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林西縣:易地搬遷讓貧困百姓 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

【头条】林西县:易地搬迁让贫困百姓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头条】林西县:易地搬迁让贫困百姓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头条】林西县:易地搬迁让贫困百姓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我們現在住的房子亮亮堂堂的,我覺得比城裡人的樓房還好呢,屋裡有抽水馬桶,冬天集體取暖,一年交一千多塊錢取暖費,屋頂的太陽能光伏發電錢就差不多夠了。有些外地人來參觀,還說我們住的是花園別墅,誇我們這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民風淳樸呢”,韓瑞森樂呵呵地說。

今年60歲的韓瑞森是內蒙古赤峰市林西縣十二吐鄉西山根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老伴兒身體不好,看病花掉了家裡的全部積蓄,原來住的土坯房已經三十多年,由於年久失修,破舊不堪,冬天透風,夏天漏雨。

2016年,林西縣十二吐鄉在西山根村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項目,韓瑞森一家成了該項目的首批受益者。該項目共投資800萬元,佔地60畝,以拔蘿蔔的方式,在全鄉範圍內安置無勞動能力貧困戶50戶,人均住房面積2 0平方米,屋內水、電、暖設施一應俱全。同時,在安置區內配套建設衛生室、便民超市、集體餐廳、浴池、文體活動室,安置區硬化6520平方米、綠化10360平方米。

林西縣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20319人,其中有近1/5的貧困人口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貧困地區,這些地區群眾出行難、用電難、吃水難、上學難、看病難的現象普遍存在,就地脫貧發展無望,增收渠道不暢,傳統扶貧手段難以奏效。為了使這部分人徹底擺脫貧困, 林西縣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統籌謀劃、多方施策,因地制宜地在遷入區發展產業,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遊則遊。在易地扶貧搬遷中,林西縣將移民人口進行了細分,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採取建移民新村配套產業的辦法,以“易地扶貧搬遷+設施農業”、“易地扶貧搬遷+養牛”、“易地扶貧搬遷+旅遊”等方式,為移民新村量身訂製配套產業;對沒有勞動能力的老年人,則採取了“互助幸福院+光伏”的模式,讓老年人坐在炕上就能有發電的收入,這種因人而宜的移民搬遷更具精準性,更具人性化。

“政府給建的冷棚,我都包給雙贏合作社了,一年3000塊錢,我們老兩口在這打工每天還能掙100塊錢,我這日子還愁啥!”林西縣統部鎮曹家屯村的薛蘭成難掩心中的激動。

薛蘭成提到的冷棚,是2017年林西縣統部鎮建設的三道溝移民新村的配套產業,三道溝移民新村共安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5人,按照每個貧困人口建設1棟冷棚的標準,三道溝移民新村共建設配套設施冷棚45棟。

“當時政府幹部到我家動員我搬遷,我和老伴還有點捨不得我家那點山坡地,那些幹部告訴我,搬了之後不用愁,家家戶戶都有活幹,沒想到真是這樣,住進了新房,又搞起了新產業,那不比種地掙得多多了!”薛蘭成說起這些,心裡美滋滋的。

在遷入區選擇上,在遷入人口准入上,林西縣堅持“五不選”“六靠攏”的原則。五不選就是有地質災害隱患不選、無發展後勁不選、基礎設施改善難不選、就醫上學難不選、群眾不滿意不選;六靠攏就是向旅遊環線靠攏、向產業帶靠攏、向產業園區靠攏、向中心城區靠攏、向小城鎮靠攏、向中心村莊靠攏。在遷入人口准入上,嚴格走好“一表兩票三關四書”程序,做到公平、合理、有序,陽光操作,群眾認可。

2016年-2018年,林西縣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000戶、4671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875戶、4083人。新建集中安置區6 1處,人均住房面積22.5平方米。

【头条】林西县:易地搬迁让贫困百姓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林西縣扶貧辦主任趙光明說起脫貧攻堅,信心滿滿:“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我們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要有序推進易地搬遷扶貧,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留得下、能致富,真正融入新的生活環境’的講話精神,作為全自治區第一個整體脫貧的旗縣,我們要在繼續引導全縣幹部群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向更高發展目標持續推進。不但要讓百姓住上好房子,還要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不但要讓百姓真正擺脫貧困,更要讓他們在致富道路上走得更遠!”

(張立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