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途駕駛,應該檢查汽車哪些部位?

吶喊10832512


長途駕駛應該檢查哪些部位?因為長途駕駛的行駛路程和行駛時間更長,汽車的一些零部件將受到比日常駕駛更為嚴苛的考驗。因此在出行前,我們要妥善檢查汽車,做好準備工作,減少行駛過程中意外情況的發生。在長途駕駛前,我們重點要檢查這些汽車部件:

輪胎

由於長途駕駛的行駛里程較長,首要需要檢查的就是輪胎,這就跟出門徒步要選一雙合腳舒適的鞋子是一個道理,輪胎的一些小狀況可能就會導致爆胎,直接影響行駛安全,檢查輪胎重點檢查以下幾個方面:

1、胎壓。根據汽車手冊上的推薦胎壓值調整胎壓的數值,這裡一定要考慮到氣溫的影響,夏天和冬天的建議胎壓是不一樣的,冬季以汽車輪胎標準氣壓為原則適當進行調高 0.2 bar左右。夏季按汽車輪胎標準氣壓下限;另外需要考慮到出行目的地的路況,如果路況較差比較顛簸,適量調低壓調低胎壓0.1-0.2bar;同時如何滿載出行,建議按照汽車輪胎氣壓建議的標準上限進行設置。對於長途出行,老司機建議適當調高0.1-0.2個bar的胎壓。

2、輪胎狀況

出行前需要查看下輪胎的磨損情況,比如說如果輪胎有被釘子戳破的小破口,不影響長途出行,但是如果是類似下面的傷口,一定要更換輪胎,防止出現意外。

此外很多人問輪胎有補丁能不能上高速,如果是外補不建議上高速,因為這種方式不耐用,並且不安全。輪胎髮熱嚴重或者受到磕碰的時候,容易發生爆胎。如果是內補,一次兩次還能勉強應對長途行駛,但是如果有過兩次以上的補丁,建議長途出行前換胎。


汽車相關油液

油液的部分相比輪胎要簡單一點,謹記要檢查“五油兩液”--機油、汽油、變速器油、剎車油、轉向油(電子轉向系的汽車無需檢查轉向油)、玻璃水和冷卻液,檢查機油主要看機油的液麵高度和使用狀況(是否發黑並且細微顆粒較多),變速箱油可以看看汽車的保養手冊,如果你的愛車現有里程加上接下來長途出行要行駛的里程正好超過了變速箱的建議更換里程,建議提前更換;剎車油沒有必要太過擔心,也是和變速箱油一樣看看保養里程,臨近的話提前更換,至於轉向油,由於現在的車大多數都是電子轉向,無需檢查轉向油,但是如果是老式的機械轉向的車,可以到店裡檢查下轉向油。

其他部件

最後我們建議檢查下剎車片和隨車工具,這其中剎車片主要看磨損程度,根據磨損程度及時更換。隨車工具主要檢查下工具是否齊全,備胎的氣壓是否足夠,備胎是否老化。最最重要的是,要保持駕駛者的身體健康和精神狀態良好,畢竟現在的車質量穩定性都不錯了,駕駛者出問題的概率比車要大得多。


老司機侃侃車兒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搞清楚長途駕駛與短途行駛的區別有哪些

1.長途行駛相比於短途行駛的平均車速高很多;

2.長途行駛時間久,車輛長時間保持在工作狀態;

3.長途行駛大部分時間路段為高速公路,附近設施少,車輛一旦出現故障救援難度高價格貴。


然後我們就可以根據這些區別,分別討論主要的影響因素:


輪胎要能經受考驗


車輛長時間保持較快的車速最直接考驗的部件就是輪胎。由於車速快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加大,以及路面本身的溫度都會導致輪胎溫度上升。溫度上升直接影響胎壓的變化,所以長途行駛前不正常的胎壓以及輪胎狀態是發生爆胎問題的罪魁禍首。

