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亂中,吳三桂大軍原本勢如破竹,為何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

julie_fz71


眾所周知,三藩之亂是清朝康熙前期的一場大規模叛亂,清政府歷時八年才將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叛軍消滅,恢復了國家的統一。關於這場叛亂,歷來有很多人懷著各種各樣的想法,討論“三藩”獲勝、推翻清朝的可能性。的確,三藩之亂來勢兇猛,波及面廣,一度也確實令清廷的統治風雨飄搖。但是,筆者在分析了三藩之亂的過程之後認為,這場戰爭,“三藩”是不可能獲勝的!他們失敗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想推翻清朝!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吳三桂起兵叛亂的場景)

先說實力最強的吳三桂。吳三桂本來就沒有推翻清朝的打算,只是因為康熙悍然撤藩,才狗急跳牆,臨時起意反叛。從一開始,吳三桂既沒有北伐中原、推翻清朝的戰略計劃,也沒有跟清朝死磕到底的決心。所以,雖然其自身實力比較強,又有四川、貴州兩省的舊部幫助,一時間佔據了南方大片土地,但在打到了長江邊上之後,就突然停了下來,同清軍隔江對峙了四年時間,硬是不渡江北上。如此詭異的現象背後,反映了吳三桂心靈深處的想法——一方面他畏懼八旗軍的野戰能力,不敢跑到北方平原與八旗軍決戰,一方面他也根本不想渡江北上,北伐中原,推翻清朝,他只想等康熙同意和他劃江而治,讓他割據江南半壁,建立吳家王朝。私心如此之重,不但失去了原先對他寄予厚望的明朝遺民們的支持,而且也失去了最好的戰機。等康熙把其他各路反清勢力一一蕩平,集中全力對付吳軍的時候,吳三桂集團的失敗就在所難免了。

(三藩之亂形勢圖,吳三桂屯兵長江南岸,始終不敢過江北上,給了清廷以充分的時間)

再看耿精忠。相比吳三桂,耿精忠就更沒有推翻清朝的決心了,他本人是清朝的駙馬,又做過順治帝的御前侍衛,跟滿洲貴族集團之間有著無法割斷的關係。他起兵造反一是對康熙撤藩不滿,二就是被下面人編造的一個所謂“天子分身火耳”(意為“耿”姓要做天子)的謊言所忽悠,而實際上既沒有做好造反的準備,更沒有推翻清朝的決心。所以當康熙對三藩進行分化瓦解,宣佈停撤尚耿兩藩之後,耿精忠就開始動搖了。再加上耿精忠的軍隊戰鬥力比較渣,被清軍連連打敗,又被“豬隊友”——臺灣的鄭經奪了不少地盤,所以一怒之下乾脆又投降了清廷,反過來打起了鄭經。

(被“天子分身火耳”的謊言給忽悠上了反清這條船的耿精忠)

第三說尚之信。尚之信被列入“三藩之亂”其實很冤枉,因為他根本就沒有真的叛亂。吳三桂起兵後,廣東也是叛軍四起,尚藩孤軍奮戰了一年多,最後被打到只剩廣州周邊地區,為了保存廣東,當然也因為平南王府的家庭矛盾,尚之信才改旗易幟,附叛吳三桂。但是尚之信宣佈反清之後,二百多天裡不發一兵支援吳三桂,也沒和清軍打過一仗,甚至原本在廣東境內的清軍都被他“禮送出境”。尚之信還秘密上書康熙,表示自己完全是為了保存廣東才偽反,康熙也表示完全理解。等到局面一緩和,尚之信立刻重新倒向清廷,並賣力地為清廷攻打吳三桂。可見他根本就沒想要真的反清,純粹是迫於形勢,為了保全廣州,演了一齣戲給吳三桂看而已。

(三藩之亂中最大的倒黴蛋尚之信,他根本不是真心反清,卻被打入作亂的三藩之列)

然後是臺灣的延平王鄭經、陝西提督王輔臣、廣西將軍孫延齡這些人。

鄭經是名副其實的“豬隊友”,三藩之亂本是鄭家反攻大陸的最好時機,結果他不去攻打清朝的地盤,反而和耿精忠去搶福建的地盤。本來屬於盟軍的鄭、耿兩軍為了地盤大打出手,耿精忠前面要跟清軍打,後面還要被鄭軍打,腹背受敵,最後怒而降清。鄭經也為自己的短視和狹隘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的軍隊被清軍和耿精忠的聯軍打得落花流水,廈門和金門老根據地都丟了,完全龜縮到了臺灣島上。

(鄭經軍隊西征形勢圖,可見全是在閩粵沿海和盟友搶地盤)

