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成功體驗”是克服厭學的關鍵

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在媽媽再三催問下,小明才拿出試卷。媽媽一看,怒火騰地就上來了:“果然不出所料,跟預想的一樣差!”這學期開學以來,只要一提到學習,小明臉上就出現煩躁的神情,不願意父母多提一句;一拿到書本,精神就開始萎靡,嘆息、哈欠不斷。作業丟三落四,一問就說做完了,結果老師常常給家長髮消息,說他哪些哪些作業又沒做。爸爸媽媽輪流找小明談話,小明一直低頭,問急了才冒出一句:“學習真沒意思,真累!”父母很著急,這可怎麼辦呢,以後學習的路還長著呢,這種狀態怎麼能學得好呢?

找到“成功體驗”是克服厭學的關鍵

小明的這種對學習的反應,實際上是厭學的一個典型表現。造成厭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觀上來看,不少孩子在長期學習中經常產生挫折感,如經常考試的失利或排名的落後,在長期的學習中難以取得成就感,從而感到自己不是學習這塊料,久而久之,對學習失去興趣,失去信心,產生厭煩的心理。一些孩子為了避免給自己貼上“失敗者”的標籤,從而拒絕學習。一些研究表明,因無成就感而產生的厭學情緒佔的比例是相當大的。客觀上看,由於教材內容的陳舊、單調、枯燥也會引起學生的厭學。老師教育方式不當或不尊重受教育者,往往也會造成厭學。

找到“成功體驗”是克服厭學的關鍵

在弄清孩子厭學原因的基礎上,作為家長,可以主動與任課老師溝通,採用商量等方式取得老師的理解與配合。對低年級學生而言,老師對學生的態度或教育方式,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學習信心的重要因素。此外,家長還要給孩子提供成功體驗。一個學生如果在學習中老是受到批評、指責,而很少受到表揚、誇獎的話,那麼他自然會對學習產生厭煩和畏懼情緒。在這一點上,家長首先要了解無成就感的原因,是學習困難造成的,還是家長期望值過高造成的。若是學習困難而使學生無成就感,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解決困難的對策,也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作具體的輔導;若是家長的過高期望值造成的厭學,則需要家長做自我調整,減輕對孩子的壓力。當孩子處在學習困難中,家長最該和孩子團結起來,一起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