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十八拍】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大哥

【聊城十八拍】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大哥

4月15日傍晚,再走不到一百米,就到了和太太约定好的餐馆了。这几天事务繁多,没陪太太出去走走,吃点小饭什么的,当日总算有空,约定了地方。就是在这个时候,我的大哥——王晓峰给我来电:“一会儿,综合楼东路北,撸串!和小杜咱叁。要没坐下,速来!”太太听到这个消息,微微一笑:“既然是峰哥,那就去吧。”

这些年来,随着年纪的增加,约吃饭的场合越来越多了,酒的档次越来越高了,但越来越不习惯热闹,超过五个人的宴会都不愿意参加了。而每次聚会,都会提前几日约定,一是一起吃饭的人都很忙,二是表示必要的尊重,三是临时约往往没空。但是,峰哥不一样,从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把我当亲弟弟看,是我的大哥。记得有一次赵航给我说,昨天晚上和一些兄弟小聚,峰哥说了一句话,让大家心里酸溜溜的。我问说的啥?赵航说,当时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峰哥说了一句:“俺也没亲兄弟,感觉张洪泉就是俺亲兄弟!”

1997年6月,大学毕业后直接去聊城拖拉机厂报到后,就去材料科找了商昌涛,我太太同学的二哥,菜屯老乡。二哥见我后,甚是高兴,随即拿起电话打给峰哥,就听到那边一个声音十分洪亮:“好,来了个菜屯的,晚上我请客!”就是从那次开始,我和峰哥的饭局开始了,一直到如今,无论是我下岗,就业,再下岗,再创业,和他的饭局就从来没断过。那时我还在车间抱拖拉机后轮,夏季经常带着我去吃烧烤、喝啤酒,两个人光着膀子,喝得天黑地暗。后来,两家人也曾一起聚会,至今还记得他酒酣后,摸着肚皮唱《啤酒加咖啡》。

我俩相识的时候,他尚在后方车间做调度,负责车间生产协调安排什么的,每次厂里的生产例会上,后方的任务完成都是排前几名。后来厂子里造塑料型材生产设备,峰哥是设计骨干,因为当时厂里有一个建材分公司,生产的“东昌牌”塑料建材在全国享有盛名。每次新的生产设备问世后,峰哥都会去生产车间亲自调试设备,建材公司成了他的主战场,后来他还参与了塑料建材的国标起草工作。正是基于这些认识,在建材公司改组的时候,我给东昌集团一把手推荐了王晓峰(当时我是集团副科级秘书,时最年轻的中层),随后他配合窦官一起让东昌建材走向全国。

当我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在2002年,当时我在东昌集团是副科级,但实发486元,我买的房子890元一个平方;峰哥也刚买了房子,但他专门把我叫到他办公室,给了我2000元,说:“我也刚买了房子,没钱了,这些给你,有钱就还,没钱就当我赞助你了。别给你嫂子说。”紧接着,我们的一个兄弟赵航买房子,我按照峰哥的模式,也给赵航了2000元,说了类似的话。在随后的生活中,包括孩子考上大学不请客等事项,峰哥都给我做出了榜样。

在我辞职专门做媒体后,峰哥经常鼓励我认真写、好好写,多宣传聊城的正面新闻,替普通老百姓发声。在我和醉一斗酒业合作后,峰哥买了我的存货,支持了我的业务;有一次专门邀请我和赵航一起小聚,席间当知道酒还没有卖完后,当即表态作为张洪泉的哥们应该有表示,于是他和赵航均分了余额,让我感动至深。

本次吃饭,峰哥主要给我说了两件事,一件是去年一起和我临清的朋友吃饭时,他说再次约小聚,现在还没有践行,需要尽快安排。另外一件是,关于聊城发展的几篇稿子,他都认真看了,有利于聊城发展,点赞,加油!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当一个人帮助别人的时候,肯定是在给自己留下一份美好。生活中有无数的兄弟需要帮助,也需要王晓峰这样关心兄弟的大哥,只要彼此用了真心,彼此支持,在多赢共进中实现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