王輔臣本來就沒有造反的想法,吳三桂起兵時派去遊說他的使者還被他綁了送交清廷。後來是因為他和西北清軍將領莫洛、張勇等人的私人矛盾才讓他一時激憤,攻擊了清軍軍營,打死了莫洛。他自知惹下大禍,只好趁勢宣佈反清,但是其部下都沒有做好反清的思想準備和軍事準備。後來康熙剿撫並重,一邊派圖海去征剿,一邊派王輔臣的兒子去招撫,很快就平定了王輔臣。

孫延齡也是同樣情況,他自己是清朝的駙馬(老婆是孝莊太后的養女孔四貞),又受清廷重用,從現實和感情出發都不願和清廷為死敵,也是因為同清朝派在廣西的官員之間的私人恩怨才憤而豎起反旗。但是他一方面被忠於清朝的老婆吹枕頭風,一方面也控制不了孔有德的舊部,所以起兵後不久就秘密聯繫清廷,結果被吳三桂發現,派人將其刺死。

至於察哈爾王布爾尼,能被圖海率領的家奴打成渣,可見其實力真心不行,不提也罷。

所以我們就能看出,三藩之亂中的反清陣營看似聲勢浩大,其實真正鐵心要推翻清朝的一個都沒有。即使是吳三桂都沒有決心和能力北伐滅清,其他人更是可想而知了。而且,反清陣營內部根本沒有統一的指揮,吳三桂也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盟主地位,大家各自為戰,互不呼應。這種情況下,只要清廷自己不驚慌失措、意志崩潰,堅持打下去,獲得勝利是必然的。而三藩叛軍遇到的恰恰又是少年老成、意志堅定的康熙帝,您說,他們還能有獲勝的希望嗎?

參考文獻:《清史列傳》、《中國斷代史系列之清史》、《兩代梟雄吳三桂》

有什麼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請支持毅品文團隊的各種原創文章及實體書,獨立專業有種有料)


戰爭史


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南,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靖南王耿精忠鎮守福建,稱之為三藩。三藩擁兵自重,對朝廷造成威脅。

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上書告老還鄉,留子尚之信鎮廣東。康熙藉此機會決定削藩,吳三桂起兵反叛,佔據雲南、貴州兩省。吳三桂兵出貴州,向東進攻湖南,另分一部兵力向北進攻四川。只用了4個月的時間,就控制了整個湖南省。

耿精忠隨後跟進,和吳三桂一起反叛,佔據整個福建省。雲南、貴州、四川、湖南、福建五省在很短時間內均落入叛軍之手,清廷大震。廣西將軍孫延齡(孔有德的女婿)也投靠吳三桂,殺了廣西巡撫,控制廣西省。康熙派軍南下平叛,順承郡王勒爾錦率軍至荊州和吳軍隔江對峙。

吳三桂兵分兩路,一路從湖南進攻江西,一路從四川繼續北上進攻陝西。情勢危急,康熙派出又派出五路大軍南下:貝勒洞鄂從陝西南下進攻四川,貝勒尚善和勒爾錦匯合進攻湖南,安親王嶽樂從安徽入江西,康親王傑書從浙江進攻福建,簡親王喇布作為機動部隊屯兵江寧(今南京)。

而後陝西方面又出現新的情況,陝西提督王輔臣在寧強反叛,歸附吳三桂,攻佔平涼等地。清軍被迫撤回西安。吳三桂的叛軍聲勢浩大,一時間攻城略地,勢不可擋。尚可喜的長子尚之信也加入吳三桂的陣營,廣東也落入叛軍之手。吳三桂的叛軍短短兩三年功夫,就差不多佔據了大清的半壁江山。佔據臺島的鄭經響應三藩的號召,登陸並佔據漳州、泉州、廈門等地。這對年紀的康熙(19歲)來說,是個巨大的考驗。

削藩若成功,收益是巨大的,若敗後果也不堪設想。前有明朝建文帝朱允炆削藩的案例在,年輕氣盛同時削三藩的建文帝,結果反被燕王朱棣給削了皇位。康熙是幸運的,有前人血的教訓可以借鑑。

康熙一改全線出擊反而顧此失彼的策略,重點進攻吳三桂所在的湖南,對耿精忠、尚之信等部進行安撫,暫停對廣東、福建削藩,以分化瓦解叛軍。耿精忠、尚之信、王輔臣等都相繼反正降清,鄭經被傑書率軍擊敗,退回廈門。

清廷面臨的形勢大為好轉,主攻湖南的戰事雖然激烈,但是依然沒有太大的進展,戰略要地嶽州(今湖南嶽陽)等依然在吳軍控制之下。從攻佔湖南的那天開始,吳三桂就在嶽州部署重兵,可見其對嶽州的重視。

