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高三的孩子,家长是放弃工作陪读好!还是不陪读好呢?

丹顶鹤142567877


我是一个长期工作在一线的高中教师, 对题主这个提问,我的观点是不陪读会更好些,为什么这样说呢?

1. 陪读很难使成绩有显著提高

陪读家长肯定是想让孩子在成绩上有很大的提高,但据我对一些陪读家庭的观察,陪读的小孩并没有因为陪读使高考成绩有很明显的提高。陪读家长除了管好后勤,在孩子的具体学科知识方面是一点都爱莫能助。

高三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空前提高,大家都知道高考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也已经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果到了高三还需要家长像管小学生一样时时监督学习,你想,这样的高三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吗?不可能。那这样陪读意义又何在?



2. 学校全程助跑高三学子

陪读家长肯定是担心孩子高三压力巨大,后勤跟不上。其实家长大可放心,每一所高中学校都对学生关爱有加,全程助跑高三学子。

首先,很多学校基本上都有专职的生活老师,生活老师对学生的生活关爱事无巨细,包括洗衣、到点睡觉等等。

其次,学校食堂的菜品种多样,每样菜都必须留有样品,随时供有关部门检验监督,卫生安全方面大可放心。

还有,现在的学校一般都配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有专业的心理老师随时辅导。

其实,高三高强度的压力孩子完全可以在同龄人身上得到释放,陪读反而会让他觉得家庭带给他更多无形的压力,特别是家里有个焦虑且爱唠叨的妈妈,孩子避之还来不及。

3. 家长放弃工作陪读代价太大

现在的职场如战场,每个人谋一份工作都不容易,一方放弃工作去陪读势必会影响这方的职业生涯,陪读完高三这一年,然后呢?人到中年失业?重新就业?打零工?都难。家庭收入很快就会受到冲击,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所以家长放弃工作陪读代价实在太大,现实当中也有点难行得通。

综上所述,家长还是不陪读好。跟孩子做好沟通工作,毕竟,独立能力也是孩子人生当中重要的一课,即使在高三也需要孩子的自立、自强、勇敢。


师范生活


以我自己的高中经历说吧。在乡镇上的初中,高中考了当地最好的高中,离家远住校,初中排在班里前三的我高一入学成绩排在16名,之后的几次月考在十五到二十名徘徊。当时我妈是不工作的,高一下学期我跟妈妈提出想不住校了在学校外边租房子,经过一晚上父母的商量,第二天决定租房子满足我的要求。我自己可能从小也比较懂事吧,从来不跟父母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妈妈租房子陪读后我心里也暗暗下了决心肯定要有一番成绩的,自己读的理科,当然我那时虽然有点外表木讷😂,但从来不是一个死学的人,2个月吧自己进步到了第七名。后来稳步提升,一直到高二下学期稳定在第二名。

不敢说是不是母亲的陪读起了作用还是我自己的努力,可能两者都有吧。在这里想说的有几点:一是父母不要自己去决定是否陪读,也不要听信所谓的过来人的建议,每个孩子的经历和性格是不同的,他们对待陪读是有不同态度的,要跟孩子充分沟通,尊重他们的想法;二是孩子自己的主动性,比如我吧,是我自己主动要求的,如果是父母提出,我可能会有叛逆想法,觉得父母是不是觉得我现在成绩不好让他们失望了。反观是我自己提出,我会自己暗暗努力,过程中的辛苦想必各位家长会有些感受吧,但既然自己选择了就不会放弃;第三是孩子本身智商和抗压程度,不得不说智商有高低之分,尤其是高中更能体现出来,有些孩子学到夜里一两点仍旧不如学到11点的,可能方法不对吧,再就是孩子如果抗压能力弱,就不要去逼他了,这样会出事的。

在这里用自己的经历跟大家分享,并不是鼓励大家去陪读,而是结合自身和孩子情况决定。我自己也马上要做妈妈,有时也在想将来是否要跟我的妈妈一样,但想想就摇头笑了,与其想着将来,不如从小教育好他,尤其是刚刚看了一个新闻:一个母亲开车在一个桥上,可能由于吵架,车里的孩子跑出来从桥上一跃而下死亡,整个过程的视频不过七八秒,心痛!培养孩子的性格最重要啊,人都没了谈何学习好坏呢?


