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個共有產權項目,6.55萬套,77萬人申購,6000套沒賣出去

​安居北京今天發佈文章《落實“房住不炒”定位,堅定不移發展完善共有產權住房》。文章稱:

北京市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完善租購併舉的住房保障體系。其中,大力發展共有產權住房,滿足無房居民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是建立健全首都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支撐。

這說明,短期內,共有產權正常是不會變的,共有產權就不是讓大家炒的,想炒的可以繞道而行了。

文章還總結了截至當前的共有產權供地、銷售情況,以及後續的安排

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4個共有產權住房項目(含轉化項目33個)實現了土地供應,目前均在建設過程中,可提供房源約6.55萬套。從需求端看,全市共有產權住房累計申購家庭約77萬戶,其中審核後符合項目申購條件的家庭累計約42萬戶,剔除重複申購後,符合條件的申購家庭約23萬戶,與自住房政策實施時相比,房源數量與申購家庭數量的供需比從1:400下降至1:7,真正滿足剛需無房群體住房需求,切實落實了“房住不炒”要求。

從供應端看,已經進入選房環節的31個項目,房源3.2萬套,23個項目房源一次銷售已全部售罄或基本售罄;位於城市發展新區六環路沿線的8個項目一次銷售後存在剩餘房源約6000餘套,目前正在組織二次登記,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總結說,總體是供不應求的,鼓勵大家去更遠的地方,人口疏解這個是對的。

總體看,中心城區共有產權住房仍然供不應求,城市發展新區六環路區域當前供需矛盾不大,這些區域也是中心城區適宜功能和人口疏解重點承載區,規劃前景和政策導向清晰,發展潛力巨大。

東西城有1200套房子了,申購範圍再不擴大,開發商的房子拿在手裡得多難受。高質量發展是對的,已有的共有產權質量確實不怎麼樣。

下一步,我們將堅決貫徹落實新版城市總體規劃,完善城市發展新區交通和配套設施,增加合適的就業崗位,推動中心城區適宜功能和人口向新城有序疏解。一方面,市住建委近期已經向東城、西城區統籌調配了1200套房源,同時,各區在堅持共有產權住房基本條件下,降低了本區申購門檻,並與產業人才政策有機結合,擴大申購範圍,實行專項精準分配。另一方面,我們將進一步深化細化共有產權住房建設、分配、管理各項政策,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就目前的情況看,核心區如海淀、朝陽短期看確實供不應求,而像大興、房山等稍遠的地方就不是那麼幸運了。但相信房子不會剩下,都得想辦法賣出去,都得有人接盤。

管家還是比較贊成最後一句話,“高質量發展”。目前有點只注重數量,沒太注重質量了,再不改變,未來沒賣出去的就不止6000套了。


關於共有產權,您可以加管家3號V信lanly2022私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