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寒冬,合眾汽車30億低調“炫富”,搶先鎖定決賽席位?

人性是“高調的展現等同於內心的缺失”,資本天性是“為利而生”,當人性遇到天性,新能源汽車領域就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鮮活的故事。前幾年,在新能源汽車賽道開拓之初,一個新能源企業不講資本故事,似乎與這個市場格格不入;現在,當新能源汽車競爭真正進入淘汰賽階段需要比拼財力之時,卻顯有企業有拿得出手數據略顯尷尬而遊離圈子之外。合眾汽車,總是與新能源領域發展規律格格不入,一貫反其道而行之,“靜默”兩年,借產品量銷之際,則在上海車展向市場扔了一顆重磅“炸彈”——完成B輪融資30億元。在這個資本寒冬時代,合眾汽車拋出30億融資是有低調“炫富”的嫌疑,還是有提前鎖定決賽席位的決心?

資本寒冬,合眾汽車30億低調“炫富”,搶先鎖定決賽席位?

向催熟說不,合眾敬畏規律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全國各汽車集團或新晉勢力宣佈投資建設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70餘個,計劃投資總金額達到4500餘億元,規劃產能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100餘萬輛,國內的新能源車駛入“快車道”。

2018年,新能源汽車領域共有近40個項目,投資近4000億元,規劃年產能近700多萬臺。甚至,中國新能源之風影響了全球,有數據顯示,在2018年全球汽車製造商在新能源汽車研發上承諾的投入飆升至3000億美元,全球包括戴姆勒、大眾、通用等知名的汽車集團已經完成路線之爭,投身新能源的懷抱。

資本寒冬,合眾汽車30億低調“炫富”,搶先鎖定決賽席位?

在資本飛蛾撲火般的瘋狂湧入下,新能源汽車被用戶熟知與認可。但輝煌之下,掩蓋不了“血”的事實:國內的新能源企業已經經歷了或明或暗的洗牌,與新能源汽車相關的汽車企業數年前有上千家,到去年數百家,到今年只有十多家新勢力活躍在一線。

大浪淘沙,沉者為金;風捲殘雲,“剩”者為王。這一點對新興的新能源整車廠商更為直觀,正如現在我們所看到的那些情景:IPO的新勢力裁員緋聞不斷,高調融資的企業產品完成度不高,還在為上市而努力的企業人事鬥爭是非不斷……

這些企業,曾經是資本的座上賓。但現在看來,在資本的催熟之下,這些企業都有早產夭折的可能。“那些被資本催熟的汽車新企,95%都要死掉。”有資本專家如此說。

資本寒冬,合眾汽車30億低調“炫富”,搶先鎖定決賽席位?

有意思的是,在這個過程,合眾汽車並沒有參與資本市場的狂歡,對資本二字也很少去大肆宣揚。與此相反的是,合眾汽車在悄悄完成了以張勇為首的精英團隊組建、桐鄉智慧工廠的竣工、哪吒N01的定型與上市、“雲海計劃”營銷構架的完成、以技術為支點“阿基米德計劃”的出臺、“四國七地”全球化科研佈局的確立,以及雙資質的獲取……

相比傳統汽車,合眾汽車在一年之中釋放著互聯網思維的新銳鋒芒,而相比造車新勢力,合眾汽車則多了對傳統造車洞察之後的敬畏。

事到如今,我們回過頭來琢磨,卻發現合眾默默遵循著市場發展規律的那條“紅線”——資本可以“組裝”出一輛車,資本卻不能“製造”出一輛車。在“組裝”與“製造”的區隔下,我們可以推算出一個新興造車企業的存活時間,諸如現在我們感知到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新勢力的“痛”。

資本寒冬,合眾汽車30億低調“炫富”,搶先鎖定決賽席位?