下雪的早晨121


家有高三孩子,正在陪读中,说说感受吧,供参考。我们是高二下学期租房陪读的,刚开始娃和他爸都不赞成,觉得没必要。儿子说太麻烦,浪费钱,实际上我猜他是嫌家里不自由,怕我管他太多。娃他爹说租房没有用,只要想学在学校更好,不想学租房也没用。我当时的想法是哪怕孩子两三天回来一次,洗个澡,换换衣服,给他带点水果牛奶也好啊,而且还可以及时了解他的情况,生病什么的也好及时处理。

现在证明我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孩子现在每天都愿意回家来,晚上回来吃点水果,再学习一会儿,家里睡的也踏实,洗澡换的衣服他自己也不用管,自从陪读之后,他再也没有生过病了。在孩子最紧张的学习阶段,有条件的家长选择陪读我觉得不是白费的。附上给娃做的晚餐,绝对原创。





秋语42424171


我觉得不需要放弃工作去陪读。

我给大家讲讲我上高中时候是什么样的吧。我是06年参加高考的,当时上学真的是和各科老师车轱辘战,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9点,早自习班主任来讲课,是数学。然后8-5是8节课,穿插这数学语文英语,物理生物化学,晚自习两节课,说是晚自习,但是一般6门老师会人选两人来讲课。就这学习强度,现在想想,真的是人间地狱。我们真的有家长那么闲,全天候陪着。上课时间进不来学习,就回家,中午吃饭来陪着吃午饭,晚自习之前来陪着吃晚饭 放学接回家。陪着的同学什么样呢?上课基本处于蒙圈状态,经常溜号不知道老师说啥呢。回家很困,但是介于家长的陪同,怕家长以那句“我看着你是为了你好,让你有个好成绩考上好大学。现在你可能不觉得,但以后你一定会感谢我的”来道德绑架自己,就坐在书桌钱,学习。但是学啥了,一般家长看不懂,也不会做,就是知道只要孩子坐那学就没错。其实孩子早就累的不行,心思已经休息,只是坐在那里给你个心理安慰。就我这个有这全天候陪同的家长的同学,高考成绩并不理想。为什么呢?



第一,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家长可以督促,但是不需要陪读。高三的孩子每天在学校的时候真是在各科老师的关怀下不停的在动脑学习。有做不完的卷子,听不完的讲解,几乎就是个无缝连接死循环。从早上到学校,就已经进入紧张状态,一科一科的学,翻来覆去的听。放学之后回到家也是做不完的作业。在这种状态下,大多数的孩子根本不需要家长督促,因为各科老师留的作业想完成已经不易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不督促,不看着,就不学习。我想发自内心的,站在孩子的角度上问下各位家长,如果把你放在孩子的我位置上,让你每天做那么多作业,你能完成吗?孩子经过了一整天的强化学习,回到家都不需要督促,那么放弃工作陪读的意义在哪里,我真的想不到。




第二就是学习这件事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所谓我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校的老师已经很尽心尽力的了,95%的学生课后都有去补课,也就是说硬件条件已经很好,想学习的孩子,要学习的已经可以很好的完成了,为什么还需要家长陪着读书呢亲?家长陪读的最重要的意义每个家长都心知肚明,就是看着孩子学习。能学习的不看也会学,不想学的,你看着有何用。表面在学校,实际心思去哪里了,我们谁也不知道。要我说,强扭的瓜不甜,如果不想学,你怎么陪都是没用的,还不如好好上班多赚点钱,留在以后打算。



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有一种饿叫你妈觉得你饿。有一种陪叫你妈觉得应该陪。其实孩子并不冷,也不饿,学习这东西更不需要家长陪。真的不要以为你陪了,他成绩就上去了,你不陪,他们的成绩就一落千丈。孩子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也请家长做自己该做的事,好好上班,多多关系孩子的生活,至于学习这个事,就让已经高三孩子自己努力吧!

我是小瑀,这是我的看法,如果喜欢请转发点赞。可能很多家长并不认同我的看法。没有关系,我希望每个高三的孩子都能考出好成绩,只要你觉得陪读(看着)他能考的好,那么你就加油吧!因为想陪好高三学生学习,需要很大的毅力和体力!最后祝所有高三的学生可以排除万难,努力奋斗,最后看上理想大学,让人生有个好的开端!


