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聚焦〡“15個攻勢”答辯:開局精彩,盡銳出戰

青岛日报聚焦〡“15个攻势”答辩:开局精彩,尽锐出战

2019年4月23日 青島日報3版截圖

實施制度創新,聚焦乾什麼、為什麼、怎麼幹,通過思想碰撞、頭腦風暴,推動各個層級真正擔負起政策制定的責任,增強政策制定和執行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實現用專業思維來思考問題,把工作做精準、做細緻、做出成色——

“15個攻勢”答辯:開局精彩,盡銳出戰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劉成龍 薛華飛

創新有很多,核心是制度創新。制度是管根本、管長遠的,制度創新的成效,決定著一個地區、一個單位的發展活力和成效。

為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的重要指示,全面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市委、市政府發起了海洋攻勢等15個攻勢,擬通過答辯對15個攻勢作戰方案逐一研究論證,聚焦理清幹什麼、為什麼、怎麼幹,通過思想碰撞、頭腦風暴,推動各個層級真正擔負起政策制定的責任,增強政策制定和執行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切實提高公共政策的科學性、嚴謹性、穩定性,明確制度創新的主攻點,確保出臺的每一項政策都務實管用。

青岛日报聚焦〡“15个攻势”答辩:开局精彩,尽锐出战

海洋攻勢作戰方案答辯現場。攝影 楊志文

4月14日、17日晚,市級機關會議中心三樓會堂座無虛席,海洋攻勢作戰方案和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作戰方案答辯先後在這裡舉行,兩場答辯均有數百人參加,第二場答辯還有200多名機關幹部主動參加。答辯時間均超過4個小時、持續到夜裡11點多,現場氣氛緊張熱烈,直問直答,交流充分。

未來一段時間,我市將陸續對其餘13個攻勢的作戰方案逐一進行答辯,以檢驗制度創新的效果。

“使政策制定的過程成為統一思想、完善提升的過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山東、視察青島並發表重要講話,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山東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要求青島“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省委要求青島打造山東面向世界開放發展的橋頭堡。也就是說,青島要做山東這個高地中的高地。

青島發起15個攻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島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的重大部署。15個攻勢的作戰方案代表了頂層設計。

既然是頂層設計,為什麼還要進行公開答辯?很多人心中有這樣的疑問。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清憲在主持首場答辯時解釋說,“各個層面要通過方案的答辯,自覺把職能工作納入全市15個攻勢全局來審視和把握,明晰每一個攻勢的來龍去脈,瞭解青島在幹什麼、每一個攻勢意味著什麼、自身在攻勢中的位置是什麼,打破本位主義,形成大協作格局。”

青岛日报聚焦〡“15个攻势”答辩:开局精彩,尽锐出战

國際時尚城建設攻勢作戰方案答辯現場。攝影 楊志文

答辯形式新穎、別開生面——王清憲主持,包括作為主答辯人的牽頭市領導及作為副答辯人的牽頭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主要起草人在答辯席就座,“評委席”則包括副市級以上領導同志、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和受邀專家學者。答辯中,主答辯人藉助PPT演示,利用1個小時時間彙報攻勢作戰方案的具體內容,隨後主、副答辯人接受臺下提問,對大家所提問題逐一作答或給予回應。

在互動交流、觀點碰撞中,方案得以完善,也使政策制定的過程成為統一思想、完善提升的過程。通過答辯,大家能夠更加系統地掌握15個攻勢,更加深入地瞭解其他部門的工作,從而增強大局觀,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幹事創業、推動青島發展上來。“我們以前的很多政策,含金量也很高,但發揮作用不夠理想,一個重要原因是社會知曉度不高,各方面理解把握不深。通過這麼一種大範圍的問與答,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讓政策在制定階段就面向全市各部門、社會公眾、利益相關方,既使各個層面在思想認識上形成高度共識,也擴大了作戰方案的影響力和知曉度。”一位機關幹部在接受採訪時說。

應邀參加答辯人員陣容強大,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同志和有關市級領導同志,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市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市委各部委、市直各黨組(黨委)、中央和省駐青有關單位和有關新聞單位主要負責同志,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相關領域企業家代表,相關行業的商會代表,作戰方案牽頭部門以及有關部門的機關幹部代表等數百人參加。在某一政策出臺前進行如此大規模的公開答辯,實屬罕見。

“看似規模龐大、4個小時的答辯,實際上是一次精簡節約的會議,它能夠代替很多閉門、小範圍的磋商,是一次大規模的集思廣益、頭腦風暴。”海洋攻勢作戰方案答辯後,受邀專家劉曙光表示,通過答辯的方式完善和提升方案,這種形式非常新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青岛日报聚焦〡“15个攻势”答辩:开局精彩,尽锐出战

評委進行提問。攝影 楊志文

“增強政策制定和執行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我市在涉海人才方面存在哪些突出問題,下一步如何解決?”“青島涉海人才總量不少,但存在不少問題,一是人才結構不合理,基礎研究人才多,應用型、管理型、複合型人才相對少;二是人才分佈不合理,集中在高校、科研院所多,產業化人才嚴重不足;三是人才環境未完全形成一套科學評價機制,重學歷、輕能力等現象存在。下一步要堅持‘缺什麼補什麼’,針對海工裝備等領域實施頂尖團隊計劃,形成人才梯隊,自我造血;建立高水平涉海人才學院,如海洋技師學院,滿足各層面人才需求;打造良好的人才環境,建立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激勵機制。”

