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后仍要投资棉花期货,百隆东方真的只想套期保值吗?

4月19日,百隆东方发布《关于开展棉花期货业务》公告称,公司将使用自有资金开展棉花期货业务,棉花期货交易持仓不超过10万吨,交易量(包括建仓、平仓、交割)全年累计不超过20万吨,交易保证金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可是如果公司以套期保值的名义,使用上述资金进行期货投机,那么结果可能并不美妙。

近年来全球棉花供应趋紧,国储棉库存逐步下降,预计未来境内外棉花市场的价格波动将会比较大。为稳定棉花供给,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百隆东方,证券代码:601339)将棉花期货市场采购作为公司原材料现货采购的重要补充,同时为平抑原材料棉花的采购价格,积极开展棉花期货业务,对棉花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可是这上亿的保证金和公司曾经的巨额亏损记录让人不免怀疑,公司的期货交易或是披着“套保”外衣的投机行为。


巨亏后仍要投资棉花期货,百隆东方真的只想套期保值吗?


据公开信息显示,百隆东方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色纺纱于一体的外商投资股份制企业。近年来,公司根据国内外产能布局情况,形成了国内以购买国产棉、进口棉为主,并适时以期货棉作为棉花现货市场采购的补充。其中,公司下属的越南工厂采取以采购国际市场棉花为主的棉花采购模式。

对于百隆东方而言,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来防御原材料成本波动的风险无可厚非,但百隆东方真的是纯粹的在做套期保值吗?2018年度,百隆东方很可能就打着套期保值的名号进行了棉花期货投机、套利,然而最终却吃了大亏。

据百隆东方2018年年报披露,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4.38亿元,比上年减少了10.30%。2018年前三季度,百隆东方分别实现了8781.16万元、23818.44万元、13920.00万元的净利润,然而第四季度的净利润突然由正转负变为-2767.03万元,净利润的骤减或许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投资期货业务的失败。

据百隆东方于2019年1月3日发布的公告称,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棉花期货持仓合约形成浮亏合计7108.74万元,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从理论上来看,套期保值的作用主要是在现期和远期之间建立一种风险对冲机制,使得棉花商品价格变动风险有效降低。由于百隆东方参与棉花交易的目的并非投机、套利,按理说,在完全套保的情况下,棉花价格变动的风险敞口很小,即使因为期、现货基差变动可能导致损失,但是相对被套期保值的原材料总金额而言,损失仍然微乎其微。然而百隆东方在2018年度却形成了七千多万元的巨额亏损,其参与期货交易投机的可能性不小。

尽管此次百隆东方保证“棉花期货交易持仓不超过10万吨,交易量全年累计不超过20万吨,交易保证金不超过1亿元人民币”,然而,如果公司试图参与期货投机,即使交易保证金上限仅为1亿元,但是按该品种合约规定,其理论上的最大损失却可能高达20亿元,对于2018年净利润仅为4.38亿元的百隆东方而言,或将成为不可承受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