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视觉识别技术如何应用电力系统

人工智能的视觉识别技术如何应用电力系统

配电终端质量管控至关重要 人工检测效率低风险高

配电自动化是智能配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承担着智能感知、控制和边缘计算的角色。

配电终端把传感器监测到的设备状态、运行环境、配电网运行状态等测控信息上传至主站系统,同时通过就地边缘计算实现设备状态评估、配电网运行状态评估、运行环境调控、故障预警/保护、故障隔离/恢复等智能感知和控制功能,并将结果上送至主站。

配电终端作为配电自动化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网设备部在2017年发出通知,要求夯实本质安全物质基础,强化设备质量源头保障,严防设备“带病入网”,加强配电终端设备质量管控,严把设备入网关,确保设备零缺陷投运。

然而,目前国内外针对配电终端检测,主要是采用人力搬运,手工接线,手动加量,人工读取记录以及人工判断检测结果。国内虽有在故障指示器检测上采用半人工半机械臂挂取的方式,自动化程度稍有提升,但整体上仍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检测效率低、成本高、存在安全风险,自动化水平十分有限,检测业务全过程管控水平低,难以满足大批量配电自动化终端的全检需求。

从手工检测到 人工智能批量化流水线检测

按照国家电网的建设要求,配电终端全业务一体化管控能够实现终端检测系统、检测业务管理系统、配电自动化运维管理系统之间的关联和互动,从检测申请、审批、受理、发货、运输、收货、入库、检测、报告出具、出库、配送、投退役、运行跟踪、状态评估等全过程、全流程、全寿命周期综合智能化管理。

告别人工检测,安全性大幅提高

智能配电终端是智能配电网“智能感知、数据融合、智能决策”的基础设备,承载着状态全面感知、数据高效处理、应用便捷灵活的作用,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觉识别定位系统能够实现智能配变终端接口微米级误差的精准定位和自适应插接,突破了多形状接口、位置偏移差、2.5毫米针孔智能精准插接的技术瓶颈;可通过人工智能将故障指示器弹簧压片智慧拨开,通过多维精准定位,实现自动挂取,解决了多形状采集单元兼容、压片4毫米缝隙定位、双向拉力均匀分配的技术难题。

人工智能实现了配电终端运维管理、运行分析、检测等多系统之间的信息互联互动,满足了配电终端全寿命周期综合管理要求。为全面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提升配电自动化应用水平,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和效率效益提供坚强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