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說起終極對決,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一部電影——《決戰紫禁之巔》,此外,還有劉邦與項羽,周瑜與諸葛亮、兩次世界大戰……

那麼,在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曾經改變了中國歷史的進程,留下了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歷史故事。

一、黃帝VS蚩尤

黃帝(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是古華夏部落聯盟首領,中國遠古時代華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為中華“人文初祖”。

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部落酋長,是今天的苗族的祖先,也是部分漢族人的祖先,為中華三大人文始祖之一。相傳蚩尤面如牛首,背生雙翅,是牛圖騰和鳥圖騰氏族的首領。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黃帝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蚩尤


約在5000多年以前,黃帝在今河北涿鹿縣境內,展開了與蚩尤部落的戰爭——涿鹿之戰,蚩尤戰死,部分東夷九黎部族融入了炎黃部族,形成了今天漢族的最早主體,而部分沒有融入炎黃集團的部落,就形成了今天苗族的最早主體。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涿鹿之戰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炎黃戰蚩尤形勢圖



雖然是傳說中的角逐,但意義卻極其重大。涿鹿大戰後,在中原地區建立的炎黃部落聯盟從黃帝時代延續了下去。部落間更加融合,特別在帝禹擔任聯盟領袖時期,率領著部落聯盟開始了規模浩大的治水工程。通過治水,鬆散的部落聯盟開始向原始的國家機器轉型,中國也隨之出現了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

二、越王勾踐VS吳王夫差

勾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家喻戶曉。然而,最先忍辱負重以圖報國的卻是夫差。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hé)閭(lǘ)攻打越國,戰於欈(zuì)李,吳國大敗,闔(hé)閭(lǘ)中箭身王,死前囑子夫差勿忘殺父之仇。夫差繼位後,為了洗雪其父闔閭敗給越王勾踐的恥辱,勵精圖治,吳國也迅速增強。

2年後,夫差興兵南征越國,兩軍戰於夫椒(jiāo),越軍戰敗,損失慘重,僅剩5000餘人,退守會稽山。就在越國唾手可得之際,夫差卻答應了勾踐的投降請求,給了死對頭以喘息之機。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越王勾踐


之後幾年,勾踐象奴隸一樣侍奉著夫差,夫差認為勾踐真心歸順了他,就放勾踐回國。

勾踐回國後,時刻不忘受辱的情景。他臥薪嚐膽、發展生產、鼓勵人口增長,通過一系列發展生產與提升軍隊戰鬥力的措施來使越國富國強兵,具備了伐吳復仇的能力。

公元前478年,越國率領大軍攻打吳國,在笠澤大敗吳軍,吳國自此一蹶不振,越國稱霸,越王勾踐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

三、孫臏VS龐涓

相傳,孫臏與龐涓同時受業於世外高人鬼谷子,但陰險的龐涓深知師弟孫臏的才能遠在自己之上。下山之後,兩人一起去了魏國。在魏國,龐涓受到了魏王的重用,指揮著魏軍橫行中原,戰無不勝。

龐涓擔心自己大將軍的位置不保,對孫臏展開了一系列的迫害行動。被挖去膝蓋骨的孫臏利用自己的智慧逃出了師兄的魔爪,來到了齊國。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孫臏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龐涓



從此,這兩位師兄弟利用齊、魏兩個大國的軍隊上演了圍魏救趙、馬陵之戰等精彩好戲,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最終,孫臏和龐涓之間的爭鬥,最終以龐涓的死,劃上了句號。

四、蘇秦VS張儀

蘇秦與張儀同出自鬼谷子門下,跟隨鬼谷子學習縱橫之術。蘇秦的年輩比張儀晚,蘇秦死於公元前284年,張儀死於公元前310年,蘇秦的主要活動均在張儀身死之後。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蘇秦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張儀



二人沒有直接進行過對抗,但他們的政治主張卻是水火不容、針鋒相對的。蘇秦是倡導六國合縱一致抗秦,張儀鼓吹連橫與秦國結盟。在戰國中後期的政治舞臺上,兩個完全相左的主張幾乎決定著戰國七雄的命運。

五、王莽VS劉秀

王莽是西漢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員,處心積慮數十年,終於代漢自立,建立新朝。劉秀以漢室宗親自詡,一心要恢復故國。兩人自始至終都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劉秀作為漢室宗親,在反莽起義剛開始的時候就跟隨大哥劉演起兵於南陽郡。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劉秀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王莽



昆陽一戰,劉秀大破莽軍,並擊殺了新莽大將甄阜、梁丘疵等人,使他成為敲響新莽王朝喪鐘的人。新朝號稱百萬大軍的主力覆滅於昆陽城下,三輔震動,新莽政權土崩瓦解。更始元年九月,綠林軍攻入長安,王莽死於混戰之中,新朝覆滅。

六、劉邦VS項羽

鴻門宴、楚河漢界、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這些中國人耳熟能詳的成語和典故都是劉邦和項羽奉獻的。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劉邦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項羽



劉邦,是漢高祖,是漢朝的開山鼻祖。項羽,是西楚霸王,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戰士。他們倆在著名的戰役中——楚漢相爭成為了敵人。

垓下之戰是項羽有史以來第一次戰敗,也是“楚漢相爭”的最後一次戰役,劉邦在垓下集合了七十萬大軍,而項羽只帶了十萬大軍。戰役最後,項羽僅帶了二十六人逃至烏江,最終,在烏江自刎身亡。

然而,劉邦和項羽誰才是在真正的英雄?

七、諸葛亮VS司馬懿

《三國演義》中周瑜死時,曾大呼既生瑜,何生亮含恨而終。其實這句話應改成諸葛亮來說:既生亮,何生懿。在後曹操、後劉備時代的三國,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鬥智是最精彩的部分。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諸葛亮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司馬懿



在諸葛亮北伐、五丈原之戰等戰役中,司馬懿為拒蜀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假如魏國沒有司馬懿,諸葛亮可能早就北進中原了。而弱小的蜀國如果沒有諸葛丞相,蜀國怎能安安穩穩的堅守四十多年。

諸葛亮與司馬懿棋逢對手,是不可多得的賢相良將。在諸葛亮病重之際,兩人之間仍然上演了一出空城計!

八、岳飛VS金兀朮

金兀朮一生最主要的成就是攻克遼東京,南下江南攻打南宋,一生致力於吞併南宋統治中國,是女真族史上的一名卓越的軍事統帥。岳飛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堅持抗金斗爭,力保住南宋半壁河山,主要成就有連結河朔、積極與義軍聯絡抗金、收復襄陽六郡、北伐中原。

在民間傳說中,他們一個是金翅大鵬轉世,一個是赤須龍再來。去除神化的部分,他們兩個人都稱得上是蓋世的英雄人物。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岳飛


中國歷史中,那些終極對決的主角們

金兀朮


皇統元年(1141年),金兀朮利用南宋宰相秦檜除掉大將岳飛,迫宋稱臣,簽定皇統和議,以功進太傅。次年,金兀朮還朝,獨掌軍政大權。皇統八年(1148年),金兀朮在上京會寧府病亡。

至此,兩位來自不同民族的英雄走下了歷史舞臺。

你還知道哪些關於終極對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