浪浪瑀说说说


家里有高三的学生,家长要不要放弃工作,陪读?

我是某不知名名牌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作为一个过来人,我给大家分享一下经验。

个人觉得家长没必要为了孩子而放弃工作进行陪读,从以下两方面来说

一,如果家长放弃工作进行陪读,在家的话,你和孩子几乎不离身,你时刻监督他的学习,他反而压力变得非常巨大,毕竟你们这么做,他要是高考还是失利了,他会觉得很对不起你们。而且就算你们陪读,对孩子的帮助也不是很大,高三了,大多孩子都到了成年的时候了,已经能够自主学习了,孩子的学习任务他自己很清楚,怎么复习,怎么考试之类的,他们会慢慢摸索这些的,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帮不上什么忙。

二,家长某一方辞职陪读,对普通家庭来说,这一年的经历负担都交给了家长中的另一方,其造成的家庭经济压力对于另一方来说,并不是很轻松。

我在高三的时候,家里人也就偶尔问问我的年级排名什么之类的,也不会过多的涉及我的个人安排,我高考六百多分,最后考到了华中科技大学,个人感觉家里给我的压力不是很大,他们让我尽力就行了。所以高考考的时候很轻松,那那两天睡觉睡的也很舒坦,没有出现睡不着觉等现象,而我一个平时学的不错的同学,家长一直在陪读,高考那两天,他失眠了,结果高考发挥失常,未能进入名牌大学,个人感觉,他是因为心理压力太大了,忧虑过度导致考试失利。

这是我的个人意见,有不同意见欢迎评论区指出。





王坛成长日记


家有高三生,我认为不陪读好。原因如下。

首先,陪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高三生的压力本来就很大,成绩的波动,随时都会触动高三生脆弱的神经。孩子的情绪本来就不稳定。成绩好了,高兴。成绩降了,脾气爆躁,心烦意乱。

如果家长再放弃工作陪读,虽说会给孩子带来舒适周到的照顾,但总是弊大于利。如果孩子成绩考差了,他会想,父母为了我连工作都辞了,我考这么差,对得起父母的付出吗。于是,潜意识中会内疚和自责。带着这种心理负担学习,孩子能专注,全身心的投入吗?答案是,不能。


所以,家长放弃工作陪读,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不利于孩子的学习。

其次,家长陪读,会将焦虑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造成孩子双重压力。家长一旦陪读了,每天所有的心思都会放在孩子身上。孩子的一举一动都处在父母的监管之中。孩子情绪上稍有变化,父母立刻就会紧张,会忍不住唠叨,询问,再加上各种说教。

父母觉得是关心孩子,其实,父母内心是焦虑的,只是将自己的焦虑情绪通过询问,唠叨,说教这些方式,转移到了孩子身上。父母意识不到,孩子的压力却是增加了。所以,父母陪读,会造成过度关注,过度关心,会给孩子带来双重的精神压力,有碍于孩子专注学习。


再次,陪读会给家长带来回报心理。没有陪读时,孩子没考好,家长会觉得正常,毕竟对孩子的付出没那么多。家长陪读后,孩子没考好,家长就不乐意了。会想,为了专心侍候你,我连工作都放弃了,你却越学越差!对得起我的付出和牺牲吗?家长会不自觉地产生这种回报心理,心理会不平衡。在平时和孩子的相处中,会将这种情绪带出来。埋怨,牢骚。试想,这样的氛围,对孩子学习能没有影响吗?

总之,家长放弃工作陪读,不是减轻孩子压力,而是增加孩子压力。对于高三生来读,保持一个宽松,稳定的学习氛围是最重要的。家长正常工作,家里保持正常的生活秩序,父母能给孩子做好一日三餐,就足矣。过度的关心关注,只会给孩子造成压力,不利于学习。

陪读不可取!


