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了读书学习晚了吗?

每天进步一点点郭延峰


“开卷有益”,只要读书必有收获,从这个角度讲,读书并没有早晚之说。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吧!

“活到老,学到老”,毛泽东临终依然手不释卷,他常说:饭可以少吃,觉可以少睡,书不可以不读。

苏洵,“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五岁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57岁时,他带二子进京应试,受到欧阳修的重视和推荐,从此文名大盛。

中老年人虽记忆力有所减退,却见闻广博,对书中所述反而更容易理解,对书之要义也更容易把握。

由此可见,在读书方面中老年人与青年人并无高下之分,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另外也无早晚之别。




羊头丹水


想读书什么时候都不晚。几年前家里开过小型工厂,聘请一个兼职要一千多。我觉得自己可以去考一个证呀,做做兼职也好。那时候我也快四十岁了,报了一个班,每晚去上课。记忆力确实不好了,需要背诵的理论知识记不住就在本子上抄几遍。快考试的时候老师推荐了做卷子练习,自己做错题也抄下来,一遍遍的看。在网上也一次次的练习。早上五点起床看书,做题,最安静,效率最高,是我学习的黄金时间。考试是电脑答题,提交了就出成绩。当时一起培训的有二十个人,考过的就只有四五个,我是年纪最大的!现在初级会计证已经作废了,太可惜了!

现在我又有了新目标,想学英语口语,为出国旅游做准备!一起加油吧!


雁飞99


肯定不晚!

你知道褚时健吗?

正如褚时健的名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少年时的褚时健就在经历抗战动荡,家庭连遭变故的情况下,扛起家庭重担,并展露出做生意的天分,他善于观察、爱学习思考、懂得总结经验、性格坚韧。

然而在30岁时,褚时健被打成“右派”,发配到云南山区的农场里劳动改造,他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逆境,3年后摘掉了右派的帽子。后来被安排到一个糖厂做管理,用16年时间将一个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小厂,发展成当地效益最好的企业。

51岁,年过半百的褚时健被调职到玉溪卷烟厂(红塔集团前身)任厂长,他再次发挥严谨认真、敢于创新,不肯认输的勇气与韧劲,将一个“员工懒散,原材料缺失,到处漏水,从管理到产品问题重重”的老国营厂,经营成为亚洲第一、世界前列的现代化大型烟草企业,“红塔山”成为中国香烟的著名品牌。

62岁,褚时健被评为中国十大企业家;66岁,他又被被评为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然而,一年之后,1995年,褚时健被匿名检举贪污受贿,家人也一同入狱;1995年12月1日,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群在狱中自杀;2001年,73岁的褚时健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被批保外就医,只可在有限范围内一带活动。他没有被所有罪名与女儿的离开而击垮,仍然在寻找着东山再起的机会。

2002年,74岁高龄的褚时健承包了一片900亩的荒山种橙子,开启二次创业,2012年11月,“褚橙”通过电商开始售卖,因品质优良常被销售一空,成就了今天最知名的品牌,85岁的褚时健成为“中国橙王”。

“功是功,过是过。”“人活着就要干事情,干事情就要干好。”“人间正道是沧桑,我相信这些基本理念,人有顺境逆境,情况不好的时候不要泄气,情况好的时候不要骄傲,做人才能长久。”正如俞敏洪所说,褚时健是中国所有企业家学习的榜样,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真正的企业家精神。

他的人生可以说是传奇,你说晚不晚呢?不管是读书,只要你愿意,有梦就去追。





启豆讯


学习任何时候都不晚,,,几个例子给你说明,,唐宋八大家苏洵,跟两个儿子一起学习,最后功成名就。。。罗永浩说,种树的最好机会是10年前,但那已经过去了,所以看现在。。。前几年一个70多岁的老人学车环游世界,60多岁的老人自学英语,最后跟孩子出国定居。。。现在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请把握好现在


团团圆圆数学


不论你多少岁,都不会晚,只要你自己有信心。


傅姐15


有一句话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在十年前 其次就是现在。所以说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只要你不是心血来潮


李小二英语课堂


活到老学到老,四十岁其实是人生刚开始


看门大爷97


不能说晚,但是记忆力是大不如前了,一本书不知道要比以前多看多少遍,才能够记得住。

当然你把读书当成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的话,那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早晚之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