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名酒”的三十年:多數成為地方錢袋子

“中國名酒”的三十年:多數成為地方錢袋子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宋馥李 4月22日,中國“17大名酒”的負責人齊聚四川射洪縣,共同回顧了一段饒有興味的歷史——“中國名酒”評選。

1989年,第五屆全國評酒會在合肥召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根據原國家經濟委員會安排,聘請品酒專家組成業務組,展開了對參賽酒樣風味質量的評選工作。

這一屆評酒會共收到各省、市和自治區推薦的酒樣362種,經過數輪品評複查,共評出17箇中國名酒(國家金質獎)和53箇中國優質獎(國家銀質獎)。其中17箇中國名酒包括了茅臺酒、汾酒、五糧液、洋河大麴、劍南春、古井貢酒、董酒、西鳳酒、瀘州老窖特曲、全興大麴酒、雙溝大麴、特製黃鶴樓酒、郎酒、武陵酒、寶豐酒、宋河糧液、沱牌麴酒。

至此,第五屆全國評酒會成為中國政府部門主辦的最後一次全國性評酒活動,被白酒業界的人士譽為白酒工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而評選出的中國名優白酒產品,此後也逐漸走向了全國市場,紛紛成為全國知名品牌和地域品牌。

7000餘家白酒企業營收6000億

2019年4月22日,上述17大“中國名酒”企業,又聚集在四川遂寧沱牌捨得生態工業園,紀念第五屆全國評酒會召開30週年。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會長石秀詩回顧了第五屆評酒會當時的盛況,他表示,當年的評酒活動,培育了一批深受消費者認可、享譽市場的知名白酒品牌,也調動了各級政府部門支持白酒產業發展的積極性,對整個白酒行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經過三十年的發展,目前中國白酒工業企業有70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達1500多家,主營業務收入6000億元左右。而近十年,更是白酒工業發展的黃金十年,白酒形成了具有區域優勢的產業集群。

自然環境和區位特點,對白酒產品質量和風格特點產生重要影響,中國逐步形成了長江中上游白酒主產區、黃淮流域白酒產業集群,以及以山西汾酒、衡水老白乾、北京二鍋頭為引領的華北地區,以陝西西鳳、新疆伊力特為代表的西北地區以及東北部分地區的白酒產業園和山東、河南的白酒產能大省。

石秀詩認為,總體來看,中國白酒產業區域分佈相對比較合理、生產力佈局相對集中,從而支撐著白酒產量平衡增長,產品質量優質的白酒產業健康發展。白酒企業大多處於中西部經濟欠發達地區,為這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白酒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機械設備製造、倉儲、物流、印刷、造紙、玻璃、塑料和化工等相關產業的發展。

白酒是地方“錢袋子”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馬勇在報告中指出,30年來,中國白酒行業的總產量比1988年增長了3倍,主營業務收入增長了10倍,一些地方紛紛制訂了支持白酒行業發展,先後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位於遂寧的捨得酒業,2018年的收入增速也創下6年來的新高。據捨得酒2018年報顯示,2018年捨得酒業旗下中高檔酒產品的毛利率達到81.85%,實現營業收入約為17.9億元,同比增長28%。捨得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力說,2016年6月,捨得酒業實施了改制,清理了上千款貼牌和定製產品,聚焦打造核心品牌和產品,從而實現了高速增長。

遂寧市市長鄧正權在發言中說,遂寧市正在大力支持捨得酒業的生態釀酒業的發展,以政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共建中國生態釀酒產業技術研究院和生態釀酒產業園,助推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

實際上,四川省一直高度重視白酒產業發展。2018年,四川將食品產業作為全省重點培育的五個萬億級的支柱產業之一,並將白酒產業列入全省16個重點產業加以扶持發展,並提出優先發展名優白酒千億級產業,高質量打造中國白酒金三角,著力提升川酒六朵金花的辨識度和影響力。

鄧正權說,今年一季度,遂寧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增速排四川省的第三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等增速都居於全省的前列,特別是食品、飲料、白酒產業高速增長,其中,白酒產業增長了25.4%。

在這次峰會上,17大名酒企業代表全行業發佈了《新時代中國白酒高質量發展共同宣言》,宣言提出:白酒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要築牢質量安全之基,要恪守大國工匠精神,要堅持創新驅動戰略,要彰顯民族文化自信,注重生態文明建設,要秉持開放合作共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