花朵5506


真的不需要,去年我陪读了一学期,弄得我自己很紧张,每一天都关注着他,他考的不好我就焦虑万分,尽管我觉得自己掩饰的很好。高考那天他爸和我,我们一起把他送到考场,结果本科线美过,今年是复读,从他决定复读的那天开始,我就明白了,高考这事,一定要有平常心,只要拼过了,至于结果就平淡对待吧。孩子只要在高考中成长了,总结了,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肯定是有用的。我就觉得孩子这一年成长不少,今年我很少过问成绩,回来时,就告诉他,一份付出一分收获,努力了肯定会有结果,什么结果都要正确对待。多的也不用多说,复读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也是很苦的。他们什么道理都懂,家长真的不需要过于紧张,我是过来人。


人生如同登山


看到这个问题,想起了我的陪读经历。

当年,儿子考入了离家四、五公里远的省重点高中。我们夫妻要在学校旁租房子陪读,儿子坚决不同意,说自己上下学骑自行车。我们觉得路不远,路上也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同意了。

然而我们的想法后来发生了改变。学校门前是市里主干道,车流量很大。开学不到一个月,一个中午接学生的家长在校门前遭遇车祸身亡;还有一次,远远地看到儿子和几个同路的男同学,把马路当成了赛道,在车流间穿插追逐。看得我心惊肉跳!

我和爱人毅然决然地租了和学校一墙之隔的学区房,开始了陪读生活。虽然我们不是辞职陪读,但是也离单位远了。我们虽然上班不方便了,但是孩子上下学节省了时间总在学习上,中午也能在家吃可口的午餐,还能睡个午觉,最主要是我们不用担心路上安全了!

出于安全问题,我们陪读选择了陪读。相信其他家长选择陪读,也必然有他们的原因。至于哪头重哪头轻,家长也一定有自己的权衡!毕竟,高考对于孩子,对于家庭,太重要了!











Mark英语课堂


妻子正在老家陪读。

我们是农民工,在女儿四岁,儿子两岁的时候,夫妻俩就去浙江打工了,几乎只有每年春节才能陪他们一二十天。孩子们稍大点时,偶尔暑假接过来玩一个月。我们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孩子们学习成绩很好,小学初中都是尖子生,女儿儿子先后考入省示范校县二中念高中,分别高三高二。为了培养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及与人相处的能力,之前都是让他们住校的。女儿今年高考了,在文科重点班,成绩中等,正常发挥应该可以走个211大学;儿子高二,成绩优秀,目标985。能看到希望,是一家人的动力,更需要一家人的努力。当孩子们暗示着提出来需要妈妈陪读的时候,我们两夫妻毫不犹豫的答应了。正月初二下午在学校大门外四五百米的距离租好的房子,三室两厅,孩子们有个很好的学习休息环境。妈妈中午烧好饭,孩子们回家吃。晚饭用保温盒带去,上完晚自习再回家沐洗睡觉。孩子们很放松,当然妈妈很辛苦,爸爸压力也不小!呵呵。

如果孩子们需要,尽量陪读吧。能够陪伴见证孩子的成长,是人生一笔财富;孩子能得到陪伴照料指引开导,成长更顺利,即便不成才,但能更成人。

今天礼拜天,有机会跟他们娘仨一起视频了,看看中午他们吃点什么好吃的。


大漠孤烟8966


非常的巧,孩子高三,我正好在陪读。要说该不该陪读,首先,我非常赞称很多父母的意见,主要看孩子自己,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需要就去陪读,孩子不需要,就不要勉强。陪读毕竟就是这最后的几个月,不存在放不放去工作的说法。

孩子读书的学校和我上班的地方相距600公里。我每周五回去陪孩子,周日返回单位上班。因为火车都在半夜,所以并不影响工作和照顾孩子。孩子是封闭式学校,周日回学校,周五回家,所以平时我都在单位上班,周末去陪孩子。其实除了自己辛苦,并没有形象自己任何事情。我周五上完班,坐最迟的车子去陪孩子。有时候没有车了,我就坐汽车,总之都会在周末出现在孩子面前,陪孩子过周末。高三的孩子自己很大,做为母亲,我可以给予孩子鼓励和信心,每周末陪孩子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及排泄的了孩子的压力,又在精神上给予了孩子陪伴。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特别是高三这样紧张的时刻。

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陪伴,同事,只要我们大人辛苦一点,根本不存在不要工作,毕竟陪孩子只是周末,我们或许整个周末都在车上,菜市场,厨房度过,但是我们给予孩子的却是一辈子的不后悔。没有不想要父母陪伴的孩子。如果孩子不要陪伴,只能说明你和孩子的相处有问题,你让孩子有压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