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高低在閱讀!小學生不愛讀書怎麼辦?七個建議來幫你!

“得語文者得天下,得閱讀者得語文”,這句話已經被越來越多的老師和家長所認可。閱讀是基礎學科,學好語文,發展好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能更好的學習其他學科。

很多孩子語文差,其它學科也差,歸根結底是缺乏大量的閱讀。很多老師和家長也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在輔導孩子建立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的過程中,還是很苦惱:給孩子買了好多書,可是他還是不讀,成績還是上不去。其實,是沒有用對方法。以下建議,是結合我的教學和我女兒的閱讀習慣,總結而成,希望對看到的你有所幫助。

成績高低在閱讀!小學生不愛讀書怎麼辦?七個建議來幫你!

一、給孩子營造安靜的、隨手可拿到書的閱讀環境。

對於孩子來說,環境對於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一個生活在嘈雜的環境中的孩子無法安靜讀書,一個生活在隨處是玩具和電子產品環境中的孩子也不會愛上讀書。所以我們要想培養孩子良好的閱讀習慣,首先要給孩子營造一個會讓孩子愛上閱讀、適合孩子閱讀的環境。

在孩子要開始閱讀前,家裡面關掉電視,手機靜音,讓家裡的氣氛靜下來。同時,各種各樣的玩具、電子產品等對孩子的誘惑也特別的大,不利於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可以收起來。接下來,最重要的一點:家裡要多放書,讓書成為家裡的隨處可見的精神食糧。家裡的書架,床頭、玩具架等等都放上適合孩子讀的書,孩子完成作業之後,沒有那麼多玩具玩,漸漸地就會對讀物產生興趣,隨手一翻,遇到喜歡的便會讀起來,久而久之,閱讀習慣也就能建立了。

二、要將閱讀生活化、規律化,定時、定地點閱讀。

給孩子營造好安靜的、良好的閱讀環境之後,就要盡最大的努力將閱讀生活化規律化。每天固定時間閱讀,可以幫助孩子儘快地養成習慣。

每一天吃完晚飯,和孩子進行完親子互動之後,是閱讀的好時間段。每天晚上睡覺前,身心放鬆,也是讓孩子讀書的絕佳時機。選擇一個時間段堅持閱讀吧!

閱讀除了定時還要定地點。千萬不能今天讓孩子今天在沙發上靠著讀,明天在床上躺著讀,儘量給孩子找一個適合閱讀的地點。可以幫助孩子快速的行成閱讀習慣。

成績高低在閱讀!小學生不愛讀書怎麼辦?七個建議來幫你!

三、閱讀的活動範圍要廣泛,除了家庭閱讀,要經常帶孩子去書店。

孩子放學之後,在家庭進行閱讀,是最常規的一種閱讀方式。但家裡的藏書有限,而且氛圍不夠濃厚,很多孩子沒有別人閱讀氛圍的帶動和影響,很難靜心投入閱讀中去。 所以為了開拓孩子的閱讀視野,促進孩子的閱讀習慣,提升孩子的閱讀質量和水平,家裡要經常帶孩子去書店。

經常去書店的孩子不僅愛閱讀,還能和別的孩子進行閱讀交流,以書會友。經常去書店讀書,家長還可以觀察孩子的閱讀口味,知道孩子喜歡的閱讀書目,瞭解孩子的閱讀水平。

當然,不愛讀書的孩子,家長也可以經常帶孩子去書店,讓孩子在書店濃厚的閱讀氛圍中受到感染,愛上閱讀。

四、最好的閱讀習慣一定建立於親子共讀。

每一個愛閱讀、會閱讀的孩子,他的閱讀啟蒙老師一定是自己的爸爸媽媽。很多家長在抱怨、發牢騷孩子不愛讀書的時候,有沒有問一下自己:我有沒有和孩子一起讀書?我有沒有給孩子讀過書呢?

很多家長在孩子放學之後,扔給孩子一本書:“快去讀書!”自己卻坐在沙發旁邊,翹著二郎腿玩手機、追電視劇,孩子心裡一定會特別的苦惱,為什麼你在玩,而我就要學習?這樣的心理狀態下,讓孩子靜心讀書,愛讀書,可能嗎?

家長的的閱讀行為是對孩子最好的引導。愛閱讀的家長,孩子一定也愛讀書,愛玩手機的家長,孩子一定很早就手機玩得很溜。所以,你想讓孩子發展什麼能力,就要自己往哪裡發展。要先讓孩子愛上閱讀,就要先自己以身示範,多讀書。

孩子的任何一項習慣的建立、能力的形成,一定是父母和老師手把手給孩子帶起來的,閱讀同樣是如此。不要再埋怨孩子不愛讀書。從今天晚上開始,拿起一本書,把孩子摟在自己的懷裡,和他一起打開書本,讀,一個字,一段話,一首兒歌,一本繪本。

成績高低在閱讀!小學生不愛讀書怎麼辦?七個建議來幫你!

五、親子共讀時要把握語速。

親子共讀的時候要把握好語速,語速一定要慢。低年級孩子的視覺專注還沒有完全專注。在家長讀書的時候,孩子的眼睛看著圖畫,耳朵聽著聲音。但是看圖的速度是比較慢的。如果家長讀書的速度非常快,孩子對這一頁的圖片還沒有理解,還沒有把聽到的語言和圖片結合起來,家長已經讀到下一頁,那麼孩子對書本的吸收質量是不太高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把握好語速。

六、要讓孩子大聲朗讀,培養專注力和語感。

學完拼音之後的小學生就可以漸漸自主閱讀了。在通過親子閱讀,孩子已經建立一定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之後,可以讓孩子自己閱讀。

為了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和閱讀信心,可以讓孩子放聲朗讀。大聲朗讀不僅能夠提高孩子的自信心,還能夠讓孩子在讀書的時候集中注意力,不跑什,不發呆。當然,大聲朗讀還能夠提升孩子對語言文字額記憶,培養孩子對語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成績高低在閱讀!小學生不愛讀書怎麼辦?七個建議來幫你!

七、讀後討論、交流,或演一演,提高閱讀質量與實效性,實現讀與說的轉化。

在孩子已經養成一定的閱讀習慣之後,可以逐步的增加閱讀的難度和深度。和孩子邊讀邊交流,讓孩子在閱讀中學會思考。

比如說今天孩子讀了一一則小故事,那麼這一則故事讀完之後,家長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你喜歡故事中的某某人物嗎?為什麼呀?”就是學會讓孩子在讀完之後能夠有自己的思考,並且能夠大膽自信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孩子表達想法的時候,家長要表揚鼓勵孩子,同時也要去主動的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和孩子完成一個互動。這樣這樣的讀後交流,能夠提高孩子閱讀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從而促進孩子能去提升自身的閱讀需求和閱讀興趣。

當然,有一些特別有趣的繪本、故事等,是特別適合演一演的,在親子共讀、共演的時候,孩子一定是笑容滿面,家裡一定是其樂融融。

在這樣的氛圍和讀演結合中,孩子的讀是深入的、高效的。閱讀興趣也是日漸濃厚的。

成績高低在閱讀!小學生不愛讀書怎麼辦?七個建議來幫你!

讓孩子愛上閱讀,不僅是老師的責任,是孩子的重要成長課題,更是家長的重要責任。需要家長配合老師,做好閱讀表率和示範,帶領孩子走進閱讀的百花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