那麼關於輪胎胎壓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確認?首先每一輛車的車身上都會粘貼關於輪胎胎壓的標準數值,按照標準去補充胎壓是最正確的方法。這裡還有一個小的技巧,如果在車輛已經正常行駛了一段時間後立刻去補充胎壓,由於這時的輪胎已經處在一個熱車的狀態,所以我們在補充胎壓可以比標準胎壓多0.1-0.15Bar的壓力值。這樣當車輛恢復到冷車狀態後,由於熱脹冷縮輪胎內的壓力基本會恢復到標準值。



接著就是關於輪胎狀態的確認。輪胎正常使用壽命大概5年左右,一般在使用3年以後輪胎表面會出現細微的裂痕。很多4S或者修理廠會以安全為由讓你更換輪胎,其實並不是一出現裂痕就需要立即更換。細微的裂痕是一個輪胎表面橡膠老化的正常狀態,這時一般都會出現胎噪變大,行駛質感下降的情況,但是並不會直接導致爆胎。當然如果老化的裂痕比較深,這種一般都是由於輪胎本身質量以及平時行駛路面的腐蝕導致,此時更換輪胎是非常有必要的。

每個輪胎的胎面一般都會有三到四根排水槽,排水槽內部都會平均分佈一些小臺階。當胎面磨損到臺階時,輪胎的排水能力會下降,遇到溼滑路面很容易引發交通事故,這時候車主就一定要及時更換輪胎。而且如果輪胎的任何一個面出現鼓包的狀態,也是必須要在行駛長途之前更換的。


剎車系統檢查不可少


長途行駛由於車速較快,我們勢必會遇到一些緊急的狀況,這時緊急剎車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剎車片和剎車盤是首要檢查部件。剎車片的更換標準為剎車片厚度低於3-3.5mm就需要及時更換,剎車盤的更換標準為內外總共磨損超過3mm時需要更換(由於厚度的降低會影響剎車盤的強度,小概率會導致剎車盤的破損引發交通事故)。

關於剎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且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地方,那就是剎車油管。大部分的剎車油管為金屬材質,壽命很長。但是在剎車分泵處的剎車油管為橡膠材質,容易老化開裂,有一定概率在急剎時由於壓力過大導致管路破損丟失制動力,從而引發交通事故。


沒必要神化的剎車油


這時很多人一定很納悶,剎車油這麼重要怎麼到現在都沒有提及?每次車主一旦提到長途行駛4S或者修理廠都會讓更換剎車油。其實我國高速限速120KM/H,在不超速的情況下緊急剎車時剎車盤片之間的摩擦造成的升溫很難讓我們的制動液汽化影響剎車性能,畢竟我們不是在跑賽道,急剎的次數是相對較少的,所以剎車油真的沒必要換的這麼勤快。正常情況剎車油可以延長到六萬公里再去考慮更換,有的車型剎車系統密封性非常好更換週期甚至可以延長到十萬公里(本人剎車油更換公里數為十萬公里,除了飆車時的確出現制動行程邊長,正常駕駛緊急剎車完全沒有問題)。


小細節也不能忽視


長途行駛車輛會長時間的保持工作狀態,這時我們要提前確保各種油液的充足。機油液位,防凍液液位,剎車油液位,轉向助力油液位等。同時也要檢查各種管路是否存在洩漏的情況,情況嚴重最好及時修理,如果只是輕微洩漏為了以防萬一最好提前備好相關油液,保證在高速上可以及時添加不影響車輛的使用。

我們總結下來,最關鍵部位就是輪胎,剎車盤片,剎車軟管。包括各種油液以及管路是否存在洩漏的問題也不可忽視。祝大家長途之行順利~

硬核系說車,歡迎關注“馬頭人車庫”~


馬頭人車庫


我平時經常開車跑長途,就根據自己實際體驗跟大家聊聊這個話題吧。


1、輪胎和備胎,出發前把輪胎好好檢查一下慢跑氣的及時修補,備胎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往往需要時才發現備胎也沒氣了。

2、機油,檢查機油量,不足的及時添加,現在長途大都是跑高速,發動機長時間高轉速運行時如果潤滑跟不上就會拉缸抱瓦,發動機就廢了。對於喜歡燒機油的車在後備箱帶上補充的機油。


