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戰、勸退、整合、寡頭—互聯網醫療終章

多肽鏈丨多肽學社宣

文丨叢名龍

自2009年新醫改實施以來,政府實施了一系列簡政放權、鼓勵社會資本辦醫、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的戰略決策。醫改推動+技術推動+醫療需求推動,使中國醫療行業的發展處在一個最好的階段。

其中通過技術推動的力量,便孕育出了一批互聯網公司通過技術優勢進軍醫療行業。

其中以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異軍突起的進入到了這個閉塞行業,作為一種工具,聯繫著供求雙方,它不僅大大降低了信息傳遞的成本,還使質優者通過比較優勢勝出。

按照傳統的互聯網思維,做流量、做入口、做平臺似乎是互聯網醫療的必然選擇,雖然近些年互聯網醫療投資一段成為熱潮,若哪家投資機構沒有佈局互聯網醫療行業,視乎有點“OUT”。

這些被資本機構控制的互聯網醫療公司,由於背後的高連理反應,還是被迫做“一些常規業務”。從最初估值很高,最後還是落地做了醫院業務的解決方案,或者在線下做了實體醫院。

從商業模式看,醫療健康領域的獨角獸企業能否在各個細分領域,建立提升醫療效率的治療、康復平臺,以滿足供給方、需求方、支付方各種場景的需要,也成為了獨角獸企業的競技場。

未來最終能生存下來的優秀企業,往往也能收穫“贏家通吃”的戰果。

兩年前地方一紙禁令要求“醫院清理與互聯網公司的掛號行為”使“互聯網+醫療”公司遭遇重創

凱度諮詢公司的行業調查數據顯示,2018年,互聯網用戶的在線醫療諮詢量為3.1億次,在線諮詢滲透率僅為3.5%。

在電腦上、手機上進行線上問診、輕問診,曾經是創業者們故事的開頭,也是打動資本與消費者的主要期待,然而這個故事難以畫出一個美好的句號。

互聯網醫療依賴於醫院實體,品牌大於人氣,名醫院不會把名醫生放到網上。“互聯網醫療的品牌,在醫療圈裡價值不大。對於醫療機構來說,春雨醫生、微醫等只是互聯網公司。

雖然積累了海量的線上流量,卻很難將這些線上流量引到線下,以換取醫院的收入分成。

線下三甲和專科醫院本身就人滿為患,對互聯網流量的需求並不明顯。另一方面,在政策的紅線之下,醫藥電商、線上問診等變現模式受限,選擇線下試水似乎是不得已而為之。

產業生態方面,互聯網醫療以城市醫聯體、醫共體、跨區域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網的形式推動地區醫聯體建設,並促進區域醫療資源以患者精準匹配輸送、醫患實時交流與信息互通、大型醫院技術能力的下沉,實現區域醫療機構品牌共享、患者資源與醫生資源的共享。

市場主體行為方面,將整合線上線下醫療服務機構數據信息,並滲透到醫療體系中每個環節,改變政府、藥企、醫療機構、患者、保險公司、第三方健康管理機構等參與主體的市場行為,引領醫療服務體系進入數據化智能互聯時代。

醫療服務體系方面,將打破固有的以服務健康醫療服務產業前臺為主的傳統醫療服務體系向深入健康醫療服務後臺,實現區域間資源、數據的互聯互通的全程互聯網醫療服務體系轉變,提供診前、診中、診後管理服務。

左右騰挪

經過幾年的市場培育,這些“大佬”依然在醫療領域卻沒有大的突破,大多依然停留在在線問診、預約掛號等基礎服務上,無法觸及診療這一醫療核心問題,不但沒有切實解決患者的看病問題,也無法為醫生群體帶來收入上的改善。

但這不影響互聯網作為新技術革命的代表,改變著當今世界,影響著每個人的日常生活,當然也對醫學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

龐大的互聯網醫療健康市場催生了不少以“技術活兒”見長的信息化服務商,堪稱水面之下的玩家,它們扮演著互聯網醫療健康產業的“送水人”的角色。

心灰意冷的投資人,在面對“打臉”後,還是要求互聯網醫療公司落地為王,搶佔線下資源,美其名曰線上線下結合,打通商業閉環,這無疑也是一個曲線救國戰略,讓本意氣風發的互聯網創業者,再次接地氣。

事實上,春雨醫生、丁香園、微醫等已經紛紛開始籌建線下診所,形成線上導診、線下看病,網上賣藥的服務閉環。

目前,國內互聯網醫院主要由互聯網公司、IT信息服務商、政府、醫療機構組成,多方合作共建乃主流模式。

譬如,早在2017年3月,丁香醫生就與銀川市合作,旗下首家互聯網醫院及大數據中心確定落戶銀川,核心產品丁香醫生將從在線諮詢正式升級到為用戶提供在線診療服務。

這些明星企業背後擁有者大量的資本簇擁者,使其落地線下變的“輕而易舉”,但對於大多數互聯網醫療企業來說,做服務不賺錢,做線下又太重,過往的流量變現也無突出進展,行業亟需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絕望的是,互聯網醫療行業目前仍未成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企業業務增長點又不足以支撐,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引戰、勸退、整合、寡頭,可能變成互聯網醫療最終章。

本文轉載自其他網站,不代表健康界觀點和立場。如有內容和圖片的著作權異議,請及時聯繫我們(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