嶽州,今稱岳陽,古代也稱巴陵、巴州,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滕子京謫守巴陵郡”就是這裡,民國後才改名為岳陽。岳陽位於湖南東北部,北憑長江天險,西依洞庭湖,東靠幕阜山山脈,南有連雲山、玉池山脈,扼守水陸交通要道,有“湘北門戶”之稱。三國時期,東吳在此部署大批水師戰艦,相傳岳陽城西的岳陽樓就是大將魯肅操練水師的閱軍樓。岳陽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價值,溯江而上可至荊州,順流而下可直逼武昌,可謂進可攻退可守。難怪吳三桂對嶽州如此重視。

幾個隊友的突然叛變,讓吳三桂感覺到了壓力,在衡州匆匆稱帝,只當了5個月的皇帝,就病死了,孫子吳世璠繼位。從吳三桂給孫子起的名字看來,他應該並不想反叛,只想世世代代做個快樂的藩王就好了。康熙削藩,逼得他不得不反,作為亂世梟雄的吳三桂看得很清楚,卸磨殺驢的時候到了,橫豎都是個死,還不如反了。

吳三桂一死,清軍趁勢猛攻,吳軍缺少掌控全局的人物,局勢急轉而下,很快丟了咽喉要地嶽州(今湖南嶽陽),常德、衡州、漢中、重慶、成都等地也相繼失守,只好退回雲貴。清軍各路大軍齊功雲貴,吳軍不敵,吳世璠在昆明自殺,三藩之亂歷時八年,終被平定。

縱觀三藩之亂的整個過程,吳三桂那麼好的開局卻以失敗結尾。吳三桂之所以失敗,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前期的所作所為:引清軍入關,血腥追殺農民義軍和南明勢力,殺了南明永曆帝,使得他不能得到人們的廣泛支持。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在隊友身上。有句話說得好,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雖然說是三藩之亂,實際上真正和清廷對決的也就吳三桂一支,耿精忠、尚可喜等部都是首鼠兩端,坑死隊友不償命的。

圖-吳三桂和陳圓圓

當然,如果吳三桂不死,最大的可能或許也就是劃江而治,像東晉、南宋那樣。以吳三桂佔據西南一隅所能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還不足以衝進華中、華北大平原地帶和清軍騎兵精銳對決,畢竟當時八旗騎兵的戰力還沒有退化那麼厲害。

三藩之亂的平定,消除了藩鎮割據,避免了分裂的情況出現,對清朝統治的鞏固和社會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在明清之際的歷史舞臺上,吳三桂先以迎清軍入關而名噪一時,30年後又舉兵叛清被視為“逆臣”。

我們看吳三桂前後的表現,可知道吳三桂眼中沒有國家民族大義,只有個人的私利,這就是他為什麼歸降清朝,又在三十年後反清叛亂的原因,也是他為何最終失敗的原因。

一、吳三桂只看重個人利益。

吳三桂反叛並非“興明討虜”,反叛之後,他發佈檄文說清朝“竊我先朝神器,變我中國冠裳”,聲稱要“共舉大明之文物,悉還中夏之乾坤”。

一切看起來似乎是民族英雄,然而自他用弓弦勒死永曆帝的時候,他就只是一個“忠於新朝”的叛徒。

他之所以謀反就是因為康熙此時要削藩,嚴重損害了他自己的利益。

吳三桂想做的是像明朝的沐英那樣,永鎮雲南,然而清朝撤藩的決定粉碎了吳三桂“世鎮雲南”的美夢,而不得已他鋌而走險發動叛亂,不然他不會在成了“白首老翁”的年級反清的。

吳三桂反叛時,曾策動一些同樣降清的明朝士族同時行事,不少人就拒絕了他,說他“在明朝,亡明朝;事清朝,叛清朝,是兩朝亂賊,天地不容”。

二、吳三桂起兵比較倉促

這也能夠從側面證明吳三桂反叛是因為利益受損而緊急發動的叛亂,並非蓄謀已久。在知曉康熙撤藩態度堅決的情況下,吳三桂和心腹密謀叛亂。

由於吳三桂專制滇中十四年,在反叛之初,叛軍乘銳連下貴州全省、湖南的衡州,另外的二藩也舉兵響應,一時間勢頭極猛,但時間一長,部將離心離德的問題就出現了,糧草兵馬都出現了後繼無力的問題。

此外,參與叛亂的多是和吳三桂一樣,不忍數十年戰場拼殺得來的功勳富貴成了一場空,所以參與了吳三桂叛亂,但到了戰場上,手握一支兵馬,這些兵馬也能成為他們的籌碼,如果清政府給他們足夠的待遇,他們是絕對會調轉馬頭反手一擊的。

