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國產固態硬盤主控發佈!可支持4TB容量,核心技術國產化來了

在國產芯片廠商中,龍芯是比較知名的一家,它推出的部分芯片產品,在市場上具備一定的競爭力。近日,

國科微與龍芯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併發布了一款固態硬盤控制芯片GK2302,其中就集成了龍芯的CPU IP核心,成為了首款全國產的固態硬盤主控芯片。這兩年芯片中國化進度越來越快,此前在CPU、閃存等方面均已實現國產化,如今SSD的主控也實現國產化了,不可謂不激動人心。

首款國產固態硬盤主控發佈!可支持4TB容量,核心技術國產化來了

但從官方數據來看,國科微GK2302系列芯片採用的是SATA 6Gbps接口,最高讀寫速度為500MB/s,單片支持4TB的最大容量。其實在2019年這個時間點來看,不管是SATA接口,還是讀寫速度,在固態硬盤市場上來說都顯得有些落後了。如今主流電腦上的固態硬盤通常都是M.2接口,讀寫速度可以達到1000MB/s以上。但是無疑,GK2302將成為開啟存儲國產化的新里程,意味著國內的電腦廠商即使是在硬件上被卡脖子,也不至於沒有東西可用。

那麼固態硬盤的主控到底為什麼這麼重要?由於如今使用電腦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對於現在的電腦來說,硬件和軟件的升級都非常快,因此在生活或工作中,我們對於電腦的配置要求,也是越來越高了。除了CPU、顯卡、內存等核心硬件之外,硬盤也是十分重要的,現在許多用戶都會將自己的固態硬盤最看重,把它作為自己挑選電腦的首選條件,而主控相當於固態硬盤的大腦,對它的性能和使用體驗有直接的影響

儘管在電腦的硬件市場上有許多知名的企業,但是此前市場上並沒有完全國產化的固態硬盤控制芯片。

首款國產固態硬盤主控發佈!可支持4TB容量,核心技術國產化來了

可以說此前的中國存儲主控和存儲器幾乎全部依賴於進口,在固態硬盤的主控芯片方面,三星、英特爾、馬維爾、慧榮等境外廠商佔據統治地位。但其實中國廠商一直在探索主控市場,首先在NAND閃存、DRAM內存市場上,中國廠商所需的芯片幾乎100%依賴進口,所以國家半導體發展規劃中就選擇了存儲芯片為突破口,逐步解決NAND閃存供應問題之後, 國內廠商也紛紛投資SSD主控芯片領域,形成國產NAND閃存+國產主控的真正自主產權,所以這幾年也確實湧現出了許多SSD主控廠商,如江波龍、國科微等,勢頭十分迅猛。不過國內公司在主控領域依然是新興力量,很多公司都是最近三五年才成立的,即便有老牌半導體公司背景,SSD主控業務也是近年來才涉及的,所以絕大多數國產主控公司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缺乏資金,畢竟研發一款芯片耗資都是數千萬甚至上億元。

首款國產固態硬盤主控發佈!可支持4TB容量,核心技術國產化來了

不過這幾年來情況已經大有改善,大基金的扶植使得這些公司不再缺少研發資金,同時人才和技術也在慢慢跟上,國產主控的性能已經追上來了。儘管首個全國產的固態硬盤控制芯片並沒有那麼出色,但是目前500MB/s的讀寫速度,也已經完全可以超過機械硬盤了,如果是要保證基本的流暢度的話,也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首款國產固態硬盤主控發佈!可支持4TB容量,核心技術國產化來了

近年來國外存儲芯片的價格不斷上漲,可以想象,未來搭載以GK2302為代表的性能可靠、價格親民的國產存儲設備將會獲得極大的市場增長空間。但是國產主控還需要跟國產閃存有個很長時間的磨合期,畢竟對SSD來說,可靠性是需要長時間檢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