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策劃平臺(建築規劃):中國古建築屋頂文化——常見屋頂樣式

相比較現在的屋頂,在我國古代建築上的屋頂就顯得格外的有魅力。而中國古代建築的屋頂對建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古代先民為了滿足擋雨、遮陽以及避風的要求,屋頂的形制逐漸發展,形式種類多樣化。隨著文化的繁榮發展,屋頂逐漸被賦予了宗教、封建的色彩,其形制也更加豐富。

中國古建築屋頂可分為以下幾種形式: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攢尖頂、盝頂等。其中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又分為單簷(一個屋簷)和重簷(兩個或兩個以上屋簷)兩種,歇山頂、懸山頂、硬山頂可衍生出捲棚頂。古建築屋頂除功能性外,還是等級的象徵。其等級大小依次為:重簷廡殿頂>重簷歇山頂>重簷攢尖頂>單簷廡殿頂>單簷歇山頂>單簷攢尖頂>懸山頂>硬山頂>盝頂。此外,除上述幾種屋頂外,還有扇面頂、萬字頂、盔頂、勾連搭頂、十字頂、穹窿頂、圓劵頂、平頂、單坡頂、灰背頂等特殊的形式。

城市策劃平臺(建築規劃):中國古建築屋頂文化——常見屋頂樣式

廡殿頂

廡殿頂又稱四阿頂,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頂,前後兩坡相交處為正脊,左右兩坡有四條垂脊。重簷廡殿頂莊重雄偉,是古建築屋頂的最高等級,多用於皇宮或寺觀的主殿,如故宮太和殿、泰安岱廟天貺殿、曲阜孔廟大成殿等。單簷廡殿頂多用於禮儀盛典及宗教建築的偏殿或門堂等處,以示莊嚴肅穆,如北京天壇中的祈年門、皇乾殿及齋宮、華嚴寺大熊寶殿等。

城市策劃平臺(建築規劃):中國古建築屋頂文化——常見屋頂樣式

歇山頂

歇山頂又稱九脊頂,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前後兩坡為正坡,左右兩坡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區域為山花。重簷歇山頂等級僅次於重簷廡殿頂,多用於規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宮的保和殿、太和門、天安門、鐘樓、鼓樓等。一般的歇山頂應用非常廣泛,但凡宮中其他諸建築,以及祠廟壇社、寺觀衙署等官家、公眾殿堂等都襲用歇山屋頂。

歇山頂又會分為單簷歇山頂形制與重簷歇山頂形制,重簷歇山頂形制在規格上僅次於廡殿頂。在演變的過程中,歇山頂派生出四面歇山頂和捲棚歇山頂等多種變體形式,極大的豐富了古建屋頂類型的數量。

城市策劃平臺(建築規劃):中國古建築屋頂文化——常見屋頂樣式

懸山頂

懸山頂又稱挑山頂也是由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組成,懸山頂的各條桁或檁會超出山牆,使得兩山牆部分懸空因而得名懸山頂,而硬山頂則會將山牆緊緊包住,這也是區分硬山頂與懸山頂的方法。從用途上而言,硬山頂形制更有利於防火,懸山頂更有利於防水。所以故宮等古建築在後期都從懸山頂改為硬山頂,尤其以故宮為例。從等級上而言,懸山頂形制僅高於硬山頂,同樣被廣泛應用到民居建築當中,進而被引進皇家建築。

城市策劃平臺(建築規劃):中國古建築屋頂文化——常見屋頂樣式

攢尖頂

攢尖頂無正脊,只有垂脊,只應用於面積不大的樓、閣、樓、塔等,平面多為正多邊形及圓形,頂部有寶頂。根據脊數多少,分三角攢尖頂、四角攢尖頂、六角攢尖頂、八角攢尖頂……此外,還有圓角攢尖頂,也就是無垂脊。攢尖頂多作為景點或景觀建築,如頤和園的郭如亭、麗江黑龍潭公園等。在殿堂等較重要的建築或等級較高的建築中,極少使用攢尖頂,而故宮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壇內的祈年殿等卻使用的是攢尖頂。攢尖頂有單簷、重簷之分。

捲棚頂

城市策劃平臺(建築規劃):中國古建築屋頂文化——常見屋頂樣式

捲棚頂又稱元寶脊,屋面雙坡相交處無明顯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多用於園林建築中,如頤和園中的諧趣園,屋頂的形式全部為捲棚頂。在宮殿建築中,太監、傭人等居住的邊房,多為此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