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摄影不清晰一定是设备原因?原来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微距摄影不清晰一定是设备原因?原来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微距是许多摄影师的最爱,所有微小的细节都被放大到平时看不到的场景。但是进行微距拍摄时,摄影师通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照片往往会不清晰!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微距摄影的清晰度。

​请勿超过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

微距摄影不清晰一定是设备原因?原来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每个镜头都有一个最近对焦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焦距对象最接近镜头,同时仍然是清晰锐利的。如果你的手指非常靠近你的眼睛,你的眼睛根本无法聚焦在距离太近的物体上,镜头的工作方式也是一样的。最常见的错误是摄影师为了拍到更清晰的图像,往往靠近再靠近,这种做法恰恰是错误的,当将镜头推到可以对焦的极限时,镜头就不能非常清晰地对焦。如果摄影师将镜头略微偏离拍摄对象,则拍摄的照片会更清晰。以下是几款微距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

尼康105mm 微距镜头最近对焦距离是0.31m

尼康60mm微距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是0.185m

腾龙60mm微距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是0.23m

适马180mm微距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0.47m

腾龙90mm微距镜头最近对焦距离是0.29m

佳能 EF 100mm (新百微)微距镜头最近对焦距离是0.3m

使用三脚架拍摄

微距摄影不清晰一定是设备原因?原来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在近距离拍摄精细细节时 ,相机如何抖动都会导致细微的细节模糊。我们可以试验下你拿过一个激光笔并将它照射在房间的墙上,这时你就会看到人的手是多么的颤抖。当手持相机并按动快门按钮时,相机会变得更加不稳定。当拍摄微距时,尽量用三脚架拍摄,当然这样可能会使拍摄变得不灵活,但这可以消除相机抖动,避免照片不清晰的所有潜在原因。为了获得更清晰锐利的图像,还可用微距聚焦轨道来辅助拍摄。

确保风不会对拍照产生影响

微距摄影不清晰一定是设备原因?原来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如果您按照以上2点做了,可以确定不会因为对焦距离和相机抖动而是画面质量变差。然而,如果这时照片锐度还是有问题,那么可以确定模糊是由拍摄主体移动引起。其中风肯能是最主要的因素。拍花时我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即使是最轻微的风也会导致花朵迅速移动,这种移动会破坏照片的清晰度也就不足为奇了。

用成像清晰的镜头拍摄

微距摄影不清晰一定是设备原因?原来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有时候你会尽一切努力解决模糊问题,最后却发现发现模糊不是你的错, 而是你镜头的错误,各种镜头的成像质量是有差别的。好多摄影爱好者想学习微距摄影,让推荐物美价廉的镜头,佳能和尼康提供的50mm 微距镜头就很好,而且它们的最近对焦距离都很近,所以是初学微距摄影很好的选择。

用较小光圈拍摄

微距摄影不清晰一定是设备原因?原来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有许多微距摄影作品,整个拍摄主体并没有完全成为焦点。而是选择性聚焦(只对主体的一部分聚焦),虽然对摄影艺术的所有解释都是主观的,但我个人更愿意清楚地看到整个昆虫,而不是只看到一只昆虫的眼睛。尽管大光圈具有较浅的景深,可以使主体跟背景分离,为了取得整体清晰可适当减小光圈。在某些情况下,即使使用最小光圈,也可能无法使整个拍摄对象清晰对焦。在这种情况时,可以尝试从将焦点放在主体的不同位置,然后后期进行堆叠处理。

使用实时取景对焦的方式

微距摄影不清晰一定是设备原因?原来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相机实时取景对焦(Live View),对比度检测自动对焦是最精确的对焦方式,而新型数码单反相机的实时取景模式则使用对比度检测进行对焦。因此在进行微距摄影时,用实时取景对焦是明智的选择。在实时视图中,可以在LCD查看器上放大图像,能够通过调整实现精确对焦。得到准确的对焦按动快门,可能会造成相机轻微的移动,最好将相机安装到坚固的三脚架上,使用快门线完成拍摄。

用闪光灯辅助拍摄

微距摄影不清晰一定是设备原因?原来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使用小光圈和/或相机非常靠近拍摄对象时,可能不会有足够的光线以产生良好的图像。这是使用环形闪光灯辅助拍摄可提供均匀照明,几乎没有阴影。即使没有三脚架,手持拍摄也可以定格移动物体(假设环境光线不太多)。

另一种照明选择是双闪光灯组合。在镜头的每一侧都放一盏灯。作为主光和补光,它们不仅可以让您接近拍摄对象,还可以在图像中表现出纵深的感觉。

微距摄影不清晰一定是设备原因?原来这些才是决定因素

​当然使用好的相机和镜头也是成像清晰的一个因素,但是每个人的经济状况不同,最先进的设备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拥有的,因此只能通过以上因素进行内部挖潜,尽可能的消除影响成像质量的因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祝你拍出清晰漂亮的微距作品,如果有问题或者作品请发评论中一起谈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