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冬日里只能靠施粥续命的贫民 过去中国人活得有多不易


民国的历史,基本就是一部与灾荒如影随形的历史,在大陆的三十八年时间里,不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都极为严重。

即便好不容易遇到一个风调雨顺,没有战乱的年份,但因为军阀混战,政局动荡,社会上依然有着大量的失业工人,灾民,贫民、乞丐在城市里流浪,他们无家可归,生活无依无靠。

平日里便已经食不果腹,温饱难以为继,到了寒冬腊月的时候,谋生的手段更加缺乏,因此不得不依靠官办粥厂和慈善团体、富有之家施粥度日。

在当时贫民早晨要是能去粥厂打到一碗粥,晚上的时候还能弄到点烂菜叶,出门乞讨点剩饭便已经很不错了。

什么时候要是还能吃上一顿杂和面,小米面,简直就跟过年一样。

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些照片全是由西德尼.甘博上世纪20年代所拍摄,由“爱历史”进行后期上色。

在甘博拍摄这些照片的同时,他的社会调查报告中这样写道:“在每一个寒冷的早晨,人们都可以看到一群一群的人聚集在北京城内外大约 12 个中心地。所有的人手里都拿着一只碗或一个桶或一个空罐头盒,或者挎着一只篮子,他们都是为了要去粥厂分得一碗无偿施舍的热粥。”

而这碗“热粥”通常是由大米和小米混合熬成,每人可以获得一铁勺的粥,如果仅靠这勺粥要熬过一天虽然很难,但对于寒冬腊月实在找不到别的食物来源的贫民来说已经十分难得了。

因此每到粥厂施粥的时候总是排起长队,许多人就是靠着粥厂每天施舍的一点米粥熬过了整个冬天。

而今当我们许多人面对粮食不以为然的将剩菜剩饭随意倒掉的时候,可曾想过当年中国许多人为了能在冬天喝上一口热粥有多么的不容易?

在看过这些老照片后,你还觉得我们不差粮食,可以随便不珍惜粮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