3、散熱系統,出發前幾天把膨脹壺加滿,讓發動機運行時儘可能多的往水道里補充冷卻液,每次跑完停車後檢查冷卻系統管路有沒有滲漏,水箱散熱器太髒了適當清洗一下,因為高速上散熱器難免要被昆蟲胡滿。當年我朋友跑高速,僅僅一百多公里由於防凍液少了導致發動機高溫,電子扇葉片都被烤變形了。

4、剎車油,剎車片,剎車系統其實不容易出問題,只要平時沒啥毛病一般不容易有問題,但是保險起見還是要查一查。

5、各種燈光都要亮,在路上經常看到一些車剎車燈只有一個亮,這在跑夜路時很不安全。

6、玻璃水,雨刷噴水器,天熱時用什麼水都行,必須有,否則遇到下小雨前車輪子帶起來的泥點會佈滿你的擋風玻璃,而雨量太小擋風玻璃上沒什麼積水,如果噴水器壞了或者沒水時你都不敢動雨刷,動一下泥點被刮開會塗滿你的擋風玻璃。當年從蘭州跑武威,遇到下小雨而車玻璃水壺被凍裂,無法噴水,只能一邊開一邊伸手用礦泉水衝玻璃。冬天行車一定要用防凍液,否則車頭的冷風會讓噴水器管道上凍,即使用開水澆開以後冷水噴到擋風玻璃上也很容易像上圖那樣結冰。



7、檢查三腳架,滅火器,準備一壺自來水放在後備箱,準備一條毛巾,一副手套,一個強光手電。如果萬一遇到車輛自燃就可以把水倒在毛巾和手套上,然後戴上溼水的手套打開發動機艙,用滅火器滅火或者用溼水的毛巾覆蓋著火點,一般都能撲滅剛剛著起的明火。因為汽車自燃時發動機蓋燙手,徒手無法打開,必須用溼水毛巾或者手套防燙手。而且毛巾也可以應急擦擋風玻璃上的霧氣,手套可以在你換備胎時不至於弄傷弄髒雙手。而強光手電則可以用來檢查車輛情況,應急時還可以當做應急燈。

8、提前規劃好路線,把要過境地區的電子地圖提前下載到地圖軟件上,以免過境時沒有地圖數據可用。同時還要檢查好手機流量套餐。

9、最好帶個保溫杯,路上喝口開水能提神解乏。後備箱裝幾瓶礦泉水,應急時可以當冷卻液添加到水箱裡。


我是故鄉的雲


長途駕駛應該檢查以下部位:"五油三水”--機油、汽油、變速器油、剎車油、轉向油(電子轉向系的汽車無需檢查轉向油)、風窗洗滌液(玻璃水)、電池水(免維護電池無需這項)、冷卻液,輪胎(含備胎),剎車片以及隨車工具,以上這些項目是自己可以做的,而且我建議大家日常的時候也要做這些,假如要跑長途,個人建議去專業的門店,設備較多,檢查的更完善。下面簡單介紹一下相關相關項目的內容:

1、機油:首先檢查機油的液麵高度(發動機機油的剩餘量),通過機油尺可以檢查;其次檢查機油的質量,是否雜質過多,粘度是否在標準值範圍,可以手指或測試紙檢查。2、汽油:通過汽車儀表盤的燃油指示表查看汽油的剩餘情況,不要等亮起燃油指示燈才去加油(之前回答過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大家可以找找看)

3、變速器油:首先檢查剩餘量,自動波汽車通過變速器機油尺檢查(跟發動機機油類似),手動波就去專業的門店檢查為妙。

4、剎車油:首先檢查剩餘油量,在發動機艙直接看剎車油壺的刻度,其次用儀器檢查含水量(建議此項去專業門店)5、轉向油:電子轉向系統的車無需檢查此項,檢查項目跟剎車油的項目相同。

6、玻璃水:在發動機艙參看玻璃水的剩餘量,不足最好添加玻璃水或蒸餾水,儘量不要加自來水,避免產生水垢。

7、冷卻液(防凍液):首先檢查剩餘量,通過膨脹水箱(副水箱)查看刻度,不足添加。

8、電池水(蓄電池):目前大部分汽車採用免維護電池,因此無需檢查此項,少部分汽車仍需檢查,首先檢查液麵高度,其次檢查電池的電壓。9、輪胎:首先檢查氣壓,標準值在主駕駛室座椅旁邊(汽車B柱有標註)

