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協定暢通企業貿易之路

伴隨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的步伐,中國自由貿易區戰略加速實施,這給自貿協定簽署雙方國家的企業帶來了巨大機遇。在第125屆廣交會上,參展企業對此有著切實的感受。

企業出口更加便利

“現在產品出口到韓國很便利,不大會受到關稅稅率的影響。”西摩電器有限公司總裁董越君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西摩主要生產電熱水壺,已經向韓國出口多年。隨著中韓自貿協定簽署並生效,產品出口到韓國的關稅已經很低,產品出口到韓國或者購買韓國商品都非常便利。

像這樣受益於自貿協定的企業,在本屆廣交會上還有很多。近年來,中國加速多雙邊自貿協定商籤,為企業拓寬國際市場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目前,中國已與25個國家和地區達成了17個自貿協定,自貿夥伴遍及亞洲、大洋洲、南美洲、歐洲和非洲,已逐步形成了立足周邊、輻射“一帶一路”、面向全球的自貿區格局。

浙江龍游公任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衛明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公司主要生產電視天線,東盟國家對這類產品需求量非常大,成為龍游公任主要的出口市場。受益於中國—東盟自貿協定和協定“升級版”,關稅逐步降低,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水平逐步提高。不僅這樣的安排讓該公司出口東盟市場更加便利,而且投資設廠在馬來西亞,更加接近消費市場,為今後長遠發展打開了無限的空間。

自貿協定使多方獲益

企業不僅在和中國簽署自貿協定的國家開拓市場時大為便利,而且以這些國家作為橋樑,企業向與該國簽署自貿協定的其他市場出口也非常便利。李衛明表示,下一步,公司將以馬來西亞作為生產基地,主要有兩點考量:一是成本要比在中國生產低15%,質量比在馬來西亞當地生產產品更有優勢;二是可以用零關稅將產品銷售到東盟十國,商品銷售價格可以進一步降低。而且,李衛明表示,除了拓寬東盟市場之外,公司未來還將走向與東盟國家簽署自貿協定的更廣闊的市場。

實際上,自貿協定的簽署不僅利好中國出口企業,而且使來自自貿夥伴的企業也從中受益匪淺。

恩優希(NUC)電子公司是一家來自韓國的企業,專門生產廚房小家電。目前,恩優希已經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恩電商貿有限公司,該公司總監林志洙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主要向中國出口原汁機,現在的關稅稅率只有6%,而有些其他國家的企業要20%多,相比之下,銷售價格要更低,更加有競爭力。“現在,產品銷售到中國基本感受不到什麼障礙,和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相比,我們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很有競爭力。”

自貿區戰略還將走深走實

可喜的是,中國自貿區戰略實施的步伐還將走深走實。據商務部國際司司長張少剛透露,今年將繼續加快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中日韓自貿協定等談判,加大力度做好已生效自貿協定的宣介和實施工作,提高企業對自貿協定的利用率,繼續發揮好自貿區對促進外貿穩增長的積極作用。

隨著自貿區戰略的走深走實,企業紓解了關稅之憂,增強了貿易之便,外貿企業得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到做產品上,放到開拓市場上。

董越君稱,中國和不同國家建立了越來越多的貿易聯繫,這為企業開拓市場鋪好了路,現在企業更加需要全身心投入,把產品做好,讓產品更能打動消費者,同時提升附加值,不斷增強內生性增長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