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後傳,此人和李逵仇深似海?攻陷梁山,他還曾親手擒拿柴進!

之前系列文章中,筆者與大家品讀了《蕩寇志》(《水滸傳》續書,清代餘萬春著)第七十九回,蔡京派劉世讓、劉二兄弟去刺殺楊騰蛟,不想楊騰蛟有神靈護佑,劉氏兄弟反而一死一傷。今天我們繼續品讀《蕩寇志》第八十回“高平山騰蛟避仇,鄆城縣天錫折獄”,看看殺人後的楊騰蛟如何表現。

情節簡介:楊騰蛟生擒劉二,令金銀寨眾人作證,寫了供單,自己又寫了親供,便要逃走。金銀寨眾人不肯放,楊騰蛟軟硬兼施,最終還是成功逃走。由於有蔡京給的令箭,楊騰蛟騙過了棲霞關把關軍將,去高平山投奔好友徐溶夫,自此藏在該處。楊騰蛟逃走後,金銀寨眾人請張保正主持後事,劉二仗著自己是蔡京親隨的身份,想脅迫眾人聽從自己的安排,燒燬供書,誣陷楊騰蛟劫財殺人,但被張保正與眾人使計騙過。之後眾人到鄆城縣報官,知縣蓋天錫是當年被李逵殺死的小衙內的親哥哥,蓋天錫得知案情後,派人去金銀寨勘查一番,又仔細分析了事件的來龍去脈,識破了劉二說楊騰蛟劫財殺人的假話,隨後又拿出多項反駁劉二的證據,劉二還想抵賴,被一頓痛打,最終只得如實招供。蓋天錫查明瞭真相,於是放了金銀寨眾人,又下令緝捕殺人犯楊騰蛟。自己引護從押解劉二到曹州府,想要照直辦理案件,但是被曹州府知府張觷攔阻,並向高天錫說出原因。


水滸後傳,此人和李逵仇深似海?攻陷梁山,他還曾親手擒拿柴進!

都頭曰:此一回故事可以稱得上是雷將蓋天錫的“開場秀”,全文前面一小部分為楊騰蛟故事收尾,後面大部分情節都是通過審理案件來著重塑造蓋天錫這個人物的。上一回中,都頭已經和大家分析了楊騰蛟不被讀者喜歡的原因。此回中楊騰蛟在殺人後逃入深山,暫且不出,情節告一段落,我們不妨先看看作者俞萬春和好友範金門等是如何看待楊騰蛟這個人物的。

在此回開頭,楊騰蛟在欲“跑路”前,便取贈世讓的那一百兩銀子與眾人道:“這銀子原是我的,與你們做官司本錢夠了。餘外是他的,不干我事,不去動他。此句後範金門批道【真是財帛分明大丈夫。回想劉世讓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之言,真堪大噱。梁山上雖有魯達、武二之正大光明,亦不能如此。】此回回末,範金門又在回末總評裡面寫道:“突出一勇士,欲寫其智與藝之卓爾不群,甚難事也。蓋前傳魯達林沖武松輩既已各各出色,今欲於此數子之外獨開生面,將如何下筆哉!仲華放筆寫出一楊騰蛟,而絕不相犯,無他邪與正之辯也。”

通過這兩段批語,我們能夠感覺到,範金門認為楊騰蛟這個人物塑造是成功的,已經可以和水滸中的林沖、魯智深、武松等比肩,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明眼人都知道,這不過是無聊吹噓的話。與俞萬春同時代的清代名醫王士雄曾在其著作《歸硯錄》中對俞萬春和《蕩寇志》作過如下評價:“俞嘗撰《結水滸演義》一書,又名《蕩寇志》,尊朝廷以誅盜賊,命意極“正”,惜筆力遠遜耐庵。”如果認為王世雄的評語可能摻雜個人主觀情感色彩的話,那麼我們不妨分析下範金門的批語,如“財帛分明大丈夫”一句,範金門認為楊騰蛟性格中不貪錢財這一優點,魯智深和武松都比不上他。但事實真是如此麼?魯智深在救濟金老漢父女時,在自己出錢的情況下,還能向史進、李忠借錢幫助人,這種氣度恐怕不知甩了明知劉世讓偷花娘翡翠玉搔頭而心懷鬼胎想要殺死對方的楊騰蛟幾條街。而武松在安平寨獄中,更是不願平白受賜,在問清施恩款待自己的原因後才繼續吃酒食,這種品格相比楊騰蛟絲毫不遜色,因此範金門這樣的評語不過是在強行誇讚楊騰蛟,“含金量”有多少想必大家已心知肚明。

水滸後傳,此人和李逵仇深似海?攻陷梁山,他還曾親手擒拿柴進!