其次檢查磨損以及是否扎釘等情況10、剎車片:主要檢查厚度,新的剎車片一般在12-15mm,磨損到三分之一的時候我們大概就需要準備更換,等我們聽見“鐵蹭鐵”的絲絲聲,就必須更換了,但此時已經較晚了。
其次檢查是否存在偏磨的情況,建議此項去專業的門店,

11、隨車工具:檢查隨車工具是否齊全。是否能正常使用,隨車工具一般有千斤頂、拆胎匙、三角指示牌、滅火器(高檔車才配有,低檔車自配)

上面兩張圖的工具是標配,下面的是自配


汽車小胖哥


長途駕駛,安全第一,確保汽車始終處於一個安全的行駛狀態,降低中途出現故障的幾率,作為司機來說進行出行前的安全檢查是必要的。那麼一般我們需要檢查那些項目呢?

輪胎:

長途駕駛,輪胎是重中之重,結合使用時間、購買里程檢查輪胎磨損情況,表面龜裂情況,如果輪胎已經磨損到標誌線,不建議繼續使用。另外需要檢查胎壓情況!


保養情況

如果行駛里程較多,要根據上一次保養的時間和里程,判斷這次行駛是是否超出保養週期,一般情況下,保養週期超出1000km並無大礙,但是不宜超出過多。

機油量:

出行以前,建議檢查一下發動機機油液麵高度,合理的機油液麵高度在機油尺上限和下限之間偏上位置。特別是日常機油消耗量大的一些車型或者是有燒機油傳統的一些車型,建議長途行駛時,後備箱常備一小桶機油,有備無患。


防凍液:

要檢查發動機防凍冷卻液的含量,尤其是炎熱夏季,發動機水溫高,防凍液消耗量大,注意查看膨脹水壺內液麵高度,處於上限和下限之間即可。

轉向助力油(機械液壓助力):

一般情況下轉向助力油的消耗極少,正常補充即可,如果轉向助力器產生磨損油封漏油,會導致轉向助力油迅速流失。

剎車油:

由於剎車油非常容易吸水,其實以後的剎車油沸點將下降,在剎車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沸騰產生氣阻,氣阻我會導致剎車時剎不住的情況,因此長途出行建議使用剎車油含水量檢測筆檢測一下含水量,如果剎車油的含水量超過3%建議更換。

剎車片磨損情況:

正常情況下,剎車片可以使用6到8萬公里,市區行駛處於一腳油門一腳剎車的情況,或者經常急剎車的人片的更換里程將會提前,長途出行以前建議檢查一下剎車片的厚度,避免中途需要更換剎車片的情況。



眾口說車


車輛的健康狀況可是保障你長途出行是否順利的先決條件,那麼在出行前需要對車輛做哪些必要的檢查呢?我來告訴你。

01、輪胎

  首先要對輪胎進行細緻的檢查,胎紋、老化程度、胎壓,這些都需要做仔細的檢查。輪胎就相當於我們的腳,要是出遠門前崴了腳,那可是哪都去不了!

  多起爆胎事故那可是血琳琳的例子,切記,其實費不了多少時間。

02、剎車系統

  剎車是出遠門前必須要檢查的,要是在路上剎車出現問題,失靈或者剎車跑偏,那可是要出大問題的!

