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北大畢業生去送外賣》刷屏,什麼樣的人生才值得一過?

看完後,覺得這篇文章很矯情,作者並不明白什麼是底層。

我並不是說作著思考人生不對,我只是覺得《一個北大畢業生決定去送外賣》這篇文章裡面有一種優越感,他在服飾外賣小哥。文中說,他在和在國外的女朋友開玩笑——我問她你願意嫁給一個外賣員嗎?她說不願意。我說你這樣會被社會譴責的,她反而問我回去一個女外賣員嗎?我說像你一樣美可以考慮。不知道為什麼,我看到這句話和噁心,人家外賣員招惹你了,要接受你們倆來自上層的挪揄和嘲笑呢,我如果是個外賣員,我聽著真的很不開心,我一個朋友說,這篇文章就像一個領導來視察工作,體驗生活。

北大畢業生到底應該去幹什麼?我發現只要打著’北大‘標題的文章很容易上10萬加,諸如《北大女士工作一個月就職》,《一個北大畢業生決定去送外賣》,去掉北大這兩個字。這些文章到底都傳播了些什麼?一個工作不如意的女孩一個月就辭職,一個寫字樓裡過膩了的白領去送外賣。

文章說,我現在已經來到了你告訴我的底層,你們還能把我怎麼樣,此為積極的避世主義。去製造衝突,錯配感,把自己放到一個認為不該屬於的地方。老僧釀酒,名妓讀經,將軍作文,公牛闖進陶瓷店,書生架起小電驢,積極地讓自己投身一場荒誕劇。

就好像變成了 沒用的阿吉 的三少爺,只要他拿起劍,依然是神劍山莊的謝曉峰,帶著他不可一世的落魄,高傲的腳踏實地。

這裡頻繁使用 北大碩士 這個稱呼,是因為從那篇文章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始終在意的省份,因為自己同樣曾經在意類似的東西,所以體會的到。

放下吧,我都沒從北大碩士聯想的北大

你又何必認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