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讀書日 孔子網邀您一起“悅”讀

人們常說,當你的才華還撐不起夢想,就靜下心來讀書吧。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今天,你讀書了嗎?中國孔子網自2007年創辦以來,堅持高點定位、務實推進,成為向國內外弘揚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新名片。今天,我們為您精心推薦六本傳統文化書籍佳作,與您共享。

《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 作者:陳來

世界讀書日 孔子網邀您一起“悅”讀


《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是陳來先生近十多年來,在其專著之外撰寫的有關古代儒家哲學思想史論文的彙集。其中先秦的部分以荀子為主,近世的部分則以朱子學與陽明學為主,都是相關學術領域有代表性的論文,富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陳來,1952年生,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清華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兼任全國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華朱子學會會長、中國馮友蘭研究會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副理事長等。著作多種,除了“陳來學術論著集”十二卷外,還有《孔夫子與現代世界》、《仁學本體論》等。

社會評價:

陳來先生在其新書《從思想世界到歷史世界》的後記中說,這本書是他近十幾年來關於古代儒家哲學思想史的部分論文的彙集。認真的讀者會發現,這些論文給我們呈現的是一個看似隨意實則有其內在邏輯關聯的古代精神世界。我們會驚喜地發現,從《“儒”的自我理解——荀子說“儒”的意義》到《宋明儒學研究的回顧》,再到附錄《儒學發展的問題與前景》,陳來為我們梳理了一個比較融貫的古代儒學思想史脈絡。而隱伏在這個脈絡之中的是對中國哲學史或者思想史的方法論上的反思式建構以及思想與政治歷史二維世界的主題性突出。而這兩方面的內容在《儒教研究的方法》和《“一破千古之惑”——朱子對〈洪範〉皇極說的解釋》這兩篇論文中得到了集中體現。

在本書中,他正確地揭示出一種“思想”的思想史。也就是說,我們從事的思想史工作是要歷史性地回到思想世界之中,從而試圖找尋到我們自身的思想處境的源初經驗。毫不誇張地講,我們只有從思想史中才能獲得對自身的更為本真的理解。因為我們獲得的對過去甚至將來的認識大部分是從那裡得到的。經典文本透過思想史向我們傳遞著哲學家的思想世界。這個思想世界儘管沒有直接創造歷史,但是卻塑造了歷史,就像它沒有創造生命,卻給予生命意義一樣。(孫鐵根,作者為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來源:《光明日報》)


世界讀書日 孔子網邀您一起“悅”讀


面對“國學熱”,季羨林晚年提出了“大國學”的概念,主張以開放宏觀的視角看待國學。他認為凡是中國特有的,不同於外國文化的,都可以列在國學之內;中國文化是中國56個民族共同創造的,他們創造的文化都屬於國學的範圍,同時融入到中國文化的外來文化,也屬於國學的範圍。

季羨林(1911—2009),字希逋,又字齊奘,山東臨清人,語言學家、東方文化研究專家、散文家,被稱為“學界泰斗”。193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翌年作為交換研究生赴德國哥廷根大學學習梵文、巴利文、吐火羅文等,194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46年歸國,任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主任,開拓中國東方學學術園地。曾任北大副校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等職。

社會評價:

該選集是季羨林老先生在三零一醫院療養期間親自編選的作品集,涵蓋散文、隨筆、遊記、回憶錄、日記、學術著述等多種體裁,可以媲美全集。季老在序言中說:“在某一階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了偏頗,甚至錯誤,決不應加以掩飾,而應該堂堂正正地承認。這樣的文章決不應任意刪削或者乾脆抽掉,而應該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此次出版的自選集完全遵照季老“存真求實”的意願,在精選的基礎上收錄季老各個人生階段的代表作品。

正如文集跋文作者梁衡先生所說,“(季)先生學問之衣缽,自有專業人士接而傳之。然治學之志、文章之風、人格之美則應為學術界、全社會,尤其是青少年所學、所重。而這一切又都體現在先生的文章著作中。於是遂建議於先生全部著作中,選易普及之篇,面對一般讀者,編一季文普及讀本。”

世界讀書日 孔子網邀您一起“悅”讀


《國史大綱》是一部簡要的中國通史,用大學教科書的體例寫成。內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20世紀中葉之中國歷史的演變發展,尤其是經濟與社會、政治制度、學術思想的狀況及其相互影響,全書力求通貫,便於讀者明瞭治亂盛衰的原因和國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所寄。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齋號素書堂、素書樓。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

  社會評價:

本書成於艱苦的抗戰年代,作者的憂患之情躍然紙上。是書於1940年6月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一時洛陽紙貴,成為各大學的歷史教科書,風行全國,對學生積極抗戰,增強民族凝聚力起了積極作用。

錢穆的這部著作代表了他的通史研究,這與他有關部門史(如政治史、學術史、文化史)及歷史人物、歷史地理的研究相得益彰,與他有關史學研究的方法論、中國歷史研究方法的探討,亦相互發明。通過本書,我們可以瞭解錢穆先生所提倡的史心與史識、智慧與功力之互動。