  提示大家,檢查剎車最好去正規修理廠,如果需要更換剎車片之類的,一定不能圖便宜買質量不合格的產品,這可是要命的部件,差不了幾個錢,不要拿生命開玩笑。

03、冷卻液

  裝冷卻液的水壺位置在車輛前機艙內,水壺上有標線能夠簡單的判斷出是否缺液。

  電動汽車一般有散熱器冷卻液和電池包冷卻液以及空調冷卻液等,如果自己分不清楚,建議車主前往專業服務部門添加。

04、底盤、轉向系統檢查

  檢查底盤螺絲是否有鬆動,需要逐一緊固螺絲,並且檢查各處是否有滲漏現象,如果發現滲漏應及時處理。自己處理不了的,一定要請專業維修解決。

  轉向系統檢查包括各個轉向連接杆、球頭是否有損壞或者磨損嚴重的現象,對相應固件加以緊固。

05、遙控鑰匙檢查

  檢查遙控鑰匙是否有電?電量是否充足?可以通過不同距離遙控車門開關,測試是否電量充足。

  另外,可以帶上備用鑰匙,以防止遊玩時遙控鑰匙丟失等問題。

06、玻璃水檢查

  因為外出時什麼天氣、路況都有可能遇上,萬一要用到玻璃水的時候卻沒有,也是件挺鬧心的事情,所以出發前還要檢查玻璃水是否充足。

07、證件檢查

  最後檢查車輛行駛證、年檢標誌、保險標誌、保單複印件、駕駛證,這些都要檢查是否齊全,找個安全的位置帶上,這些都是路上可能會用得上的。

我是從事電動汽車行業人員,所以文章偏向於電動汽車出行,燃油車的話,還需要檢查發動機機油是否缺欠等燃油車特性問題。好了,再多說一句,在出行期間一定要把“安全”兩字放在心頭,祝大家出行一路順風。


聯合電動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長途駕駛,應該檢查汽車哪些部位

長途駕駛哪些汽車部位容易出問題

輪胎

長時間駕車之後,會使得輪胎磨損加大,而且會讓路胎地面摩擦力在降低。再者加上汽車輪胎由於長時間轉動,假如說輪胎內壓力太大,再者天氣比較炎熱,也會有爆胎風險,還會有安全隱患。

底盤

假如說底盤託底了只是蹭到底盤還比較好,主要檢測是否有蹭到油底殼。此外就是檢測下汽車懸架,長時間用車,汽車懸掛或許會達到所承受極限導致油封之地漏油,使得汽車減震功效下降,穩定性以及舒適性也會下降!

剎車系統

出遠門之時,車主也是需要檢測下汽車剎車系統,確保行車安全。實際上跑完長途以後,剎車系統也是需多加註意,是不是有剎車行程變長了,剎車制動力不一樣,踩剎車出現異響等,通常會有感覺!

油液

關於汽車的機油、防凍液、剎車油、玻璃水等等,不管是在上高速前還是下高速後,都是必須要檢查的,缺了哪一個都會影響行車安全。長途行駛後,各種油液都會有所消耗,若有不足,該補的補,該加的加,千萬不可大意。

漆面

外出遊玩,免不了走些爛路,就算在高速上也不時會有小石頭崩到車子。所以,回來之後還要檢查一遍車身,看看有沒有劃痕、磕碰的痕跡。

哪裡不行補哪裡

輪胎是汽車的腳,是非常影響行車安全的,經過長時間行駛看輪胎有沒有鼓包,有哪有硬釘扎進去,看行駛軌跡還正不正,需不需要做四輪定位。

檢查底盤有沒有剮蹭,油底殼有沒有受損,油液是否滲漏,及時修理,以防後期有安全隱患。

檢查剎車盤片磨損情況,剎車片厚度是否正常,如有異常也需要更換,試想一臺剎不住的車是有多危險。

檢查機油粘稠度,和顏色是否正常,如果粘稠度下降也需要換機油了,不及時更換也會造成發動機磨損,拉缸,甚至爆缸。另外像剎車油,冷卻液這些如果有異常也是需要更換的。

檢查車身外觀,看有沒有深的劃痕剮蹭,如果有也建議及時修復,避免長時間暴露氧化增加後期維護成本。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長途駕駛,車輛和人身安全必然要放在第一位,在準備長途駕駛之前,最好對車輛進行一個系統並且全面的檢查,如果您是一個“汽車小白”甚至連備胎都不知道如何拆卸,也沒親自換過備胎,那就直接把車開到4S店或者維修店,跟工作人員說明您的要行駛的里程和路段,讓維修師傅對車輛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檢測,這樣的方法是最簡單直接的。