三、吳三桂名曰“復明”,卻始終沒有擁立明朝宗室為旗幟

封建王朝,血脈關係至關重要,既然要復明,就要找一個朱明宗室收拾民心,但吳三桂沒有這樣做。雖然反叛之初他說要復明,一時間讓眾多明朝遺民紛紛響應,但他始終沒有擁立明朝宗室後裔為帝,冷了人心。

其實他壓根就沒有就是利用反叛和清政府討價還價,反叛之前,他就造勢說自己是“中國真主”,最後他直接稱帝自立建立大周,大失人心。

看起來反叛之處,各地反清勢力都行動起來,但並不代表這些人都是吳三桂的人,他們都想些復明,卻沒有一個人推出一個明朝皇室子弟來,這也使得這些反清勢力沒有有效聯合起來,等到清政府度過了反叛之處的不利,分析形勢,便可以從容應對,再無之前的慌張了。


微史春秋


三藩失敗,責任不在吳三桂。一直以來吳三桂的兵法造詣爐火純青,在戰場上難逢敵手,但在三藩之亂時,他年事已高,身體不佳。

三藩之初,吳軍本是連連得利,但之後耿精忠、尚可喜接連投降清朝廷,孫延齡先叛康熙,後自立稱王,被吳世璠在桂林斬殺,此後吳三桂便與清廷對立。

1678年6月,吳三桂在都城衡州親率5萬大軍南下,攻打永興,兩站皆勝,擊斃都統宜里布、護軍統帥哈克三,奪取了清軍河外營地。但六月中旬,張皇后駕崩,吳三桂精神受挫。八月,六十七歲的吳三桂病死,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

吳三桂的病死,導致形式驟變,吳軍士氣全無,眾心瓦解。吳世璠即位,清軍圍攻昆明,吳世璠窮途末路自殺身亡,至此三藩之亂結束。


三藩之亂,不是吳三桂想反,而是康熙想消藩,三藩無路可走,吳三桂雖年邁但不得不反。

吳三桂的失敗有許多致命的原因:年事已高、子孫不堪重用,妻子去世,身體不佳等等,但在這種情況下清軍依然被打的丟盔棄甲,這樣說明吳三桂的軍事能力之強。

1678年吳三桂的死,是導致三藩失敗的直接原因,由此可見他的子孫沒有一個可擔重任之人。而歸降康熙的耿精忠、尚可喜接一個被殺,一個被賜自盡,吳三桂早就看明白結果,態度比耿、尚二人更明確。什麼道義、民心、師出無名等不過是戰後被人杜撰出來的而已。如果不反,吳三桂也會步耿、尚二人的後塵,與其等死,不如搏一搏。

吳三桂的失敗還有一個戰略性的錯誤

吳三桂起兵後想在西北開闢一個新戰場,他把希望寄託在自己的部下甘肅提督張勇和王輔臣身上,便派人去勸說起兵。誰知王輔臣不念舊情,反將吳三桂派去的人交給了清廷,吳三桂本已死心。哪隻陝西經略莫洛逼反了王輔臣,王輔臣也起兵造反,這對吳三桂來說局勢大好。但他卻犯了戰略性錯誤,本應該痛飲黃龍,直逼京城,吳卻留守長江,在松滋駐軍三個月,白白失去大好機會。謀士劉玄初勸他渡江北上,他還是無動於衷,留守觀望,企圖跟康熙分江而治。如果此刻他揮師北上,清廷的江山將動盪,但他立足不前。

吳三桂的猶豫,給了康熙充足的時間。他調動全國兵力,向吳三桂撲來,先是削去吳三桂親王爵的頭銜,然後處死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到康熙十四年四月,康熙已經組織了十路大軍逼近吳三桂,甚至還把蒙古軍也調到前線,總共兵力達到十二萬以上。

康熙十五年王輔臣歸降,西北戰場的勝利讓康熙沒有了肘腋之患,在加上兵力懸殊的情況下,吳三桂失敗是註定的。


大國布衣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現如今滿屏幕的辮子戲,感覺就彷彿沒有辮子不成戲,瞅上幾眼老梁覺得腦仁疼。所以咱大中國的老百姓不知道三番為何物,那絕對是老林子隱居人士,久仰久仰!佩服佩服!

我勒個去扯遠了,我們再溜達回來。

我們不妨將題主這個問題,拆成幾個小問題來回答。其一,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三番乘著老天爺沒注意,從那犄角旮旯裡蹦出來的?這其二,這三番好好的啃著金錢鼠尾大清朝賞那三瓜兩棗,蹲自己地頭上砸吧嘴畫圈圈的時候,咋就說反就反了呢?這其三,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幹嘛事都要佔天時地利人和,這三番他佔了沒有啊?有了這三個問題,那麼題主的問題也就完美的回答上了。

三番那蹦出來的

話說,明末的時候,咱大明崇禎皇帝苦於沒有經費來解決戰局,想要大臣們募捐一點。

本著錢是我的,國家是你的原則,這幫子大臣都急哭了:“老天爺啊!我們真是沒有錢啊!”