世界讀書日 孔子網邀您一起“悅”讀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初版於1922年,是梁漱溟新儒學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礎。全書共五章,主要包括了本體論、認識論、文化觀、歷史觀和倫理學思想五個部分內容。作者將西方的非理性注意和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相結合,對東西文化加以比較,極富開創性和啟發性。

梁漱溟先生,原名梁鼎煥,畢生致力於中國儒家文化的復興和著述研究,主要代表作有《東西文化及其哲學》、《鄉村建設理論》、《印度哲學概論》、《中國文化要義》、《人心與人生》等。

社會評價: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是梁漱溟的代表作之一,在當時的東西文化論戰中曾引起過思想學術界的重視。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起,隨著海內外現代新儒學研究的興起,此書再度受到人們的注意,並被視為現代新儒學的開山之作。該書將中、西、印文化概括為三種不同的人生路向:西方文化是征服自然、改造環境的路向,中國文化是以意欲自為調和、持中為其根本精神的,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後要求為其根本精神的。

《東西方文化及其哲學》雖然是一部應急之作,但以梁漱溟的個性及其重視切己與踐行的學風,其書中所持倡的絕非一般所謂的抗俗、矯激主張,而是充滿著對中西印三方文化的切己思考與真切的體認。在該書中,他將中、西、印文化概括為三種不同的人生路向:西方文化“所走的是第一條路向――向前的路向”,即征服自然、改造環境的路向;“中國文化是以意欲自為調和、持中為其根本精神的。

《把中國“中國化”:人文社會科學的近期走向》 作者:王學典

世界讀書日 孔子網邀您一起“悅”讀


王學典,山東滕州人,1956年1月生,山東大學教授,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文史哲》雜誌主編、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長期致力於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中國現代學術文化史研究等,出版有《二十世紀後半期中國史學主潮》《顧頡剛和他的弟子們》等,主編《20世紀中國史學編年》《山東文獻集成》等。

社會評價:

十八大以後,整個中國的精神氣候、文化氣候、學術氣候正在發生深刻變遷,朝著更加本土化的方向發展。近30年中國社會科學高速發展繁榮的局面正在走向終結。人文學術,特別是中國古典學術、傳統文化研究正在從邊緣重返主流。該書作者正是從這一判斷出發,以非凡的洞察力和罕見的概括力,從全局上對這一變化作了大尺度的分析和極具啟發性的闡述。

書中對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如如何處理儒學和馬克思主義的關係?如何處理儒學與西方中心論的關係?如何處理儒學與現行的學科設置、學科體系、學科框架的關係等,都做了新穎獨到的論述。尤具價值的是,書中對社會科學諸學科的轉型之路也做了極富遠見的勾畫,提出社會科學諸學科的生命力和出路,在於把自己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對中國經驗和中國轉型問題的探討上,並向全世界提供對這種轉型的說明和概括。作者認為,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等學科面臨著一個本土化的轉型,其本質就是把中國經驗昇華為一般的理論原則,從而修改、修訂被我們視為普適規則的那些經濟學預設、政治學預設、法學預設。本土化轉型是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惟一出路。而中國學界的世紀任務,就是要煅鑄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國範式。這些觀點均具有不可忽視的學術意義。

《南懷瑾選集》

世界讀書日 孔子網邀您一起“悅”讀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各卷收錄作品皆為當代學術精華,二十餘年來無數讀者從中受益。具體書目為:第一卷:《論語別裁》。第二卷:《老子他說》、《孟子旁通》。第三卷:《莊子諵譁》。第四卷:《易經雜說》、《易經系傳別講》。第五卷:《禪宗與道家》、《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第六卷:《禪海蠡測》、《禪話》、《中國佛教發展史略》、《中國道教發展史略》。第七卷:《歷史的經驗》、《亦新亦舊的一代》、《中國文化泛言》。第八卷:《如何修證佛法》、《藥師經的濟世觀》、《學佛者的基本信念》。第九卷:《金剛經說什麼》、《楞嚴大義今釋》。第十卷:《圓覺經略說》、《定慧初修》、《楞伽大義今釋》。第十一卷:《原本大學微言》。第十二卷:《南懷瑾講演錄》、《南懷瑾與彼得聖吉》、《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人生的起點和終站》。

南懷瑾先生1918年生於浙江溫州樂清縣,以書香門第,幼承庭訓,泛覽舊學,又勤於習武。抗戰伊始,先生甫冠,乃投筆從戎,躍馬西南,爾後執教於當時的中央軍校及金陵大學。

社會評價:

南懷瑾選集典藏版十二卷,是國學泰斗南懷瑾先生目前為止在中國大陸出版的最權威最全備的作品集。復旦大學出版社精心審讀校對,善為裝幀,名之為《南懷瑾選集》典藏版以行世。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千門萬戶,鬱郁璨璨,而儒道釋實為其綱要。南先生會通三教,群機都攝,尤擅講論佛法,拈花一脈,紹流如緒,浩浩乎卮言日出,妙義宛然,等身著作,千言萬語,一一從智慧海中稱性流出,而皆為眾人講說,讀其書,想其人,山高水長,人所唱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