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中國 屬於世界——共建"一帶一路"6年來成果述評

源自中國 屬於世界——共建

九萬里風鵬正舉。“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從謀篇佈局的“大寫意”到精謹細膩的“工筆畫”,“朋友圈”不斷擴大,合作伙伴遍佈全球,在國際上產生了廣泛而深入的影響,成為廣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如今正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樑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更屬於世界;根植於歷史,更面向未來。共建“一帶一路”取得的巨大進展,不僅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自身的經濟轉型發展和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建設,也對世界作出了實實在在的貢獻。

通江達海,打開中國和世界的發展新空間

位於四川盆地南部的自貢,正沿著全新的“絲路地圖”,以燈會點亮“一帶一路”。

4月21日,俄羅斯加里寧格勒,近20位來自中國自貢的彩燈工匠加班加點趕工,將上萬個LED燈泡紮成瓷瓶的模樣,再以光雕形式組成精美絕倫的青花瓷瓶……5天后,一場大規模的花燈展將點亮加里寧格勒的夜空。2018年,自貢市彩燈企業在37個國家和地區舉辦展會78場,實現展銷收入20億元。

位於新疆西部的霍爾果斯,與哈薩克斯坦接壤,自古以來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推進,霍爾果斯口岸在新亞歐大陸橋上的樞紐作用愈加明顯。

“渝新歐”“鄭新歐”“義新歐”“長安號”等16條線路,搭載著電子出口產品和日用品、紡織品、嬰兒食品從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進出境,快速增加的中歐班列讓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走向世界各地,也讓歐洲的商品走進中國千家萬戶。

數據顯示,中歐班列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發展壯大。從首次開行以來,已累計開行14691列,聯通中國62個城市和歐洲15個國家的51個城市,路線達到68條。

從原來改革開放的“末梢”變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通過深入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我國的中西部特別是西部地區煥發勃勃生機。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綜合組組長肖渭明指出,對中國來講,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促進對外開放和對外經濟合作的管總規劃;對世界來講,提供了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的公共平臺,是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共建“一帶一路”推動我國開放空間從沿海、沿江向內陸、沿邊延伸,促進西部地區、東北地區在更大範圍、更高層次上開放,助推內陸沿邊地區成為開放前沿,帶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2019年31省(區、市)政府的工作報告中,全部提出了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詳細方案。重慶、河南、四川、甘肅、寧夏等地將“發展中歐班列”“打通國際運輸大通道”寫入報告。

當中國的西部偏遠地區因“一帶一路”而華麗轉身成為對外開放新引擎的時候,中國擴大開放也讓過去“被全球化遺忘的角落”重獲發展機遇。

得益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世界最大內陸國哈薩克斯坦擁有了出海通道;白俄羅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轎車製造業;馬爾代夫實現了擁有橋樑的夢想;巴基斯坦多個能源項目開工以後,電力短缺問題得到了根本性改善……一系列事實證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作出了突出貢獻。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6年來,密切了中國和相關國家的經濟聯繫,深化了中國與相關國家的經濟合作,在實現中國通過開放自身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相關國家融入區域價值鏈乃至全球價值鏈,為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開放提速,中國深化改革向世界釋放更大紅利

智利的車釐子、斯里蘭卡的錫蘭紅茶等頻繁出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跨境電商開啟了網上絲綢之路……截至2018年12月,中國已與14個國家和地區簽署電商合作文件,中國跨境電商已經廣泛覆蓋“一帶一路”沿線相關國家和地區。

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跨境電商再上新臺階,零售進出口總額達到1347億元,同比增長50%。“絲路電商”合作不斷深化。2018年,我國與俄羅斯、阿根廷等9個國家新建電子商務合作機制,通過召開電子商務工作促進會與企業對接會等,幫助相關國家企業利用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

肖渭明指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一面旗幟。在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我國大幅提升了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一帶一路”建設緊緊圍繞中國“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佈局,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

“中國對外開放已經站上一個更高的起點,在拓寬開放大門的同時,著力加強開放規則和制度建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崔凡表示。

結伴前行,共享發展紅利;深化開放,擴展全球市場。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我國擴大服務業開放,基本放開製造業,放寬農業和能源資源領域的准入,深化投融資、財稅、金融等領域的改革,修訂全國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兩個外資的准入負面清單,營商環境水平大大提升。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報告中,中國總體排名比去年上升32位,位列46位。

“正是開放解放了思想和生產力,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說,更大程度、更高水平的開放也是中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抉擇。

不久前,由蘭州國際港多式聯運有限公司負責運營的“陸海新通道”班列裝載著1100噸鋁材,從甘肅蘭州國際陸港出發,抵達廣西欽州港,在當地換裝貨船後順利出口。在通關一體化提前申報模式下,欽州港對貨物“秒放行”。

共建“一帶一路”讓不臨海也不沿邊的西北內陸省甘肅外貿逆風飛揚。保障絲路暢通,提升各類口岸開放水平成為蘭州海關各項改革措施的著力點。目前,甘肅省已經形成中歐、中亞、南亞、“陸海新通道”四大國際貿易大通道。進出口通關時間大幅壓縮,企業貿易便利化和獲得感不斷提升,帶動甘肅省在過去一年對外貿易總額同比增長21.2%。

“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各方攜手加強互聯互通、應對全球性挑戰、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實現共同繁榮的機遇之路。

走深走實,共建“一帶一路”邁向高質量發展

在中國遊客經常光顧的泰國清邁大學旁邊,有一間不到10平方米的小鋪子,賣地道的“泰國風味”。由於地段好又物美價廉,總能吸引大批中國遊客。店主奶奶總是笑眯眯的,但因為語言不通或者忙不過來,往往會失去不少成交。

杭州姑娘蕾拉用中國技術解決了這個買賣雙方的難題。通過手把手教、一單單演示,她終於讓這個不會英語、聽不懂中文、更沒用過智能手機的泰國老奶奶,認識到了中國二維碼的神奇,成了當地年紀最大的“無現金商戶”。

“一帶一路”倡議源自中國,但普惠世界。截至2019年年初,中國的支付寶及其9個本地版的互聯網金融小夥伴,已服務到“一帶一路”沿線超過10億人。其中最主要受益的,就是原本在當地被傳統金融遺忘的小微用戶和小微企業。

實踐充分證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同舟共濟、共建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提供了中國思路、中國方案。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及其核心理念已寫入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以及其他區域組織等有關文件中。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即將召開,將有37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領導人圓桌峰會。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對“一帶一路”投出了信任票、贊成票,彰顯了“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道義感召力、合作吸引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方共同努力,共建“一帶一路”一定會走深走實,行穩致遠,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廉潔之路,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肖渭明表示,建設和平之路,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共同構建爭端解決機制和安全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堅決反對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

建設繁榮之路,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共同推動陸、海、天、網四位一體的互聯互通網絡,擴大雙多邊投資貿易規模,深化產業合作。

建設開放之路,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共同支持、維護和加強基於規則的開放、透明、包容、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共建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區。

建設綠色之路,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共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打造綠色、低碳、循環、可持續的生產生活方式,共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建設創新之路,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共建國家級聯合科研平臺,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科技人文交流機制,加強人工智能、納米技術、量子計算機等前沿領域合作,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建設文明之路,中國願與世界各國深化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媒體、旅遊等領域合作,繼續向沿線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建設廉潔之路,中國願與世界各國共同加強對“一帶一路”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和風險防控,打造廉潔高效的現代營商環境。

(本報北京4月23日電 本報記者 張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