說完了楊騰蛟,再來說說此回中的用典。文中在蓋天錫出場介紹時,設計了蓋天錫和被李逵殺死的小衙內是親兄弟的情節,並且寫其父親臨終吩咐天錫道:“吾生平愛賢重士,自謂文教武功,略省一二,不能大得志,今日將死,這佩刀賜你。我看你日後必然發跡,梁山泊害你兄弟之仇,不可忘了。你有日能替朝廷出力,捉住吳用、李逵、柴進那廝,就把我這口刀剮那廝們,洩我一口無窮的怨氣。”範金門在句末批道【私怨。用李晉王故事。】範金門所說的李晉王,即五代十國時期後唐太祖李克用,因其曾率軍勤王,營救唐昭宗而被封晉王。後來李克用得病而死,臨終前,將三支箭交給兒子李存勖,希望他能代替自己完成討伐劉仁恭、打敗契丹、消滅朱溫三個願望。後來李存勖把三支箭供奉在宗廟裡,在討伐劉仁恭、征討契丹、消滅後梁(朱溫所建)時,分別將箭請出,讓貼身將領揹著作為前鋒。勝利歸來之日,帶著俘虜將箭送回宗廟。可以說這代表了長輩壯志未酬,寄希望於後輩的典型故事。


水滸後傳,此人和李逵仇深似海?攻陷梁山,他還曾親手擒拿柴進!


(李克用三箭賜子)

此書中,蓋天錫也稱得上不負所托,後來官軍攻破梁山大寨時,蓋天錫一聽得“小旋風柴進”五字,便止住左右,休得亂殺,挺著父親遺留的那口佩刀,驟馬追去,大喝:“柴進逆賊,快快下馬受縛!”柴進此時已是三魂出舍,七魄離身,再經蓋天錫一喝,早已撞下馬來。蓋天錫親手抓來,擲與眾軍士捆了。

算是前後照應了。

水滸後傳,此人和李逵仇深似海?攻陷梁山,他還曾親手擒拿柴進!

此回回末,蓋天錫在查清案件來龍去脈後,對張保正等一干人道:“叵耐爾等通同欺瞞本縣,本當重責,姑念因人受累,又是熱審減刑之際,從寬豁免。日後休得如此!”此句中提到了熱審一詞,其實這是錯誤的。熱審是中國古代於夏天為疏通監獄而實行的對罪犯予以減免或保釋的制度。明成祖永樂二年(1404年)才首出此制,清代熱審更是直到康熙十年才始成定製。因此從歷史角度來說,北宋並沒有熱審。俞萬春和範金門在此處也沒有註明。但既然前文範金門已經在批語中說過

“仲華非不知之,特欲便於作文,胡亂牽扯耳。他處亦偶有正史實事,然年月亦多顛倒,讀者勿笑其失據。”的話,算是打了“預防針”,我們也不好再深究了。

我們再來說說本回的主角蓋天錫。無論是在作者所寫的正文中,還是在範金門的批語中,都對其斷案能力極力讚揚,稱其為“還魂包孝肅”、“蓋青天”,但我們看看在辦理案件過程中這位“蓋青天”都做了什麼。在劉二抵賴不招時,天錫大怒道:“便活打殺你這狗才值什麼!”在分析案情時,又自己暗忖道:“楊騰蛟那廝,我也多聽人說他是個義士,殺了梁山賊目,投誠大軍。如果貪財忘義,何如仍向梁山?況且據說他武藝了得,並非走不脫,卻又留此一百銀子買囑什麼?那蔡京往往陷害平人,這節事必有蹊蹺。我且研訊過劉二。”範金門雖在批語中極力為蓋天錫辯護,說他沒有偏袒,依然下令緝捕楊騰蛟,體現了其執法公正的一面。但是蓋天錫內心的想法恰恰暴露了自己,試問站在朝廷的角度,楊騰蛟雖然殺賊有功,但其無論出於何種原因,情節如何,殺死劉世讓就是觸犯了法律,理應到官府自首(根據此案的情節,楊騰蛟不至於死罪,更應該自首而不是逃跑)。拋開最終罪輕罪重的問題,蓋天錫應該想的是如何儘快抓獲楊騰蛟,而不是暗忖

“況且據說他武藝了得,並非走不脫,卻又留此一百銀子買囑什麼?”這樣為楊騰蛟開脫的話。俞萬春已經在有意無意間給讀者留下了雷將偏袒雷將的印象,這是無法抹去的。

最後再來說說文中的一個小細節,楊騰蛟在過棲霞關時,曾騙守關兵將說自己名叫“王福”,聯想到前文陳希真父女初到風雲莊,為了掩蓋身份,騙雲威說二人為父子,一個叫王勳,一個叫王榮。我們可以看出,無論是王福、王勳還是王榮,俞萬春在給主要人物取假名時也不忘了拍下朝廷的馬屁,這種小細節在體現其“尊王滅寇”的思想上顯得更加直觀。至於為被李逵殺死的小衙內之兄取名蓋天錫,是否為了和被李逵打死的殷天錫照應,文中沒有說,只能留給讀者自己去想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