好嗎一幫子肥頭大耳的大臣扣扣索索顫顫巍巍的,你一兩,我一錢,甚至有人將家當拉大街上典當給崇禎湊了二十萬兩。

咱崇禎皇帝準備拿著這二十萬兩和李自成再幹一架,沒成想這城就破了,崇禎皇帝找了一歪脖樹把自己掛了上去,以發覆面,覺得自己無顏面對天下老百姓,讓他們受苦了。

而那幫子哭窮的大臣,被不按規矩出牌的李自成,拉到大街上要樂呵樂呵,這幫孫子居然吵著要拿錢贖命。

“呸!都是我的!”一口濃痰就飛這幫孫子腦門上糊了半張臉,還都不敢擦,隨後就被李自成一個個的把腦袋剁了扔臭水溝裡,跟著就抄了家,好嗎這幾千萬兩都不止,把個李自成美的都冒泡了。

這不三番就開始登場了。

當時的吳三桂手裡握著大明最後一點精兵(崇禎到了最後關口都沒有捨得用,就是為了阻擋滿人的辮子軍),瞅著李自成招降的文書,樂呵呵的從屁股底下抽出一封密信送給了山海關外面的滿人的辮子軍。

好嗎,這幫子沒見過花花世界的中原大地的貨,擠破了腦袋往裡鑽。

說道這裡,就有人說了,人家吳三桂是衝冠一怒為紅顏,都是陳圓圓惹的禍,要不然就沒有大清什麼事了?

狗屁!這都是託詞,在老梁看來這吳三桂看著天下大亂是想著從裡面分一杯羹出來,一張老臉不好意思往上蹭,拉著陳圓圓當背鍋的。

有機會我們再聊這段往事,話頭再扯回來。

這滿人人口他也不多,整個天下那麼大,他就是把腳都算成手來打,他也不夠,這不拉了老牌的奴才,首屈一指吳三桂,再加上後來的耿仲明,尚可喜和孔有德。

這四頭大瓣蒜那是衝鋒陷陣的排頭兵啊,用了二十年的時間,將反抗滿人起義軍以及後來的明朝小朝廷幹翻了踩在地板上使勁的措,生怕自己的主子不高興,拿不到滿人賞的哪三瓜兩棗。

這不其中的孔有德,由於實在是衝的太前,把命都搭上了,被李定國給按在地上狠狠的鋼了一下,兒子丟了命,覺得自己顏面盡失想不開自殺了。

這不四瓣蒜,就剩下三頭了,清廷建立了,清廷把自己的八旗主力放在了北方,這南方廣大地區,人手不夠,雲南扔給了吳三桂,廣東丟給了尚可喜,福建摔給了耿精忠(耿仲明的孫子),讓他們臨時管著,就當他們這二十年的苦力給的賞。

這三番的局勢也就形成了。

這不是商量好的嗎?你南我北,咋說反就反了呢?

究其原因就是三番的勢力太大了,當初吳三桂這幫人腦袋確實硬,大傢伙想想一多半的江山都是這三腦袋打下來的,手底下人可都是精兵強將啊。

八旗兵要和他們硬槓,損失慘重不說,搞不好就要捲鋪蓋滾出三海關了,所以再給了地的時候,雲貴督撫全部受他們節制,還允許他們“便宜行事”。

大傢伙看電視劇,這四個字可金貴這呢,這不發展到後來,朝廷可以選官,這三番吳三桂也他孃的可以選,媽了個巴子的還給起了個名叫“西選”。到了順治的時候,這西選的官就開始遍佈天下了。

而且還不止,每年三番佔的地頭上的賦稅都有兩千萬兩不到三千萬兩白花花的雪花銀,都進了三番的口袋了,這還不算,朝廷收的賦稅還有一半要補貼給他們。還拉著一幫子鐵匠鑄錢,起了個名叫什麼“西錢”,你說氣人不。

還以為朝廷不知道,偷偷摸摸的造兵器,暗地裡把火藥的原材料囤積了一大堆,這是要幹嗎呢?

這就不是賞了,這是吸啊,張著血盆大口吸血啊!搞不好還得給你一傢伙什要你命啊!

