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调整压力加大,特别是中小盘,当下适不适合减仓?

在清明节前4月2日提示中小票见顶,今天4月23日了,回顾一下中小板K线图,再看看手中的中小票怎样了?

清明节前在圈中提示“股票换钞票”,已经过去20天了,现在来找理由?不仅是晚了,也无法洞察到真正的理由。能够洞察到真正的理由者,早就发现问题了。在这20天的时间里,多数人扎堆在一味唱多的股评群里,热火朝天的喊涨,期望是美好的,但资本市场是一丝不苟的,不是臆想、大喊、信心以及对谁的嘲讽所能有一丝一毫作用,如果说有作用,作用将是更加的害了臆想的股民。

A股调整压力加大,特别是中小盘,当下适不适合减仓?

上图为中小板指数120分钟周期【阴阳易变】指标图,绿箭头下方圈内绿柱为“绿竹”卖出信号,出现时间为4月3日,另外在

3月29日指示大盘将冲击3200点位,但同时提示注意中小票做顶,甚至【中小盘实干绩优成长股】都将做顶,在4月2日明确指出中小票做顶,现在回顾看看回调多少了?

清明节后上证50持续走高,这在3月份就多次反复的在圈中解读分享了这波上涨的逻辑,是为了科创板打新而进行的大资金调仓换股、乾坤大挪移,资金必定是要从深证流入到上证的,特别是会流入稳定的大盘权重股,而流出资金最多的将是绩差中小票。

大盘如同大船掉头慢,原本很好识破的事情,却鼠目寸光盯着眼前这几分钟,当醒悟之时已被深埋而无法自拔。看看是不是每次反弹的希望,都是一根阴线而打得更深?

市场多空分歧大的原因很简单,老股民抄底赚了钱就出局看空,新股民刚入股市并未赚到钱,都是高位震荡区入场的,急切的希望赚到钱,并以绝对的网络人数优势扎堆在一批唱多的股评家群里,越是同声齐唱,越是被洗脑迷失方向。在股市中,股民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的臆想!

中小票后市还有反弹,但不是现在,以【阴阳易变】指标指示,需等待“时易”与“日易”的金叉点,关注


中小票不是减仓的问题,而是清仓的问题,具体个股具体对待,【中小盘实干绩优成长股】在后市反弹点位可以抄底,还有大幅上涨空间,而绩差无发展及减持的中小票,在科创板试点退市制度后将一文不值(这还有段时间),反弹补仓将无法回本,越补越深套。结合基本面、技术面、政策面、消息面判断这类个股。

另外,不要找股指期货松绑作为理由,沪深300与上证50的股指期货早就松绑了,这次是中证500中小票的股指期货松绑。凡是找股指期货为自己“架梯子”者都是不炒股不炒期货者。

上证50虽然4月22日大跌2点多,但不是转折性调整,而是“过满溢出”,意思为大资本持续买入而持仓过满,无法动弹,也提升了自身风险,而采取的主动卖出减仓行为。这些日老狼多次反复强调的买入资金匮乏就是此意。

上证50大部分资金不会流出,将驻扎等待科创板开盘。因此下跌幅度将有限,后市会形成箱体震荡的右向横盘走势。

A股调整压力加大,特别是中小盘,当下适不适合减仓?

挑选其中活跃个股做短线差价,短线高手有没有炒股水平,就看震荡区的获利。心态好的老股民可以不做震荡区,等待科创板打新获利。科创板如果通过注册的上市公司多,加上高门槛阻挡住了大多数小资金散户的参与,或许中签几率很高。

如果说现在才减仓的话,理性的讲,已经完了,合理的减仓点应该在三月份的平台内做,然后保持3-5成的仓位做差价。虽然可能会错过中间的不少机会,但也规避了潜在的风险,我们的操作不能以一次两次的成功为标准,不能因为这次减仓后上涨,少赚了而质疑之前的减仓规则不合理。因为,股市投资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比的是谁跑的远,而不是谁跑的快,要跑的远,稳定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前面仓位没有降下来,现在自然还是要减仓,亡羊补牢,不见的一定晚,最少还有羊在,不再继续丢就行。

A股调整压力加大,特别是中小盘,当下适不适合减仓?

现在形势很明显,再来看主板的日线图,量价背离,次级别结构背驰,次级别的二卖大概率已经产生,也就是说,现在主板大概率面临日线级别的调整,如果当前的回调把3153点有效跌破,就会去考验3000点的中枢。特别是次级别二卖的产生,且不说之后怎么走,二卖都出来了,这就是风险的标志,减仓无可厚非。

A股调整压力加大,特别是中小盘,当下适不适合减仓?

再来看中小板走势,与主板走势差不多,但没有主板走的强,最少第一次回调就回到了前面中枢里。当前情况是,前面日线量价背离,日线次级别结构背驰成立,现在是次级别的调整过程中,同样,次级别的二卖已经产生,是风险来临的信号。中小板的分析比日线简单,如果在前面中枢里能支撑住,这里就是机会,日线还会继续向上延伸,如果支撑不住,就会产生大幅的回调。因此,这个位置的风险大于机会,减仓没有问题。但要注意调整后的回补机会。

结论:主板和中小板日线都处于量价背离区,次级别都出现的结构背驰,次级别二卖都已经走出,因此,这里减仓是合理的,也是有必要的。但是,回调就是机会,这是现在市场中的名牌,所以,在减仓后要注意找机会回补,要不然会后悔的。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稍后结合消息具体分析,持续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