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儒家和中國文化

提及孔子,就不能不提及儒家,提及儒家,就得提孔子。作為儒家的創始者,孔子的偉業值得人們一直敬仰;作為孔子學說的延伸與發展,儒家文化又是孔子唯一的,最重要的代名詞。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之一的儒家文化,可以說是對中國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個。孔子 、儒家和中國文化,是一組剪不開的,扯不斷聯繫。根據我僅有的知識,我認為可以把孔子及儒家的發展分為8個階段:

(一)創始階段

孔丘,孔氏,子姓,名丘,字仲尼。於魯襄公二十二年農曆八月二十七日申時(以今公曆則為西元前551年9月28日,生辰八字為庚戌年、乙酉月、庚子日、甲申時)在山東曲阜降生。孔子是沒落的貴族的子孫,但是根據當時的規定,只有貴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儘管家境不是太好了,但是憑藉家族的因素他還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這為他後來的學說創立打下了知識基礎。

孔子曾十分受魯哀公的賞識,魯哀公曾任命他為大司寇,但是由於孔子強硬的政策(隳三都),使得他得罪了很多權貴,尤其是三桓,這使得孔子在魯國變得沒有了安身之地。孔子便開始了13年的周遊列國的歲月,這一時期是孔子一生中最悲劇的時候,但是與此同時孔子的思想在這一時期也逐漸發展起來。

孔子建立了一系列以“仁”為核心思想,孔子自己修訂了《春秋》,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的言行記錄下來,編成了《論語》一書,集結了孔子的幾乎所有中心思想。孔子主張“仁者愛人”,主張很多的美德,提倡君子之道。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之道深受孔子的推崇,孔子認為只有修成君子之道才能擁有“仁”的思想;孔子主張“換位思考”,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對於自己及其他人的思想與感受都十分在意,孔子的思想中包含了對大眾的尊敬與憐愛。孔子主張“為政以德”,提倡愛惜民力,尊重民意,愛民,惜民,憐民。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有德行的君主就像北斗星辰一樣,被周圍的星星所拱繞,孔子的思想中也體現對“禮”的賞識,尤其是周禮,孔子主張建立一套和周禮一樣嚴謹有序的禮儀以體現君王之威。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生死這種大事就要以嚴格的禮法來進行,孔子對每個人所配用的禮儀十分在意,認為只有嚴格的分禮才能體現地位的不同與君臣的差別,子曰: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孔子對於越禮的現象十分不滿。孔子的一系列以“仁”和“禮”為核心的學說在當時並未引起大的關注,由於當時的諸侯紛爭,孔子的主張不符合任何一個諸侯國的利益,所以孔子的言行雖然得到許多諸侯王的欣賞但是沒有將其施行起來。但是孔子的核心學說的確立,使得儒家,這一影響最為深遠的學說派別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孔子的另一個大的貢獻就是開創了教育的先河,孔子主張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孔子在設立杏壇講學,向孔子求學的風氣一時盛行,孔子的門徒廣多,據傳有3000人之多,並且推出了七十二賢人。中國的士子開始多了起來,不僅貴族可以擁有知識,寒門也可以出儒生。孔子主張積極入仕,“學而優則仕”。私立學校的確立不僅促進了教育的發展,而且為中國的人才培養做了很大的貢獻,促進了中國科學技術的高發展,這一切都應歸功於孔子的教育制度的確立。一個國家的興盛與否取決於下一代的知識儲備,而教育則是為他們灌輸知識的唯一 快速通道,是孔子開通了這一通道,使得中國的歷史進程快了很多。因此,教育制度的建立對中國文化的傳播與繼承以及推動都是不能代替的,孔子當推頭等功臣。

(二)埋沒階段

進入戰國時期之後,各諸侯國之間的征伐愈演愈烈,人們對孔子所提倡的入仕的觀念基本上不是太贊成,大抵天下學說,非楊即墨。孔子的思想遭到了埋沒,使得儒家的地位不如往前。這一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為孟子,孟子主張王道,但是受到當時各諸侯王霸道主義的攻擊,由於當時生存狀況是及其緊迫的,所以君王對於孟子的王道十分欣賞但是沒有人去採納他,即使採納了踐行的時間也不長。儒家的學說中“仁”“為政以德”“民貴君輕”等等的一系列治國安邦的思想在當時均被打入了冷宮,沒有得到實行。面對強權爭霸,這種局面的產生也是可以想象的,各諸侯國的眼中只有土地和勝利。仁與不仁比起來威懾他國略顯蒼白。孟子而後又提出“養浩然之氣”,重視人格精神的培養,希望人們可以加強對自己的約束,使自己的行為得到規範,從而緩和戰爭後的冷漠與無情。但是在那樣一個諸侯紛爭的年月裡,這一點的實行也只能對於那些養君子之道的人說了。這一時期的儒家學說可以說是面對一個很大的窘境,迷茫的硝煙之後掩埋的是無情與征伐,而儒家的“仁學”“禮學”就像一片孤零的白雲獨自在上空徘徊。