剛剛乾掉鰲拜的康熙,這可就坐不住了,拉著虎皮扯大旗,扯著嗓子眼要削番,朝廷一大幫人不同意,但依然幹不過年輕有為的康熙。

天時地利人和

這不原來好到可以穿一條褲子的兩人,這就開打了,這一打就是八年。

到了康熙十三年的時候,吳三桂這一隻腳已經伸入棺材裡的老人,到了湖南,這就蹲在了長江的南岸。孔有德的女婿孫延齡(還是四瓣蒜的時候,自殺的哪位,只有一個女兒,就嫁給了這貨,孔有德原來的部將就歸他節制)和耿精忠也扯了大旗反了,廣西和福建也和清廷沒了關係,陝西這西選的官王輔臣也反了。

他吳三桂咋就這麼順利呢,這得說,那吹牛滿人不過百,過百不可敵的八旗兵十餘年蹲太陽底下享受生活,這所謂的八旗鐵騎,在溫柔鄉呆久了都他孃的廢了,而三番的大頭兵就沒有停止過訓練,這不剛一接觸清軍就潰了。

咱這麼說吧,這一開始清廷敗了,吳三桂如果能一鼓作氣跨過長江,直搗黃龍也許就有翻身的機會,但這吳三桂估計是腦子被水洗了,這就停了,不打了,要和清廷劃江而治。

這絕對是腦子有坑,這清廷名義上還是華夏的正統部門,這就給了清廷喘口氣的機會。

康熙將八旗大兵先扔一邊涼快去,開始充分信任漢族大臣,你還別說這招還真管用,原先漢人不能插手的部門也有漢人進入,這不前腳幹翻了大明小朝廷,後腳又想靠著反清復明的把戲拉攏人才的吳三桂沒人去,達到了分化瓦解的目的。


清廷瞅住機會一個突刺,將王輔臣按在地上這頓揍,降了,鐵板被撬開一塊,沒等吳三桂反應過來,大耳光子就糊在了耿精忠的臉蛋上,沒得辦法也降了,尚之信一看沒得玩了,也降了。

吳三桂也是眼瞎了,自己的孫子又將孫延齡給幹掉了,這下好了吳三桂成了一支孤軍,沒蹦躂多久,感覺自己沒多少日子了,在一個大雨天這就登基了,過了幾天皇帝癮這就掛了。

這個時候,那就是群龍無首的局面,吳三桂的孫子雖然繼承了位置,但已經彈壓不住手下了,敗局已定,沒多久就被圍在了昆明,自己個掏傢伙自殺了。

三番之亂隨之結束。

你吳三桂從頭到腳就佔了個地利,天時不在他那裡,人家清廷怎麼說都是正統部門,這人和也不在他那裡,全天下都瞅著呢,你吳三桂打著反清復明的旗幟,之前你是幹嗎的?明白人都蹲在家裡看熱鬧呢。

而且吳三桂不明白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當初如果打過長江,之後的情形還真難說。

好了,就寫到這裡,喜歡的話加個關注,順手點個贊呦!


梁老師說歷史


康熙平定吳三桂,絕對是險中求勝。他果斷下令撤藩,憑得是一股出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如果他再年長几歲,或許就不會有此冒險之舉。這就是一場豪賭,賭注就是祖輩辛苦打下的江山。



康熙下令撤藩後,如果吳三桂主動交出兵權,這場戰事就能避免。只是他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康熙。他縱橫沙場這麼多年,所向披靡,自然沒把康熙這個十九歲的小夥子放在眼裡。但他的自負會讓他付出了慘痛代價。

本來,吳三桂率先打起反清大旗,福建靖南王和廣東平南王遙相呼應,各地三藩的黨羽紛紛揭竿而起,先後攻克了貴州全省、湖南的衢州,形勢一片大好。



這時候,康熙採取了分化叛軍的策略。對吳三桂堅決打擊,對其他叛軍大舉詔安,以此孤立吳三桂。後來,這項策略果然有了效果。

反叛大軍內部出現裂痕。其實,反叛大軍中,以吳三桂反清決心最大,其他的起義軍都各懷心事,並未使出全力。後來,臺灣鄭經進攻福建漳州、泉州等地,靖南王腹背受敵,不得已投降清朝。廣東平南王看到老隊友投敵了,感覺獨木難支,也投降了清朝。

吳三桂大軍只好縮在湖南之地。這時候的吳三桂年已古稀,年老力衰,他也意識到大勢已去,但投降是死,戰敗還是一死,索性當個皇帝過把癮再死吧。於是在衢州稱帝,國號大周。



此時吳三桂民心盡失。起兵之時,對外宣稱反清復明,但卻自己稱帝,明擺著打自己臉嘛,民心豈能依附。

吳三桂皇帝癮還沒過夠,當年秋天就一命嗚呼了!他兒孫們更不頂用,沒堅持幾年就被剿滅了!


