辦中小學教師作為國家公職人員特殊的法律地位,明確中小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關心教師身心健康,克服職業倦怠,激發工作熱情,提升教師職業幸福感。加大教師表彰力度,按照有關規定表彰優秀教師和教育工作者,激發教師職業榮譽感和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創造性。開展市級教學名師、教學成果獎評選,打造天津教育品牌,獎勵貢獻突出的教學一線教師。做好特級教師評選,發揮引領示範作用。做好鄉村學校從教30年教師榮譽證書頒發工作。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民間組織對教師出資獎勵,開展尊師活動,營造尊師重教良好社會風尚。

2.提高教師福利待遇。健全中小學教師工資長效聯動機制,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統籌考慮當地公務員實際收入水平,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按照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有關規定,結合市級財力情況,逐步加大對財力較為困難區的教育轉移支付力度。完善教師收入分配激勵機制,將崗位職責和工作完成情況作為基礎性績效工資發放依據;加大對工作量、實際貢獻和工作績效的考核,不斷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和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辦法,績效工資分配向班主任、特殊教育教師、鄉村教師傾斜。強化區政府屬地責任,按規定為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發放鄉鎮工作補貼,並可根據實際情況按不超過現行績效工資水平的10%增加鄉村教師績效工資總量。將特殊教育補貼費標準提高到按本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30%發放。擴大高等學校收入分配自主權,高等學校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自主確定收入分配辦法。建立體現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高等學校教師科技成果轉化所獲獎勵與報酬、承擔科研項目所列支績效獎勵、以市場委託方式取得的橫向項目所獲收入或績效支出,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但不受年人均收入調控線和年收入增幅限制,不納入總量基數。完善適應高等學校教學崗位特點的內部激勵機制,對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可納入年薪制或協議薪酬制管理,高層次人才項目配套經費可用於補充實行年薪制或協議薪酬制高層次人才的津補貼、安家費。實施特殊教育教師培元關愛計劃,分期分批對特殊教育教師開展心理疏導、療養休假等活動。

3.完善教師服務保障體系。加強鄉村教師週轉宿舍建設。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可享受我市住房保障政策,按規定申請公租房或領取租房補貼。落實高層次人才補貼相關稅收優惠政策。加快高等學校教師公寓建設,調整高等學校(含高職院校)申請人才公寓的認定標準、申報要件和審核程序,對高等學校申請認定的人才公寓適當給予政策傾斜。配合外國人永久居留制度改革,完善外籍教師資格認證、服務管理等制度。

4.保障民辦學校教師合法權益。依法保障和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在業務培訓、職務聘任、教齡和工齡計算、表彰獎勵、科研立項等方面享有與公辦學校教師同等權利。完善學校、個人、政府合理分擔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機制,民辦學校要與教師依法簽訂合同,按時足額支付工資併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保障教師福利待遇和其他合法權益。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教師隊伍建設記在心裡、扛在肩上、抓在手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滿腔熱情關心教師,充分信任、緊緊依靠廣大教師。要切實加強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緊扣廣大教師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重大問題,找準教師隊伍建設的突破口和著力點,明確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和責任人。主要負責同志和相關責任人要切實做到實事求是、求真務實,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把準方向、敢於擔當,親力親為、抓實工作。市、區黨委常委會每年至少研究一次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建立教師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解決教師隊伍建設重大問題。教育、人力社保、財政等部門要制定切實提高教師待遇的具體措施。統籌現有資源,培育一批專業機構,專門研究教師隊伍建設重大問題,為重大決策提供支撐。

(二)強化經費保障。各級政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投入重點予以優先保障,完善支出保障機制,確保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教師隊伍建設重大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優化經費投入結構,優先支持教師隊伍建設最薄弱、最緊迫的領域,重點用於按規定提高教師待遇保障、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加大師範教育投入力度。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充分調動社會力量投入教師隊伍建設的積極性。制定嚴格的經費監管制度,規範經費使用,確保資金使用效益。

(三)狠抓督查落實。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教師隊伍建設列入督查督導工作重點內容,並將結果作為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確保各項政策措施全面落實到位,真正取得實效。

海河傳媒中心今晚報事業部出品

實習生:凌汕汕

覺得此文有用,就點“在看”支持吧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