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租房开始“刷脸”北三县的您选择租房还是买房?

近年来,我国房产市场的房价都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很多年轻人和薪资水平一般的职场人都选择了租房,但是房价在上涨,房租也跟着水涨船高,很多人开始选择公租房作为租房的首选,因为相对商品房出租来说,公租房的租金真的是低了不少,所以引发了没有买房的刚需和租房群体的强烈关注,自公租房面世以来,一直作为国家保障性住房,不以盈利为目的,所以租金低廉,房租远远低于市场租金。

但是公租房市场来说,坊间一直有种这样的戏言。公租房都是"关系户"内定的,普通刚需要想申请入住,基本不可能。比如公租房是由一些机构"包租",先低价从政府手里租走,再高价面向市场招租,赚取差价。很显然,如果公租房出现以上的局面,那么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保障房功能。

我们都了解,公租房是我国建立租购并举长效机制中的一环,保障民生需求,公平公正公开的分配保障房,让国家保障房资源分到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手里,才是国家政策的体现。所以长期以来,为了打消公众对公租房政策的疑虑和避免住房资源流失与浪费,国家此前也出台了不少政策,但是仍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而近日有媒体发布的信息称,政府即将对公租房政策进行调整,真正做到让房子分给刚需用房者,具体是什么内容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北京公租房开始“刷脸”北三县的您选择租房还是买房?

北京保障房中心人脸识别系统于2018年12月27日正式上线。北京所有保障房投资中心持有的公租房项目都将安装人脸识别系统,既能防止陌生人尾随进入小区,也能防止房源转租、转借等行为。让公租房只能分配到真正的刚需手里。据媒体公开资料显示,此系统精准程度较高,只有通过审核入住的住户依靠刷脸才能顺利进入小区,而如果不是住户,则会显示认证失败。

北京公租房开始“刷脸”北三县的您选择租房还是买房?

如果人脸识别系统运行稳定,而审核刚需用户的机制又非常严谨的话,确实对公租房的公平公正公开起着至关重要的保障。

北京市保障房中心结合北京特色,增加更为严厉的处罚条款。比如,将违规家庭的信息记入不良信息档案;自取消资格决定作出之日起,5年内不允许该家庭再次申请公共租赁住房(含市场租房补贴)及共有产权住房;5年后再次申请且取得备案资格的,应以市场租房补贴方式保障为主。

符合入住条件的刚需才能进入公租房,达到了公平分配的目的,杜绝了一些"关系户"以及机构"包租"的情况发生;安全性更高,由于采用了新的技术,不是谁都可以随意进出,那么对于住户来说,安全性更高;避免一些申请到公租房的住户,房子没有用于自住,反而对外转租,赚取利润或者出借给其他人居住,导致国家保障住房资源的流失,没有分配到真正的刚需手里,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这三点来看,公租房通过创新技术,健全管理,在不远的将来有望向全国的公租房,廉租房,人才公寓等保障房项目推广,从而让更多的保障住房真正发挥"保障"的作用,对楼市中的中低收入群体,解决居住问题。

而北三县近年的发展是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框架中稳步发展,未来是否有望在北三县的公租房中引入人脸识别体统,还需要政策的支持与扶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