一半秋色


謝謝邀請,吳三桂失敗是必然的。有幾個原因分析如下:



1.軍事上,戰略失誤,取岳陽後猶豫不決,想要劃江而治,既沒有做好北上準備,也沒有準備好長期作戰的物質準備,沒有鞏固好後方基礎。拿下岳陽雖然對清政府威脅巨大,但沒有繼續拿下江南糧倉錢庫,並沒有給清政府以實質性的重創。戰爭前期打得不錯,即使到後期也不算壞,只能說康熙無能,最後把吳三桂拖死了,才終於平定三藩。


2.政治上,不得人心,思想政治工作有問題,宣傳攻勢做的不好。旗幟是反清復明,但大萌就是吳三桂自己滅的,後來還稱王了,政治目標不能把一大批不滿清朝統治的人聚集起來

3師出無名

吳三桂起兵後自稱興明討虜大將軍,發佈的檄文自稱是為了復興大明,但是無法抹去他原是明將,後食清祿,並且殺死永曆皇帝這些黑點,得不到士大夫階層的認可(其實主要是士大夫階層,而不是《鹿鼎記》中描繪的普天之下所有老百姓都覺得他是大漢奸,老百姓大部分只管自己活得好不好)。起兵數月後就拋棄大明年號,自稱周王,打碎了少數士大夫階層對他的最後幻想。


4實力對比懸殊

另兩藩後期被分化瓦解,事實上最終就剩吳三桂孤軍奮戰。歷史上大一統王朝以藩鎮對抗中央成功的只有朱四哥,但是吳三桂本人的能力和馳騁大漠的永樂大帝還是差距頗大,對手也不是朱允炆,更何況清政府也沒有李景隆。史載,耿、尚二藩各有按旗兵編制的十五佐領,綠營兵六千餘人。吳藩有按旗兵編制的五十三佐領,綠營兵有“四鎮十營”。如果按清朝定製來看,三藩兵力不過五萬餘人。當然,這事實上的兵力肯定不止那些,但是三藩的士兵也並不都是百戰老兵,戰鬥力也不足以強悍到五萬餘人即可推翻政權的實力。而當時清朝入關不過二三十年,八旗兵尚未退化,依然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



5吳三桂目標不明確。

起兵之初號稱復明,起兵後廢明年號,自立為周王;兵力鼎盛時期幻想和清政府裂土求和,苟延殘喘之際倉皇稱帝。吳三桂自始至終都沒有明確的目標,非常混亂,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統帥都不知道自己起兵的最終目的,你讓下面如何和你齊心協力?


時說新語


在康熙初年的三藩之亂中,吳三桂的軍隊剛開始已經勢如破竹,佔領了幾乎半個中國。但是最後卻是失敗了。

關於這一點,很多人不得其解。市面上最常見的解釋就是吳三桂不得人心,他親手殺死了南明永曆皇帝,所以在他起兵的時候,全國的漢族士大夫並不支持吳三桂。

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很多人都認為當時清朝的滿族人,已經在中國站穩了腳跟。清朝和吳三桂雙方的力量不成正比,這也是導致了吳三桂最終失敗的原因。

其實以上兩點並不是主要因素。

吳三桂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在於他的年紀太大了,而且他並沒有十分合適的繼承人。這才是吳三桂最終失敗的關鍵所在。

我們現在看到了很多史料,其實都是滿清朝廷為了貶低吳三桂的能力編寫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吳三桂本身並沒有想造反,他的政治理想最多隻不過是想在雲南自立為王,作一個諸侯王而已。

但是作為少年的康熙皇帝,十分心高氣傲的人,他想一次性解決南方的三番,從而刺激了吳三桂,迫使他不得不起兵。

也正是因為他起兵造反,比較倉促,所以他並沒有準備好後繼者。



我們縱觀吳三桂整個造反的路線和事情經過,我們發現,在吳三桂死之前,其實吳三桂的軍隊還是佔有絕對的優勢。吳三桂起兵的時候已經60多歲了,年紀比較老了,而且他的長子吳應熊,那時候已經被康熙皇帝殺死了最後繼承他的皇位的是他的孫子,而他的孫子當時十分年幼,並不足以有威望來統治整個軍隊。



所以,當吳三桂稱帝之後,由於年紀和身體原因死了,而他的孫子也並沒有足夠的威望來統治整個勢力,所以吳三桂的死才是造反失敗的關鍵的轉折點。


歷史麻辣鍋


問題很好。我就從軍事縱橫角度來談談。把關鍵史實串起來,並做一些基本的分析。

南方的軍閥群體

瞭解明末清初的朋友基本都知道三藩:平西王吳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其實由於大清開國的特殊性,滿洲八旗不夠,委任漢人降將去征討未征服的地區。所以就造成一個擁兵自重的問題。