如果您覺得去4S店麻煩,也不想花檢測費,自己也多少對車輛有所有了解,那以下幾個重點的部位您要仔細檢查一下。首先是就輪胎,將車輛停在一個寬敞並且光線明亮的地方,仔細檢查一些四個輪胎有沒有扎釘、漏氣的情況,看一下輪胎的磨損程度是否達到要需要更換的標準。如果不需要更換,要重點檢查一些輪胎側壁有沒有老化龜裂、劃傷、鼓包的情況。如果有,趕緊更換新輪胎。另外還要檢查一下備胎的氣壓是否正常。

第二是燈光,看一下近光燈、遠光燈、霧燈、示寬燈、剎車燈是否能夠正常使用,如果有問題趕緊修理,否則晚上行車會非常危險。第三要檢查一下剎車片和剎車盤的磨損情況,如果剎車片和剎車片已經磨損的比較薄了,在出發之前最好更換新的,否則會影響制動效果,影響行車安全。

第四是檢查全車油液,比如機油消耗量、如果有機油尺可以拔出來看一下,如果是電子機油尺,可以看一下行車電腦上的機油量。還要檢查一下防凍液的是否達到標準,玻璃水是否充足。另外可以給4S店或者維修站打電話問一下,車輛多少公里需要更換剎車油和變速箱油,如果已經更換過,問一下上次的更換時間,看看是否又到了需要更換的里程。只要去保養過,4S店和維修站就肯定會有保養記錄和保養項目。


巖哥的觀點:為了安全起見,千萬別嫌麻煩,長途出行安全要放在第一位。尤其是輪胎這些易損的消耗部件,要重點檢查。一旦在路上出現問題,後悔都來不及。如果在高速公路上發生爆胎情況,輕的會影響出行進度,嚴重的會對車輛和成員造成損傷。

我是巖哥,如果您有關於汽車方面的任何問題,歡迎隨時向我提問,記得關注我呦!


巖哥侃車


長途行車,一般是指單趟行程在300公里左右,車輛在長距離、快速行駛時,車身、引擎、制動、輪胎、剎車、油水都會發生變化,或鬆動,或減少,或發熱。

長途行車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切勿疲勞駕駛,切勿疲勞駕駛、切勿疲勞駕駛(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因為事故險情往往就發生在你不經意的一秒鐘,所以,保持精神良好是長途行車的第一要素。第二點:剎車/輪胎,剎車也叫制動器,它的反應直接影響著車速,最終直接與安全掛鉤,剎車的問題一般體現在剎車片磨損和老化,所以剎車是長途行車前重點檢查的一項。輪胎其實跟剎車是一體的,剎車“服務於”輪胎,輪胎的問題多半出現在胎壓、破裂、磨損嚴重三個方面。



第三點,機油/冷卻液,機油的適量與粘稠,時刻影響著發動機工作狀態,理想的機油狀態,會使發動機充分發揮最大功效。冷卻液也是確保發動始終機保持一個正常的工作溫度,不至於發動機高溫導致熄火,影響正常的行駛。



第四點,燈光/警示物,功能完備的燈光照明系統,可以確保轉向、匯車以及夜晚照明順利進行。長途行車交管部門對車輛燈光也有強制要求。警示三腳架是為了預防行駛中,遇到突發情況靠邊停車,同時警示後方車輛安全行駛的重要物件。

第五點:保險帶/滅火器,這兩樣的功用就不贅述了,保險帶的正常緊與張,直接確保將駕駛員和副駕駛遇到緊急時刻,穩穩地固定在座位上。滅火器則是為了預防車輛自燃或因為其它原因滅火。

以上五點基本上囊括了長途行車,必要的檢查事項,其實都是了“老生常談”,希望大家能對自己的安全負責,時常警醒自己。


棟哥遊記




跑長途之前為了確保安全,需要對車子進行一個全面的檢查。對於新手和不懂車的朋友來說或許有難度,那麼來看看這篇文章吧。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需要檢查機油量,防凍液,玻璃水,輪胎有沒有破損胎壓是否合適,隨車工具是否齊全,燈光,導航等。
跑長途以前最好是要把路線規劃一下,途中不要疲勞駕駛,多注意交通安全。不要一口氣幾百公里,途中同樣需要對車進行檢查和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