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鼓勵重點領域消費政策將出臺 預計二季度消費繼續回暖

作為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壓艙石”,推動消費穩定增長已成為下一步著力的重點。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獲悉,有關部門將陸續出臺一批鼓勵重點領域消費的政策舉措,進一步完善推動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政策;引導企業增加高品質產品服務供給;推動養老、家政、文化、旅遊等服務業提質擴容等,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業內人士表示,增值稅率下調等一系列積極政策逐漸顯效,將進一步提升市場對消費的信心,預計二季度消費有望繼續回暖。

消費結構迎轉變

數據顯示,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8萬億元,同比增長8.3%,比上年同期放緩1.5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7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比1-2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近幾年促進開放、增加進口、提高消費者福利的政策頻繁出臺並不斷髮揮效力,下調和取消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對消費起到積極作用,消費仍是經濟增長首要動能。

但消費結構有所轉變,服務類消費佔比為4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汽車消費低迷拖累消費增長。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說,在消費結構已經呈現出商品消費與服務消費雙輪的格局下,服務消費快速上漲可大大沖抵2019年商品消費的下行壓力。

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表示,消費端有望成為本輪經濟企穩主要動力。今年減稅降費規模達2萬億元。據測算,其中一半將歸屬居民部門,而中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大約在0.8左右,因而1萬億元新增收入有望增加8000億元左右的新增消費,帶動消費增速上升2%,使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從目前的8%左右升至10%左右。

汽車消費有望回暖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相關促進消費政策的出臺,汽車消費有望回暖。

“從全年消費展望看,能否扭轉限額以上消費特別是汽車消費的持續較快下滑,成為今年‘穩消費’的關鍵。”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劉曉光認為。

從國家統計局數據來看,汽車類消費下滑成為社零消費的主要拖累。

對此,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近日表示,從3月份的情況來看,汽車的生產儘管還在下降,但是降幅在收窄。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下階段整個汽車的生產和銷售可能降幅會進一步收窄。

國家發改委近日下發了關於徵求對《推動汽車、家電、消費電子產品更新消費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2019-2020年)(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在促進汽車消費方面,這個文件提出了9條鼓勵措施。其中,明確提出,破除乘用車消費升級制度障礙,研究制定促進老舊汽車更新政策。

光大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邵將認為,截至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和天津6個城市實行嚴格的機動車限購政策。6個城市2018年增量指標共計66.4萬輛。若6個城市增量指標提高一倍,可能將帶來整個乘用車市場2.8%的同比增長。

政策加碼促消費

促進消費形成強大國內市場,離不開一系列有針對性的經濟政策及具體措施。劉曉光認為,為對沖結構性下行風險,必須把加大宏觀調控與深化改革同市場開放相結合,釋放新的經濟增長源,包括打破行政性壟斷體制制約,改進低效率部門,推動城鄉之間要素自由流動,促進中低收入階層收入和人力資本提升,推動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專家認為,就消費而言,將從創新流通方式、優化消費環境、擴大商品和服務供給等方面,全面推出促進消費升級舉措。一是著力擴大消費規模。因地制宜促進汽車、家電消費,有條件的地方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滿足人民群眾對綠色智能新型汽車和家電的消費需求;推動農村消費提質擴容,支持優質工業品下鄉。二是著力提升消費質量。強化產品和服務標準體系建設,以標準實施促進質量提升,統籌實施消費升級行動計劃。三是著力提高消費能力。落實好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政策,切實做好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認真執行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四是著力改善消費環境。加快補齊道路、能源等建設短板,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是著力健全消費政策。完善有利於提高居民消費能力的收入分配製度,落實好健康、養老、家政等生活性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大文化、旅遊、體育等領域用地政策落實力度。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