也許,我們可以說,資本的狂歡,合眾汽車並沒有缺席,只不過合眾在悄悄為資本家們籌劃有“自主權”的酒席。

向資本承諾,合眾自有信心

現在,當合眾汽車宣佈完成B輪融資30億,累計融資超過70億時,我們發現,合眾汽車並沒有變成資本的“傀儡”,相反,資本只是讓合眾汽車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在這次上海發佈會的公開訪談中,合眾汽車總裁張勇顯得意氣風發,“融資完成後,精英團隊有更多的自主權利,企業經營、產品運營上,我們有更多的話語權,大股東充分尊重企業運營的思路、規劃方向,他只是做一些策略性的支持。”

資本寒冬,合眾汽車30億低調“炫富”,搶先鎖定決賽席位?

合眾汽車贏了,贏在自主權。

也許,很多人都很疑惑合眾汽車的“資本成果”,包括我自己。因為歷史規律告訴我們,但凡股東發生變動,接下來就是人事變化,企業戰略變化,產品節奏變化等等一系列以資本意志為轉移的“變革”(這一點,不接受任何反駁!)。

不過,這次上海車展之後,所有的疑問都能迎刃而解。

我們發現,在這次車展之上,合眾帶著新一代情感科技純電SUV合眾U,全新概念車Eureka 02、以及哪吒N01 2020三款產品高調亮相,在這個“量產”依舊需要編故事的時刻,合眾交出了第一份完整的產品答卷,如果不出意外,在這次新能源勢力大考之中,很可能拿到滿分。

難能可貴的是,這些產品從價格與人群定位上組建成了完美的矩陣,21萬元以內,一至五線城的人群都能各有所愛。而且,在以技術決勝未來的趨勢中,產品各具特色,新發布的合眾U以及全新概念車Eureka 02已經教會了大家,合眾汽車做的不僅是一款汽車,而是創造一個未來的“靈魂伴侶”。

資本寒冬,合眾汽車30億低調“炫富”,搶先鎖定決賽席位?

以合眾U為例,他搭載了全球首個的透明A柱和生命體徵監測系統,以及同級獨有的小You智能機器人、IME互動呼吸燈。這四大功能,讓合眾U在同級競爭中沒有對手,甚至可以越級去完成挑戰,這就是科技情感的魅力。而Eureka 02則承載著探索先鋒引領汽車工業設計前瞻的任務,明年也將完成量產。技術實力再一次為合眾汽車在資本化過程中投票加分。

資本寒冬,合眾汽車30億低調“炫富”,搶先鎖定決賽席位?

以小見大,管中窺豹。這種有序的產品上市與前沿的技術研發,讓合眾汽車的“資本化”運作中有了底氣與主動,如同合眾汽車的設計理念“自信在”。

向未來宣戰,合眾不懼對手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合眾汽車已經在量銷,這種量銷可以理解為“進賭場”與“上牌桌”有著本質的區別。也就是說,在2019年的新秀交車淘汰賽中,合眾汽車已經是“莊家”。

公開可查證的數據顯示,從去年11月哪吒N01上市到現在交付接近4000臺,已經有80家城市合夥人協同銷售。據瞭解,年底將有300 家銷售及服務網點為合眾而戰。可期望的數據是,“合眾汽車,2019年預計交付3萬輛,合眾U從今年年底開始到明年交付五萬臺。”合眾汽車總裁助理兼營銷公司常務副總裁江峰表示。銷量就是生命,銷量就是一切!

資本寒冬,合眾汽車30億低調“炫富”,搶先鎖定決賽席位?

實際上,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當傳統汽車廠商都在加速入局的時候,競爭的本質已經變了,充其量,新勢力之間的競爭最多算得上是小打小鬧,大勢之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終究要回到“車”的競爭。

這一點,合眾新能源總裁張勇看得很徹底:“現在互聯網造車都回歸傳統了,新興造車企業更多一點一定是傳統的部分要繼承,從產品定義到造型、到工程、到採購、到質量管理、到銷售、到用戶運營,不能有任何短板,90%還是要遵循傳統、敬畏傳統。”這種木桶競爭理論,合眾不懼任何對手。

資本寒冬,合眾汽車30億低調“炫富”,搶先鎖定決賽席位?

新能源汽車競爭淘汰戰之下,傳統與新勢力之間不再是平行線,而是相交線,迴歸傳統,兼容傳統,合眾或許能真正做到“不服就幹”!30億融資,就是一個“決賽開始的戰鬥符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