在一開始李成棟在廣東、金聲桓在江西、姜襄在大同叛亂都是這種形式。

滅了南明,定鼎天下並不意味著天下一統。在南方就有許多大小軍閥:

平西親王吳三桂節制雲貴;
廣西將軍孫延齡,廣西提督馬雄;
平南王尚可喜在廣東,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
續順公沈瑞在潮州;海澄公黃梧管理海澄;
高雷總兵祖澤清、潮州總兵劉進忠;陝西提督王輔臣
明鄭在臺澎金廈。(沒歸入大清,還在談判)

可以說軍閥遍佈南中國,他們有的會為了維護統一堅持,有的只會堅持家族利益。裂土為藩才是目標。就這個形勢康熙看著肯定不爽,藩臣對朝廷的舉動也不會很爽。

(這些綠色圈圈就是清朝入關平定天下後的大小軍閥)

叛亂

有的人會說三藩之亂是朝廷逼反的。其實這種基本是缺乏深入分析。

三藩不反只是在既定條件下:諸如朝廷不削藩,加大利益。而朝廷走向大一統是必須的,當年的會盟只能弱化,不能強化。

這是深層次的不可彌合的結構性衝突,所以雙方折騰只是時間問題。

當朝廷削藩態度強烈,他們就聯合;當形勢略好,他們就內部折騰。

康熙下定決心削藩,吳三桂直接反了,四川各地小軍閥也投靠吳三桂。廣西將軍、廣西提督都前後反了。福建耿精忠也反了;鄭經也從臺灣到廣東東部。陝西也因為滿漢矛盾,王輔臣反了。

這就是問題裡說的勢如破竹。

(在如此狀態下就有你說的勢如破竹了)

形勢變化

這時候的康熙確實很棘手。將軍們沒有膽量野戰,基本只能大兵震懾。陝西平涼叛亂後,一度丟了延安、綏德;長江中游守著荊州、在嶽州對峙;安親王嶽樂在江西苦苦支撐;康親王傑書也沒有進展。

而吳三桂直接人生巔峰,在處理了廣西問題後,繼續東進,鄭經西進,逼著尚之信也反了。吳三桂給各家劃定防區:尚之信有廣州、肇慶、惠州,東部歸鄭經。這時候基本是三藩之亂的巔峰,甚至吳三桂已經定下飲馬江南作戰計劃。

(圖實在難找,這個圖很不錯。看圖就可以知道,如果得到廣東、福建、騷擾浙江,再用鄭經的水師,基本就飲馬南京了)

福兮禍伏、禍兮福倚。鄭經和耿精忠鬧了矛盾,雙方在福建開戰。康親王傑書部隊迅速南下福建,南北逼迫,耿精忠投降了朝廷,聯合康親王部隊迅速把鄭經打回了海里。福建浙江迅速抵定,廣東的形勢也就逆轉了。一下子吳三桂的戰略就成了進攻廣東韶州,保證南線安全。

(如果失去福建、廣東,那吳三桂側翼基本就很危機了)

之後就是清軍步步緊逼,吳三桂靠著自己的作戰、指揮、調度能力苦苦支撐。到了1678年8月病死後,戰局就不可逆轉了。

可以說三藩之亂成於會盟,毀於內耗。主動與被動其實就在一夕之間。

參考文獻:

《清聖祖實錄》:康熙12年到康熙20年部分

《平定三逆方略》

《三藩史略》

《清代三藩研究》


一枚明粉


誠邀,如題。三藩之亂中,吳三桂大軍原本勢如破竹,為何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小編以為有兩個原因。

吳三桂劇照

首先,吳三桂不得民心

要說起中國歷史上的漢奸來,除了近代的汪精衛,估計就是吳三桂最討人厭了。吳三桂本是大明山海關總兵,率軍幾次擊敗皇太極,但是後來李自成攻入北京霸佔陳圓圓,吳三桂這個多情種子衝冠一怒為紅顏,帶領清軍入關打敗了李自成,將這漢人的錦繡江山送給了滿人。再者,吳三桂絞死了本來已經逃入緬甸的永曆帝,以臣弒君,這是當時的社會倫理絕不允許的,所以當他起兵“反清復明“,當時的漢人集團對他可謂是麼有一點點好感,沒有民心的吳三桂自然難以成功。

陳圓圓劇照

其次,吳三桂是以雲南敵全國

雖然三藩之亂中,吳三桂大軍勢如破竹,接連攻陷長江以南的重鎮,但是實際上,由於時間不長,吳三桂並沒有在這些地方形成穩固的統治,收不上賦稅。從大局看,康熙還有有著三分之二的天下,吳三桂還是以一隅敵全國,物質條件決定了吳三桂拖不起,於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吳三桂勝利的希望也就越來越小了。

康熙帝劇照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