(三)攻擊階段

公元前221年,秦統一六國,結束了紛爭的局面。其實結束的不只是紛繁的戰爭,還有百家爭鳴的局面,但是長期處於冷宮之中的儒家可能沒預測到這一現狀。經過了戰國時的不得志,儒士們開始活躍異常,最終引來了自己的慘重損失。秦初,提倡法家學說,主張依法治國,建立了一套加強中央集權的制度,建立了一套嚴密的法學理論。由於各個學派之間的側重點有所不同,法家可以說是師承儒家(法家的代表人物韓非,李斯都是荀子的學生),但是他們的主張卻又有所不同,因此儒家針對秦始皇的一些政策發表言論,旁敲側擊加上當中牴觸,最終惹怒了脾氣暴躁的秦始皇,他下令“焚書坑儒”,使得一批儒士葬身,並且損失了很多的古籍,儒家的學說開始受到極大的壓制與攻擊,中國的百家爭鳴的現象不復存在,儒家體系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這只是焚書坑儒的一種解說,還有一說是,是方士欺騙了秦始皇,使得他暴怒,坑殺了這些方士,後來誤傳為坑儒。還有一說是李斯為了報復荀子將他逐出師門的事情,對整個儒家進行打擊報復,才造成了焚書坑儒的事件。但是無論以何種解說來解釋“焚書坑儒”,都能體現一件事,儒家的當時是極不受重視的,沒有什麼儒學大師的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孔子的形象在當時低矮了許多,儒家學說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開始降低,也許是黎明前的黑暗,後來的儒學便不是現在的樣子。

(四)推崇階段

公元前202年漢朝取代秦朝,建立新的大一統王朝,但是由於頻繁的征戰,使得漢初的經濟元氣大傷,經濟的不景氣使得王朝的思想上必須做出最有力的選擇。漢初推崇黃老學說,進行修生養息,經濟有了很大的起色,但是到了漢武帝時,黃老學說的內容已和當時的經濟發展不太融合,這時儒學大師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上的政策。這時候的儒家以一個全新的角色進入了歷史的舞臺,成為千百年來中國政治界,思想界的唯一主導。但是這正如我們都知道的,無論什麼都是為了統治階級所服務的。這時的儒家文化已不再和孔孟所提倡的“仁”“禮”“德”等主張一致,而是又加入了許多法家的思想,融合了各家的精髓精神。這在一個方面也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發展是趨於一個兼容幷包的的趨勢的。這時候的儒家的代表人董仲舒提出其核心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幫助漢武帝加強了中央集權,他以陰陽五行為框架編織了一個以漢天子為核心的

統治與被統治的天理觀。這時的儒家已經開始變換性質了,他不再是孔子當時所簡單的提倡的“仁”“禮”之學了,而是統治階級進行統治的一種工具了,這就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縮影,凡是與歷史潮流所適應的,順承統治階級的意願的東西就會長久發展甚至興旺。孔子開始被歷代皇帝進行封賜---宣尼(漢代的封號),儒家積極入仕的主張也被得到響應,寒門學子進入仕途的機會增多。漢時還設立太學以教授儒家的經典學說,這為儒學的發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忽略階段

東漢之後佛教傳入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的思想由儒進玄,由玄入佛。佛教之說在當時普遍流行起來。當時的局面動盪,政權割立,人們的生活動盪不安,人們開始尋找思想的宿營地。佛家主張出世,與儒家所提倡的入世的觀念正好針鋒相對;儒家講究敬鬼神而遠之,佛教講究禮佛敬佛親佛,以自己的虔誠之心侍奉佛。佛教主張六道輪迴,今世的一切是為了贖上輩子的孽同時也是一種修行,可以為下輩子積福。佛家的這些學說使得人們在思想找到了依靠,但是也造就了儒家的低落。一時間人們紛紛敬佛禮佛,佛教發展得十分迅速,而儒家則又一次進入了冷宮,不被人們所重視。但是也不能說儒家一點的發展也沒有,玄學的發展儘管是道教興起的表現,但是他是通過經學來進行闡釋的,倘若說儒家在這一時期有什麼發展的話,以我來看也就這麼多了,而且是為他人做嫁衣。

(六)改革階段

進入唐代,佛學大興。隨著佛教經典的逐步翻譯,人們開始廣泛的閱讀佛經;同時佛教寺院的建立又促進了佛教的發展。唐初,統治者奉行三教並行的政策,即尊道、禮佛、崇儒。佛教和道教的發展,開始挑戰儒不的正統地位,儒學大師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但是佛教與道教的發展勢頭強硬,但是儒家依然是政治上的主要體現者和控制人們思想的工具。隋唐時期興起的科舉考試,就是以經史子集為載體,考察士子的功底,因此對於儒學方面的教育並沒有隨著佛學的發展而被丟棄,畢竟佛學講究出世,而大多數的士子都是奔著出世的念頭去讀書的,所以儒學仍被大多數的讀書人所信奉。