“青島發展會展業,如何把一些大的公司、重量級展會吸引到青島來?”“第一要引進專業的展館運營公司,他們有很多會展項目,比如現在行業內公認出租率第一的、中國大陸的上海浦東新國際會展中心,委託德國的漢諾威展覽集團來運營,所以它每年的展覽供不應求;第二要引進知名的辦展公司,像荷蘭皇家等,他們在全球有上百個高端項目;第三要把一些會展項目梳理一下,引進國外知名企業進行併購嫁接,‘春江水暖鴨先知’,他們知道如何佈局,我們要配合好。”

提出問題、回答問題、解決問題,在一個個問題的錘鍊下,政策制定者進行更深入的思考,從而確保政策經得起推敲、滿足發展需要。這也是市委、市政府決定以答辯的方式,對作戰方案進行研究論證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答辯過程中,答辯人不僅要直面幾十位評委的輪番提問,全場其他人也可以通過書面的方式提交自己的意見建議。如此一來,每一個政策的出臺都將成為一個集思廣益、頭腦風暴的過程,增強了政策制定和執行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高政務服務效率。

王清憲在主持海洋攻勢作戰方案答辯時指出,以往政策的制定侷限在一個很小的範圍,幾個部門之間、少數人商討之後作決策。“黨委和政府制定的政策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有穩定性,有很強的覆蓋性,涉及到全市。如果公共政策從開始科學性、嚴謹性就不夠,執行起來就不可能有生命力,也不可能持續。”

很多參加答辯的企業對此感受頗深。“第一次參加市委市政府組織的這種會議,不但形式有新意,而且讓企業能很好理解並參與到具體攻勢中,收穫很大。”青島即發集團副總經理萬剛說,現場互動中提出的法治政府建設讓他印象深刻,“這對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青岛日报聚焦〡“15个攻势”答辩:开局精彩,尽锐出战

觀眾認真聆聽答辯會。攝影 楊志文

“用專業思維來思考問題,把工作做精準、做細緻、做出成色”

15個攻勢作戰方案答辯進行了兩場,專業化是現場聽眾的普遍感受。

用專業的詞彙來問——“在提高港口通關效率上有什麼具體舉措?”“臨港產業如何實現轉型升級?”“如何打通海洋基礎和應用研究與海洋產業發展之間的通道?”“國際時尚城建設如何突出青島特色?”“如何解決好青島旅遊淡旺季差別明顯的問題?”

用專業的語言來答——“要更加發揮信息化的作用,現在天津關、上海關都是無紙化,我們還在推進這個事情,沒有到位。下一步,西海岸新區以及市口岸辦,包括市政府各部門,多跟海關溝通交流,通關效率和通關時間都會大幅度提升。”“夜經濟確實是青島的短板,每一個青島人思考得都很多,今年我們在十個區市推動設計原創音樂節、酒吧一條街等,就是為了激活夜生活和夜經濟。”

用專業的思維來闡述——“青島的海洋攻勢,應該進一步對接海洋強省、海洋強國的戰略。同時,海洋攻勢的佈局應該進一步優化,抱團發展,形成拳頭效應。”“一座城市和這座城市中的大學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美國斯坦福大學與硅谷的形成密不可分;巴黎大學附近的左岸咖啡,引領了歐洲數百年人文精神的發展。青島在國際時尚城建設中,應該更好地呈現大學精神與城市形象的關係,發揮駐青大學的時尚引領作用。”

此外,“任務壓實”也成為答辯的落腳點。比如在海洋攻勢作戰方案答辯中,方案確定藍谷20%的海洋經濟年均增長目標,成為討論焦點:“藍谷目標是打造世界級的海洋創新高地,如果是以現在的體量為基數,20%的年均增長,幾年以後回頭看看,能如願達到這個定位嗎?”“以藍谷現有的體量和基礎,還處於起步階段,沒有一個高質量、高速度的增長,怎麼建成高地?”討論結果,決定對藍谷的發展路徑進行新的研究規劃。

在國際時尚城建設作戰方案答辯中,大家圍繞“電影之都”展開了熱烈討論。“我們雖然擁有了世界電影之都的榮譽稱號,也有了設施齊全的硬件平臺,但是青島離真正意義上的世界電影之都還有一段距離,我們的短板在哪裡,痛點和難點在哪裡?”“我們產業鏈條不夠完整,價值鏈也存在問題。雖然有了‘青島製作’,但還不是‘青島創作’,這說明我們產業鏈前端、後端都存在問題。我們要擴大扶持範圍,同時降低政策門檻、簡化流程、縮短時限,另外需要儘快將東方影都與5G結合起來。”

交流思想、集思廣益、嚴謹論證,大家在一問一答的交流互動中,碰撞火花,發散思維,開闊了視野,找準了穴位,通過用專業思維來思考問題,提升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形成深入準確的分析判斷,把工作做精準、做細緻、做出成色。“這樣出臺的方案不再是一紙規劃,完全是實戰手冊,一點兒糊弄都過不了關。”一位部門負責人表示。

就像人們離不開清新空氣、潔淨活水,經濟社會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特別需要有效的制度供給。

當前青島的發展到了發力的時候,只有加快有效制度供給,才能不斷提高發展的質效。我們相信,只要堅持向制度創新要動力、要活力、要質量、要效益,使創新要素充分湧流、市場活力競相迸發,就一定能夠形成“辦好一次會、搞活一座城”,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強大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