儒學的進一步發展是在宋明時期,宋明理學的發展,使得儒學的正統地位得以得到人們的重新認識。理學的興起其實又是文化思想交流融合又一例證。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學,是宋代主要的哲學思想。朱熹是理學發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繼承了北宋哲學家程顥、程頤的思想,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理學體系,後人稱之為程朱理學。其核心內容為:“理”是宇宙萬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慾”對立起來,認為人慾是一切罪惡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滅人慾”。這實際上是為封建等級秩序辯護。儒學的又一次興起又是建立在為統治者服務的基礎上的。但是這一時期的新儒學與原來的儒學可以說是已相去甚遠,完全看不到孔孟時期的“仁”“禮”思想,逐步走向了主觀唯心主義,尤其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命題,使得人們的心智受到很大的壓抑。

陸九淵,王明陽同時也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學說南宋時期,理學家陸九淵把“心”作為宇宙萬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張,他的學說被稱為“心學”。明朝中期以後,封建專制統治陷入危機。王陽明認為,社會動亂的原因是人心破壞所致,只有通過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統治。王陽明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這一學派也稱為“陸王心學”。王陽明更多地吸取了佛教“心外無佛,即心是佛”思想。在認識論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學說。他認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但往往被私慾侵我蝕,要努力加強道德修養,去掉人慾,恢復良知的本性。他的知行合一,是說知和行都產生於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並不能科學地說明人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明朝中期以後,陸王心學得到廣泛傳播。宋明理學歷經幾百年的發展,對中國社會政治、文化教育以及倫理道德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些的發展不僅看出了儒家的進步,而且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進一步融合。求同存異是中國文化一直的追求,開始的分歧總會被磨沒,而儒家學說就是這種趨勢下的一個很好的載體,他既有自己的良好的核心內涵,又吸收了當時各個學說的好的思想,使得自己不斷被充實,而且調和了各個文化。孔子在這一時期有被重視起來,被封為“至聖先師”(明代的封號)。孔子的不二地位被推向高峰。

(七)牴觸階段

孔子的尊貴地位,儒家的正統思想一直持續到清末,一直到了新文化運動時期,儒家的地位開始受到動搖,人們開始接受西方先進的文明,尊崇德先生和賽先生,人們對於封建統治更是深惡痛絕,因此作為他的輔助工具,儒家學說也被視為異端學說,被一些思想先進的知識分子所厭惡。

這種情緒的發展高峰是在袁世凱執政提出了“尊孔復古”的號召之後,很多青年學生喊出了“打到尊孔復古逆流”“打到孔家店”的口號。儒學的地位一落千丈,與西學比起來,儒學簡直就是成了中國的禍害著,而孔子則是其罪魁禍首。

進入新中國之後,人們對於思想方面的認識轉移到了馬列主義方面,孔子的儒學學說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而且在文革時期,孔子的思想又一次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這是一次全民的,最大規模的打擊,不僅是對儒學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打擊,使得儒學的地位進一步衰弱。

(八)共存階段

現如今,儒學已不是什麼正統地位了,但是儒學也沒有再受到什麼嚴重的打擊。現在的思想界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對於以儒學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我們以棄其糟粕,吸取精華的態度正確對待。現在的社會中,儒學思想與各個學說並行不悖,共存共榮。

以上就是我對孔子、儒家和中國文化發展的簡略分析,現在我想簡單談一談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作為儒學的發起人,創造者,孔子的功績可以說是無人可及的。孔子提出了“仁”“德”等的學說,雖然沒有被當時的人所接納,但是從後來的發展中我們可以看到,以後每一個英明的君主無不是以這一準則進行要求自己的,愛惜民力,為政以德;孔子的君子之說對後代士族階級影響很深,著重強調養質,使得士子們不斷地改進自己的言行,不斷朝君子的方向發展,這使得歷史上出現了很多的品德高尚的人;孔子在文化上的貢獻除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外,就是對文化的繼承的貢獻,孔子創辦私學,使得教育制度開始確立,中國文化的繼承問題得以解決,人們對於知識的獲得多了很多渠道,而且不再是將知識囿於某些人手裡,這使得人才培養和利用成為可能。

孔子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朵靚麗的花朵,隨歲月流逝,但芳香永駐;孔子是中國文化史上一顆明亮的星辰,雖日月輪迴,但光芒依舊;孔子是中國文化史上驚鴻的一筆,雖滄海桑田,但筆鋒尚存。孔子,必然會被世人永久敬仰。他所創建的儒家文化,以及對中國文化的影響必將世人銘記。

孔子、儒家和中國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